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上海市育才中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为例论文,海市论文,课程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232(2010)11-0016-06
课程实施,是课程研究领域中一个新兴的重要领域。关于课程实施,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是把某项课改设想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1]第二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就是研究一种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此种理念下对于课程实施的研究,重点就在于考查课程方案中所设计的内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落实的程度;[2]第三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课程的实质就是实践形态的教育。三种观点各具一定的代表意义,对这三种观点的挖掘和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课程实施的本质意蕴,即课程实施,不仅只是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还包括学校和教师在执行一个具体的课程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实际的情况对课程进行了调适以及影响课程改革程度的因素。[3]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课程的研究领域中出现了“校本课程”这样的字眼。此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研究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注。多年以来,我国课程改革所关注的领域往往是如何开发新课程,如何应用新课程;至于新课程在实践中实施得怎样,如何才能更好地实施这些课程,则关注得相对较少。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包括学校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空间内的完全自主的课程开发,同时也包括学校对国家课程“因地(学校)制宜”和“因人(学生)制宜”的创造性改造和再开发,后面一种方式实际上可被称作“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4]这种新的概念阐述,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课程实施研究思路,更重要的是暗含着一种有效的课程实施策略。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论分析
就我国的情况看,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主导性决定了任何地方与学校都应该将国家课程的贯彻与实施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但是,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在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时候,这种个性与特色必然也会融入其中,一刀切的统一模式并不适合如今的国家课程实施。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课程实施的校本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1.国家课程为校本化的实施提供了空间与要求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基础教育研究开始关注课程实施问题,这种关注在进入21世纪之后显得更为强烈。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正是这种关注所产生的积极结果。所谓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主要是指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依据自身的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规划与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地区、所有学校和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这个过程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等多种多样的行动策略。
国家课程的存在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空间和要求。一方面,国家课程是一种统一性、权威性、整体性的课程,它的很多方面规定都是笼统的、抽象的和宏观的。这就为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实施国家课程提供了可能,为教师课程实施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抽象、宏观的课程理念若要与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校本化的加工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1)课程实施本身的二元特征决定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中文之中的“实施”与英文之中的“Implementation”含义基本相同,都是表示实现某种理想、计划、设想和政策。从这个意义出发,课程的实施通常被人们理解为“实现课程变革计划和理想的行动”。于是,理想与现实就成了课程实施本身的二元特征。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来看,国家课程设想的理想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各地、各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因此,课程改革领域中出现了抱怨国家课程过于理想化的声音。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就是强调了实现国家层面课程改革的理想需要依据具体学校和师生的现实情况,需要从现实一步一步走向理想。这种方式不是让理想屈服于现实,而是赋予理想以现实的力量。从这个层面上讲,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沟通国家课程实施理想与现实的有效的桥梁。
(2)新课程本身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一方面,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以政府的名义实施的一系列针对全国所有地区、所有学校和所有学生的改革。但是,就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而言,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各地的教育发展水平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依靠一种统一的课程实施模式解决课程改革问题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课程的实施,必须与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从这个层面上说,校本化课程实施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另一方面,我国的新课程改革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实验—推广”模式,这种上下有别、先后有序的模式虽然非常适合于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但是在实践之中,这种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新课程改革所选择的实验区,无论是国家级的还是省级的,大都是条件较好的学校,并且在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这些实验学校所受到的各方面的优待条件更是无与伦比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所获得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结论与思路能否在所有的学校之中进行推广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2.学校发展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可能
