城市化发展与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城市化发展与教育进步
教育发展水平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着互动效应,一方面城市化发展对人才表现出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水平的提升,又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和科技资源的支撑,对推动城市化进程起到基础性作用。因此,城市化与教育的互动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世界各国教育水平与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由于历史基础、自然条件、人口状况、教育和经济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是极不均衡的。为说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并使分析严密、科学和客观化,我们选择和收集了世界174个处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2002年的城市人口比例、GDP指数和教育指数数据,并对这三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教育指数与城市人口比例的相关系数为0.643,略低于与GDP指数的相关系数0.762,它们的相关显著程度都在0.01水平上(双尾检验)。这说明各国教育指数与城市人口比例和GDP指数都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即城市化水平和GDP指数值越高,则教育指数值就越高。由此可见,在肯定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城市化对教育的作用。
为进一步说明教育水平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规律,我们利用这些数据,以教育指数为因变量,城市人口比例和GDP指数为自变量, 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建立了反映教育水平差异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这两个变量均被选入模型,而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为0.58,即用城市人口比例和GDP指数可以解释各国教育指数差异的58%。由于判定系数不是很高,所以我们又把174个国家按城市人口比例和GDP指数进行细分,发现教育指数并不是总与这两个指标保持很好的相关性,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表现为:在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初期,教育指数随着城市人口比例和GDP指数的发展迅速提高;而一旦城市化和经济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后,教育指数即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2.我国教育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逐渐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城市化水平才稳步大幅度提高,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0年的36.2%。与此同时,我国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那么,我国的教育与城市化的发展是否有着较好的一致性?是否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呢?为此,我们对我国1978~2002年的教育指数与城市人口比例、GDP指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前者与后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5和0.799。可见,城市化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同样存在。
我国各省份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和教育水平亦存在很大差异。为研究各省份教育水平与城市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以1990年和2000年各省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作为衡量各省份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指标,与城市人口比例、人均GDP 进行相关分析。如表1所示,1990年和2000 年各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与城市人口比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和0.746,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5和0.685。所以说,无论从我国教育与城市化的纵向历史过程看,还是从各省区横向发展阶段看,我国教育与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都具有高度相关性。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而努力做好教育与经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一件大事。
表1
1990和2000年各省教育水平与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平均受
省 城市人 人均
相关系数
教育
份 口比例 GDP
城市人 人均
年数
数 (%) (元) 口比例 GDP
(2000) 31 36.2
7084
0.746** 0.625**
(1990) 30 26.4
1634
0.731** 0.685**
**相关显著程度在0.01水平(双尾检验)
二、城市化发展与教育的互动效应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城市化是“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了起来,因而很大一部分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1]由此可见,在从封闭向开放、从贫穷向富裕、从愚昧向文明的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城市化为教育发展提供市场需求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发展的主体动因是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夕阳产业的及时淘汰,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份额加大,这是一个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事实上,在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逐步转移的同时,必然伴有相应的教育发展。
首先,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不断补充高素质的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经济的起飞初期,根据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处于对教育人才的大量需求、逐年追加的时期。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构成状况,结果表明我国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重心偏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分别为95%、71.6%和49.7%。在高层次人才的分布上,三大产业差异更为明显。如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重,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3.9倍,是第一产业的69倍。目前,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200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都不及美国、英国的一半,其发展已迫在眉睫。让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准,如果按我国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达到30%计算,将增加1671万个就业机会。假设这些就业机会需要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在大学专科以上,除去现在各行业中大学专科以上的人口,全国仅有1283万人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显然还不能满足这1671万个就业机会的需要。可见,第三产业这个庞大的产业体系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对高等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其次,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对教育规模的扩大提出挑战。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纷纷“抢滩登陆”,至2001年底,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300家在中国投资,他们不但看重中国这个潜力极大的市场,更看重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对降低生产成本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的大批劳动力,尤其是进城的农民工,很多属于仅有体力或仅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劳动者,尽管这些蜂拥而至的境外投资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他们也只能在那些高薪、靠脑力来吃饭的机会面前望梅止渴。
