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首佳不动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从广义上来说,土地复垦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的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由于采矿业是破坏土地最严重的行业,因此,土地复垦从狭义上又可以理解为是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系统恢复。土地复垦并非21世纪才被提出的,早在20世纪50年就已经被提出,只是当时土地复垦被称为“造地复田”,而且在那个“以粮为纲”的时代,土地复垦的涵义仅限于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自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土地复垦的涵义有所扩大,不仅指开垦土地来种植农作物,还指其他有关土地重复利用的相关产业,如发展养殖业、植树造林、开发旅游等。
关键词:废弃土地;土地复垦;生态修复;效益
1、废弃土地复垦的内涵
对于废弃土地复垦的内涵,早在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就进行了相关的定义解释。其中将土地复垦定义为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因为压损、压占、塌陷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废弃土地的复垦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源相对比较贫乏的国家来说意义非凡。加强废弃土地的复垦,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人地矛盾,对我国的生态建设也有所帮助,并且在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通常从4个层面来决定废弃土地是否需要复垦:首先,要从土地的破坏程度来看;其次,要关注土地在遭到破坏之前对自然的适应性及土地的生产潜力;再者,要考虑土地复垦的实用性,从需要复垦土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应用机器的可能性来看;最后,要关注复垦土地的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一般只要土地的被破坏程度不严重,接近被破坏之前的土地,对土地进行复垦就可以将土地改造成另一种有新适应性的土地资源。
对于在生产和建设过程中被破坏或毁损的土地,应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进行修复,修复者为个人或者生产建设的单位。对于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而无法确定修复者的土地及自然毁损的土地,应由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规划组织带领复垦。一般废弃土复垦由修复义务人复垦的又可分为四类情况。第一类情况是采矿业中地表挖掘损毁的土地,如露天采矿、挖沙取土等;第二类情况是在进行地下采矿中所塌陷的土地;第三类情况是压占的土地,如在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剥离物、矿渣以及废石和煤粉灰等对土地的压占;第四类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一些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的占用及损毁。
2、我国土地复垦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我国现阶段的工业正在高速发展,而工业高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伴随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工业的生产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损毁、压占、塌陷,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使得土地资源变得越发紧缺。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因为各种人为因素所破坏的土地有约1333.33hm2。其中采矿业对于我国土地的破坏最为严重,因采矿所破坏的土地面积有约600.00hm2。这足以说明我国进行废弃土地复垦的必要性。
通过对废弃的土地进行相关的整治和改造,可以使已经失去生产能力的废弃土地重新得到利用,实现循环发展。而且土地整治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解决各行各业间使用土地产生的争地矛盾,也是恢复生态平衡和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
3、影响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类型划分的障碍因子分析
影响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向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2个方面。一是指废弃地本身条件,包括废弃地的成因类型、土壤、地形地貌、环境地质等。首先,依据废弃地本身条件划分废弃地的立地类型,共分7级。然后,再依据废弃地类型,综合考虑废弃地所处环境条件,最终确定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废弃地所处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生态和环境地质等三大类条件。其中,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分别用气候类型区和生态功能区表达,它们是控制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向的限制性因子。
废弃地的地质环境是指与废弃地复垦、生态修复与开发利用活动有关的地质体和地质作用的总和,一般包括地质环境基本条件(A)、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B)和人类工程活动(C)3个子系统。影响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向的地质环境因素也有很多。首先,依据地质环境因子,采用地质环境质量指数法,计算废弃地的地质环境质量指数。然后,再依据地质环境质量指数,将废弃地的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好、较好、较差、差4等,并以地质环境质量等级作为确定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向的主要因子之一。
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向取决于废弃地的立地类型及所处的环境类型,而废弃地的类型有几十种之多,废弃地所处的环境类型也很复杂,依据废弃地的立地类型及所处的环境类型,可能确定出几种或十几种复垦与生态修复方向。因此,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属于多属性决策问题,也是矛盾问题,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予以解决。
4、废弃土地生态修复的方法
对于废弃土地的生态修复一般有3种方法,分别是对受损土地的再利用、对废弃矿业资源再开发以及合理开发和保护未利用废弃地。首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用地是非常宝贵的土地资源,农业用地对农业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对受损的农业用地进行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农业用地因为开采煤矿的影响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很多农业用地遭到损毁和压占,还影响了附近的生态环境。这就需要采取生物、农耕措施并辅以工程措施,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和涵养土壤的作用。其次,采矿业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但开采煤矿也给土地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废弃矿业资源的再开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煤矿关闭之后会留下废弃的矿井、相关的机器设备、岩石堆以及开采煤矿所留下的痕迹,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废弃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市场等价值,可以加以保护并适当进行矿业遗迹旅游开发。最后,对废弃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保护土地并不是指保守地守护土地而不开发土地,而是要根据生态环境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这样不仅可以维护生态平衡,而且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5、废弃土地复垦带来的效益
总的来说,对废弃土地的复垦不仅可以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对于废弃土地的复垦可以使得复垦效益达到最大化,有利于调整设计,提高国家对于复垦的决策水平;还能规范和指导土地复垦,提高复垦效益等。对废弃的土地进行复垦,受益最大的是农户,而投资者可以间接通过计算农户所获得的效益来考察整个项目的经济贡献和经济效益。
从社会效益方面来看,废弃土地复垦带来的社会效益涉及内容众多,范围广。通常废弃土地复垦带来的社会效益包括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的贡献程度、老百姓对其的认可度和参与度4个方面。从生态效益方面来看,废弃土地的复垦可以有效维护生态平衡。土地利用和自然的关系极为紧密,这种关系不仅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还是生态安全的关键,只有使遭到破坏的土地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才能让各种效益得到统一。
6、结语
科学有效的土地复垦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人类自存在以来就不断地与自然进行斗争,但实际上人类不得不屈服于自然,历史经验也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以达到生态平衡,因此应加强对废弃土地的复垦力度。
参考文献:
[1]杨大兵,张文新,姚清.基于GIS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评价系统研究[J].金属矿山,2011(10):144-147.
[2]胡振琪.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20年:回顾与展望[J].科技导报,2009(17):25-29.
[3]密雅荣,朱瑞祥,王秀,等.土地平整度传感测定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机化研究,2012(5):86-90.
[4]郭义强.煤矿区土地复垦规划模式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5.
[5]卞正富.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00(1):6-11.
论文作者:贾智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土地论文; 生态论文; 地质论文; 环境论文; 我国论文; 类型论文; 经济效益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