国家课程的设置为校本化实施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校本化课程实施,需要教师个体和集体在国家课程的共同要求和一个个有差异、有血有肉的、个体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搭建合乎社会需求的课程与教学桥梁。这一座座桥梁就构成了学生发展的未来之路。从这个层面上说,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至少需要教师个体和集体拥有了解、感知和评估学生学习需求的能力,批判性反思和行动的能力;需要学校拥有学习、研究、合作的组织文化氛围。幸运的是,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于学校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进步,学校的各项软硬件建设也更加完善。因此,从总体上讲,学校的发展,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可能。
二、育才中学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
育才中学,是一所以教育教学改革闻名全国的学校。20世纪80年代,育才中学同时开展了课程、课时、教材、考试方法、学生管理、体育卫生、学校管理等10个方面的改革,被《光明日报》载文并誉为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世纪之交,育才中学按照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特定条件,以国家和市教委颁布的高中课程计划为依据,重新设计了符合育才特点的课程框架,初步构建了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自主活动有机组成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引起了新闻媒体和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2010年,学校又推出新一轮课程改革,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和上海市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走出了一条富有育才特色的课程校本化实施之路。
1.整体规划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学校,而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首先需要对学校的课程进行整体的规划。[5]育才中学十分重视课程规划的设计,在学校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中,课程变革领域的规划与设计始终居于中心地位。
(1)明确学校发展特色,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找准契合点。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所有地区的学校的统一性课程。它的规定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全面考虑到所有的学校。这就决定了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时候,需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自身所具有的特色与条件使得国家课程的实施更适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赋予传统的“三自”(即段力佩校长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以新的内涵——学生应当成为而且能够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并且在未来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社会主体。我们坚信,育才多年来所坚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值得继承和发展的。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学校没有丢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不是让学生被动地适应课程,而是努力让课程尽可能地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
(2)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夯实基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改变了以前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完全被动的角色,强调要改变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是课程和教材的使用者,而更应当是一个建设者。同样,一个好的课程规划,如果没有教师的理解和认同,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就会不自觉地对其进行消极的调整和改造,这样是很难取得应有的成效的。因此,学校要通过不断的思想务虚,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和课程意识;更深入地了解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在含义,尽可能地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法;让教师充分认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教师因改变业已习惯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而带来的焦躁和不安;进而鼓励教师对课程进行积极的修正,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毫无疑问,教师的这种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地、积极地对课程进行修正和调适的意识和能力,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础,也是衡量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3)对课程实施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众所周知,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未知的、不确定的过程。尽管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学校已经将国家课程的诸多理念与因素融入了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实际情况往往会与计划之中的理想情形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学校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国家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育才中学在进行课程管理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柔性的管理方式,以定期进行学生访谈、教师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2.构建富有校际特色的课程体系
当我们把研究的视角聚焦于育才中学的课程体系时,能够发现很多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一方面彰显着学校对于国家课程基本精神和理念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又凝聚着育才中学师生的独特智慧,体现了鲜明的校本化特色。
(1)个性化的课程表。课程表是学校之中最为平常的东西,一般都是采用“校校统一、生生统一”的模式。这种历经百年的课程表模式在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今天已经明显地出现了多种弊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面向学生,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课程表,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6]在育才中学校长和教师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学生的差异性应该成为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出发点,学生不同发展需求和不同发展空间应该成为课程编制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提出了个性化的课表制作模式,即依据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个性与发展需求,设计只适用于他(她)个人的课表。这种学生自己的课表,集中表现了学校对于学生个性特点的理解与尊重。它的存在,一方面能够确保学生掌握国家课程所规定的基本的知识、素养与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差异化地实现发展。