为什么我国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有85%在高中/中专以下呢?主要原因是我国高中和中专阶段教育规模较小。根据中国教育年鉴数据,直到2002年,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8.3%,整个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校生仅为2913.8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也只有42.8%。我国经过中、高级职业教育进入技术工人队伍行列的比例也明显偏低。可见,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显然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和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2]目前,外商投资在中国的企业80%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我们必须吸引外商在中国投资大量技术密集型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因此,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要求教育结构体系更加灵活和开放,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就业教育、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进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
2.教育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从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看,在经济发展初期,诸多国家正是通过发展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和分布在各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那么,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应如何发挥好教育应有的作用?作者认为,从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应重视发挥好教育的三大功能。
首先,教育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农业人口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根据表2 的数字计算: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口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占到70%,而全国农村人口和未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口该比例分别为53%和51%,相差十几个百分点,且女性的差异更为显著,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可见,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偏高。由于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他们在城市的工资收入远高于在农村的工资收入,他们的流动行为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尽管有30%的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但他们在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中,仅仅是短期内地理位置上的移动,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在我们走访过的一些流动儿童家长,都谈及自己没有大学文凭,进不了大公司,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他们将来有出息。一位外出打工的女青年说:“我学习成绩不好,所以去了北京……我感到最大的困难就是知识太少了!只能做一些粗活。”[3]
这些事实都折射出一个简单的道理:接受更高的教育是农村人口向外走的一个先决条件,是他们在城镇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基本保障,是他们成为城市人的坚强后盾。
其次,教育促进人力资本和人口素质提高。城市化不单单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很重要的方面是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其中劳动力适龄人口素质的提高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通过人力资本来体现的,它是在投资过程中形成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的总和,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和强大推动力。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分析到,1929~1956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21~40%,应归功于为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教育投资,同样,教育进步也使得1961~1971年间日本GNP 每年的增长率提高了0.35%。[4]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各省份人力资本比率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亦很高(见图1),3个老直辖市两个指标明显地处在最前列,而人力资本比率最低的5个省份都在西部,分别是西藏、贵州、云南、青海和甘肃,同时它们占了城市化水平最低的5个省份中的4个(青海省除外)。人力资本的匮乏严重制约了这些省份的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增长。虽然这种态势的形成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高层次的人才逐步以相当大的规模从相对后进地区流向先进地区所导致的,但后进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的落后、教育事业发展的力度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可以说,教育是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动力。
附图
图1 2000年中国各省份城市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比率相关图
表2
全国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15~64岁)的受教育程度构成
单位:%
受教育程度
全国农村人口
未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口 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口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专科及以上 0.23 0.29 0.17 0.18 0.22 0.13 0.77 0.97 0.58
高中和中专 7.46 9.61 5.27 6.7
8.74 4.62 14.58 17.81 11.34
初中 45.07 51.41 38.62 44.00 50.78 37.9 55.03 57.34 52.71
小学 37.68 33.80 41.62 39.07 35.14 43.07 24.71 21.25 28.18
小学以下
9.55 4.88 14.3 10.05 5.11 15.08 4.91 2.62 7.19
总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计算
再次,教育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城市的人口集聚,不仅是一般劳动者的集聚,而且应该有一大批科技人才的集聚。教育及科学文化事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有力地支持第一、二产业的调整、提高和发展。根据北京市1990和1995年第三产业各行业影响力系数分析,文教卫生科研事业的影响力系数从0.63上升到2.54,位次从22位上升到第2位。可见,教育已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最重要的带动行业。
从经济增长理论及中国实际情况的视角看,未来一个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持续和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通过教育的强劲扩张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此,必须重视发挥教育应有的功能,大力发展教育,使劳动者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有效地解决城市化和经济进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教育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考虑人口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开发等因素,中国快速城市化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照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水准,不难发现,当前中国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很难与21世纪经济、技术和人才结构相适应。
