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城市滨水景观为核心的景观设计——以佛山南海橹尾撬水道堤岸景观工程为例子论文_印妮

探讨以城市滨水景观为核心的景观设计——以佛山南海橹尾撬水道堤岸景观工程为例子论文_印妮

广州夏瓦纳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60

摘要:本文以橹尾撬水道一河两岸景观的改造设计,形成一堤双景的独特景观;绿色河谷呈现不同层次的带状空间,成为南海三山新城最重要的滨水城市景观。在此项目的基础上探讨城市滨水景观对于城市的重要性。

关键字:风景园林;公园绿地;城市滨水公园;公园设计;

引言

滨水河岸景观设计,是未来朝向滨水发展新城区的一个城市重要元素,新创建的空间和不同地区的功能相协调,以便更好的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要,使其具有城市活动河岸功能和河流航行功能的作用。

1.项目概况:

该项目处于南海三山新城核心区橹尾撬水道河岸两侧,西起东平水道,东至陈村水道,总用地面积约78.3公顷,长约8.2公里。总共分为四期建设,一期文翰公园工程将于2015年初完成。

项目基地既是城市的滨水区和中心区,也是商业、休闲、生态保护集中区。设计强调并且集中了从最城市化到最自然地段的详细整治,北岸中心岛屿与荷塘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的中心,展现出滨水区河岸可持续化设计。设计充分利用基地的特点,与规划区未来周边地块功能相结合,建立一个弹性的、多层次的、多元活力的滨水场所。

三山新城中心拥有一个大型的城市公园、一个生态水公园和一个文化河堤。整个地区的总体设计方案可以使三山变为广东省内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甚至可能是全国性有吸引力的地方。

2.设计理念:

该项目作为最重要的滨水风光带,并以中心文翰公园为核心,与城市内部相互渗透,景观交融。设计以佛山水城的概念入题,将湖作为核心的凝聚点,围绕湖形成公共活动环,辐射周边地块,呼应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湖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增加公共绿地的辐射面,同时强调南北主轴线,以及东西向堤岸绿链形成清晰的发展结构。

一河两岸的绿色河谷呈现不同层次的带状空间,依托橹尾撬水道和文翰湖两个水系,一河两岸为主要的公共活动带,中间则是贯穿东西的自然绿带。两岸通过景观步行桥进行联系,形成“一堤双景”:将堤岸这条绿链利用起来,与内外水一起形成独特的景观特色。

堤岸绿链:充分利用堤岸的线性空间,打造出特色的景观绿链。沿线统一种植凤凰木,形成植被的标识化。设计将堤岸空间用平台的方式扩宽,并且分段差异化,形成连续而生动的滨水活动空间。

3.功能分区

整个绿链分为四段,在每个段落都能呈现不同的景色和氛围,扩大河道景观的影响范围,从而整体提升滨水地区的价值。

(1)文翰公园段:

位于橹尾撬水道的北岸,文翰湖公园是一个集休闲与生态为一体的城市公园,同时也是新城区的一个最大亮点。一个大型的城市公园、一个文化堤岸和一个湿地保护和教育基地,共同组成了一个集生态娱乐、生态教育和生态休闲的公共场所。

公园内设置有娱乐沙滩、观景平台、湿地植物观赏、喷泉、小山植物展示、慢行步道、生态停车场、遮阳廊架、遮阳亭、观鸟屋、综合服务建筑等,满足不同市民及游客的需求。

湖的滨水驳岸的形式随周边功能而变化,包括自然草坡、硬质台阶、硬质立式、石滩坡四种类型的驳岸。不同类型的驳岸设计满足生态保育、滨水游玩、观景、游船停靠等不同功能,从而形成变化而有节奏的驳岸语言。

(2)城市休闲段:

位于橹尾撬水道的南岸,致力打造一个丰富多样的滨水开放空间,一个具有文化艺术和绿色经济双重价值的滨水河岸,是城市延伸的一个大平台。

利用基地的高差处理,形成三层不同的平台,通过一系列的景观平台布置,逐步引导人流来到河岸。与周边地块的商业、餐厅、酒吧等联系起来,形成一条连续的亲水河岸空间,分别提供不同主题景观空间,成为人们思考和放松的地方,同时也是城市夜间生活的一个重要聚集点。

