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_武汉市论文

努力把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_武汉市论文

努力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北论文,支点论文,努力论文,战略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5-0005-08

一、中部崛起战略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发展新阶段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一定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都是为特定条件下的特定政治经济目标服务的。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建国五十多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了六次大的调整。

第一次是五十年代实施的内地建设战略。这一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在合理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加强原有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进行华中、华北、西北等新工业区的建设,着力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畸形分布的状况。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湖北武汉被定位为以冶金、机械、纺织为主的南方工业基地,实现以“钢铁要过江”为标志的全国重工业布局上的转移。这一时期中部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为项目建设,如“一五”时期,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7项建在武汉,包括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等,为湖北工业化乃至全国的工业化打下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国家还在湖北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使湖北不仅成为我国工业的重要基地,而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第二次区域经济大调整是进行三线建设即实施三线建设战略。六十年代中期,党中央从国家安全需要出发,作出了以备战为中心的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把三线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这一时期,国家在湖北继续抓好武汉工业基地建设的同时,把工业建设的重点转移到鄂西南、鄂西北广大地区,布点建设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通过三线建设,湖北以“一、二、三工程”(一米七轧机、二汽、三三○工程)为龙头的工业基本格局初步形成,即以武汉为中心的鄂东钢铁工业基地、以十堰为中心的鄂西北汽车工业基地、以荆门为中心的鄂中石油化工基地,以宜昌为中心的鄂西能源工业基地。据统计,在三线建设的“三五”至“五五”期间,湖北是国家投资的重点省份之一,投资规模在全国分别居第2位、第3位和第1位。期间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200多个,约占建国以来湖北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总数的40%,为湖北在相当长时期保持全国重要工农业生产基地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次调整是沿海地区开放开发即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实现了我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战略大转移,在区域经济布局上开始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按照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先发展起来的指导原则,首先在与国际接轨具有区位优势的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如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及海南等经济特区,沿海14个城市对外开放等。这次调整促进了沿海地区迅速发展。这一时期,湖北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环境中,包括湖北在内的中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对外开放相对滞后,产业低度化的特征十分明显。由于政策的倾斜效应和市场经济的极化效应,资金、技术、人才向要素配置效率较高的沿海地区流动,中部与沿海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第四次调整是上世纪末开始推进的西部开发即西部大开发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以买方市场为主的新阶段,国家开始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更加注重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协调发展的新阶段。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之后接着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希望通过西部开发,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发展差距过大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和资源合理利用。

第五次是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这是因为新中国经济原始积累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东北工业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发展出现困境。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利于盘活东北老工业,稳定这个老工业基地。

第六次区域经济大调整,就是当前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这是因为区域经济经过五轮调整后,又出现了新情况:沿海已完成初始积累,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可以靠自身改革和发展的惯性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迈进(例如珠三角9大产业正酝酿提升,实行整体推进)。中央重视西部发展,国家加强了西部基础设施、环保等方面的建设投入,西部获得了发展动力,结果造成中部与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与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小,出现中部塌陷。据有关资料分析,从GDP规模来看,中部与东部的差距急剧扩大,东部GDP与中部之比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1.4∶1扩大到目前的2.7∶1;中部六省每平方公里创造的GDP仅为长江三角洲的1/8、珠江三角洲的1/10。从投资来看,1998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4%,低于西部16.8个百分点;2002年投资增长15.6%,又比西部低2.3个百分点。有专家预言,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很可能出现“东部大冒尖,西部小冒尖,中部成塌陷”的格局。这表明,东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呈扩大的态势。因此,区域发展战略出现了第六次调整的有利时机。实现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到今天必然要走的路。

牢牢把握机遇而不丧失机遇,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举措。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将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四个方面的重大机遇:

一是中央对湖北的战略定位所带来的新机遇。胡锦涛总书记来湖北视察时明确提出,湖北应加快发展,走在前列,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做出更大贡献,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党中央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对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定位。作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点,湖北要成为中部地区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经济运行充满活力的区域,成为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成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湖北要发挥全国经济网络的关键节点作用,承接东西,连接南北,沟通中外,使人才、物资、资金、信息等各类资源在这里汇集、交融和扩散,努力成为世界经济和沿海经济进入中部的入口,以及中部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沿。这一战略定位,本身就是一面指挥旗、就是一记冲锋号、就是一系列最大最好的优惠政策体系,它必然会极大地鼓舞全省人民奋发向上、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必然会引起全国上下和社会各界对湖北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必然会对海内外各行各业的投资者产生极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使湖北成为国内外商家十分看好的投资热土。所有这一切,都为加快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任何一项优惠政策都无法比拟的动力源和机遇期。

二是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所带来的重大政策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对加快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加快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中部地区交通运输体系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政策,还在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城市群和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方面,在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与此同时,中央有关部委也纷纷提出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相关政策。例如,商务部提出,准备用3年时间,推动1万家左右的境外和东部地区企业到中部地区开展投资、采购和经营协作,推动外资和东部地区的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网络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再如,国家开发银行与商务部共同签订支持“中部崛起”的合作协议。未来5年内,国家开发银行将对中部的开发区提供150亿元的政策性贷款,用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改造项目建设。国家税务总局也对外商再投资于中部地区的出口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给出了100%退税的优惠政策。铁道部、科技部、国家民航总局等先后与湖北签订合作协议,就湖北的铁路建设、科技创新、民航改革等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机遇,将直接促进湖北加快发展。

三是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梯次转移的机遇。当前,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的产业布局正在积极调整,将许多产业基地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转移。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因为资源、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原因,一些产业领域和生产要素也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湖北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良好,配套能力强,既有东部地区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优势,也有中西部资源密集和劳动力富集、宜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对于承接国际资本的投资和沿海产业转移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各类商机无限,市场前景广阔。

四是中部地区共谋发展、联动合作所带来的机遇。中央提出中部地区崛起之后,中部六省理性走近,合力谋求“中部崛起”。去年9月18日—20日,中部六省省委书记、省长齐聚郑州,就粮食生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发展、统一市场建设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谋中部崛起发展大计,提出要加强中部各省在多个领域的合作联动,更好地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9月27日在长沙举行的首届中部地区投资博览会,提出要加强六省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建立部门间的合作机制,推进中部地区在规划、产业、企业、项目、资源等方面的联动,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同时,提出加强中部各省的旅游合作,努力构筑市场共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信息互通的中部旅游发展新格局。10月27日在武汉举办的首届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是中部6省共谋文化崛起大计,为将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而共同搭建的又一合作平台。这种共谋发展的趋势,必将给湖北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区域环境,并带来新的合作机遇。

二、着力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中央对湖北的战略定位,省委、省政府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台阶,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十一五”期间,全省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五大战略重点:

第一,以培育6个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支柱产业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兴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是整体提升我省工业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加快推进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烟草、纺织、医药、食品、建材等行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扎实推进“三个三工程”,有效地增强了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发展实力和后劲。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007.89亿元,是2000年1038亿元的近2倍,年均递增14.7%;产品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2990亿元上升到5962亿元,接近翻了一番,年均增长近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9%,比2000年提高6.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达到335.76亿元,是2000年的3.75倍;实现税收由2000年的207亿元上升到350亿元,增长69.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103提高到166.12,上升了63.12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省将以建设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为目标,以加快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纺织业等6个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支柱产业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1)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光通信系统及设备、移动通信终端、新型电子元器件和激光加工设备等优势产品,加强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较完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重点支持武汉软件产业基地、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武汉健民中药创制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高性能新材料和重大工程关键新材料的研制,支持有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数控系统,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2)做大做强汽车、冶金、石化等支柱产业。继续支持东风汽车公司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加快汽车零部件发展,提高为东汽及其他汽车集团配套的能力,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支持武钢大力发展汽车板、硅钢片等高附加值产品,支持新冶钢重点发展优质齿轮钢及轴承钢等特钢产品;大力发展钢材、有色金属深加工;突破性发展石油化工,建设壮大磷、盐化工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精细化工,稳定发展农用化工;加快实施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延伸乙烯产业链,发展乙烯下游产品的深加工,建成中部地区石化工业生产基地;加强磷、盐矿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3)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纺织、建材等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以船舶、发电和输变电、数控机床、模具工业、环保机械及成套设备为重点,增强装备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配套、系统集成和成套供应能力,提高数字化和本地化制造水平,加快发展特种船舶、船用辅机及配套部件,建成全国中小型特种船舶设计制造、船舶配套和船舶出口产品制造基地;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食品、造纸、家电、纺织、印染、服装及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培育一批规模大、加工度高、竞争力强、在全国有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品牌;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和绿色环保装饰装修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高档玻璃、高档陶瓷等产品,积极推广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浮法玻璃和低温快速烧成陶瓷技术,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第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湖北农业比重较大,农村人口众多,现代化水平不高,着力解决农业“大而不强”、农民“多而不富”的问题,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努力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全省上下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增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增收,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就业增收,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活力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状况出现转变,有了较快增长。“十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268元提高到3099元,增加831元,年均增长6.4%;人均现金纯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79.1%,5年上升了10.2个百分点。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审定了《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动员和组织全省人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从去年开始,省财政每年筹措5亿元资金,改造和续建一批大型泵站、灌区等农业基础设施;筹集8-1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46个粮食主产县、市加快高产农田建设,确保“十一五”期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粮食生产能力达到2500万吨以上,粮食总产达到2300万吨;充分发挥我省农业比较优势,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善垃圾处理,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等“六改五通”建设,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列入国家15年总体规划的16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行“整县推进”、“以机代牛”,认真做好农村血吸虫病和其它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积极发展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力争2010年行政村通沥青路达到90%左右,建沼气池的农户达到300万户;实施“百镇千村”工程,突出抓好100个重点镇和1000个示范村建设。

第三,以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区为目标,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扩大就业,也有利于发挥我省区位优势、悠久厚重的荆楚文化优势和山水人文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十一五”时期,全省要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就业比重比“十五”期末提高4个百分点。(1)重点建设三大物流圈。建设武汉(城市圈)物流圈,支持阳逻港转运型物流园区、东西湖配送型物流园区及物流保税区等的建设,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华中的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宜(昌)荆(州)荆(门)物流圈,形成辐射鄂西、连接渝东和湘西的区域物流中心;建设襄(樊)十(堰)随(州)物流圈,形成辐射周边地区、连接豫陕渝的区域物流中心。要加快发展专业物流,大力培育物流企业集团,优先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湖北,着力培育20家左右大型骨干物流企业;推动汽车、钢铁、石化、农产品等优势产业物流和快递物流加速发展;支持传统物流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改造,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2)发展旅游业。实施以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重点的“一江两山”区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3)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建设楚天传媒产业园、长江出版科技园、湖北影视城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4)发展金融业。充分发挥武汉作为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所在地的优势,加快开放步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吸引境内外各种金融机构在鄂落户或开设分支机构,加快聚集各类金融机构。(5)发展信息业。提高信息业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邮政通信、信息技术和数字内容等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技术在传统服务业中的应用及融合,扩大电子商务应用领域。