问题一:人才培养的规模、类型、层次未能与城市经济建设需要相适应
建设现代化、功能完备、健康持续发展的城区,就要求构建人才培养的规模、类型和层次相对合理的教育体系,这是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在普通教育方面,教育结构、功能,教育内容、 教学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比如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孩子们接受的教育模式还完全是应试教育,因为考上大学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一条途径,而高考仅通过分数线作为衡量标准,结果是农村孩子只学习数学、语文、外语知识,不要说对计算机的使用,就连计算机是何物他们也不知道。据一项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网络用户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农民用户只占0.3%。
(2)在职业教育方面,内容单一、方法落后,与城市经济发展针对性不强,导致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不高,而且普及面比较窄,主要是以城市青年和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人群为主,而一些临时工、城市农民工等都被排斥在职业教育之外。在北京城建集团,1997年拥有职工(正式和非正式)4~5万人,高峰时达到7万人,其中来自村镇建筑施工队伍的人员占到60%以上,他们大多数是“放下锄头就盖楼的”农民工,基本或很少接受过相关技术教育培训,更难做到持证上岗,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外向型建筑业的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3)在高等教育方面,尽管近年来高校扩张势头强劲, 民办大学也逐渐涌入社会,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跟不上城市化进程中对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需求,造成我国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如信息产业,能组织领导重大工程和项目攻关的技术带头人以及高层次、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较低,IC设计、软件工程、通讯产品开发的人才类型十分短缺。此外,我国高等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灌输式教学,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与考查,忽视学生创新能力与批判精神的培养。学生们把这种教学方式概括为:“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因此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频频出现,2002年我国年龄在20—24岁之间的城镇年轻人因毕业后未找到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占总失业率的68.8%,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成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距甚远。
(4)在现有从业人员的学历提高和在职培训方面,成人教育、非学历教育、 职后培训的机构还不健全、机制还有待完善。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接受过成人学历教育的人口只占到6岁以上人口2.6%的比例。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各级各类教育衔接不畅,未能形成有机整体,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也较低,各教育机构对城市的文化辐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尚不能满足城市化、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问题二:城市化发展滞后问题严重,农村教育问题更加突出
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6.2%,与2000年世界的平均城市化率47%相比,低了近11个百分点。由于城市化滞后,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出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大批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当低,致使他们在城市失业和不充分就业问题趋于严重,带来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国内需求的增长,对城市化的推进也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量表现为数量多、质量低的特点。以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数据,可以计算出我国平均人力资本比率为51%,而乡村人口的人力资本比率只有46.3%,还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城市的差距则更大。这些数字真实反映了农村人口素质低,而这只是农村教育问题的表现之一。农村教育的其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村教育观念滞后。农村教育观念滞后有两方面的体现:其一, 片面追求升学率。由于农民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我国对户籍迁移的严格管理,农民进入城市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升学这个渠道。因此,人们对农村教育一直存在着偏颇的认识,即把农村教育仅仅看成是为农村青少年升学服务的教育,长期陷入片面追求升学的怪圈,没能真正理解农村教育是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也在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军,从而无形中抑制了人口城市化的其他途径的开辟。其二,“上学花钱,打工反能挣钱”的思想仍然存在。由于我国暂时处于教育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阶段,造成一些人读了书却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如北大学生去卖肉,使很多思想观念本来就很陈旧的农村人赞同读书无用论,他们说读书让人灰心,还不如学会干活去赚钱。因此,一些家长对孩子读书的积极性不高,采取不管不过问的态度。
(2)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差。我国农村多年来实行乡办初中、 村办小学的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由于我国农村的贫穷,乡级财政的筹措能力是各级财政中最薄弱的一级,他们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资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讲,对教育的低投入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教育低质量或低产出。同时,教育方法落后,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无疑阻碍了在单位时间内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6—2000年各年的统计数据计算,高中阶段的升学率城市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下降到18.6%,两者间的倍数差距从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值差则从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可见,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巨大。而我国的大部分学龄儿童是在农村,这些低质量的教育产品无法适应现代科技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3)“留守子女”现象。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动到城市而把子女留给祖父母抚养,已成为当今流出地农村的普遍现象,与此同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孩子的学习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由于父母外出,孩子一般都由文化程度不高的祖父母照管,他们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因此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成为必然。其次,孩子不安心读书,辍学率高。由于打工挣钱对孩子的影响根深蒂固,有一定的诱惑力,加上家庭经济困难,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许多初中生不安心学习,盼望外出打工挣大钱,造成辍学现象严重。另外,孩子长期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没有更多心理的交流,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影响。所有这些,都对农村儿童素质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要解决城市化发展滞后与农村剩余动力过多又转移不足的尖锐矛盾,关键在于改善农村的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四、城市化发展中教育的定位