(3)康体休闲段:

康体休闲段分布在基地东西两侧,这里设有大量的植物景观,同时也有许多小型的运动场地。这些体育设施主要向城市北部居民服务。滨河南岸景观将处理成巨大的城市自然公园,结合周边用地功能布置广场、平台、休息廊架、观景设施等。

在北岸,一个娱乐性的广场平台和坡道创造了一个介于散步道和港湾之间地平和过渡。这些平台将部分绿化处理。在南岸,一条城市商业步行街延续向东,并伴随一个大的商业中心。这里的堤岸有非常细致的绿化处理,并安置了许多宜人的城市家具,供人们购物休息时使用,也可看到河岸景色。两个平台直接亲水,在桥的附近有一个大广场,河岸和南部居住区有多种紧密地联系。

(4)景观步道段:

在原有河堤的基础上,延续了城市河岸的散步道,与新城慢行系统相连,构成完整的景观步道。主要分布在基地东西两侧,整个景观步道段以绿色植物为主,打造自然生态的河岸景观。

此段将只有少量的人为整治工作。目的是建立一个生态重生的地段,促进当地的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这个部分将在原有的堤岸上设立一条主要的步行道,并在树林中设立一个穿越小径。

4.绿化设计:

基地现状绿化植被种类比较单一,没有合理的绿化空间布局。基地内荷塘湿地生态基底良好,景观性较强。基于此,绿化设计的整体风格:强调“天然性”,以简约、干净的配置方式来处理植物空间,保证一河两岸植物空间的通透性、主题性、生态性。设计通过以本土植物为主,适当搭配特色树种,在三山新城营造出南方特色植被景观。

文翰公园的植物规划以“外密内疏”的方式,突出滨水空间的开敞性,加强公园本身的围合感,减少道路、建筑对基地的干扰。和一般公园乔、灌、草复合的配置模式不同,基地在拥有大面积的滨水空间的前提下,抽掉中间层,主要由乔木和花草来表达层次关系和景观效果,将林下的空间留出来以延伸视野,形成通透的视线观景效果。配合各个不同主题区域及功能需求,搭配不同树种。骨干树种不宜过多,以强化各区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橹尾撬水道南岸的河岸空间是连续、整体的,因此在植物设计上选用一种乔木强化连续性和标识性,乔木采用本土树种,如大腹木棉或者凤凰木等形态笔挺、富有层次的树种。整个滨水地区由于其开敞性,以及水利上的局限性,绿地的面积并没有很多,所以在山体公园区对绿化上进行了补充,突出整个公园界面的自然绿色,同时在园内运用多样的植物搭配,突出其浓浓绿荫的景观效果。

5.可持续设计:

橹尾撬水道一河两岸景观包含着一种新型城市景观,既充满活力、极具创造性,又富有自然地方特色、充分考虑本土资源的利用。基地景观的可持续特征不仅通过生态、水、材料来平衡,还可以通过其产生的社会活力来衡量;滨河公园可以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提升幸福感。

5.1生态

基地现状为较平坦,北岸的荷塘是现状保留下来的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地块。分隔的荷塘内种满荷花,堤岸上的植被茂密多样,设计对此进行景观设施的补充以及生态植被修整,堤岸也将改造成一系列生态植被的草地和花园。设计通过生态植被、雨水花园、自然堤岸等一系列的措施,希望在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恢复因周边工厂等设施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项目绿化种植采用上百种不同的经过合适搭配的本土树种为主,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本土环境,其互相连接的植物系统、水文系统、地形系统共同发挥作用,为基地提供生态保育、修复的系统服务。

河岸两边保留现有的湿地和草坡,除了避免破坏和浪费之外,对河流本身的生态性也进行了保护,并形成绿色完整的界面。在现有的小山丘的植被进行保留,在水边,低矮的植物组成的亲水植物公园创造了一个介于城市片区和港湾片区的过渡性的景观特色。

5.2水

文翰湖与橹尾撬水道水系相通,在交汇处各设置闸口,公园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雨水收集设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净化,最终排入橹尾撬水道中。