(2)个性化的免修制度。为了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动力,育才中学十年来一直坚持推进学科免修制度。免修制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教学,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松绑,让他们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自主地追求发展。
(3)个性化的拓展型课程。为了顺应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个性和差异化发展,育才中学开设了丰富的拓展型课程,力图通过拓展型课程的广度与深度,为在某些方面有爱好和特长的同学提供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内容,重在为每一位同学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架设阶梯。一方面,学校依据课程改革的目标,规划了身心修炼、人文研究、科学探索、国际理解和技术应用等5类不同的拓展型课程,并制定了各自相应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依托教师的学科专业特长和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尤其是特色实验室,重点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倾向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强力的支持。
3.合理开发国家课程
有一种理解认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本质上是学校对于国家课程的“深加工”,[7]是一种“二次开发”的过程。在育才中学教师们看来,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是贯彻新课程理念、实现学校课程变革的重要思路。学校课程应该以鲜明的个性昭示学校独特的办学目标,彰显一个国家、民族对于未来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从1999年2月开始,育才中学开始了课程开发的辛苦探索。
(1)对教材的重组与创新。教材是贯彻与执行国家课程的最主要手段,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就必然呼唤学校对教材内容的重组与创新。新时期的教材,应该能够在体现国家课程改革精神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紧扣时代脉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课程的落实,需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实际上也同样是一个对教材进行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育才中学通过对教材的重组与创新,既保留了国家课程的基本框架与精髓,又使得教材体系充满了时代特征,符合了学生需求,使得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2)对学科内容的扩展与延伸。除了对教材进行重组和创新之外,育才中学还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过程中创生出了一种新的思路,那就是对学科内容的扩展与延伸。这是基于国家某类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依据学校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将学科内容进行人为的扩大的过程,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增加课外阅读的内容等。学科内容的延伸,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更为国家课程计划的达成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与资源。
4.持续不断的课程改革
育才中学之所以能够将国家课程目标的落实与学生的自主发展充分地融合起来,所依靠的正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课程改革。2010年,育才中学在广泛酝酿、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构想。这一构想不仅充分考虑了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更融合了当今时代学生的基本特点和需求。
(1)用学程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程就是学生的学习经历。育才课改“2010版”规定,学生对课程的接受方式是以“学程”形式呈现的。育才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学科内在结构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时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进行整合,将每学期灵活划分成若干个学习阶段,称之为“学程”。目前,育才设计每学年6个学程,每学期3个学程,高一、高二两个学年,共计12个学程。每个学程的教学时间基本为6周。学程的设置,可以保障课程组织的灵活性,将原本分散的课程设置相对集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信息科技等学科类课程的学习时间,从而达到减少并行学科学习的目的,大大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科兴趣。如传统的历史学科一般要分两学年学完,战线拉得很长;而实施学程后,学生就可以自主选择历史学科的学习时间,不需要再按部就班,可以选择在连续的4个学程内,一鼓作气学完所有内容,也可以选择分成几个学程来慢慢消化。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学校为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多样的、高选择性的课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用模块构建学生学习阶梯。在育才中学,各学科课程由内容相对独立且具内在逻辑关系的诸多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基本上为六周。为进一步增强基于模块的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教学适应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个模块分成基础、整合和研修三个部分或三个台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用75%左右的时间修完基础模块,经检测合格后,用剩下的25%左右的时间可继续修习整合模块。在修习完某学科若干基础和整合模块后,学生可继续自主选择修习该学科的研修模块。借助“模块”的分层,能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和评价的精度和有效性;让学生踏踏实实地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在育才中学的课程理念中,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的教育;而“模块”的存在将为学生的发展架设阶梯。
(3)用荣誉课程和免修课激励学生进步。育才中学课改“2010版”,既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个体拓展的空间。这其中两项重要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积极性,即荣誉课程和免修制度。值得一提的是,荣誉课程由大学预备课程、学科竞赛课程和创新课程(与大学合作)组成,是为资优学生搭建的学习平台。而免修,是育才坚持十多年、旨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传统措施。
(4)用信息化管理保障课程实施效果。育才中学为课改“2010版”的实施,搭建了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为有序实施无固定班级学习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保证,因而带动了一连串的开发:开发远程选课系统,完善学生选课管理;开发虚拟的网络学习空间,建立以学程为单元的学习群,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发课程管理系统,及时更新课程(学程)信息;开发学生学业管理系统,建立学生电子档案袋,跟踪每一位学生在各学程的学习情况,包括选课情况、出勤率、学习情况追踪分析和诊断等;落实网上选课、过程监控、学业诊断和评价反馈,保证走班教学的规范有序,实现学程管理的科学高效。
5.构建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
育才中学深刻地认识到了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评价理念的新要求。在育才中学校长和教师们看来,评价领域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维度,要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真正落实到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就必须顺应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教育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发展性学生评价模式。
