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哈尔滨铁路技术总目录》

2003年《哈尔滨铁路技术总目录》

一、2003年《哈尔滨铁道科技》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0)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进展,这种趋势在中国和日本学界尤其明显。作为一个复杂交叉的研究视域,无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殖民统治者面目自居的日本,还是作为遭受日本帝国侵略,深陷苦难的中国,在对这段文学历史的回顾与审视时,都会面临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及中日学者基于不同立场、史观所形成的显着分歧。其中,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作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与影响,可以管窥当时的历史原貌,全面客观地展示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思想殖民的罪恶行径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不屈不挠,以笔为剑的不朽抗争。本文旨在以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中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呈现出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历史原貌,梳理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发展轨迹和特点,重点关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人群体,从而加深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特点的理性认知,为学界剖析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提供另一个研究视角。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以哈尔滨文坛的历史流变为经,以作家群体的演变、重心的转移、文学杂志、文学社团和流亡关内的活动及文坛多元化构成为纬,深入挖掘了哈尔文坛和这一时代的关联,呈现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哈尔滨的文化殖民统治的研究视角。通过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作家作品原创意蕴的挖掘,详细地厘清这段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对以往的伪满时期相关文学研究进行补充,完善整个伪满洲国文学的研究体系。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和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等。本论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的历史背景入手,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左翼作家群体的生成背景,对代表了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主要成就的左翼爱国作家们,单独列出并加以评述,并概括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侵略与反侵略的文坛较量模式的特点。第二章论述了卢沟桥事变后日伪当局对哈尔滨实施的高压文化政策下,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文学存在方式,展现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抗联文艺活动的特色,在本章的后半部分,阐述了形成于1939年秋天的哈尔滨“大北风”作家群的文学活动与影响,并对这一时期依然继续战斗在哈尔滨文坛的关沫南、陈堤两位文学斗士的文学作品和创作生存方式加以论述。最后对伪满洲国初期在哈尔滨地区创办的一家私营地域性报纸《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办报宗旨及历史价值进行综述。第三章论述了伪满洲国后期哈尔滨文坛实景,即从日伪当局公然把沦陷区文学殖民地化的这一政策层面探究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政策的残酷性,以萧红小说创作为主线,对这一时期流亡至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群的文学创作活动加以概述。这一阶段哈尔滨流亡作家群体有其独特鲜明的文学理念,清晰可辨,但与此同时他们流亡异乡的心态也非常之复杂,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转变。第四章以日系文学和俄侨文学为主概述了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日系文学方面首先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颇具代表性的日文杂志《北窗》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这一日文文学杂志的真实面貌及殖民文学倾向,并对杂志《北窗》的主编竹内正一和伪满时期日本女性作家牛岛春子的文学传作进行了专题研讨。俄侨文学也是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探讨了其成因与发展,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上颇具代表性的作家拜阔夫及其文学作品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一时期哈尔滨俄侨杂志中极具人气,最受哈尔滨俄侨欢迎的杂志《边界》做了深入研究。结论部分结合伪满洲国文学的特殊性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进行梳理总结,从现实意义的角度上来看,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还原这一时代的历史真相,全方位地揭示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沦为殖民地的全貌,对日本帝国主义美化侵略、否定侵略的种种谬论予以驳斥。

