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的V”还是“没得V”论文

艺术与语言

“没的V”还是“没得V”

刘探宙

摘要: “没de V”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呈现“的”“得”混用的现象。我们在对实际语料的统计分析中发现,这应该是同一语音形式的两个结构式:一个意思相当于“无可V”,否定事物的存在,我们标记为(没de V)1;一个意思相当于“不得V”,否定动作行为的达成,我们标记为(没de V)2。两者都从“无得V”发展而来,都经历了“得”语音弱化和结构的重新分析,由于(没de V)1构式性更强,因此从客观否定义发展出主观否定的特殊语用义,固定为现代汉语中的习语。

关键词: 没的V;没得V;构式义;客观否定;主观否定

“没的吃”在现代汉语口语里有两种意思,一个意思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吃,相当于“无可V”,另一个意思是吃不成、“吃”这件事不会发生,相当于“不得V”,以下两个例子可以显现这个差异:

(1)家里一点东西都没有了,我没的吃,只好出去买。

(2)明天12点才能下课,1点就又要赶到北校区上课,午饭根本没的吃。

有一个笑话,利用的就是这里的歧义:

(3)甲:“和你商量个事好么?”乙:“你说吧!”甲:“我最近手头比较紧,……”乙:“想借钱是吧?”甲:“是的。”乙:“这个好说,10块以下我做主,10块以上找我老婆商量。”甲:“你不是没结婚吗?”乙:“是啊,所以说没得商量。”

乙是用推导出的“没有可以商量的人”来得出一个“没得商量”的答案,然后用这个答案的另一个意思“不得商量”还给甲,以表明自己不同意借钱的态度。

(8)还有半个小时才能进校,孩子们没得可干,就到附近的小卖铺买零食吃,或者聚在一起玩游戏。(北京日报》2001年4月14日)

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意义在口语里是同音的,不结合具体语境很难准确辨识其意义;在书面上写作“没的V”和“没得V”的情况都有(如上三例),但两种写法并不是对应于两种意义的,这就给我们探究两种意义的区分带来了难度。本文的目的就是弄清“没de V”的两种意义以其用法上的一些特点,看清它们从客观到主观发展的趋势,顺便也为两种写法的形成作一些推测。

一、两种写法,两种意义

(一)写法上混用的现象

“没的/得V”多出现在口语对话中,V以单音节动词居多,有的“没的/得V”凝固性较强,已作为习语进入《现代汉语词典》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如“没的说”;有的还不那么凝固,V保持着实在的本义,部分V之前可以插入“可”。不过“没”和“V”之间用“的”还是“得”,体现在书面上却呈现混用的现象,请看例子:

与传统进出口相比较,跨境电商物流的相关工作大不一样,个体消费者与单个企业少量购买为跨境电商物流的主要服务对象,由此可见,大多数跨境电商物流的包裹少而小,规模较小。

(4)每逢过年过节,法国人餐桌上总少不了牛排、鹅肝酱和三文鱼。今年绝大部分的法国家庭不得不从餐桌上撤去了这几样“法国大菜”。一些法国人感叹道:“过节没得吃”。(《北京晚报》2001年1月4日)

韩国电影中也不乏很多立足于历史、社会的现实题材,尽显韩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抱负。然而即便是现实题材的处理,韩国人依然有着不同于中国的方式。

(5)地方干净有什么用,没的吃也得饿死。(老舍《龙须沟》)

(6)临了至少您得给我个明白:谁举报的?谁证着我呢?咱们三头六证、三堂会审,嘿,判我死刑那没得说。就这些死了,我也是个糊涂鬼。找谁算帐?找您,您干么?(张郎郎《金豆儿》)

(7)这个舞蹈家是艺术圈里出来的清白人,跳舞是没的说,知道好歹,赚钱可就两眼一摸黑,蒙了灯。(王朔《浮出海面》)

(1)结合大数据分析规模化的消费者共性。通过搜集到的多维度数据对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组成优衣库专属的核心人群数据库,从而达成广告的精准投放。

反腐败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影响力腐败,重视新闻从业者和消费者利用自身影响力索取贿赂的犯罪行为,通过完善我国法律制度体系,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新闻从业人员利用自己掌握的证据材料实施敲诈勒索,会把合法的监督权异化为权钱交易;消费者利用法律赋予获得赔偿的权利,威胁经营者获取不法利益,则会把消费者救济权异化为市场破坏力。只有区分罪与非罪,高度重视此类影响力腐败犯罪,才能防止影响力被滥用,避免正常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这种观点存在两个问题。

