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疏导论文

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疏导

江苏连云港市九里中心小学(222100) 尚 芹

[摘 要] 当前单亲离异家庭非常普遍,这些家庭中的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及早发现、适时介入,是摆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巨大挑战。通过从调查问卷入手,引入具体案例剖析家长和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期从家庭和学校两个层面同时发力,引导这一特殊群体学生走上心理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 心理健康;帮扶;独立意识;责任意识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逐渐增加,家庭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孩子作为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必然是受伤害最多的一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无法改变这种负能量的社会现状,但是可以多方寻求办法以有效减少离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从学校教育的观察角度看,离异对孩子的伤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离异后的孩子,多由父母一方抚养,离异给家庭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必将涉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自身产生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必将逐渐加剧。这类孩子通常排斥与同学接触,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与同学发生矛盾不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甚至会出现抑郁、烦躁、易怒、身体暴力等现象。

2.原本幸福的家庭现在分崩离析,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处于单亲家庭之后,必将导致心理上的缺失,他们时常会觉得被人瞧不起,甚至觉得自己远不如他人,会出现心理阴暗,排斥学习等现象,一旦成绩出现滑坡便容易自暴自弃,更会把责任归咎于父母的一方并更加怨恨对方。

3.由于家庭的缺损,易使孩子产生一些心理偏位。他们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照顾,他们就会盲目地寻找慰藉,与社会上不良少年接触,整日沉迷于游戏,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听从老师安排的学习生活,甚至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思想上不思进取、行为上任意妄为等。

学生均衡发展,最重要的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对于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小学生尤其重要。本文仅从教师角度,探讨如何对小学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期尽早接触、主动介入,更多更好地挽救濒临失足的少年。

通过对这些定理的证明、应用分析以及证明实施,寻求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内在联系;给学生展示用数列极限处理函数极限有关问题的典型方法和技巧,特别是用数列极限证明函数极限不存在的典型方法和技巧,努力使学生对这些方法以及应用这些方法的技巧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为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Heine归并原则,并为学生尝试应用这些原理所提供的思想和方法证明其他问题打下基础。

一、前期准备工作

1.自身素质提升。作为教师,首先要加强社会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素养,提升沟通技巧,还要具体个案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纳入标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狭窄,并经DSA或头颈CTA/MRA证实(狭窄程度大于70%)的患者。合并单侧或双侧椎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大于50%)或闭塞患者为合并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组。

2.建立单亲离异学生档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和掌握班级单亲离异家庭学生人数和比例,以及简单的生活状况。问卷尽可能详细而隐讳,以不引起学生的反感并积极配合调查为前提。

在H2O2加入量为10 mL/L、石墨烯加入量为10 mg/L的条件下,研究废水pH值对制浆中段废水的CODCr去除率和出水UV254值的影响,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1.从帮扶开始,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发展互助的班级氛围。教师除了自己要多与单亲家庭学生沟通之外,还要发动积极向上、沟通能力强的孩子与单亲家庭学生结成“互助互爱”小组,经常与他们聊天谈心,适时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帮助,在相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让他们有自己是被可怜或被施舍的感觉,用正确的方式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和孤独感。利用传统节日,通过开展班队活动等形式,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帮助他们治愈父母离异后造成的心灵创伤,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被爱、被关心的,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温暖。

4.问卷分析。调查范围为本校学生,共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85 份。共收集到有效样本30 份,可初步推算单亲离异家庭所占比例为10.4%,与我镇的离婚率基本相符。数据分布详见下表。

3.交谈。通过多次短暂地与接送孩子的家长言语交流,获取一些基本情况。这既有助于家长掌握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也有利于教师对家长的性格特点、社会阅历、认知水平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第12题:“你感觉父母离异后,对你生活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大多数的孩子写下的是:“没有人陪我玩了,好孤单。”“我的成绩越来越差了。”“我一个人不敢去上学了。”“我越来越记不清你的样子了。”“我讨厌看到别的同学爸爸(妈妈)来送他上学。”……