王康[2](2020)在《公安英模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公安英模文化是公安机关在评选、表彰、宣传、优抚英雄模范人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现象。作为公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英模文化发挥着价值引领、职业引领、塑造人民警察形象的显着作用。开展公安英模文化研究,不但可以系统地认识公安英模文化现象,丰富公安文化理论体系,而且对未来公安文化建设实践,也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论文从公安英模文化的基本问题、历史演变、现实审视和未来发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界定公安英模文化的基本问题,包括概念、内容结构、功能、特点。其次,从发生、发展、停滞、繁荣四个阶段,阐述公安英模文化在表彰制度、评选机制、宣传模式、优抚体系方面的历史演变过程,解析公安英模文化发展演变动力,考察其发展演变的结构特征,追踪其精神内涵的生成过程。再次,从成就、作用和不足三个方面对公安英模文化进行现实审视。当前,公安英模群像和中国特色公安英模文化体系都已构建起来,公安英模文化彰显着对外塑造人民警察形象、对内引领公安队伍职业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现实作用,同时也存在着区域差距较大、荣誉价值弱化、选树出现异化、激励作用不足的问题。最后,以不足为出发点,提出未来发展路径,即通过构建合作共建机制、缩小区域差距,优化荣誉称号体系、完善表彰制度,加强教育监督、堵塞选树漏洞,创新选树与宣传方法、增强文化激励作用,以实现未来公安英模文化的繁荣发展。

余英[3](2020)在《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文中提出《外交评论》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紧密联系并受其影响,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的政论性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6月20日,至1937年7月15日终刊,共出版发行9卷共55期,其创刊旨在宣传政府外交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政府外交展开评论和建言,它记录着20世纪30年代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一段真实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史料《外交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其刊载的外交报道及评论为中心,考察政府外交政策及社会舆论反映,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中国外交复杂多变的艰难历程,进而丰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介绍《外交评论》的基本情况,从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刊物的办刊宗旨、作者群体和基本特点;二是对杂志刊载的评论、论着、译述、专载、外交文件、外交时论选、书报介绍与批评、通讯等各栏目内容中所呈现的外交观念、批评与建言等作归纳性研究;三是研究《外交评论》作为与外交部密切相关的政论性刊物所独有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宣传政府外交政策、提高民众外交智识和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作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外交评论》对外交观念近代化和中国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动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八章,第一章从杂志创办的背景、宗旨、编辑发行和作者群体等方面考察杂志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主要归纳杂志诸多评论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综合论述《外交评论》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第三章重点考察《外交评论》基于国民政府外交力量不足所提出的增强国家实力、整理外交机能和重视文化外交等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第四章主要梳理《外交评论》对风行于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的介述和解析,考察当时社会舆论对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认知与评价,阐述知识分子群体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法西斯集权政治的基本认同;第五、六章主要探析《外交评论》对国际格局形势的全面考察和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评价,撰稿人群体对“攘外必先安内”“国联外交”等外交政策的舆论回应和对国际盟友的分析判断,呈现出杂志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态度;中日交涉是当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问题,《外交评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一方面,撰稿人与外交部在原则上同声共气,另一方面,在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措置欠当”的同时,提出多种外交建议供政府参考;第七章主要探讨《外交评论》提出的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展示外交界和学术界在废约低潮