上面六个句子每两个为一组对比,可以看出“的”和“得”在这个结构式中混用的情况。我们注意到,即使书写形式一样的“没de V”,意思也并不相同,如本文开头举的(1)(2)两个例句,(1)中“没的吃”意思是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否定的是存在某事物,该事物是“吃”这一动作的受事;而(2)中“没的吃”意思是(由于时间来不及)无法吃正常的午饭,并不是午饭不存在,否定的是实现或达成“吃”这个动作。换句话说,(1)强调“无有”,(2)强调“不成”;(1)否定表任指的事物,(2)否定的内容与指称无关,主要与行为有关。我们把(1)这种意思的“没de V”称为(没de V)1,(2)这种意思的“没de V”称为(没de V)2。为了方便区分两者,我们分别采用与它们可以同义替换的结构式“没有什么可V”和“V不成/了/上、不能V”作为各自的形式鉴别式,也就是说,当一个句子里的“没de V”可以用“没有什么可V”进行替换时,我们则认为它是(没de V)1;同样,如果可以用“V不成/了/上、不能V”替换且不能用“没有什么可V”替换,我们则认为它是(没de V)2

(二)现代汉语“没de V”使用情况

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语料中,我们找到本文所论相关的“没的V”共有113例,“没得V”有240例。用“得”的数量要远远超过“的”。使用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没de V”人们用“的”还是“得”呈现出两个倾向:一是不及物动词通常不用“的”,人们多写作“没得V”;二是言说类动词主要用“的”,占“没的V”使用总量的一半以上(57.52%),却仅占“没得V”的不到30%(27.5%)。

根据式(34)~(37)逼近准则,上式最后一个等号右边第1、2项在N→时极限值分别为功率值分别为由式(39)可知,第1项的功率值为常数.

进一步观察这些“没de V”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不同的动词参与“没de V”,意思也各有倾向:

1)所有包含不及物动词的“没de V”都是(没de V)2,是“V不成、不得V”的意思,例如:

(10)a最忙是儿童节,从 6月1 号到3号,她都没得休息,晚上8点多钟才能回家。(新华社2001年6月新闻报道)

b防汛是大伙的事。要是淹了,大家都没得跑。(新华社2003年7月新闻报道)

c伊牧师一肚子气,没得发散,倒叫儿子抬回来,气更大了。(老舍《二马》)

d折腾到凌晨两点,还是个睡不着!只好吞一颗斯诺思,免得整宿没得睡。(李可《杜拉拉升职记》)

(10)四句中的“V”都是不及物动词,根据形式鉴别标准,“没得V”都可以用“V不成/了/上”替换,但不能用“没有什么可V”替换:休息不成(*没有什么可休息)、跑不了(*没有什么可跑)、发散不成(*没有什么可发撒)、睡不了(*没有什么可睡),因此都是“不得V”的意思,是(没de V)2。这种“没de V”都不能变换为“没V的”,因为不及物动词唯一的论元已经在主语位置上出现,“V”没有论元空缺。

2)凡是V前加“可”的“没de V”和大多数包含言说类动词的“没de V”都是(没de V)1,是“无可V”的意思,如例:

(17)天王那里敢去,怕他没的说做有的,放起刁来,口里胡说乱道,怎生与他折辨,没奈何,又央金星,教说方便。(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3回)

“初则梵客华僧,听言揣意,方圆共凿,金石难和,椀配世间,摆名三昧,咫尺千里。觌面难通。次则彼晓汉谈,我知梵说,十得八九,时有差违,至若怒目看世尊、彼岸度无极矣。后则猛、显亲往,奘、空两通,器请师子之膏,鹅得水中之乳,内竖对文王之问,扬雄得绝代之文,印印皆同,声声不别,斯谓之大备矣。”(赞宁2017:47)

b给我们讲一个你的战斗故事吧,要不我们在小朋友中都没的说了。(王朔《看上去很美》)

c连长没的可说了。(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8 收费和稿件处理 本刊根据有关规定收取一定的版面费(含发表费、绘图费、编校费等);如需印制彩版,按照1 000元/页收取制版费,请作者在来稿件时一并说明。收款后即寄回正式发票,以供报销。稿件刊登后,即赠予第一作者当期期刊2本,并酌付稿酬。

d你们的戏演完了,我也没的可看了。(石康《奋斗》)

