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核武器的现状与未来_中国导弹论文

印度核武器的现状与未来_中国导弹论文

印度核军备的现状及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军备论文,印度论文,现状及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3月,印度人民党上台执政后,推行极其强硬的核政策,违背国际关系准则于5月份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接通了“最后一根导线”,最终圆了“尼赫鲁的核国家之梦”,使印度迈进了“核门槛”,成为实质上的有核国家。1999年8月,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公布了《核武器构想草案》,强调印度将奉行“有效核威慑”战略。这一系列举动不仅恶化了世界核裁军形势,刺激了“核门槛”国家发展核武器的愿望,而且对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当前印度核战力

自1974年以来,印度历届政府一直奉行“保留核武器选择自由”的近核政策(“最后一根导线战略”),即在是否研制核武器问题上,对外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而内部则秘密开发核的军事用途,并制造和贮存核武器坯件,一旦需要即可组装成核武器。据西方称,印度储藏的原料可制造20至50件核武器。与此同时,印度还正加紧导弹的研究和生产。今年1月17日,印度在其东部奥里萨邦又成功试射了一枚阿格尼-2型导弹,标志着其自行研制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据印称,目前印度又计划在3至5年内研制一种可重复使用100次并能携带核弹头的新型远程导弹,这种导弹将具有包括超音速和避开雷达搜索的能力,它将使用基准制导系统,可使导弹打击后返回基地。

1998年3月印度人民党上台执政后,在其施政纲领中明确提出“将重新审议印度的核政策,并行使引进核武器的选择权”。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也明确表示“如果发展核武器是必要的话,那么就不应该对此敬而远之”。1998年5月的核试验将这一核政策付诸于实践。通过核试验,印度的核发展由秘密转为公开。其当前核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一)实施地区性核威慑。当前,印度奉行的是“地区性有限威慑”军事战略,其主要内容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拦阻区外大国,力争在21世纪初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印度认为,在中国对印安全构成的威胁中,核武器是最大的威胁。二是巴基斯坦对印构成潜在核威胁。1998年巴连续进行6轮核试验证明其具备核武器生产能力,印度必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保持对巴的核优势,才能巩固对巴的军事优势。三是外部核力量对印构成严重威胁。外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和核潜艇经常出入印度洋,不仅对印度的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也阻碍了印向印度洋的扩张。2000年10月9日,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防务分析研究所组织的研讨会上再次表示,印度必须保持“确实有效的核威慑”。

(二)建立“三位一体”的核力量。目前,印度正在逐步建立以陆基核打击力量为主体、以空中核打击力量和海基核打击力量为辅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和核防御体系。在陆基方面,印度重点以阿格尼-1型中程弹道导弹为战略力量主体,以普里特维式短程导弹作为主要战术核武器,力争尽快投入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使用,同时投资600亿卢比发展阿格尼-2型中程弹道导弹,并加紧各种核燃料储备和核弹头的生产。在空中力量方面,印度加紧引进苏-30、米格-29战机,增强空中核打击力量。在海基方面上,印度重视发展核潜艇,研制潜射巡航导弹。

(三)实施有效的核力量使用原则。一是宣称“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印度在1998年进行核试验之后即宣布将遵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印度国家安全咨询委员会主任K·沙波拉曼亚姆对“不首先使用”原则作出的解释是“在敌方核打击后生存下来以便实施反击的能力。”二是印度将核威慑与常规威慑相结合,增强威慑效果。三是确定核打击目标。目前,印度阿格尼-1型中程导弹已能打击巴纵深战略目标,普里特维导弹可打击巴浅近纵深目标。印正计划研制的阿格尼-2型导弹可以打击中国境内纵深战略目标。

印度核战略的未来走向

1998年8月中旬,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制定了核武器构想草案,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可靠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组建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在遭到他国核攻击时将进行核报复;只有印总理或其法定继承人才有权批准使用核武器,避免未经授权使用核武器等。该草案为印度今后制定国家安全和核战略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在核力量建设上,将更为积极地进行实战准备。一是拟筹建核力量指挥与控制机构。针对印三军指挥系统分离的现状,印军于1998年2月份召开了核威慑战略专题研讨会,就印未来核武库的规模、核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建立、核力量发展战略和使用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以研究筹组统一的战略核力量司令部。1998年7月,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还宣称印将很快建立一支由独立司令部领导的战略核部队,作为对本地区核国家实施战略核威慑的力量。二是配发核生化装备,加强核条件下的军事训练。1998年9月,印军就举行了以“核威慑基本原理”为题的研讨会,就实现核武器化对印军的战略战术、指挥控制、组织结构、作战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讨论。参加研讨会的有包括印陆军训练指挥部司令在内的高级将领以及印部分国防问题分析专家。