例如在学习到《詹天佑》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们对本文学习更有兴趣,更加主动地跟随教师深入探究相关人物,教师可提前为学生们准备好相关资料,比如詹天佑的人物图像、背景资料以及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等等。当学生们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时,其中的很多内容会触发学生们的兴趣点,让学生们的多个感官齐齐调动起来,进而引发学生们对本文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同时,还需注意的是,情境教学的类型有很多种,有音乐情境、图像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语言情境等等,教师要依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情境类型。

第13 题:“请将你对父母最想说的话写在下面。”孩子们畅所欲言:“爸爸(妈妈),我想你了!”“爸爸(妈妈),我恨你!”“爸爸(妈妈),你快回来吧。”“爸爸(妈妈),我不要你离开我们。”“爸爸(妈妈),我会勇敢的。”……

二、从家庭入手,疏通父母与学校之间的障碍

2.营造父母共爱的环境。让家长坚持一个原则:即使做不了家人或朋友,也不能做成敌人或仇人。不能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甚至谩骂,让孩子心中留存父母互相尊重的美好印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万万不可因为仇视前夫(前妻)而隔绝或者阻止孩子与他(她)的见面和相处,要让孩子对双方都是尊重和爱,而不是偏向其中一方,仇视或者憎恨另一方。有些时候,孩子心目中原本树立的美好形象一旦崩塌,会在心里留下一辈子抹不去的阴影,对他以后结交朋友、建立家庭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例如,有个离异家庭小女孩的爷爷和我沟通时候说最好不要让她与母亲见面,因为孩子与母亲见面后情绪波动特别大,有时会莫名哭泣和闹情绪。后来,这个女孩的母亲想见孩子时候,我都是事先把孩子近期情况交代一番,并且与她约定好几条规则:首先,不能私自带孩子离开学校,安排一间空教室给她们见面;其次,坚决不能给孩子灌输孩子父亲或者其他亲人不好的思想,不给孩子带来任何心理负担;再次,要多询问和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倾诉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思念之情,特别是在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要多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被关爱和期待的温暖;另外,当和孩子约定好下次再来看望她的时候,一定要遵守约定和守时,不能让孩子“空相望”,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她的母亲明白了我的用意,答应遵守约定之后,我才安排她们见面。从紧接着几天孩子的在校表现来看,这位母亲给孩子带来了关爱而不是伤害,见面之后的孩子较以前活泼开朗了不少,学习上也劲头十足。由此可见,即使离异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如果沟通到位,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2017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5.68、48.45、47.85、47.69、51.00,近五年,虽然企业的应收账款率有增有减,但总体保持在50左右,且2017年相较于前三年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幅较大,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加快,有利于企业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

1.坚持家访。在开展家访工作的时候,要把单亲离异家庭作为家访的重点区,经常与单亲父母沟通和交流。 首先,要了解家庭状况,比如经济条件;离异的原因;抚养情况;另一方对子女的关怀情况,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 体谅他们独自一人带大孩子的不易。 其次,如实告知孩子在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原因。向他们展现单亲家庭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家庭离异后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父母的言行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正常成长和性格建成及发展。与家长沟通好,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是共同教育孩子的有机整体,不能只是让孩子在学校和课堂中接受到正能量教育,而在家庭与父母接触时候都是唉声叹气的负能量。即使父母离异了,也不能忽视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关爱和教育。坚决指出某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这种错误的认知和说法,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当父母离异不可避免的时候,要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孩子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相处的渠道,重新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坚决不能任由孩子怯懦,以工作忙为借口,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只有建立正确的家庭发展观,才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正确处理方法。

三、从学校下功夫,呵护学生在校的良性发展

第一类:“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指暂时或永久性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或为其最大利益不能在家庭环境下继续生活的儿童。这包括被遗弃儿童,被拐卖儿童,孤儿,父母被剥夺监护权的儿童和流浪儿童。

