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孙建伟

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孙建伟

泰安市圣园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混凝土的结构创新与施工技术优化是房屋建筑工程进步的基础,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优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升级,离不开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行创新,才能在市场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如今的房屋建筑工程需要进行机械化的改革,将现代化建设拓展到房屋建筑之中,推动我国的建筑事业进步,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鉴于此,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各种原因和因素的影响,使得土木工程建筑当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整个工程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还会对后续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1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概述

混凝土施工建造是在土木工程所有工程建造中都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更是属于基础工程,其中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重视的施工重点首先是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检测问题,原材料是维持工程建设质量的标准;其次,对于混凝土的合理配比在具体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混凝土调配之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密切的监控和设计;最后,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应用,这是在现场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关系着混凝土的最终形成,浇筑完成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工作需要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控,保障混凝土施工在最后步骤有序进行。

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组成成分如砂石和水的配置比例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性能水平,进而对土木工程建筑质量产生影响。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也相当重要,进行搅拌之前,专业人员需要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主要是对搅拌机轴距的对称性进行检查以及排除电机故障,若发现设备故障,要及时加以解决,尽量避免搅拌机故障造成材料搅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另外,还要避免搅拌过程中混凝土溢出,搅拌完成以后,对混凝土的相关指标,如强度、坍塌度等进行检验,以防土木工程建筑中由于混凝土性能不佳影响建筑质量。

2.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对于运输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就混凝土自身而言,在实际运输的过程当中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其发生结块,并且在处于放置的状态之时,还应该采取措施避免由于混凝土放热而造成的内部水分蒸发。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完成之后,应当保证运输时间在两个小时之内,同时使用帆布等对混凝土进行遮盖,最大程度的减少水分的蒸发量。除此之外,混凝土的搅拌地点应当尽量在施工现场的附近,并且要实现确定好混凝土的运输路线,使用统一型号的车辆用于混凝土的运输,如此能便于对混凝土的数量进行统计和计算。

2.3混凝土施工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运用了浇筑技术,不但实现了加固的效果,而且起到了强化工程稳定的作用。具有防止施工过程中受外力影响而出现裂缝、坍塌、变形等的情况的发生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的功效。

2.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完成之后,应该放置七天,挡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再将模板拆除,之后使用塑料薄膜将混凝土进行包裹,最大程度的保证包裹的密实程度,最后再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的养护方式。如果施工现场的气温比较低,则可以使用草垫来进行保温,而如果施工现场的温度较高,可以适当的增加洒水工作的频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确保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够满足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性能

作为操作方,如果想要确保水泥混凝土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就一定要促使混凝土配合比能够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和施工工艺的要求。想要改善水泥混凝土质量,不断提升混凝土强度,根据一般情况的配制方法是无法达到工程技术性能的要求的。为了达到所说的要求,最好是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和上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对原来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这样所得出的效果才更明显。水泥混凝土在经过优化配合比之后,无论是和易性还是缓凝作用都能有明显的提升,避免了在灌注桩凝土过程中的断桩和卡管等事故,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这种添加了外加剂的水泥混凝土和不添加任何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比较起来就会发现,前者的强度会更高。

3.2和易性是决定水泥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必须高度重视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具有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特性,三者之间既是相互关联的又充满了矛盾。如果水泥混凝土的粘聚性有所保障,那么其保水性也不会差到哪里,但是如果其流动性要不断增大,其余两种特性也会受到影响变差,反过来这种影响也是成立的。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和易性比较好的混凝土振实起来也更加容易,而且无论是流动性还是可塑性都是非常大的,这是非常有利于我们开展浇筑振实工作的,并且粘聚性和保水性也是比较好的,很好的避免了离析和泌水问题的出现。实际上我们所将的水泥混凝土的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各种各样的性能的综合表述就是和易性。简而言之,想要获得良好的粘聚性,就要促使这三方面的性能能够在某种具体的条件下达到良好的状态,或者是将相互之间的矛盾进行统一。

3.3加强混凝土施工人员的培训

由于混凝土结构施工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施工操作水平,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基于此情况下,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不断强化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展混凝土施工教育,不但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施工意识,而且还有助于规范其施工操作行为。与此同时,基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其施工流程、施工技术要点等及时传递给施工人员,并且要深入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每一个作业环节当中,使得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人员从思想和理念上得到更新,变被动的应对为主动参与,从根本上实现预防为主。针对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应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此外,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人员的个体差异,以及施工操作水平,将当前施工人员按照需要划分成若干小组。并且各个小组要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小组在学习中,要及时纠正施工人员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施工动作,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施工单位要针对各个小组的实际学习情况,强化对小组成员专业考核,以考核的方式检验小组成员对施工技术的掌握情况。

结束语

混凝土通过影响墙体等部分结构来影响整体建筑物的结构和质量,因此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也就成为衡量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关键指标。随着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因此,有效控制和改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利于实现土木工程建筑质量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恒.土建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探析[J].居舍,2018(33):153.

[2]廖妮.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11):179.

[3]张海文.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45):168-169.

[4]李力广.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7):90-92.

[5]陈进.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5):49.

论文作者:孙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孙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