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关注,以及提出的较为理性的修废约方式和手段;第八章将《外交评论》与《国民外交杂志》这两份创刊时间相同、名称相近的杂志作基本比较,对《外交评论》的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和局限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外交评论》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员”、集权统治的“维护人”、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知识的“传播者”、社会政治变化的“映射镜”,归纳其在局部抗战时期所特有的地位和在外交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方啸天[4](2019)在《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作为近代出版业执牛耳者,在历史类书籍的出版上拥有丰硕成果,直接推动了近代史学的发展。同时,这些成果更反映出以商务印书馆为典型的出版业与近代史学之间的关联,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轨迹与特点也能在其中觅得线索。然而,学界涉及多零星碎语,不成篇章。有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整理近代商务印书馆在历史类出版物上的重要成绩,发掘其中所具有的史学价值和影响,从而彰显商务印书馆的史学贡献以及与近代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全文除绪言、结语外,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一章。第一章论述在近代主客观因素驱动下,商务印书馆具有盎然生命力与稳固的基础,与此同时,探讨近代史学在历史叙事方式上的发展需求和商务印书馆应对这种需求所做的有效实践。第二章通过阐述张元济与王云五各自领导的史籍出版道路,总结商务印书馆在整理史籍方面的成绩,并讨论这些史籍成果与近代史家间的互动反馈。第三章依据近代中西史学交汇的文化背景,叙述商务印书馆在不同时期出版外国史着作的变化,以及出版中国历史人物传记与年谱的新突破,并着重论述何炳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历史类书籍上所作的贡献。第四章根据近代历史学分科分工的特点,论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化史丛书》和“大学丛书”与这一学科发展趋势之间的联系,以及两种丛书各自的史学成果与价值。第五章从多元出版的角度出发,论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和以《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为代表的工具书对近代史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各自的史学成果与价值。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5](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丛密林[6](2018)在《契丹骑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契丹以用武立国,靠弓马长驱中原腹地,骑兵为此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契丹人以畜牧射猎为业,生产生活有骑射,祭山祭祖有骑射,狩猎娱乐有骑射,军事战争有骑射,这无疑为骑兵所必备的技能提供了训练条件,而良马、弓矢、武器等装备则是构成骑兵的物质基础。骑兵与契丹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契丹的军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因此,以契丹骑兵为视角,全面系统的研究与之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秉承前辈先贤的治学理念,深入挖掘史料,运用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注重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对契丹骑兵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关于契丹骑兵的形成及其军事素养的提升途径问题研究。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形成早于中原地区,其形成是以“马的驯服”和“骑马游牧民族的出现”为标志和基础,而马具的技术革新促进了骑兵的发展演变,尤其是马镫、高桥马鞍和马铠的出现,促进了重甲骑兵的产生;契丹骑兵的组建受到鲜卑及鲜卑以后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影响较大,对他们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契丹人生存的地理环境是骑兵形成的天然因素;狩猎习俗是维系骑射技能及骑兵军事素养的基础保障;休闲活动是提升骑射技能和骑兵战斗力的有效手段。第二章,关于契丹骑兵的相关军事制度研究。契丹在立国前,狩猎生产与军事战斗合二为一,游猎生产所需的工具即是战场上的武备,全民皆兵皆骑兵,主要以部族军为主;到了遥辇氏后期出现少量步兵,建国后逐渐增多,但仍以骑兵为主。辽朝时期中央骑兵主要有皮室军和斡鲁朵军,地方骑兵主要有“辽内四族”军、南北王军和舍利军。此外还有头下军、糺军、拽剌军、克军等。第三章,关于契丹骑兵武备相关问题的研究。契丹马是中国本土产生的草原马种,亦是蒙古马的先祖。契丹的马具在东胡、匈奴、鲜卑、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发展,并受到唐宋的影响,使马具更加精湛,开始向精美和繁复方向创新发展,契丹鞍更是获天下第一的美誉。契丹高度发展的鞍马具文化,亦充分体现出强盛的骑兵武力。弓的种类主要依照材质来划分,契丹的生存环境为骑兵角弓的制作提供了优质材料;箭镞有15种类型,按照其功能分为兵矢、杀矢和恒矢三种;契丹骑兵的武器装备除了弓矢,还有骨朵、铁槊及长短兵器等;契丹骑兵的铠甲主要沿袭了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并随着冶铁铸铁技术的发展而日趋成熟,随着契丹王朝的壮大而走向精良,以致契丹的武器装备是契丹人最钟爱的战略物资和礼品。第四章,关于契丹骑兵战时分工及战略思想等系列问题的研究。