(11)a-c中的“V”都是言说动词,根据形式鉴别标准,上面的“没de V”“没de可V”都可以用“没有什么可V”替换:没有什么可说、没有什么可看。无论用“的”还是“得”,都是“无可V”的意思,因此是(没de V)1

3)非言说类及物动词则两种意义都有。如例:

学习资源内容是学习者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和知识体系,移动学习资源是网络环境下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形态。目前多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呈现,具有资源形式多样化、内容短小、操作简单便捷等特点。移动学习资源微型化、碎片化特点与传统资源组织中非结构化的矛盾使移动学习资源存在着分散无序、聚合性不足等问题[7]。

(12)a我们穷,儿,我们连饭都没得吃,送你上学。(曾卓《悲歌》)

b 饭都没的吃的人,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要保卫吗?(茅盾《残冬》)

c吃的也不好,没的吃,老百姓都跑光了。(王朔《看上去很美》)

d没体能就没得打,这是水球新规则的最大特点。

(12)都是非言说类二元动词,a、b和d都不能用“没有什么可V”替换,但都可以用“V不成/上/了”替换:“我们穷,儿,我们连饭都吃不上(*连饭都没有什么可吃)”“饭都吃不成的人,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要保卫吗?(*饭都没有什么可吃的人)”“没体能就打不了(*没体能就没有什么可打)”,因此都是“不得V”的意思,是(没de V)2;而c可以用“没有什么可吃”替换:“吃的也不好,没有什么可吃,老百姓都跑光了”,是“无可V”的意思,因此是(没de V)1

这是从动词角度看“没de V”意义上的差别。从另一个角度,不同意义的“没de V”,主语位置上的成分也有不同倾向,如下:

1)当V是及物动词时,(没de V)1的主语多数为指人名词,且多是V的施事,如(11)a-d、(12)c;也可以是处所名词,如下:

(13)当时的农村没得吃,只能谈吃,搞搞精神聚餐。

(14)其实这个小城也没的可玩,一天就能转完。

2)(没de V)2的主语多为V的受事,焦点结构“连”字结构一般属于这一类,如(12)a-b;全量否定的“什么都”句式也是属于这一类,如下:

(15)他在花坛的水泥围栏上坐等了四个多种头,一口水也没得喝。① 根据形式鉴别式,(15)和(16)能用“V不成/上/了、不能V”替换,但是不能用“没有什么可V”替换,因此判断为(没de V)2:一口水也喝不成(*一口水也没有什么可喝)、什么都吃不成(*什么都没有什么可吃)。

(16)老太太说:“我想你在外国四年可怜,什么都没得吃。”大家都笑说她又来了,在外国不吃东西,岂不饿死。

刘雁衡略一迟疑,坐到汽车后排。在他弯腰进去的时候,看见后排有人。等他坐定,不觉吃了一惊。后排坐着的那人举止有些古怪,拿着个绸布蒙面的硕大盒子遮住头脸,盒子正面中间,盖着一方很大的朱红印章。

综上所述,高龄藏族与汉族DDH患儿疾病严重程度明显大于低龄患儿,同年龄段藏族与汉族DDH患儿疾病情况总体无差异,但藏族DDH患儿的初次诊治年龄晚于汉族患儿,应加强西藏地区DDH的早期筛查与诊治,而对于不同年龄段DDH患儿应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二、“没de”的句法推断

按照现代汉语的常规,“没de”是个超常组合,就是说,除了这个格式,“没”后面一般是不能直接加de的。如何解释这一组合呢?就现代汉语的共时语法系统而言,有两种可能的推断:或者可以看作某一常规组合的省略式;或者可以看作类推产生的结构创新。这两种思路,现有文献都有尝试——省略观是说“没de”是名词化的“的”字结构;类推观是说“没de”是副词性的修饰语,或者是无定代词。我们下面分析一下这两种说法的合理性。

(一)“没de”是名词化成分吗?