(二)在核武器发展上,将继续重视研发核运载工具。印正全面推进其“综合导弹发展计划”,2000年底前形成由飞机、陆基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组成的“三位一体”核攻击系统,以形成更加强大的战略核威慑能力。在陆基力量方面,印于1999年4月试射了阿格尼-2型中程导弹,据称其射程可达2000公里以上,继续研制射程超过3500公里的“阿格尼-3”型远程导弹和射程达5000公里的太阳神导弹,并拟将普里特维战术导弹的射程提高至350公里。在空基力量方面,印除向法国订购了10架幻影-2000型战机外,还从俄罗斯引进了10架苏-30型战机,并与俄达成租借6架图-26型战略轰炸机的协议。在海基力量方面,印度正在研制国产核潜艇,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发展射程达3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的“萨加里卡”潜射巡航导弹,据称该艇的轻水反应堆已研制成功。在核防御方面,印军拟研制“防火墙”,以对抗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提高其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的抗核打击能力。

印度发展核武器的影响

(一)进一步加剧印巴对抗,使南亚地区形势恶化。印巴关系一直是影响南亚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印巴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两国还于1997年恢复了中断长达4年之久的外交秘书级会晤。但是随后而来的核试验打破了南亚地区的核平衡,印度对巴进行的核讹诈,使两国矛盾进一步激化。但1998年5月28日和30日,巴在其西南部贾盖沙漠地区进行了6次核试验,并宣称已能够“在自己生产的导弹上安装核弹头,可摧毁印度领土上的任何目标”,印巴两国的核试验标志着印巴核军备竞赛的正式开始。1999年两国又围绕导弹试射展开了新一轮竞赛。目前印巴间的核军备竞赛升级,使两国对抗进一步加剧,不仅在边境地区严重对峙,而且还彼此进行核威胁,一旦失去控制,威慑就可能转化为战争的启动器。

(二)对世界局势和核军备控制体制构成严峻挑战。近年来,国际社会要求限制核武器扩散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将防止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作为军备控制的重点。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核军控问题已经取得明显进展,先后建立起了非洲无核区、南太平洋无核区、拉美无核区等地区性无核区,186个国家和149个国家分别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防止核扩散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但1998年在南亚次大陆进行的11次核爆炸,打破人们对和平的祈望。尤其是印度在进行核试验后,不顾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坚持走核武器化道路,声称将有条件地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力图使国际社会承认印度为有核国家的做法对近年来进展顺利的核军控进程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已形成的国际核不扩散体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制裁乏术,有可能使一些“后备核国家”步其后尘将潜在核能力变为事实上的核国家,致使世界核军控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三)将严重危及我国安全。印度是我国的邻国,其积极发展核武器,将严重危及我国的安全。一是周边核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使我国面临的核威胁增大。印度政府一贯认为,只有部署了核导弹,才能对我保持“慑止”姿态,才会避免“屈从的不利地位”。特别是瓦杰帕伊政府上台后,公开散布“中国威胁论”,并勾勒了对我边境地区和纵深地带进行核打击的作战意图,将核武器的矛头直指我国。印度核武器的发展使我周边核安全环境恶化。我不仅面临着美、俄的现实核威胁,还将应付印度的潜在核威胁,而且由于中印之间存在领土争议,印度的核威胁对我具有更直接、更严重的威胁。同时,也打破了我对印的核战略优势,压缩了我的战略空间,使我在国际舞台的回旋余地缩小。虽然美、俄等大国都在表面上反对印度拥有核武器,但今后随着形势的发展,若当中美和中俄发生利益冲突时,美俄可能将不同程度地利用印度的核能力来遏制我国,使我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如果印度继续拒绝在核不扩散条约上签字,继续加紧其核武器化,势必在南亚地区乃至更大范围掀起核军备竞赛高潮,从而使我面临的核威胁进一步增大。二是增加了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难度。中印之间存在着12.5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争端,印度长期以来在中印边界问题的立场是“保东、守中、夺西”,企图在巩固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再从西段挖我一块领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印度意识到必须以实力为后盾,并把发展核武器,实现对等核威慑作为缩小中印实力差距的重要步骤。

标签:;  ;  ;  ;  ;  

印度核武器的现状与未来_中国导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