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主要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事实上,这种现象只是一种表象,在经济差距的背后是知识差距,在知识差距的背后是教育差距。因此,缩小经济差距,必须从缩小教育差距入手。教育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相协调,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目标。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必须重视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谋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做出科学的规划和决策。
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布局
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布局是教育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我国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就是供求矛盾。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高层次在职继续教育都供给不足。在这些矛盾中,普通高中规模和高等教育体系是主要制约因素。我们不止一次地提到农村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偏低,如果加大农村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规模,使更多的农民子女通过进一步接受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技能后,他们完全能融入城市的生活。和广大农民工进城相比,他们进城对我国的城市化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这是必须要加以重视的。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专业设置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市场上对金融、保险、电讯、旅游、信息以及会计律师等专业服务需求都在上升,但国内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加上这些新兴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的匮乏,使国内的教育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削弱了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的拉动效应。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调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科学技术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注重重组相关学科知识,创立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增加新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二要培养模式多样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新颖、实用、分层次,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三要摆脱传统的以课堂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从做事练人中求发展。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注重教育质量
教育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要求教育本身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共同提高。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了“量”的变化,把更多的注意力和教育经费投入到扩大学校数量与规模上,以尽快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必要的教育这一强烈需求。近年来,很多高校甚至中小学都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改造和新建校舍,使学校规模和教育教学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其势头与速度都超过教育质量的提升,但这种只求量的扩张而不顾质的提高,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对教育发展意义也不大。
要做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从城市化进程的需求出发,仍然需要继续扩大教育规模,特别应注重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和师资力量的加强;其次,投入一定经费建立多样化的课程、教材、教学模式、考试和评估体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要引进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如中外合作办学,举办多种类型的学校,使教育和学校发展更趋多元化;第四,加强学校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尤其在农村实现远程网络普及教育,让落后地区通过网络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与此同时,应对农村地区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改善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使农村教育真正为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服务,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服务。
3.逐步建立社会化、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岗位培训问题、城市居民接受终身教育需求扩大问题、下岗人员再就业的培训问题等日趋突出。这一切都呼唤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成员终身参与各种学习培训提供机会。因此,必须建立不同类型及层次教育相互衔接、贯通的教育体制和更为开放、灵活的学校制度,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教育网络,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和学习需求。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网络。第一,要改变学校包揽天下的局面,形成包括学校教育系统、行业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网络教育系统在内的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现代教育结构体系。第二,要把普教、职教和成教相沟通,并结合远程教育系统,根据当地城市功能和支柱产业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系列化的教育服务组织,创造更多机会让不同年龄的人群进修提高。同时,为转岗、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各方面培训。第三,高等教育要实现大众化,为所有有能力和精力求学的人敞开大门。
4.重视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三分之二,若这部分人的教育水平和素质得不到改善和提高,不具备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能力,则无法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然而由于农村基础教育与城乡经济实际相脱节,很多初、高中毕业后的农村青年返乡务农,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经济活动之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已有了足够的认识,在县、乡办了很多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但随着升大学热的不断升温,广大农民并不认同职业中学,一些政府官员也对职业中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再加上职业技术高等学校发展缓慢,许多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政府应重新审视有关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政策,如果各级政府像抓重点高中那样重视,相信不需要几年,我国的农村教育就会大大改观,上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还必须转变农民观念,普遍接受城市文化,使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城市化进程的需求相适应,这样才能大大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羁绊。
标签:农村人口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城市gdp论文; 经济论文; 城市化进程论文; 经济学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