保证文翰湖自身生态净化功能,在湖水深水区中种植“水下森林”、四季常绿矮型苦草,并投放水生动物:青虾、萝卜螺、河蚌、鱼类、景观水体食藻虫等,通过一系列生态处理方式改善水体质量,根据水体藻类、有机悬浮物含量及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来判断水体质量,定期进行处理。

植物、草皮区域的灌溉水来自于市政供水干管供给,灌溉水和雨水通过自然的水运动收集于公园内每个山丘、微地形下的雨水花园中,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也能起到绿化养护的作用。公园景观的灌溉及水景总日常耗水为城市平均水平以下。

5.3能量

照明是公园及广场的首要耗能源,通过LED灯的使用以及其他节能装置与技术,使公园的能源需求一直保持在较低的限度。

5.4材料

整体材料强调选择坚固耐用且具可渗透性的材质:透水混凝土、砂石、卵石、石、塑木、钢等为主,强调公园的可渗透面积。铺装花纹以简洁为主,色彩运用上达到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局部地方使用不同质感和色调的材料打破图案感。铺装基本选用透水混凝土、砂石、石材等,局部地方采用塑木、卵石等加强自然生态的效果。铺装总体颜色以灰色系为主,局部地方点缀亮丽色彩,如河堤采用透水沥青作为慢行铺地设计,增强慢行标志效果,停车场铺装采用植草砖。

6.景观桥设计

本项目景观桥主要集中在文翰公园内,横跨文翰湖。园内共设计9座人行桥,遵循古韵新意的原则,以文采风流、轻盈时尚的气质进行设计。从全园角度考虑,桥的造型和结构处理上进行主次分类,重点打造主要入口以及一些重要视点的桥,突出其造型动感活力的特点,其他的桥则进行较低调的设计,突出其静谧优雅的特点。

景观桥的选址及设计是在满足地形、空间的流畅性、交通游线等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桥面与周边地块的衔接采取坡道或平接的方式,保证人们可以安全、通畅的通行。同时考虑部分桥满足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及引导视线、点景等作用。

景观桥共9座,一期有6座桥,三期有3座桥。一期的桥有飞文桥、凤凰桥、水月桥、朗香桥、映山桥、烟雨桥和飞文桥;三期的桥有清风桥、云心桥和栖霞桥。

7.灯光设计

7.1设计构思

设计构思将一河两岸景观带营造成“光、活力、动感水岸”。重点打造河岸夜景灯光效果,形成东西向连续照明,滨水沿岸广场采用统一的灯光照明体系连接起周边各个活动场所,对重点的景观节点进行亮化设计。亲水区域采用点状照明为主,从远处看时仿若点点星光闪烁。

7.2照明布局

照明布局以满足功能性照明为基础,更好的引导人流活动,突出滨水广场的夜景效果,辅以装饰性照明、泛光照明等。整体布局以视点为基础,以动静相宜为原则,强化几个重要节点的夜景效果。突出公共空间的活力氛围。设置大型景观灯柱,创造强烈的视觉焦点。搭配灯光喷泉的多彩变化、水岸灯带的线性流动,形成多层次照明体系,以打造活力缤纷的广场空间。

7.3照明分级控制

根据不同的时间和气氛,予设多种灯光场景,如平日、周末和重大节日庆典。平日和周末按全夜时和前半夜时两个时段开灯。按照各照明回路的不同搭配,组成多种不同的灯光效果,通过电脑智能控制系统选用相应的灯光场景。照度分级控制可以做到景点之间的协调,统一,明暗合理,突出以人为本,张驰有度。

8.结语

佛山南海橹尾撬水道堤岸景观工程以南海片区发展战略为立足点,并结合基地实际情况,为新城滨水景观提出了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景观结构,对佛山南海将起到重要的影响,对周边地块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具体的工程开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结合当地特色人文、生态景观、水利、航道、防洪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化,达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国)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美国)卡罗琳•弗朗西斯,译者:俞孔坚。《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2001年10月1日

[2](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译者:黄经纬,《设计结合自然》,2006年10月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2005年4月

[4] 俞孔坚,《景观:生态.文化.感知》,2011年2月

[5]《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6]《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论文作者:印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  ;  ;  ;  ;  ;  ;  ;  

探讨以城市滨水景观为核心的景观设计——以佛山南海橹尾撬水道堤岸景观工程为例子论文_印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