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_重工业论文

劳动力转移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_重工业论文

劳动力转移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劳动力转移论文,道路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元经济结构向同质结构转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工业化的过程,转化的关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劳动力转移模式看,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需要修正,我们一定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出发点

1.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的,一是传统部门,另一是现代部门。传统部门,主要分布在农村,集中于农业,是以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技术为基础的低效率和低收入的经济部门。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劳动力是在传统部门中就业的。现代部门,主要分布在城市,集中于工业,是以新组织制度、方法和新的技术为基础的高效率和高收入的经济部门。这就是二元经济结构。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一个国家未能成功地进行和实现工业化,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可能长期停留在低水平的落后状态。发展中国家怎样才能最终实现工业化呢?只有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完成向现代化单一结构的转化。如何走出二元结构,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严峻课题。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模式,二元结构向现代结构转化的过程是通过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来实现并完成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西方发展经济学所揭示的二元经济现象在我国也是存在的。新中国成立以前和建国初期,国民经济中居于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是传统部门的经济,真正称得上现代工业的现代部门比重很小。1952年在国民收入的结构中,工业只有23%,工业与服务业即全部非农产业也只有42%。在劳动力就业结构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高达84%,工业只有7%,非农业合计只有16%。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高达86%,非农业人口只有14%;农村人口高达88%,城市人口只占12%。5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特征是,国民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农业,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就业于农业,人口的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工业部门的比重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城市化水平都偏低(陈文辉:《农民与工业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

新中国成立后大约30年的时间里,我国开展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工业化基本上沿着重点在城市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方式进行,试图通过城市工业化带动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但发展的结果,现代部门得到了迅速增长,农业经济的绝大部分仍然是建立在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低效率和低收入的经济,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二元结构的特征。1978年,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已达44.8%,已具有人均GNP300美元以上的中等发达国家特征,而以劳动力结构看,农业劳动力比重仍高达70.5%,是人均GNP200美元以下农业国家的典型特征。(参见《经济研究》,1993年第7期,第4页)

我国二元结构特征如此鲜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超出了常规范围。按照产业结构由低到高演化的一般规律,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有序地从农业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然而,我们跨越了有序发展阶段,从农业直接跃进到重工业。这样带来的后果是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自农业的积累。1952-1978年,我国农民通过“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了多达3400亿元的资金积累,平均每年近130亿,而同期国家对重工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为3056.53亿元。农民提供的资金积累除满足了国家对重工业的全部基建投资外,还多出近400亿元。在农业积累的推动下,重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3.6%。由于农业部门长期地、过度地向工业提供积累,极大地限制了农业再生产的扩大。(同上书,第83页。)

2.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二元结构的国情出发,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二元结构对我国工业化的实现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是:首先,现代部门作为一种高技术、高效率和高收入的经济部门,发挥着示范效应。其次,现代部门劳动者的收入高,有利于吸引传统部门劳动力及资金向其流动。再次,现代部门有可能将自己的创造的设备、工艺、经验直接提供给传统部门。最后,随着现代部门的发展最终会出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由农村资金净流出到农村资金净流入的转变。

不利的影响是:首先,农业的过分落后势必会制约其它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农业过分落后,农民在商品交换中处于不利地位,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再次,二元经济在地区间存在不平衡,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使得以现代部门为主体的经济发达地区同以传统部门为主体的经济落后地区之间会形成不平等交换。

要消除二元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就要促使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即在整个社会中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欲达此目的,关键是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点。

二、原有工业化道路及其弊端

1.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不符合我国国情

大多数发达国家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基本上是沿着农村劳动力无序地向城市工业部门聚集的途径进行的,通过这一途径实现工业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副作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在经历了长达几百年的“磨合”过程后才基本上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曾产生了若干灾难性的后果,一是压低劳动力价格,使工人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恶化,二是长期就业不足,社会动荡不安。

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也是通过城市工业化进入城市现代部门完成的。本世纪70年代以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少数大中城市快速进行工业建设,一方面使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工业聚集,大中城市人口剧增;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原料、技术、劳力集中于城市,使农村不但未随城市工业的增长而发展,反而导致农村的衰落。

7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认识到,单靠城市的工业化,单靠农业劳动力从农村传统部门向城市现代部门转移这一条途径,只能强化而不能削弱二元结构,只能扩大城乡差别、社会差别,并且影响城市化的实际效果。有鉴于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经开始尝试通过乡村工业化和培植乡村综合服务中心,而不单纯通过城市工业化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由此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曾实行的劳动力向城市自流的先城市工业化,后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首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4.4亿多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等)劳动力3.3亿,占75%。现在一般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2亿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还将增加600万人左右,到本世纪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人左右。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2亩。今后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其次,我国城市现代部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极其有限。城市本身也积累着剩余劳动力,随着企业改革逐步深化,城市劳动力的剩余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城市已难吸收太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最后,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的弊端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大批劳动力涌入几乎饱和状态的大中城市,将会使城市的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紧张及治安等问题,更加突出,使已超负荷运行的城市基础设施无法承受。另一方面,一旦大量的素质较好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将会使农村经济趋于凋敝,结果只能强化而不是削弱二元结构。

2.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需要修正

从劳动力转移模式看,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严格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国家单一地在城市办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这种工业道路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高速增长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外延的发展是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途径;实现工业化的资金只应依靠国内积累;社会主义工业化只容许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城市办工业,农民在农村搞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行“硬性约束”。