第四,以抓好3个投资过千亿元的工程建设为重点,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1)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方面,充分发挥湖北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交通区位优势,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提升湖北在全国交通大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尽早将武汉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将宜昌、襄樊等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发挥交通运输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实现湖北与周边6省市高速互通,市州全部通达高速公路,县(市)基本通达一级以上公路,武汉到县(市)当日可到达,市州到绝大部分县城2小时以内可到达,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500公里,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一级、二级公路总里程分别达到1420公里、19080公里,96%以上的国、省道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重点建设武汉、襄樊、荆州、宜昌、黄石、十堰、恩施等7个公路运输枢纽,加快客货运站场发展,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00公里,形成比较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新建武汉、宜昌站,改造武昌站,扩建汉口站,建设武汉北编组站、武汉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将湖北建成全国铁路重要路网中心之一;加快航运建设,提高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和使用效率,尽早建成长江中游武汉航运中心,形成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的航运体系,航道总里程达到8555公里,改扩建主要客运码头,促进水上客运和旅游发展。(2)在能源建设方面,坚持开发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政策导向,有序开发水电,适度发展火电,加快发展核电,稳步发展抽水蓄能和燃机调峰电,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加快发展核电,使湖北成为内陆第一个建设核电的省份,完善电网结构,确保城乡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认真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积极开展鄂西、江汉平原石油天然气勘探,完善“忠县—武汉”天然气管网,建设与“西气东输”主管道的连接线,支持建设“仪征—长岭”等输油管线。建设武汉、宜昌、襄樊3个千万吨以上的煤炭配送中心,进一步发展沼气,推行省柴灶,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电能、蜂窝煤、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适当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小型风电等,研究推广秸秆气化利用等新技术。(3)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一点、两线、三区”的总体框架,构筑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生态保护三大保障体系。抓好武汉以水生态治理与修复为核心的江湖连通、生态补水工程;继续强化长江综合治理,实施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试点和兴隆水利枢纽等四项治理工程,提高长江、汉江“两线”的综合防洪能力,重点建设荆江大堤、洞庭湖区荆南四河堤防、汉江中下游堤防、长江连江支堤,荆江、洪湖、杜家台、华阳河等分蓄洪工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解决平原湖区、丘岗地区、高山地区水利问题,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水利;加强四湖流域等区域性水利综合治理,加强主要江河湖泊的建设与管理,基本完成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积极服务和支持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4)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宽带普及、质优价廉、安全高效、惠及全民为目标,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整合信息网络资源,统筹规划建设高速宽带通信网、新一代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网络设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用户接入网,城镇基本普及宽带网;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安全保障,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增强服务功能和能力,巩固和加强广播电视网建设,大力发展集有线、地面和卫星传输三位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县级以上城区有线电视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平移,有线数字用户达到400万户。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优美为目标,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步伐。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城际间特别是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建设;建设和完善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设施并向城郊延伸,加强污水、垃圾处理集约程度,提高城市市区供水和燃气普及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60%,有条件的大城市要加快构筑综合交通网、现代信息网、市政设施网和绿色生态网,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聚散能力;重点建设武汉轨道交通、过江隧道等项目,做好武汉向周边相关城市延伸轨道交通的项目前期工作。

第五,以“一主两副”为重点及六个大城市为支撑,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武汉是中部最大的城市,也是中部地区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很强的城市。必须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积极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加快建立和形成以武汉为省域主中心,以襄樊和宜昌为省域副中心,以及黄石、十堰、荆州等六个大城市为支撑,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竞相发展、互相促进的区域经济格局。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整合圈内九市资源,促进圈内产业融合和企业重组。到2010年,力争武汉城市圈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真正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成为全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武汉市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坚持“两业并举”(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两通优势”(交通、流通),开拓“两个市场”(国际、国内),实施“两大计划”(社区建设“883”计划、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建设“三区、四网”(武汉新区、武汉化工新区、王家墩商务区,综合交通网、信息网、市政设施网、绿色生态网)的总体思路,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和武汉市情,按照这个思路实施好落实好,“大武汉”一定能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积极推动“大武汉”又快又好发展的同时,要支持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强铁路、公路、航运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把襄樊建成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把宜昌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全国最大的磷化工生产基地,使两市分别成为秦巴经济走廊和辐射鄂西南、连接渝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支持荆州加快发展轻纺和汽车零部件产业,支持荆门壮大延伸石化产业链,支持十堰建成全国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支持随州加快发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恩施自治州加快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推进开发区建设,将一批重点开发区(园区)发展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全面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经过努力,每个县市形成1-2个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多数县市有若干税收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特别是要促进县域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在全省或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板块经济和产业集群,有30家重点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经营规模在全国或全省同行业中位于前列,30%的产业集群拥有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多数产业集群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研发能力的技术创新主体,形成集群内产业链完善、资源共享、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板块经济。同时,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促进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三、实现中部崛起必须开放先行