较早关注“没的”的是马荣尧。他把近代汉语中各种“没的”的用例分为三类,“没de V”是其中的第一类,他认为“没de V”中的“没的”是“动词‘没’+结构助词‘的’的‘的’字结构。如:那人没的回答(金52回)”。② 马荣尧:《近代汉语副词“没的”考释》,《中国语文》1990年第5期。 不过他并没有对这一类展开论证。

真正对这一类“没de V”专门展开论证的是李立成。这篇文章支持马荣尧对第一类“没的V”的看法,讨论了跟“没的V”相关的几种句式及其变换关系,不过他讨论的8种相关句式中有4种其实并不相关。我们将真正相关的4种列在下表:

他认为,A式1、2和B式的1、2分别有“互相转换的密切关系”,因此“A类格式里的‘的’跟B类格式里的‘的’相同,也是结构助词。”③ 李立成:《名词化的“没的”和“有的”》,《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

(9)什么也不干,没的可干。(王朔《痴人》)

第一个问题,B式的“V的”是转指受事的无核心“的”字结构(如:看的)。但为什么“的”移到“有/没”的后面,即变换为A式后,整个结构的意思不是提取“有/没”的宾语而仍然是提取“看”“听”等动词的宾语呢?换一个角度看,“的”在“有/没”后面表转指通常出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呢?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这样的用例都非常少,以下各举一二:

(11)a 您一问他,他没得说啦才胡说。(《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18)凡是发达国家有的我们没的就努力争取。

由前述可知,微纳测头的刚度主要取决于约束支撑机构的刚度,故有必要建立微纳测头支撑机构的整体刚度模型,为变刚度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19)我们只局限于教材内容,教材上有的就教,教材上没的就不管。

以上三个句子划线处都是提取“有/没”宾语的“的”字结构,“没的”都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和“有的”对举出现以示对比。事实上表转指的“没的”并不常见、也不单说,它是从表转指的“有的”类推出来的反义用法,是“没有的”的省略说法,这样可以与单音节“有”保持韵律节奏上的一致。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知,表转指的“没的”之后如果出现动词,不能是简单动词,常是复杂VP,而且它们之间的有停顿、关系松散,能明显分成主谓两部分,VP前还常有“就”等副词,也就是说,表转指的“没的”和VP之间是话题和说明的结构关系,绝不可能是连谓的关系。而我谈及的“没de V”结构中,“没”不能补成“没有”,“没de”和“V”之间也不能有停顿,结合很紧密。两者特点完全不同。比较以下两例:

(20)教材上没(有)的就不管了︱他没*(有)的吃,饿死了。

以上分析说明,“没的V”中的“没的”并不是名词化的“的”字结构,“的”并非转指标记。

第二个问题,“没的V”和“没V的”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结构式吗?尽管有很多实例证明这点,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收入的习语条“没说的”,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88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在三个义项释义之后有一个说明:“也说成‘没有说的、没的说’。”但这只是“说”的个例,并不是所有的“没的V”都可以说成“没V的”,比如上文第(2)句“没得/的吃”就不能变换为“没吃的/得”,重复如下:

(21)a明天12点才能下课,1点就又要赶到北校区上课,午饭根本没的吃。

b*明天12点才能下课,1点就又要赶到北校区上课,午饭根本没吃的。

下面各例中的(没de V)2都不能变换为“没V de”:

(22)老太太挑好的送到他饭碗上,说:“我想你在外国四年可怜,什么都没得吃。”大家都笑说她又来了,在外国不吃东西,岂不饿死。——*什么都没吃得/的。

(23)那段日子可真难熬啊,连劳动的权力都没有。开始时,书都没得看。——*书都没看得/的。

(24)早上跑步怎么样?我就早上有点时间,而且在8点以前,工作12个小时,晚上根本没的跑。——*晚上根本没跑的。

(25)停电了,手机没电,电脑没电,洗完头发都没的吹。——*洗完头发都没吹的。

事实表明,不是所有的“没de V”都可以转换成“没V de”,而且“没的”也不可能转指V的宾语。这样,把“没的”看成名词化的“的”字结构就缺乏概括力了。

(二)“没de”是副词性的修饰语吗?