传统的工业化战略曾使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它对农业发展却存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并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第一,如前所述,这种工业化战略会从资金积累上阻碍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初期。第二,这种工业化战略不利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因为重工业是以劳动力吸纳能力低为特征的部门,加之,社会主义传统工业化战略不允许个体的、私营的经济长期存在,也堵塞了农民以农业转向非农部门的门路。再加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城市和农村、城市居民和农村人口互相隔绝,人员难以流动。第三,重工业是与农业和轻工业脱节的情况下发展的,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如我国在工业投资份额增加的同时,农用工业几乎一直处于难以为继的地步。1952年至1980年,国家对化肥、农药、农机修造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为4.2%,“六五”时期降为1.3%。致使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经历了60年代初期的挫折后,进入70年代以来长期停滞,使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开辟

1.培植新的生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增无减。其原因,一是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剩余劳动力增加。三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容量最大的产业。第三产业不发达,剩余劳动力就多。四是我国多年实行城乡分割的体制,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面对着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们怎么办?既然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不符合我国国情,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又有很大局限性,那么,我们必须寻找新的途径,培植新的生长点。

借鉴中外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解决剩余劳动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吸取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有益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的现实,我们在寻找新的生长点时必须注意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关系。实现工业化必须正确处理农、轻、重之间的关系。这方面,毛泽东早有过论述,他说:“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帐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69页。)这就是说,重工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必须优先发展,但是,绝不能就工业沦工业,重工业不能脱离农业孤立地友展。只有把重工业的发展建立在适应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它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快。实现工业化必须正确处理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关系。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大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就宣布实现了工业化。我们即使这样,还可以不宣布实现了工业化。我们还有5亿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如果现在就宣布实现工业化,不能确切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毛泽东告诉我们,实现工业化必须处理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的关系。没有农村的工业化,也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至于如何实现农村的工业化,他一方面主张,重点在城市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由城市工业化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另一方面,是通过农村自身的工业化来实现,即在乡下办工业,而不是把农村居民送到城市。然而,毛泽东富有创见性的主张,并没有付诸实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乡镇企业得到蓬勃发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是中国农民在实践中最伟大的创造。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正确处理上述两个问题,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元经济模式。

与二元经济相比,我国的三元经济是指在原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之间又增加了一元农村工业部门。农村工业部门是从传统农业部门中成长并逐渐独立出来的一支经济力量。将农村工业部门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联系起来,这实际上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修正,为我国开通了一条实现工业化的新道路。中国必须通过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同步并举,并通过二者的互相协调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工业化。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实现工业化的基本途径,是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好形式,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模式和根本出路,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基本途径

首先,乡镇企业是我国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载体。到目前为止,乡镇企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已有1.28亿人,超过了城市国有企业职工的总和,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高达90%以上。而建国4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部门仅仅从农村吸收了1千万劳动力。乡镇企业进一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中西部乡镇企业还要大发展,还能吸收一大批劳动力。原有的乡镇企业也有一个扩大规模,提高规模经营效益的问题。同时,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会吸收一部分剩余劳动力。

其次,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大办乡镇企业,使农民就地进厂,为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机械化和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乡镇企业还从资金和物资上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的技术改造。“八五”期间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和农村各项事业建设的资金达1000多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业投入的90%以上。乡镇企业还以“四小”产业(小农机具、小化肥、小水电、小煤矿)直接武装农业。

再次,乡镇企业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据统计,1993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出口额占全国外贸交货值的45%。据预测,在2000年之前,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将超过40%,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0%以上。乡镇企业将发展成为产业和行业结构较为完整的农村工业体系。

最后,乡镇企业的勃兴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近代社会发展史表明,城市比是世界范围的历史趋势。19世纪初,全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3%左右。到20世纪初就提高到14%以上,80年代猛增到42%。据联合国有关组织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上将有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世界上是比较低的,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80%,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4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小城镇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92年底,我国共有农村小城镇5.5万个,其中建制镇14500个,而80年代初建制镇仅2200个。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推动。工业化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一方面表现为严密的分工和高度的专业化,另一方面,又要求专业化企业更加紧密的协作,资金、物资、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相对集中。而集中的结果必然是城市(镇)的出现。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必然以城市(镇)为载体,这是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如果城市化过程滞后,不仅无法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规模效益,而且由于乡镇企业工业布局过于分散,还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交通、信息不畅,资源、资金的极大浪费,因此,发展小城镇是农村改革的必然延伸和客观要求。小城镇的大量涌现,使我国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从而推动农业内部产生结构的调整。小城镇的发展推动农村商品交换和市场的发育,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同时小城镇的发展,也会极大地遏制现代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趋势。正因为如此,我国乡镇企业每年都要拿出几个亿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

3.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

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不仅要同时并进,而且要协调发展,使其相互依托、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城乡工业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三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过渡,更有利于国家工业化的早日实现。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的融合发展,客观要求对城乡工业实行合理的分工。这种分工协作,有利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高级化,有利于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作为城市工业发展后盾作用,有利于解决城乡工业在发展中对能源、原材料、资金、商品销售市场争夺的矛盾。

城乡工业的协调,其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但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的协调。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进行合理分工和发展联合。首先,是在城乡工业间建立合理的横向分工联系。在逐步改变城乡工业的主导部门群存在的高度重合性的现状,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城乡工业主导部门的选择要各有侧重。城市工业应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发展高精尖、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成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带头兵。农村工业的发展应适当抑制机械工业的增长,而加快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其次,在城乡工业间建立合理的纵向分工关系。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与城市工业相结合,通过劳务输出、修理服务和建筑承包等方式进入城市。城市把资金、设备和技术向农村转移和扩散。城市企业把其产品的某些工序和零部件扩散给农村企业,或是以城市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名优新产品为核心,城乡工业间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组成一个有紧密内在联系的企业群体。这样,通过城市工业的更新换代和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并通过城乡经济的一体,必将实现我国从三元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转变,从而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标签:;  ;  ;  ;  ;  ;  ;  ;  ;  

劳动力转移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_重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