按照骑兵作战中执行任务的类型,将契丹骑兵分为战骑、拦子马、打草谷骑和驿骑四种。契丹骑兵利于在平原上作战,主要依靠奇袭、闪击、追击、救援、迂回、包围、退却和劫粮道等方式取胜。契丹的战马、弓、弓袋、箭袋(又称胡禄或矢箙)及人马甲胄受气候影响较大,甚至会影响战争的结局。契丹骑兵之所以能发挥出作用,离不开军事将领的指挥才能和英明决策,主要体现在骑兵对外作战的战略、战术上。第五章,关于契丹骑兵的历史地位及影响问题的研究。契丹人的地理环境、游猎习俗、军事制度、精良的武备和战时思想赋予了契丹骑兵强大的战斗力,并以此征服统一北方草原诸族,进而南进中原灭后唐、后晋,夺取幽云十六州,长驱华北平原,直抵黄河流域,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至此,成为与北宋对等的国家,在当时东北亚地区地位最高,常以“主子”的姿态处理争端。从而真正凝聚成了以“游牧——农耕”为主导的“二元”正统王朝,这也正是驰骋的骑兵给契丹人带来了这种开阔的“天下”格局。与此同时,驰骋的骑兵也促进了欧亚草原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王晨晨[7](2018)在《夔门世界的历史书写 ——论李劼人“大河三部曲”》文中研究指明李劼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着名作家,有着“中国左拉”的美誉,他的系列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又被称作是“大河三部曲。”“大河三部曲”以恢弘的体制全景式再现了辛亥前夕的历史瞬间,被认为以“一种以多元视角鸟瞰社会变迁为特征的叙事模式,突出了民间社会的场景和历史意识。”“历史书写”是李劼人“大河三部曲”最鲜明的特征,李劼人以出虚入实的笔致力图呈现出历史复杂而多元的形态,而看似传统的文本背后实则是作家试图将历史资源转化为现代理念的实践。本文将重在揭示他所受到的自法国文学、巴蜀文化、五四新文学的三重影响,以及从夔门到世界,而又折返乡土世界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地方记忆的巴蜀世界如何演绎丰富的历史细节。以及在“大河三部曲三部曲”中作家又是如何将历史书写展开,其中有着历史真实与文学选择的博弈,并以教民冲突、红莲教案、保路风潮为历史切面直入近代中国历史冲突的焦点。“大河三部曲”中既有历史人物的原型,也有依托巴蜀的风土人情塑造出的与小说融合为一的虚构人物,这些人物无不显示出历史的复杂性与纵深感,构成了一系列鲜活的历史群像。

魏琰[8](2016)在《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模式开始席卷世界,带来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这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促使西方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工具由人机体的工具变为机械装置即工具机的工具以后,发动机取得了独立的、完全摆脱人力限制的地位”[1],机器作为工具,从出现开始就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在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不仅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而且引发社会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城市从封建手工城市逐步向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转化,开启了人类近现代城市化进程。之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建设中都重视对工业的建设,M.D.布瑞斯指出“在全世界,工业化已成为本世纪中叶(1)一个使人着魔的字眼。”[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制定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经济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后提出的第一个宏伟目标。1950年中苏同盟关系确立,其后苏联同意帮助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体系,并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项工程”,开始对中国展开大规模援助。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五”时期,西安被列为全国新的重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大批苏联援建工业项目在西安设立,在苏联援助西安建设过程中,苏联社会主义理念的城市建设设计理论和原则、建设程序和方法,以及经济技术指标,影响了西安现代城市建设,包括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居住区规划、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以及建筑技术和管理等城市建筑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苏联援助的时代背景下,西安开始由中国典型传统手工业商贸城市向现代化工业城市转变,奠定西安当代城市的格局基础。本论文从五部分进行阐述: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解释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和视角,归纳了苏联援建中国的研究现状,同时确定了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第二章研究苏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工业化发展政策和意识形态对城市建设理论形成的影响,以及苏联在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和工业化理想的建设特征;第三、四章从梳理西安城市传统城市格局入手,分析手工业时期城市发展历程和特征,进而分析苏联援助建设的工业化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建设和转变,以及形成的工业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和工业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建设特征;第五章对苏联援助建设的中国其他城市规划活动进行历史比较,梳理、归纳与总结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与苏联影响的源流关系,即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建设呈现出与苏联关联与交集特征,显现为具有苏联印迹的城市范型;第六章提出苏联援助建设引入的社会主义城市理论在当代城市发展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虽然苏联理论在中国城市建设引入移植中出现问题和冲突,但还需对苏联援助建设给予价值肯定,其中部分设计理念依旧对当今社会的城市建设具有借鉴作用。第七章对苏联援建时期西安城市规划历史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并探讨了后续研究方向。

