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论文_宗志军,李福民,杨永生

甘肃省张掖市中医医院 734000

摘要:目的:观察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83例作为研究样本,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手法治疗,观察组予以手术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腕功能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腕功能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据数据研究显示,该类型骨折占骨折的1/10,且多发于老年女性,年轻人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多为外伤所致。以腕部肿胀、手以及腕部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存下较多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1]。因此,本文就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展开深入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时间:2016年2月-2017年2月,研究样本:83例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1:21,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1.5±1.7)岁,病程5-72h,平均病程(38.5±2.1)h;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20,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1.5±1.6)岁,病程6-73h,平均病程(39.5±1.8)h。两组患者在上述基线资料比较中差异不显著(P>0.05),一致性较佳。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X线诊断后确诊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2)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存在既往病史的情况不对本次研究造成影响;(3)患者均不存在手术禁忌症;(4)患者对麻醉药品没有过敏现象。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缺失的患者;(2)家属及其患者不赞同此次研究的。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手法治疗,具体内容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首先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治疗过程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2]。

观察组予以手术治疗,具体内容为:麻醉方法为—常规臂丛麻醉,麻醉起效后予以6-8cm左右“S”形切口,经腕屈肌桡侧进入,同时要注意保护桡动脉,根据骨折情况剥离骨膜,使骨折断端充分暴露于手术视野下,采取措施使尺偏角、掌偏角恢复正常,对于严重缺损的骨折部位要及时采取植骨治疗。复位结束,利用C形臂X线机观察复位效果是否良好,选择适宜的“T”型支撑钢板,进行塑性后将其固定于骨折近端,远端利用2-3枚螺钉固定。术后给予消肿、抗炎、止痛、抗感染治疗,同时增加功能锻炼[3-4]。

1.3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腕功能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评价标准:(1)VAS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2)关节活动度参考范围:腕关节掌屈0-80°、背伸0-80°、尺偏0-30°、腕关节桡偏0-20°;(3)腕功能情况:利用Gartland-Werley评分量表评定;(4)治疗效果:优为患者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情况极少没有畸形状况发生;良为患者基本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畸形状况偶有发生;差为患者恢复不理想,甚至出现进一步恶化现象;(5)不良反应:骨折愈合延迟、感染、肌腱磨损。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统计软件版本为SPSS20.0,用()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腕功能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认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腕功能情况比较

观察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腕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即P<0.05,具体分析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导致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治疗效果,重在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传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主要采取石膏、夹板固定,但效果令人极为不满意,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手术治疗的成熟,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手术治疗效果颇好,使患者的生活显著提高[5]。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腕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即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4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远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显著(P<0.05)。具体原因为:手术治疗具有稳定效果好的特点,其次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软组织的剥离较少,有效保护了骨折断端的血运情况,使其血液循环受阻较小,加速了骨折部位的愈合,其次采取近端采取“T”型钢板固定,远端进行螺钉固定,双重保险,减少了骨折移位以及畸形状况的发生,并且对于严重缺损的骨折部位可以及时采取植骨治疗,有效促进了关节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的预后十分理想[6]。因此采取手术治疗不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该方法切实可行,为骨折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促进了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了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行。

参考文献:

[1]张峰.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48-149.

[2]张峰.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0):4027-4028.

[3]齐玉坤.观察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6):1013-1013,1016.

[4]罗本泰,李俊玲.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1):2503-2505.

[5]张正彪,王平,罗洪磊等.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115-116.

[6]张茗慧,李岳伟,李小荣等.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累及关节面手术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7):163-165.

论文作者:宗志军,李福民,杨永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论文_宗志军,李福民,杨永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