关于“没de”的性质,还有一种说法是石毓智的观点。他认为“‘的’是表明‘没’的词性发生了变化:由普通的动词转化成一个副词性的否定标记。这时,它与动词就成了‘修饰语+中心语’的关系。‘的’的基本功用是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因此它出现在副词‘没’之后。”② 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第333页,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Q 作为一名摄影入门玩家,正在考虑购买尼康最新的Z6全画幅无反相机搭配24-70mm镜头。身边有朋友推荐我再购买一支50mm定焦镜头,请问老师这支镜头有什么特别之处?

由这段话可推断:既然“没”是副词,“的”是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助词,那么“没的V”就该等于“没V”——汉语状中间的结构助词不强制出现(有的出现还不自然),如“努力地学习”通常说做“努力学习”。但事实上“没的V”和“没V”是两个结构式,有不同的结构义,比较:

3.7 散装食品。未预先定量包装,或者虽然经预先包装但需计量销售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或经营者为便于销售事先称量的简易包装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包括裸装和非定量包装的食品,但不包括新鲜果蔬、鲜冻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以及需清洗后加工的原料等。

(26)a我不会有计划地用钱,发薪的那两天,整天的又是吃又是买,一过十五号便连烟也没的抽。(邓友梅《在悬崖上》)

b一过十五号便连烟也没抽。

a、b两句意思不一样,a句的重点在没钱买烟抽,b句的重点在不曾抽烟。虽然没钱买烟抽的结果就是没抽烟,但两个结构的构成和意义都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关于“没的”的解释,“修饰语”说也不是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三)“没de”是无定代词吗?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没de”是无定代词。沈阳、史红改在我们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没的”是无定代词:“这个‘没的’的意义就是‘无有、无可’或者表‘没有任何(东西、人物、条件等)’”,这种‘没的’的性质就是‘否定性无定代词’。”③ 沈阳、史红改:《现代汉语否定性无定代词“没的”》,《当代语言学》2018年第2期。

这个论断看似有合理的地方,但细细推敲也有问题。

首先,我们前面分析,“没de V”是同音的两个不同的结构式,一个是表“无可V”的(没de V)1,一个是表“V不成/了/上、不能V”的(没de V)2。至少(没de V)2中的“没de”产生不了无定代词的意义,因为它不能用沈文说的“无有、无可、没有任何”来替换,倒是有点像否定性修饰语。尤其是周遍性代词“什么”作主语时,我们把(22)例复制如下,用替换来做比较:

(27)太太挑好的送到他饭碗上,说:“我想你在外国四年可怜,什么都没得吃。”大家都笑说她又来了,在外国不吃东西,岂不饿死。——*什么都无可/无有/没有任何东西吃

其次,沈文试图把(没de V)1和(没de V)2统一为“没有任何(东西、人物、条件等)”,这本质上等同于承认“没的”表转指。而根据我们2.1的分析,“没的”不能表转指,尤其是表“没有任何条件”(如22-25例的“(没de V)2”),这在朱德熙自指和转指的定义中是典型的表自指的“V的”,①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方言》1983年第1期。 我们下文还会详细谈到。所以至少(没de V)2里的“没de”不能视为无定代词。

鉴于以上的观察,我们推断,“没de V”应该是同一语音形式的两个结构式,(没de V)1大致相当于“无可V”,否定事物——“V”的宾语;(没de V)2大致相当于“不得V”,否定行为——“V”的实现。

至于(没de V)1里的“没de”是不是无定代词,就汉语语法系统整体来说,似乎需求性不大。因为在现代汉语中“没de V”本身是个凝固性较高的构式,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句子中作谓语,“没de”和“V”之间不能有停顿,如果继续拆开作句法分析,不符合构式的“整合”本质,似乎没有必要。仅有一种情况可以考虑沈文这样的分析,就是当“可”插入“没de V”时。“没de”和V之间凝固性就弱了,可以停顿了,也就可以视为话题-说明关系。如:

(28)大家又没的可说了。(老舍《新时代的旧悲剧》)

不过,两者之间松散程度还是有限,只能插入“可”(偶尔也可以用“能”),但是如果有其他副词出现,还是要出现在“没de可 V”整体的前面,如上面(28)中的“又”。说明“没de可 V”的整体性依然很强,可以视为一个谓语结构式。单独为这种情况设置一个汉语的无定代词,必要性不大。更何况“de”还有语音的因素,我们下文再谈。