张帆[9](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陆华[10](2015)在《区域物流枢纽演进机理及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区域物流枢纽发展实践中,存在不少盲目建设、重复布局和无序竞争等问题,造成社会物流资源的较大浪费,导致区域物流网络的运作效率低下。其主要原因是对区域物流网络和枢纽的形成演进规律没有深刻的认识,缺乏宏观的区域物流枢纽规划理论指导,导致我国区域物流枢纽规划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本论文在既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对区域物流枢纽的演进机制和机理、演化模型、层次划分评价体系及聚类分析,以及枢纽内部物流节点设施的动态布局进行系统的深化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对区域物流、区域物流网络及区域物流枢纽、物流节点设施等概念及内涵进行辨析,系统讨论区域物流的结构要素、节点设施的配置方式、结构特征及主要功能;深入探讨区域物流枢纽内各层次节点划分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2)从区域物流发展规律层面,对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进行较详细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区域物流网络结构演化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区域物流网络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分别就区域物流节点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聚集与扩散作用、网络规模经济相应和节点竞争机制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区域物流枢纽形成机理,就基于区域经济演化的形成机理、基于城市范畴形成机理以及基于物流经济要素的运动的形成机理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分析区域物流结构演化阶段和途径;分析区域物流枢纽的发展演变基础;分析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模式。(3)在研究演进机制、机理和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三个演化模型:区域物流网络时间演化模型、以节点吸引为基础的演化模型、基于各边非均衡权值的网络生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以物流节点成长为基础的区域物流网络演化,由于网络节点在选择与之连接的节点时,具有择优性、不同吸引力、非均衡性,促进区域物流网络演进呈无标度网络,也就是具有层次网络结构。因而,通过三个演化模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论证,为现实物流节点发展特点进行了理论探索和解释,也在理论上验证了前述章节对区域物流枢纽结构特征和演化机理的分析。(4)构建区域物流枢纽宏观布局层次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针对枢纽层次划分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对评价指标海选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对初始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构建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分类的宏观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一个区域不同物流节点进行聚类分析,以期对我国区域物流枢纽的层次划分和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5)针对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在区域物流网络中的地位和功能,对其内部的各级物流节点进行有机的合理布局,以实现区域物流枢纽在物流网络中的中枢和转换的功能。由于物流网络节点的选址决策属于长期战略决策,根据近期、中期、远期需求变化构建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两个层级的物流节点设施的动态选址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

二、2003年《哈尔滨铁道科技》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哈尔滨铁道科技》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 先行研究概况
        (一) 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二) 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三、 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
第一章 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1932-1936)
