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生变电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危及到电网的安全,因此,文章对变电系统运行过程中事故发生的原因做出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变电运行事故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事故原因;应对措施
变电运行事故不仅会对电力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变电系统和相关工作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变电运行相关工作而言,对变电运行事故进行分析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保障变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深入了解变电运行事故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掌握对变电运行中的常见事故分析方法和处理措施,有效消除变电运行事故的不良影响。
1变电站运行事故原因分析
1.1无法将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第一,变电运行管理工作随意性大,部分领导没有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习惯于发号施令,不能结合变电运行实际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将安全管理落实到行动当中。在变电运行管理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合理的管理规划。第二,各种监督机制、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为了强化电力运行管理工作,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行为标准规范。只要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就能够有效地保障电力安全。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单位没有认真落实这些规章制度,没有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从而导致管理的漏洞。
1.2变电运行人员出现操作事故
因为变电运行倒闸是通过变电运行人员来实现的,因此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就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人为操作事故主要是由于相关作业人员操作失误引发的,包括:操作方法、操作难度、变电管理制度等,还与相关作业人员的心理状态、专业能力等相关。人为原因导致的事故具有时间特点,一般在春季、秋季事故发生频率高,变电站会在这一时间段进行设备调试、设备检修工作,继而会影响变电运行操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难度。部分作业人员经验匮乏,也有可能是心理素质差、精神过渡紧张等,会引发变电运行事故问题。如交接班期间,相关作业人员可能会发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掌控,忽视安全操作,易发生事故问题。具体违规操作包括:未执行复诵、打钩等基本操作;跳项、漏项;未核对保护压板;防误装置使用不当、监护人员和操作人员错位等。
1.3电气设备本身出现事故
在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电气设备的绝缘和老化问题是导致变电设备出现事故的直接因素,其中运行环境和设备本身的使用寿命是影响电气设备绝缘老化问题的主要因素。在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化问题只会逐渐加重,同时因为运行环境的恶劣,只会导致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的速度不断加快。
2变电站运行事故处理措施
2.1变电运行事故处理原则
(1)在变电运行事故发生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电力设备动态性运行状态的适时紧密关注,并针对变电设备存在的各类异常进行详细记录。
(2)变电设备未对相关人员造成安全威胁时,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变电设备的有效控制,维持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3)当需要安排专业的检修工作人员对变电设备加强检修时,相关运行人员要暂停对继电保护屏实施信号复归,以免影响检修人员工作。
(4)对变电运行事故进行处理,要有效保障供电力供应的正常性和安全性,当相关电力设备产生停电异常时,要对相关设备的供电进行恢复,确保供电正常。
(5)对变电运行事故进行处理,要综合考察设备运行状况、继电保护状态等各类因素,对变电事故的性质进行准确判断,并明确事故具体范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变电站运行事故处理措施
(1)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与强化领导责任
供电企业制定安全管理条例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内容:第一,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第二,监督制度要完善。加强对运行人员现场执规的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第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只有深入了解生产一线动态、及时常握作业情况,才能够在安全生产上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2)操作人员严格执行规范化操作
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并使两票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首先,要提高运行人员对规范化操作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其次,根据操作票、工作票标准化管理规范的要求,对防误操作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如当审票人审核操作票时首先应核对操作任务、操作项目,并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复杂的操作,应设第二监护人。在操作中防止依赖心理,为保证监护人监护到位,必须禁止监护人代替操作人执行操作,前往操作地时规定操作人先行,保证操作人操作错误或走错间隔时能得到监护人的指正,使其消除依赖心理,独立思考操作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防止误操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其科学性和严肃性。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倒闸操作规范行为的强化训练,加强检查,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点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使得误操作事故得以控制和防范。
(3)加强日常对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我们应该在电气设备的建立初期,就要加强管理,从最开始就要牢记这一观点,选择电气设备时,要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具体的工作方向来选择设备,对所有设备保证正确合理的使用。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后,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出现老化的设备要及时更换,避免出现事故。巡视设备时一定要细心,如果出现声音、振动、气味的变化时要立刻引起高度关注,进行检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事故。另外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快速出动,及时的把控,制定紧急的应对预案,防止灾害扩大化。
(4)加强隐患排查
对于变电运维专业,隐患排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安全管理,涉及到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两措的管理、现场安全措施的设置、安全工器具及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与使用、交通安全、安全培训与考试等工作;另一类是设备管理,涉及到设备自身隐患的排查、防雷、防汛、防雨、防风、防暑降温、防寒防冻、防火防爆等工作。其中对人身、电网和设备威胁最大的属于设备自身存在的隐患,该类隐患主要产生于设备本身的家族性缺陷、恶劣环境作用下设备出现的劣化、电网方式发生变化后产生的隐患等。隐患不除,事故终究会发生,只有在隐患处于萌芽状态时及时对技术措施进行完善,才能有效的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
(5)合理应用状态检修技术
在时代快速发展下,变电系统运行环境更加复杂,检修工作的难度逐渐增加,传统的检修技术已经无法更好的满足现代的要求,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对先进的状态检修技术进行积极引进和使用,使用相应的设施对变电系统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工作人员通过控制中心便可掌握变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并且可以及时发现其存在问题,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进而提升变电系统运行效果。除此之外,变电系统运行检修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为了保证其效果,电力企业需要根据其运行现状不断加大检修的力度,例如:在雨季或者大风天气时合理增加检修次数,增加危险点检修次数等等。
3结束语
电力变电运行是否安全、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供电质量,因此,在掌握变电运行过程中产生事故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提出事故解决方案和措施。希望可以为电力行业运行与日常维护等工作提供参考,进而减少事故发生几率,确保变电运行安全稳定,保证供电质量,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浩,朱岩.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技术处理及其防控措施研究[J].信息通信,2013,09:288-289.
[2]李军,周明恩.变电运行中的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4):66.
[3]李心洁.论变电运维事故及安全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5):142-143.
[4]叶王芬.变电运维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项目管理,2017(3):154-155.
论文作者:张江,陆爱兰,焦姣,郑多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事故论文; 操作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措施论文; 隐患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