2.从细微处着手,消除学生心中的芥蒂。(1)多观察,主动减少学生的伤害。单亲家庭的小学生各方面都特别敏感,很多事都会给他们的内心造成哪怕微妙的变化。教师也要特别留意单亲家庭学生的言行举止,一旦发现有异常,就要及时找孩子沟通谈心,在充分了解情况之后,及时帮助他们排解和疏导,对于临时处理不了的问题,要多进行调查分析,还要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耐心等待学生心理创伤的恢复。 比如:我刚接班时发现我们班的某个孩子总是板着脸。我表扬他时板脸,我批评他时他也板着脸,甚至有一次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只有他愁眉不展。 我向他了解情况时更是一言不发,问了多次才知道他父母刚刚离异。我也终于明白,板脸是他的保护伞,他靠着这种微妙的神情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那么点的孩子就学会伪装自己,并且从来不在家里和班级中提到妈妈。而他对于自己的行为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表明这只是一种潜意识的做法。我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后,与他进行过多次的谈心,让他有机会说出自己内心的痛苦、愤怒、惶恐,并给予他及时的说明、鼓励,让他正视现状,接受事实,同时引导他明白即使是现在的生活有些变化了,但是父母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经过合理的疏导之后,这个孩子比以前开朗活泼了许多,变得爱说爱笑起来,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妈妈,与同学相处的时候也更融洽和自然了。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主动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不断沟通师生情感;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沟通技巧,不能沿用以前的工作方法,也不能在全班学生面前去批评他们,要充分抓住与他们接近和沟通的机会,尽量少用严肃的态度与他们沟通。以谈心的方式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宣泄出来,合理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指导和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2)多引导,重塑和谐的家庭关系。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孩子对离异另一方的不良看法。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离异是他们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与自己无关,减少孩子的心理负担。曾经我在课上布置过一篇写话《我的爸爸》,有一个学生找到我,问可不可以改写成我的妈妈,简单问清了缘由后,我意识到这个孩子潜意识里有种恐惧,不知该怎么描述曾经的父亲,或者说对于父亲这个角色很矛盾、很抵触。由此可见与父亲的那段感情或许已淡得没有了印象,或许已铸成了很深的伤害。于是我鼓励他努力地回忆曾经与父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那一段段陪伴走过的旅程,那些渐渐忘却的爱,勇敢地把父子关系中最和谐的一面写出来。他试着从父亲的角度去思考生活,促进了对于父亲情感的理解,使得藏在心底的包袱慢慢放下。另一方面是创造环境,开展一些特殊的亲子活动,在学生愿意的基础上,邀请父母离异的另一方参加,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但要注意适可而止,把握一个“度”。

3.从长远出发,提高学生的责任与独立意识。离异的家庭是有些压抑的,孩子更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大多缺少主动性。要想彻底摆脱父母离异造成的阴影,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孩子自身的抵抗能力,即增强责任意识,培养独立精神。

(1)增强独立意识。教师在班级组织中,要多鼓励他们担当班级干部,锻炼合群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多给他们创造发言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他们信赖你、亲近你,让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内心接受你、尊重你,愿意把你当成自己的知心伙伴和朋友。

此外,教师要严格要求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他们清楚认识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建立自强不息的信念;二是让他们明白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的爱和激励;三是培养他们自立自助的意识,让他们适应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茁壮成长,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2)增强责任意识。让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树立责任意识,将来才会成长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恪尽职守的人。让他们自幼受到关心和爱护,将来才能去关心和爱护别人,真正把爱别人、爱社会当作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在当今形式下的教育任务中,教师肩负着教育、关爱、保护单亲家庭孩子的重任,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倾注更多的爱,更多的耐心和真心,要合理疏导好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促使其养成健全的人格,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肖汉仕.学校心理教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从立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3-0092-03

(责编 韦淑红)

标签:;  ;  ;  ;  ;  

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疏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