    第一节 哈尔滨文坛的特殊面貌
        一、 革命文艺的传播者金剑啸
        二、 三郎萧军的烽火人生
        三、 命定独行的萧红
        四、 左翼文学的骁将罗烽
        五、 松花江畔的文学才女白朗
        六、 革命文学家舒群
    第二节 反侵略主题文学阵营的形成
        一、 反侵略模式的斗争与牺牲
        二、 反满抗日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伪满洲国中期的哈尔滨文坛(1937-1941)
    第一节 白色恐怖下的哈尔滨文坛
        一、 日伪当局对哈尔滨文坛的全面垄断
        二、 殖民文化政策下服务时局的附逆与高压下的沉默反抗
    第二节 黑暗中的星火--抗联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
        一、 “松柏后凋”的哈尔滨诗歌文艺
        二、 向往光明的哈尔滨抗联作家李兆麟
    第三节 文化荒漠中的“大北风作家群”
        一、 “一位斯文的抗日战士”关沫南
        二、 黑土地上的文学硬汉陈堤
    第四节 风雨飘摇中的《国际协报》
        一、 《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
        二、 特殊时代的印记
第三章 伪满洲国后期的哈尔滨文坛(1941-1945)
    第一节 日伪当局高压殖民政策的垂死挣扎
        一、 《艺文指导要纲》的产生背景
        二、 日本殖民文化政策的日益残酷
    第二节 流亡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的文学活动
        一、 “流亡文学”生命力的张扬及文化属性
        二、 哈尔滨籍流亡作家萧红小说创作的顶峰
第四章 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
    第一节 伪满时期哈尔滨的日系文学—以杂志《北窗》~①为例
        一、 《北窗》创刊的时代背景
        二、 异文化研究的热潮
        三、 “开拓文学”的兴盛
    第二节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
        一、 牛岛春子的创作历程
        二、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以《祝廉天》为中心
    第三节 哈尔滨文坛时期的竹内正一
        一、 《北窗》的编辑生涯
        二、 竹内正一的文学宿命
        三、 竹内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第四节 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的俄侨文学
        一、 哈尔滨俄侨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作家—拜阔夫
        三、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文学报刊杂志—以《边界》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大事记(1931——1945)
附录 二:伪满洲国时期影响哈尔滨文坛主要人物生平简介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公安英模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2 公安英模文化概述
    2.1 公安英模文化的概念
        2.1.1 英模与英模文化
        2.1.2 公安英模与公安英模文化
    2.2 公安英模文化的内容结构
    2.3 公安英模文化的功能
    2.4 公安英模文化的特点
3 公安英模文化的历史演变
    3.1 公安英模文化的发生(1949—1956)
        3.1.1 公安英模表彰制度的探索
        3.1.2 公安英模评选办法的出现
        3.1.3 公安英模文化宣传的萌芽
    3.2 公安英模文化的发展(1956—1966)
        3.2.1 公安英模表彰制度的统一
        3.2.2 公安英模评选机制的形成
        3.2.3 公安英模文化宣传的强化
    3.3 公安英模文化的停滞(1966—1978)
    3.4 公安英模文化的繁荣(1978—至今)
        3.4.1 公安英模表彰制度化
        3.4.2 公安英模评选机制化
        3.4.3 公安英模文化宣传时代化
        3.4.4 公安英模优抚体系化
    3.5 公安英模文化的演变解析
        3.5.1 公安英模文化演变的动力
        3.5.2 公安英模文化演变的结构特征
        3.5.3 公安英模文化的精神内涵生成
4 公安英模文化的现实审视
    4.1 公安英模文化的成就
        4.1.1 公安英模群像的形成
        4.1.2 中国特色公安英模文化体系的出现
    4.2 公安英模文化的作用
        4.2.1 人民警察形象的正面塑造
        4.2.2 公安职业文化的榜样作用
        4.2.3 公安精神文化的价值引领
    4.3 公安英模文化的不足
        4.3.1 成果分布不均区域差距较大
        4.3.2 表彰活动失序荣誉价值弱化
        4.3.3 监管存在漏洞选树出现异化
        4.3.4 受众主体缺位激励作用不足
5 公安英模文化的未来发展路径
    5.1 构建合作共建机制缩小区域差距
        5.1.1 建立公安英模文化合作机制
        5.1.2 合作共建公安英模文化品牌
    5.2 优化荣誉称号体系完善表彰制度
        5.2.1 规范公安机关荣誉称号体系
        5.2.2 设立人民警察勋章
    5.3 加强教育监督堵塞选树漏洞
        5.3.1 注重公安英模的教育培养
        5.3.2 强化公安英模的监督管理
    5.4 创新选树与宣传方法增强文化激励作用
        5.4.1 创新选树机制,彰显文化激励功能
        5.4.2 优化宣传环节,营造文化激励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因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应时而生的《外交评论》
    第一节 创办背景
    第二节 办刊宗旨
    第三节 编辑发行
