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特点及对应措施论文_胡敏仪

谈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特点及对应措施论文_胡敏仪

广州市芳村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园林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提升城市的整体风貌。因此市政园林景观的建设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百姓的喜爱。但是由于市政园林景观施工难点较多,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特点及有关问题的研究,确保施工质量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

关键词:市政园林;施工特点;应对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政园林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我国的空气质量以及城市风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人员,对园林施工重视度不够,导致施工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后续的园林养护以及景观效果的维持,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园林工程施工特点,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保证施工质量,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园林工程。

1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1.1 施工准备不足

风景园林工程在项目施工之前应该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和方案,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和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个别施工人员,施工中没有认真按预定的施工方案进行作业,加上管理措施不到位,施工的细节之处也不够规范,或施工顺序不当,使得后期需要进行补救措施,严重影响了园林工作的进度,还会对树木等资源造成浪费,最后整体的施工效果也达不到预期要求。

1.2 施工人员施工水平不够

部分施工人员施工水平不达标,施工时没有按照规范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或缺乏对树木及花草习性的了解,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种植,不利于后期的养护。缺乏专业的测量和放线工作能力,导致苗木种植位置偏差,部分重植混乱,后期需要拔除重新种植,不仅影响景观的美观效果,也增加了项目的建设成本,拖延了工期。

1.3施工技术问题

风景园林景观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种植场地建设、土壤预处理和苗木栽培等。在风景园林进行施工前,应该根据施工的方案和设计要求,做好有关设施的布置工作,如种植场地安排、排水设施的安放位置等。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的已建花坛和池塘中,没有预留排水管道位置。不利于建设后期对于花草的养护,影响了花草的成长。

1.4苗木管理问题

园林苗木种植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后续管理,才能保证苗木健康成长。由于后续管理工作不到位,种植下去的植被缺乏了养护和管理的工作,使得植物的存活率低下或出现病虫害,给后期的养护工作也带来了困难,严重影响景观建设。

2 市政园林景观施工的特点

2.1 需要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市政园林景观施工开始前,应该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与项目的工期,以及施工现场的考察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然后经过严格审核通过后,方案方可用于施工管理。另外在施工前期,应该对施工器械以及施工人数进行合理计划,安排施工班组并采购相应的施工器械。施工前还应该根据项目栽种的苗木种类提前预定苗木及种子,确保植物和种子的采购不会对工期造成影响。

2.2 施工技术细节较多

首先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对于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场地土应该进行土壤置换,场地平整应该保持合适的坡度,通常取为3%左右。平整完后对土壤进行整理,确保土壤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然后根据图纸规划的内容,进行定点放线,将不同品种植物的种植区域进行放线,放线时应该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株距,另外,由于种植场地存在管线和消防栓等设施,应该适当调整。最后进行种植穴与种植槽的挖掘。根据植物的体型与根系尺寸合理确定植物的种植穴,坑的深度通常要比土球高度大10~20cm,以便使植物栽种时可以舒展地放入到其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种植槽的挖掘过程中,如果遇到石块或瓦砾,应该对其进行清除,如果块状物含量较大,应该对种植穴下部土壤进行置换。

苗木种植时,应该根据场地条件以及苗木的体型规划好种植间距,适当的种植间距对于苗木的成活率以及美观效果均有很大的提高。种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检测,确保土壤的酸碱性以及有害物质含量不会影响苗木生长,如果土壤条件不满足种植要求,应该对土壤进行处理或置换。在苗木栽种时,应该对苗木进行挑选,同一片种植场地上的苗木应该确保高度一致、颜色一致以便统一管理,营造美观的环境。栽种过后应该注意对苗木的修剪,为了确保苗木健康生长,应该将苗木的枯枝死叶进行修剪,以减少水分的流失,保证植物的成活率。

2.3 后期养护任务重

市政园林施工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后期的养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工作任务重。后期的养护工作主要包括灌溉、施肥、排水、保暖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几种。任何一种养护工作的缺失均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2.3.1灌溉

苗木栽种完后应该及时灌溉,缺水将导致植物枝叶发黄枯萎,影响其健康生长,尤其是栽种后的第一个星期内,每天浇水一次,随后每星期浇水次数逐渐减少。对于某些抗涝能力差的植物应该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溉量。

2.3.2施肥

植物生长离不开充足的水肥,施肥也不是越多越好,通常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对矿物质的需求合理施肥。冬季植物生长缓慢,对肥料的需求较少,基本不需要追肥;而春季植物生长速度快,应该合理使用肥料,施肥不宜过早,过早容易引起植物徒长。

2.3.3 排水

不同的植物品种抗涝能力不同,个别植物在雨水过多的情况下容易死亡,因此遇到多雨的季节,应该根据植物的抗涝能力及时对土地内淤积的雨水进行排除。在施工时应该根据场地条件设置排水系统,做好排水措施。

2.3.4病虫害防治

植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关键的养护工作。目前我国在市政园林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采用药物杀虫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该随时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在合适的时机通过最少用量的药物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3 提高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风景园林景观施工中作业面积大,操作人员多,需要对施工人员加强管理。对施工人员的施工任务和完成情况每天进行记录,并对现场使用的施工器械和施工材料进行登记,防止丢失和损坏。另外,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由于现场需要灌溉和使用大型机械,对于电线的拉设以及器械的使用应该有明确的制度要求。

3.2加强施工工艺控制

市政园林施工过程复杂,流程较多,每个流程看似简单,但都需要按照专业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时应该根据施工方案中制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对于现场情况复杂的情况,应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对于未曾有过施工经验的植物,应该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向同行了解施工注意事项,并结合现场情况,制定相关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必须满足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3.3 加强施工工序控制

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顺序是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合理制定施工顺序,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应该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方案中应该明确项目的施工顺序。对于部分施工由于人员和材料的缺乏可以适当调整施工顺序,但提前的施工工作应该不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在项目施工期间还应该结合植物的生长特性制定施工顺序,对于喜光植物应该在晴天栽种,而喜阴植物应该在阴天情况下栽种,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3.4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和检查

我国的园林景观施工质量较差主要是因为缺乏有力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在施工前应该制定专职的质量监督检查人员,并要求其定期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情况进行汇报,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应该立即进行纠正。在项目施工结束后应该进行竣工验收,不满足质量标准的必须进行整改。

4结束语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施工特点,结合现场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确保园林的施工质量。园林施工结束后应该加强养护工作,及时施肥灌溉,增强苗木的抗病抗虫害能力,定期对其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植物健康生长,为人们提供美丽优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有新,罗小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浅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0(6).

[2]田建国.市政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技术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3(17).

论文作者:胡敏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谈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特点及对应措施论文_胡敏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