近几年来,按照省委提出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三年有明显变化,五至七年有大的变化”的总体要求,全省上下进一步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大胆开拓创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外开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利用外资持续增长,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26.50亿美元,是2000年的2.5倍,净增15.9亿美元,年均递增20%。“十五”时期,全省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03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2.1倍。在利用外资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质量也明显提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大财团来我省投资的日渐增多。到2005年底,已有6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投资。“十五”期间,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逐渐成为我省利用外资的重头,其中合同外资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4家,合同外资总额26.6亿美元,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9家,合同外资总额23.6亿美元,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对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增加投资、扩大出口、增加税收和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外贸出口不断扩大,结构明显优化。2005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90.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3%,增幅居全国第4位,居中部地区第1位。2002年以前的8年,全省出口只增加了1.14亿美元,而过去的三年,出口就从20.9亿美元增加到44.5亿美元,全省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在2002年的基础上,实现三年两个翻番,外贸出口结构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历史性转变,钢铁、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化工等优势产业产品出口增长强劲,机电产品已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3)“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对外经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我省抓住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机遇,大力走出国门投资办厂,在境外设立的独资、合资、合作企业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省已有企业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承包业务,这些都对湖北经济在境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目前,我省已开放航空、水运、铁路等口岸12个,开通国际航线6条,口岸基础设施和通关环境不断改善,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较为合理、多方位对外开放、与外贸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口岸格局。科技教育和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截止2005年,我省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签订正式合作协议800多个,实施交流合作项目400多个,与世界五大洲的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到2005年底,已有家乐福、麦德龙等10多家外资零售商业企业落户湖北,全省已设立2家外资银行分行、4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家外资保险公司办事处。

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从总体上看,对外开放仍然是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还较低,不仅同沿海先进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与自身发展也不相适应。开放不够、发展不够仍是我省最大的实际。一是外向型经济总体规模偏小。2005年全省外贸出口绝对值排全国第16位,在中部地区排安徽、河南之后。实施“走出去”战略明显滞后,与我省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极不相称。二是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尽管近年来涌现出兴山、石首、蕲春、宜都等各具特色的县市,但外向型经济发展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的格局仍未改观。三是一些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思路有待完善,环境建设特别是软环境建设亟须进一步加强。不少地方对扩大开放重视不够,思路不清晰,办法不多,外向型经济发展难以取得有效突破,产业配套环境、现代物流业等服务业发展水平也与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相结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水平相结合,坚持以提高全省经济的外向度为目标、以改善和优化开放环境为重点、以武汉市开放开发为龙头,努力提高湖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湖北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其一,将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作为湖北振兴崛起的首要举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的形势下,我国对于“开放”的战略定位,已由作为第二位的“以改革促开放促发展”转变为作为第一位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即实施开放先导战略,要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解决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我国加入“WTO”为标志,全国和湖北的对外开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新的阶段,开放程度与开放水平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式和发展内涵的不同。我们必须通过实施决策、管理、技术、产品、经营的国际化战略,使湖北全省由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宽领域的开放,由根据短期需要实行开放转变为根据长远发展目标实行开放,由经贸领域的融合转变为经济体制的接轨,进而通过全面开放带动改革的深化,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其二,将承接国际资本及沿海产业转移作为实现湖北振兴崛起的重大机遇。国际国内经验都已充分证明,后发地区大力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自身工业化进程,是加快发展步伐、迅速赶上先进地区的基本动力和重要途径。“东亚奇迹”和我国沿海地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我国改革开放打开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向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大门,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体制及政策原因,作为内陆地区的湖北长期处于边缘状态,致使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力度、规模大大低于沿海。这是造成湖北与沿海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基本因素。今天,当沿海地区发展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湖北的资源和低成本优势更加凸现时,国外向中国产业转移、沿海向内地产业转移的两大趋势终于汇合,形成了内陆地区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是湖北能否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对我们全省上下的最大考验。