    第四节 办刊栏目和作者群体
第二章 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
    第一节 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
    第二节 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
第三章 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
    第一节 增强国家实力
    第二节 整理外交机能
    第三节 重视文化外交
第四章 介述与解析法西斯主义
    第一节 何为法西斯主义
    第二节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评价
    第三节 独裁统治是法西斯主义之实质
    第四节 引发战争是独裁统治之趋势
第五章 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
    第一节 应和“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
    第二节 争取国际盟友
    第三节 积极推介国联
    第四节 对国联外交从“希望到失望”的无奈应答
第六章 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
    第一节 揭露日本外交野心
    第二节 批评对日外交“措置欠当”
    第三节 建议对日外交的几种方案
    第四节 “敌乎?友乎?”传递中日外交新宣示
第七章 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
    第一节 废约进程的戛然变奏
    第二节 条约特权的重点关注
    第三节 修废方式的理性思考
    第四节 修废主张的特点、影响及局限
第八章 对《外交评论》的基本评价
    第一节 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的特点
    第二节 作用与影响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1932-1937 年《外交评论》目录列表
后记

(4)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商务印书馆成长环境及近代史学发展需求
    第一节 作为新式出版平台的有利环境
        一、新式学堂的兴起
        二、传统书业的没落
        三、上海地区优越的人文地理条件
    第二节 近代史学发展的客观因素
        一、历史叙事方式的改变
        二、商务印书馆新编历史教科书的有效实践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第一节 早期史籍出版意识的变化
        一、出版史籍的殷鉴救亡意识
        二、自觉保存古代史学成果的意识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史籍出版双轨及其史学价值
        一、张元济的史籍出版道路及其史学价值
        二、王云五的史籍出版道路及其史学价值
        三、商务印书馆出版史籍与史家反馈互动
第三章 中西交汇下历史类书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外国史着作出版的不断成熟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人物传记出版上新的突破
        一、《少年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二、《中国史学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第三节 何炳松与商务印书馆历史类书籍的出版
        一、何炳松重视西洋史学着述的出版方向
        二、何炳松主编《史地小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第四章 分科分工下的历史类书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第一节 《中国文化史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一、出版《中国文化史丛书》的史学酝酿
        二、《中国文化史丛书》的组稿与来源
        三、《中国文化史丛书》史学价值及意义
    第二节 “大学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一、出版“大学丛书”的前期酝酿
        二、“大学丛书”中历史类书籍质量的两重保证
        三、“大学丛书”中历史类书籍的高质量
        四、“大学丛书”的史学意义
第五章 杂志、工具书的出版及其史学贡献
    第一节 《东方杂志》及其史学价值
        一、史学史及史学方法研究类成果
        二、中国史研究类成果
        三、世界史研究类及其他成果
        四、《东方杂志》的史学意义
    第二节 出版工具书及其史学价值
        一、《中国人名大辞典》及其史学价值
        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及其史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契丹骑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契丹骑兵的形成及其军事素养的提升途径
    第一节 骑兵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的驯服是骑兵产生的先决条件
        二、以骑马为标志的游牧民族出现是骑兵形成的基础
        三、马具的技术革新促进了骑兵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契丹骑兵的形成
        一、从契丹族的历史演变追溯契丹骑兵的形成
        二、地理环境是契丹骑兵形成的天然因素
    第三节 骑射技能在契丹人生活中的积累
        一、契丹的游猎生活维系和提升了骑射技能
        二、辽朝的“四时捺钵”延续和强化了骑射技能
        三、休闲训练是提高骑射技能和军事素养的有效途径
第二章 契丹骑兵的相关军事制度
    第一节 建辽前期的相关军事制度
        一、契丹古八部时期的松散酋帅制度
        二、契丹大贺氏时期的双重统治制度
        三、契丹遥辇氏时期的军事首长制度
        四、契丹的统兵官职:夷离堇、于越、挞马