(1)每周一星评选。每周一星,由各班学生推荐,经过学校团委、学生会讨论,每周树立一名学生榜样。学校设专栏公布,同时通过校园网、广播台、电视等学校媒体进行宣传。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生不全是“三好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在某一方面有着突出表现的普通同学。这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使得学生们有了学习、赶超的榜样,也符合国家课程改革所强调的学生评价基本理念。
(2)电子化档案。电子化档案是育才中学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又一创新之举。这种极富时代特征的新的评价模式,凝聚着育才人的智慧和观念。育才中学在每位新生入学之初就开设电子化档案制作的必修课。经过培训后,每位学生在三年的学校生活中都把自己每学期的学习成绩、成长过程、特长爱好、荣誉进步等输入相应的平台,还可以通过制作个人网页丰富电子档案的内容。这种学生评价方式,不仅注重了评价的过程,倡导了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多元性;更为重要的是,它尊重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了学生自我评价的基本功效。
三、育才中学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经验与反思
1.积极创设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条件
要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性保障。这种条件性的保障至少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国家层面,在制定课程政策时需要给学校留出一定的自我开发空间。地方层面,需要为学校提供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各方面资源支持。学校层面,需要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了解、感知和评估学生学习需求的能力,一定的反思批判和教育研究能力;此外,为了应对课程改革的挑战,还需要学校构建一种学习型的组织文化与氛围。
就这三个方面的条件来看,我国的国家课程设置已经为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也就是说,国家层面的条件性保障是先天存在的。因此,学校需要做的就是一方面努力争取当地政府和社区对于学校课程实施的条件性援助。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措施不断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并逐渐构筑和完善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以便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合理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实施模式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很难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策略,但是,依据现有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我们还是能够总结出一些关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模式,例如课程创新模式、课程整合模式和课程调适模式。
所谓课程创新模式,是一种在现有的国家课程的基本框架内创造性地开发新的课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征就是创造性,它能够集中地反映和体现一所学校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科专长,最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最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思路与办学特色。课程整合模式,是一种把不同背景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学生全面地、整体地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服务的一种课程实施模式。课程的调适模式,主要是针对教材领域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提出的概念。所谓课程调适,就是指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实施过程中被教师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校本化处理的过程。通过这种处理,达到国家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更具有适应性的目标。
育才中学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不是一味照搬照抄某一种课程实施模式,而是注重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三种模式各自的利弊,从中不断衍生出一种独特的、适应育才中学特点的育才模式。这种模式既融合了三种基本课程实施模式的优势,又体现了育才中学的特点,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鉴于此,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模式选择,是实现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的关键一环。
3.明确规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权责
就我国课程改革的实际看,课程改革之所以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既是对新课程所规定的教师课程基本权利的一种尊重,也是教师不可逃避的一种重要义务与责任。学校明确规定了教师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所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以及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完善了相关的激励与惩罚制度;让教师真正明白了自己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人,明白了自己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此举一方面明确了学校教师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权责,另一方面也极大激发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注重清除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障碍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可能会面临多方面的障碍,比如文化障碍、资源障碍、观念障碍、技术障碍等。学校领导者和教师需要对此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与把握,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克服。
对于上述诸多方面的障碍,育才中学的学校管理者主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清除与克服。第一,注重传承、发扬和创新育才中学百年的学校文化,并注重在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融入时代因素,逐渐打造出了“敢为天下先”、“注重创新”的课程文化和饱含浓郁学习氛围的校园文化。第二,注重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不断争取外部资源,深入挖掘内部资源,从而为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保障。第三,注重通过形式各异的教育与学习活动,更新师生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观念,促使师生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之中。第四,通过聘请校外专家与学校合作、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等方式,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能力与素养,使之成为符合时代和教育发展需要的专业型教师,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乃至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准备最基本的条件。
收稿日期:2010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