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其需要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将各种新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促进建筑节能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设计;应用
1建筑节能意义概述
在当前构建节能环保社会大背景下,建筑工程这一能源消耗巨大的工程如何实现节能就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结合实践来看,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建筑节能不仅能够有效地减低能源过度消耗的作用,同时对于我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目标也大有帮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要想实现良好的建筑节能目前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并且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如果仅仅依赖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显然是难以达到有效节能这一目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再思考,进行比较充分、细致、深层次的研究,找出其症结所在。必须要加大力度管理新建建筑的工作力度,保证其与建筑节能标准相符。此外,对于已有建筑则需要加大对其节能改造的工作力度,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积极推广试点经验,坚持先公后私、由易至难的原则来进行。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其节能工作需着重处理窗门隔温、外墙保温等工作,不少建筑上述方面常有问题出现。
2目前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施工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2.1社会及建筑相关人员节能意识还较为淡薄
当前的建筑设计施工使用中,部分建筑设计施工及投资方在思想观念上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观念及思维,在设计施工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节能意识薄弱的问题,导致建筑物节能材料如门窗外墙屋面得保温达不到应有的性能,比如材料得耐久性达不到设计要求是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节能应有得效果,建筑节能意识需不断加强。
2.2节能设备与建筑工程难以结合到一起
由于具体的建筑施工中,建筑设计中使用的部分节能设备不能很好的与建筑相结合,导致两者之间的结合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是建筑节能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以太阳能的利用为例,将建筑工程与节能设备的设计巧妙的结合起来就是建筑行业太阳能利用的一项关键技术。但是部分节能设备厂商在进行产品制造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产品的功能性部分,没有将建筑中的结合能力加以同等地位的考虑,使得部分产品的功能虽然足够强大,但是却不能与建筑设计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施工中也不能够将完美的设计实现。
2.3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节能减排工作,许多省市积极的响应了这个政策,制定了对应的方针政策。例如,十一层以下的居民楼必须安装太阳能节能设备等地方性政策。这种想法和意图是好的,但是由于太阳能技术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原料供应困难、标准不统一等方面的瓶颈问题,使的相关的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处于停滞的阶段。
3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3.1 绿色建筑材料应用要点
环保、通风、保温、隔热等是国内绿色建筑材料的主要特点。当前绿色建筑材料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讲包括:第一,绿色环保建筑材料。门窗和墙体是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点部位,应当合理选择绿色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质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产品的质量,建筑的舒适度会随着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有所提升。应当选择环保健康、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材料进行施工,从而更好地达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目的。应当提前做好规划,从而将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有的建筑位于地震高发区,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压缩版,从而在损坏后将材料再次进行利用。第二,绿色通风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室内通风情况是衡量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建筑通风性能较为优秀的是新型建筑门窗结构和开合活页,也是很多建筑工程中首选的材料,此类门窗结构和材料能够将空气流速降低,空气通过顶部进入到室内,将气流感降低,人员在室内更加舒适。此外,过滤作用也是新型绿色窗框材料的另一重要作用,可以避免空气冷凝水的吸入,同时可以达到降噪的效果。第三,绿色保温建筑材料。绿色隔热材料比一般的隔热材料更加轻盈、便捷,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传统的材料由于自身缺陷导致施工笨拙逐渐被新型建筑材料取代。比如传统材料比真空隔热材料厚四倍,新型材料不但有着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结构轻薄,成为备受青睐的建筑保温材料。第四,绿色隔热材料。玻璃、空气间层、吸收面等都是组成绿色个人建筑材料的重要部分。玻璃能够发射外界的光纤,避免光污染;空气间层能够降低室内外热量交换速率;吸收面能够将外界热量交流传播进行有效阻隔,将室内保温隔热效果提升。这些建筑材料应用效果良好,外观透明,在吸收太阳热能的同时能够改善室内温蒂,将材料充分利用,将材料利用率有效提升。
3.2 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用可再生资源
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施工中可以积极应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地热能。太阳能是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当前各个行业已经加大了开发利用太阳能,可再生资源应用方式主要是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板等,可以提高建筑功能性,节约电能。在设计建筑工程中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提高对自然光源的利用率,将使用灯光的概率降低,达到节约电力资源的目的。可以通过安装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室内电力系统应用。地源热泵的应用节省了空调机位,并且地热为可再生能源,可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地热资源无污染,运行成本低,可以采用多种应用方式,比如土壤式、地下水式等。尤其在北方对供暖有着较高的要求,可以积极利用地热资源将建筑能耗降低。
3.3 节约水资源
3.3.1 中水回收系统的优势
所谓的中水是回收后经过处理然后再次投入到绿化灌溉、清洁用水、消防用水等领域的水资源。洗脸水、淘米水都可以回收再利用,都属于中水处理方式,可以在日常清洁和冲洗马桶中应用。两个内部系统共同构成了中水处理系统,其应用价值十分明显。其一,将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清除;其二,将水资源中的细微灰尘采用生物处理手段进行分析。中水是通过两个系统处理完成后的水资源,随着现代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诸多大型公共建筑中已经开始广泛地采用中水系统,并且得到了一致好评。
3.3.2 自然水回收系统的实际价值
中水的典型代表就是自然水,有着诸多优势特点,比如低成本、高利用价值等。不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水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很多雨水直接浪费掉。为此,设计人员可以在设计建筑过程中将蓄水池设置在建筑楼顶,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达到水资源节约再利用的目的。
4结语
总而言之,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程度较高的背景下,建筑节能逐渐成为了建设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社会对节能的共识有利于建筑节能的利用与发展。所以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时候要满足人们基本要求的同时,还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设计,这样才能让可持续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同时也促进企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军.浅析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9):76-77.
[2]刘若谷.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64.
[3]张强强.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0):12.
[4]李莉霞.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J].山西建筑,2017,43(29):185-186.
论文作者:吴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节能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太阳能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