其三,将招商引资作为全省扩大开放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要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发展实力、有效激活民间资本、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增长能力,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全省上下必须大力招商引资,通过借助外力,加快自身发展。全省各级各部门都应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置于发展之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管东西南北风,狠抓招商引资不放松”。要重点抓好对日、韩、英、法及港、台地区招商,加强对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内资外资一起引。要以武汉机博会、华创会、光博会等为载体,以全省各地富有特色并行之有效的节庆活动为平台,推动招商引资,力争使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大的突破。与此同时,要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围绕光电子和光通讯、汽车及零部件、船舶、现代物流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生物医药、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精心编制招商项目,鼓励和引导外商并购,促进外资向重点产业集聚。要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与境外专业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大力开展委托、代理、联合招商和网络招商。

其四,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作为扩大出口的主攻方向。在新的竞争态势之下,必须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走结构调整和优化之路。要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商品的出口。“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机电、高新技术产业、纺织服装、化工和农产品五大产业,力争打造20个国家级和省级出口名牌,积极支持冠捷、长航、美岛、兴发化工等一批重点出口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要制订措施,积极鼓励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限制一般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要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培育和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加强外贸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努力增强其活力和实力。要大力促进各种形式的联营和联合,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龙头企业,要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扩大出口,力争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保持20%以上的增幅,民营企业保持35%以上的增幅。对重点出口企业和重点出口产品,在各种交易会摊位分配上要给予倾斜,尽快建立我省进出口公平贸易和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依法采取必要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提高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出口市场结构,认真研究、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新情况、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开拓国际市场,在进一步巩固扩大香港、美国、日本、东南亚、欧盟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非洲、拉美、独联体、东欧等新兴市场。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组织相关企业广泛参与各类国际经贸交流、产品展示及交易活动,推进我省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

其五,将加强“大通关”建设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关键性举措。扩大开放必须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前提,优化环境涉及方方面面,当前尤以加强“大通关”建设为关键。加强“大通关”建设,就是要通过优化配置口岸监管资源,运用现代管理、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对单证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进行整合,使之合理、规范、畅通,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为企业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全省“大通关”建设要确定的目标是:加强协作配合,简化通关手续,提高工作效率,运输时间实现水路运输2天到上海,铁路运输1天到深圳;在通关效率方面,进出口集装箱一般货物提发货水路运输在24小时内完成(即水运进出口一般货物,客户有快速通关需求,单证准确完备,手续齐全,通关提发货可在24小时内完成),铁路运输在15小时内完成,公路运输在8小时内完成,航空运输在10小时内完成,对企业在通关时间上有特殊要求的进出口货物,要特事特办,尽量满足企业的要求。

其六,将武汉真正建设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龙头”。武汉是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由中国科学院参与主办的“2006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评选中,有20个城市入选,中西部惟有武汉一家,其余都在东部地区。全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必须充分发挥武汉的龙头示范作用,着力打好“武汉牌”,要着眼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以“铁、水、公、空”等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武汉作为特大城市的各种功能。要抢抓中部崛起的大好机遇,构建以“五区、四港”为依托的武汉外资密集区,高度重视武汉(沌口)经济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台商投资开发区、武汉阳逻开发区、武汉化工新区等“五区”开发建设的统筹协调,使之与阳逻港、杨泗港、青山港和白浒山港的建设互为联动,努力把武汉外资密集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外资最集中、开放度最高、产业效率最好的区域和最重要的发展平台。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创新引资方式,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机构和研发中心落户武汉,使武汉尽快形成大开放、大引进、大出口、大发展的新格局。

标签:;  ;  ;  ;  ;  ;  ;  ;  

努力把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_武汉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