(四)“没de V”来历的推断

意思相当于“无可V”的(没de V)1强调的虽然是“没有”,但否定事物的存在并不是格式唯一的关键,(没de V)1意思里还包含“可以、能够、值得”这种情态含义。

我们前文说这个意思的“没de V”都可以变换为“没V的”,如:没的说=没说的,但是这两个结构式的意思还是有差别的,正如李立成指出的那样,“没de V”“语气强烈,带有主观量”;“没V的”“语气和缓,没有明显的主观量。”② 李立成:《名词化的“没的”和“有的”》,《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 这个“主观量”就来自“可以、能够”这种情态含义,而“没V的”中任何一个组成成分都无法提供这个意义,因此我们考虑情态意义是“没de V”中神秘的“de”提供的含义。“的”显然没有表达“可以、能够”的可能性,但“得”却有。因此(没de V)1历史上应该也是:无/没得V。也就是说,无论(没de V)1还是(没de V)2,历史上都应该是“无/没得V”。

这在方言中也有证据:在江苏镇江、无锡一带,“没de V”中的“de”和“得”的读音一致,镇江话读作“[t□□]”,而“的”字转指结构中的“的”(如:我的)镇江话读作“[ti]”。③ 发音人:完权,男,47岁,镇江人。另外,江苏无锡的宜兴话也有类似的区分,只是读音稍有差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胡旭辉老师提供)。

近现代汉语中,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把(没de V)1中的“de”写作“的”,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收入的习语条“没的说”用的就是“的”。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88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推测,这跟构式形成中语言类推作用的影响分不开。在汉语史上,“得”早期并不轻读,“得”出现在V前意义实在,我们推断,“无/没得V”最初的组合层次应为“无/没+得V”。“无/没”和“得V”经常邻接使用,“没”作为否定语义的主要负载者,总是会获得重音,而与之相邻的情态义的“得”语义渐虚,又因为作为入声字读音短促,北方话中很容易读为轻声,轻读成分附加在重读成分之后,于是“无/没+得V”在节奏上就重新分析为“无/没得+V”,意思和“无/没+N+V”一致,这其中的“N”指的就是“V”的受事“V的”。它们在意思上的平行性如下:

(29)无/没得+V(无/没得吃)

=无/没N+V(无/没东西吃)

=无/没V的+V(无/没吃的吃)

我们注意到,(无/没de V)1中的“V”局限在一些有限的高频动词上,如“吃”“说”等,这是构式化的(无/没de V)1定型的决定性条件。高频动词进入“无/没得V”结构式之初,由于整体意义和连动结构式“无/没N+V”是一致的,即否定的都是及物动词V所直接关涉的那个论元角色(多为受事),于是就常常误用表示转指的“的”的字形,以代表那里有个缺省论元的感觉。到这个习语形成之后,“没的V”字面上看不到其中有情态义,因此,“V”之前又常常可以添加副词“可”。如下例:

(30)孟、焦二人无的可说,也就罢了。(清《七侠五义》)

(31)长顺立在那里,要再说话,没的可说,要告辞又不好意思。(老舍《四世同堂》)

三、从客观到主观

在“无+得V”发展成两种意义的“没de V”过程中,助动词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虚化。① 因为篇幅和主题的限制,本文不过多涉及这个构式的历史演变。 伴随着“得”语义上的弱化,“没de V”构式整体的情态意义愈发强化、固定化。个别词语的意义化为所在构式的整体意义,这是语法化-构式化过程中很普遍的现象。当情态意义成为格式的固有意义时,整个格式的主观表达意义就越来越显著。这一节我们就重点讨论一下现代汉语“没de V”使用中主观意义的表现。

(一)客观否定和推理关系

根据前述,(没de V)1和(没de V)2否定对象各不相同,因此其中的de写成“的”还是“得”也有一定的理据。但是从现代汉语的使用现实看,(没de V)1和(没de V)2也常有不易辨清的时候,尤其是当V是及物动词时,有时不仅意义不易辨清,de写成“的”还是“得”也模棱两可。发生混用其实是因为两者在表达客观否定时其实存在一定的推理关系。

从逻辑上讲,(没deV)1表示“没有可V的东西”,既然对象不存在,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不能V”、“V不成/上/了”,这就是(没deV)2的意思。换句话说,从(没deV)1可推知(没deV)2。如:

