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40112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逐渐增多,并且逐渐转入到了运营状态。同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行业层面标准化建设的角度正在不断健全和完善标准化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各个城市的运营管理模式在不断优化和发展。本文对网络化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化条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化建设;问题和解决措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网络化技术快速发展。同时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呈现发展速度较快、规模大、水平高的特点。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尚待解决,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给予高度重视。
1.网络化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化建设在标准体系和组织机构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1]。但是由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化建设经验却大发、起步较晚,所以在网络化条件和标准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只有少数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大部分城市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建设中的内容、制度和共识还不够完善和健全。
1.1网络化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建设共识急需加强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建设中存在着成本控制难度较大、运营维护困难、资源共享和配置效率较低、系统匹配功能度较低和线网改造难度较大等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真正的、系统的研究和思考,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科学的解决措施[2]。在解决网络化带来的问题时,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口头在呼吁相关的标准,各个单位和合作方没有达成共识,也没有全面贯彻和落实各个审查环节和审批环节。规划方过分的重视工程的实际造价,建设方则重点关注设计的标准,运营方关注自身的发展需求,缺乏完善的反馈渠道,导致标准化建设问题和网络化建设问题严重。虽然有些城市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但是由于工程已经在建设中或者已经建设完成,所以无法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一些新兴开通的城市想重视网络条件下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建设共识问题,但是无法准确的找到问题的所在,导致在一些新旧城市之间经常会出现标准化建设滞后和网络化预估不足等问题。
1.2网络化运营标准建设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和规划三个管理制度是分开的,不同技术标准化管理组织分别负责不同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技术标准,同时负责的编制工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3]。很多国家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由各个管理组织负责和运行。但是其中经常会出现分工不明确、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各方缺乏沟通等问题,一些运营、规划和建设的标准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完整性。例如一些与网络化经营有关的定义、线网规划等基础的标准和车站资源、轨道线路、车辆段、车辆等互联互通的和共享的标准缺乏一定的建设性、参与性和协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1.3网络化运营标准建设缺乏主动性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标准体系建设整体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受到标准化资金认识不足、政策引导不强、标准化认识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比较严重,相关部门对于标准化建设缺乏主动性[4]。一些有一定经验的城市在努力探索网络化经营的方式,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推广制度和动力,不能够充分发挥经验的作用,也不能真正实现分享经营和应用经验,没有将资源有效整合上升到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体系建设质量的提升和建设进度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网络化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化建设发展策略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和发展趋势和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和发展策略。
2.1健全和完善标准化的推进工作制度
一方面,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加强运营主管部门标准化建设,建立和规划完善的协商制度,进而加快网络化标准建设的步伐。通过利用标准化实现整体线网的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和统领应急指挥中心、车辆段和各个线路换乘站等等,保证设备选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动相关设备规模建设,保证不同专业接口和各种网络化资源的统一性。另一方面要加强运营标准化技术管理组织与规划建设的合作,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5]。在建设互联互通网络化标准和实现运营环节、建设环节和规划环节资源共享中,各个标准化技术管理组织要完善标准立项、起草和审查等过程,建立完善的、各方共同参与的、共同协商的、共同建设的、共同推进的工作制度。
2.2加强标准化体系顶层设计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化建设中,要以时序发展为核心,加强全周期标准化、运营管理标准化、规划建设标准化、需求标准化等建设工作,以实际的需求为主要导向,以服务乘客为最终目的,进而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和效率。在运营需求标准化建设中要有效吸取设计建设单位、乘客和运营企业等对网络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建立具有客观性、统一性的需求标准。在规划建设标准中要全面覆盖各种线路的制式,满足接口技术的实际需求,保证设备规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操作人机界面和专业系统容量的标准化建设。同时在建设运营管理标准化时要建立完善的、标准的运营维护管理规则、客运组织规则、行车组织规则等文件,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作业和操作。在行业监督管理标准化建设中要建立与城市隐患治理、安全检查、安全管理等相符的标准,并且严格实施相关的标准,防止出现“扩大化”和“运动式”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
2.3积极推进和引导标准化政策
一方面运营主管部门、建设部门、规划部门要积极出台城市轨道交通政策,实施先进的方式和手段,真正贯彻和落实相关的标准,保证运营、规划和建设工作的有效衔接。在设计工可报告的初级阶段,要积极推行网络化运营需求规划,并且进行有效的统筹[6]。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示范点,加强试点工程建设,选择试点城市开展网络条件下运营标准化建设,积极总结和应用经验,有效的分享经验,形成一个试点标准和示范成果,在行业标准体系中有效的融入试点成果,进而有效提升轨道交通行业的运营质量和水平。
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轨道交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我国的强大和繁荣,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标准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网络化技术的优势,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健全和完善标准化推进工作制度,实现标准化政策的积极引导,进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远舟,刘书浩,胡雪霏.网络化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城市轨道交通,2019(04):28-31.
[2]庞婷.地铁运营安全标准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3]肖雪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风险与安全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18.
[4]毕湘利.从运营角度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阶段需重视的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15(07):3-6.
[5]毕湘利.从网络化运营角度看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应关注的问题[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9(04):8-11+63.
[6]郑燊.轨道交通备件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18.
论文作者:苟发强,涂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标准论文; 标准化建设论文; 条件下论文; 建设中论文; 需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