(32)我着急地说:“只有一件雨衣,我穿上妈妈就没得穿了,还是妈妈穿吧!”(《北京晚报》2001年4月1日)

此句“没得穿”意思是“没什么可穿的”,这是(没de V)1,既然没有可穿的就可以推断出“穿不成、不得穿”的意思,这是(没de V)2

上面的关系不能反推:“不能V”推不出“没什么可V的”,因为造成“不得V、V不成/了”的原因很多,“没有什么可V的东西”只是可能性之一。除了这个可能性,还可能有一些其他的客观条件不具备,比如时间条件、场所条件、气候条件等等。我们在2.3也提到过表“条件”的名词性成分在无核“的”字结构的提取和指称问题。根据朱德熙,②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方言》1983年第1期。 这些“条件”都不能用“V的”转指,“V的”可以转指施事、受事,而时间、场所、气候等等这些条件通常都是抽象的外围格,只能用于“自指”。比如如果没有足够的语境条件,“吃的”可以指吃的人(施事),也可以指吃的东西(受事),但不能指吃的时间、吃的场所、吃的气候等等抽象条件。以不及物动词“跑”(跑步义)为例,以下各例分别指跑的时间、跑者精力、天气条件、跑步场所等,都不能变换为“跑的”:

(33)甲:早上跑步怎么样?我就早上有点时间,而且在8点以前。工作12个小时,晚上根本没得跑。乙:只要想跑,怎么会没得跑呢?甲:我不知道有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

(34)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周末,天气却阴阴沉沉地下雨,看来明天也没得跑了。

(35)现在南操场正在改建,咱没得跑了。

以上情况无论有没有推理关系,都是表达客观条件不具备,造成某个行为未达成。尽管都有客观条件做基础,但说话人使用“没de V”时都有一定的主观性。从历史上说,当“得”的意义表现出一定的虚化以后,“没得V”就已经显出主观表达的端倪了。下面我们看一下主观否定是怎样形成的。

(二)主观否定

(没de V)1的“没有可V的东西”意义,有可能是客观真实,也有可能是说话人的主观认识——认为没有可V的,并非客观上真的不存在。下面这个例子充分地体现了后一种可能:

(36)(妻子逼我写情书,)没得写也要写。(《北京晚报》2001年10月6日)

“也要写”是说话人不太情愿、勉强进行的动作,而“没得写”则是说话人的主观否定:认为没有东西可写。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37)北京我来过N次,各种小吃都吃遍了,没得吃了,这次随便吃点啥都行。

“没得吃”是说话人主观上的认识:认为没什么可吃的。“随便吃点啥”显示出客观不得不做的行为。

表主观否定的“没得吃”有两个地方的语义产生了变化,一是“可”由“可以”的意思变成“值得”的意思:没有可以吃的→没有值得吃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可以”和“值得”是“可”的两个义项,这是一种由客观到主观的变化;二是动词的语义也发生了变化。从全句意思可以得知,当时说话人面临的并不是没有食品,而是从“尝鲜”的角度讲已经没有自己没吃过的食品了,“没得吃”里的“吃”有了“品尝、品味”的意思。说话人主观认为没有值得品尝的了,但又不能不吃饭。前后两个“吃”的意义差别显而易见。

通常跟兴趣爱好有关的动词,如“看”“玩”,进入“(没de V)1”后都有了主观评价义,产生“品玩、品鉴”的含义。由此相对应的肯定形式“有de V”结构也主要表达主观评价,意思是“有值得V的”。以“看”为例:

(38)甭说别的,就是《秦香莲》中的韩琪,就足以让大伙儿看得过瘾。有人评价,韩琪演活了,才有了《秦香莲》。若韩琪演得托不住,包公、秦香莲也就没得看了。

(39)其实我挺喜欢你那立意的,只是要再加个反封建的内容,那内涵外延所指能指就更没边了,就更有的看了,九十年代《啼笑姻缘》。”(王朔《修改后发表》)

两句中的“看”都不再是“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的本义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729、123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都有了“品鉴”的语境义。这是V由客观到主观的变化。

更明显发生主观化的V体现在言说动词“说”上。“没的说”在口语中高频使用,逐渐习语化,产生了积极肯定、赞扬的引申义,如:

(40)它的质量肯定没的说。(《人民日报》2002年7月30日)

(41)小军霞的长跑天赋没得说,我去大连要了好几次,体校都不给我。(《读者》1993年第11期)

这时“说”不是发表言说的客观义,而有批评、责备的主观义。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729、123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没的说”意思就是“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与此类似含有主观评价义的“挑”(挑剔义)、“商量”等进入这个结构式都有了赞扬肯定的主观义——“没的挑”就是“很好”的意思、“没的商量”就是说“没有意见”,凝固化程度都很高。这是“(没de V)1”结构式发生的主观化。

值得注意的是,主观化的“没de V”,主语位置上出现的往往不是施事和受事,而是被评论的对象,如下例子分别指具体事物、动作行为和现象:

(42)彼得的妹妹是个美少女,欠缺一点活力,但从脸蛋到身材都没得可挑。(严歌苓《寄居者》)

(43)这个舞蹈家是艺术圈里出来的清白人,跳舞是没的说。(王朔《浮出海面》)

(44)中国人会吃,真的没得说。(《人民日报》1998年)

上面被评说的对象事实上都是话题,以“没得V”为基础的评述部分之前都隐含着说话人的认识,可插入“我觉得”,如:中国人会吃,(我觉得)真的没得说。主观化的“没de V”所在的话题句,视点都是取自说话人(即言者主语),而表达客观否定的“没de V”,句子视点则取自施事者,是基于施事-行为的描述。

如果说表达客观否定的“没de V”是客观叙述,是“行域”③ 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中国语文》2003年第3期。 里的否定,那么表达主观否定的“没de V”是主观评述,是“知域”里的否定。这些主观化包括由“可”产生“值得”义、由V产生“品鉴”义,以及整个结构式产生赞扬义。这种知域里的用法,是“没de V”在现代汉语里最重要的发展,它从起初形式上可以由高频动词自由进入、意义上表示对事物客观存在的否定,逐渐发展为构成动词是言说/评价义动词、整个格式逐渐熟语化、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评价。

与“没de V”相应,“有de V”也从客观肯定义发展出主观肯定义,表示“主观大量”,比较如下两句,a句表达客观肯定,b句表达主观否定,主观性的“有de V”前常有副词“且”“可”等:

(45)a珠江三角洲农村也出现一个高消费的势头,人们不仅要求有得吃、有得穿、有得用,而且讲究吃好、穿好、用好了。(《人民日报》1984年8月12日)

b事实上呢,好一座大山,且有得走哩。(俞平伯《中年》)

关于“有de V”的主观性,沈阳、史红改、刘桃① 刘桃:《“有de V”式与“没de V”式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9。 都谈到了,本文不详谈。

四、结语

本文考察了现代汉语口语中的“没deV”,认为这应该是同一语言形式的两个结构式:一个意思为“无可V”,一个意思是“不得V”,两个结构式都源自古汉语“无得V”,这在现代汉语方言中都有留存。综合历史和现实的使用情况看,表“不得V”意思的“没de V”表达条件不允许的客观义,而表“无可V”意思的“没de V”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客观到主观、从行域到知域的变化。总结如下表:

回到文章开头我们观察到的现代汉语使用中“的”和“得”两种写法混用的问题。句法推断和来自方言的证据显示,不论是对事物存在的否定,还是对事件和行为可能性的否定,都应该以写作“得”更为合理。但是,对事物存在的否定,现代汉语中写作“的”的倾向却日益强烈,我们想,这一是因为构式形成中类推作用的影响,二是随着格式日益固定化,“没deV”的主观意义逐渐成为主导的构式意义,“没的说”“没的挑”等代表“无可挑剔”语义的说法已经成为习语,人们更愿意以新的形式对应于新的意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没的V”的写法更偏爱用于言说类动词,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没deV”仍然会长期存在“的”、“得”写法的混用,因为它本来就是、而且仍将继续作为一个多功能格式存在于现代汉语里。

① 本文初稿曾在第五届现代汉语句法语义前沿学术研讨会(2015年,北京大学)上宣读。

【作者简介】 刘探宙,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语义。代表著作为《汉语的同位同指组合研究》《说“王冕死了父亲”句》。

标签:;  ;  ;  ;  ;  ;  

“没的V”还是“没得V”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