    第二节 辽朝时期的相关军事制度
        一、中央的护卫骑兵:皮室军、斡鲁朵军
        二、地方的部族骑兵:部族军、舍利军
        三、中央与地方结合性质的骑兵:头下军、糺军、克军、拽剌军
    第三节 军事制度的发展变革对契丹骑兵的影响
        一、契丹骑兵统兵机构及官职的变革
        二、契丹骑兵数量的变化
        三、契丹骑兵由部族军向常备军的转变
        四、由全军骑兵向以骑兵为主的多元兵种发展
第三章 契丹骑兵的武备
    第一节 契丹的战马
        一、战马的品种、特征
        二、战马的类型
        三、战马的数量与来源
    第二节 契丹骑兵的马具
        一、游牧民族马具的发展演变对契丹骑兵的影响
        二、契丹骑兵的马具特征
    第三节 契丹骑兵的武器装备
        一、弓的种类及功能
        二、箭镞的形制及特征
        三、骑兵的长短兵器
        四、骑兵的甲胄
第四章 契丹骑兵的战时分工及战略思想
    第一节 骑兵的战时分工
        一、侦察敌情的拦子马骑
        二、粮草补给的打草谷骑
        三、传递公事的驿骑
    第二节 骑兵的战时特点
        一、契丹骑兵的战时特点
        二、气候环境对契丹骑兵作战的影响
    第三节 契丹典型的军事思想家及其战略战术
        一、耶律阿保机的军事思想及其战略战术
        二、耶律休哥的军事思想及其战略战术
第五章 契丹骑兵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骑兵的战斗力增强了契丹的征服性
        一、骑兵是契丹武力强盛的决定因素
        二、骑兵是维持契丹生存发展与实现草原一统的牢固基础
        三、骑兵改变了中原王朝的军事战略及当时的政治格局
    第二节 驰骋的骑兵给契丹人带来了开阔的“天下”格局
        一、骑兵促进了契丹民族凝聚成“游牧——农耕”的“天下”正统
        二、驰骋的骑兵促进了欧亚草原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7)夔门世界的历史书写 ——论李劼人“大河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李劼人“大河三部曲”概说
    第二节 “大河三部曲”中的历史向度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二章 “大河三部曲”思想来源探究
    第一节 夔门之外:法国文学的滋养
        一、翻译的影响:从《包法利夫人》到《萨朗波》
        二、自然主义的余波
    第二节 冲出夔门:五四新文学的刺激
        一、出版的影响:以《新文学大系》为参照
        二、社团的影响: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中心
        三、鲁迅的影响:以文言小说《怀旧》为例
    第三节 重返夔门:巴蜀文化的调和
        一、文学地理与“风景”呈现
        二、民间立场与“声音”表达
        三、饮食书写与“川味”叙事
第三章 “大河三部曲”历史书写
    第一节 “大河三部曲”中的历史场景
        一、洋教想象下的教民冲突
        二、大众的狂欢:看杀廖观音
        三、迫近的历史现场:保路风潮
    第二节 “大河三部曲”中的历史群像
        一、“非道德”:以“蔡大嫂”为代表的女性形象
        二、“非英雄”:“郝氏父子”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形象
        三、“非极恶”:“赵尔丰”为代表的官僚形象
第四章 再论“大河三部曲”的“改写”与“重写”
    第一节 “改写”与“重写”动因
    第二节 前后文本差异
    第三节 多元文化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李劼人研究论文索引
后记

(8)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政治背景——中苏同盟关系
        1.1.2 经济背景——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
        1.1.3 区位背景——西安工业地位的确立
    1.2 课题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相关定义、时间范畴和概念界定
        1.4.1 相关定义
        1.4.2 时间范畴
        1.4.3 概念界定
    1.5 研究综述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难点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二十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初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理论
    2.1 20 世纪 20-60 年代初苏联政治与经济特征
        2.1.1 苏联历史文化源流
        2.1.2 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1.3 苏联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政策
    2.2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思想根源和建设特点
        2.2.1 苏联城市建设主导意识形态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2.2.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目的
    2.3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规划建设
        2.3.1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思想
        2.3.2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2.3.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特点
    2.4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工业区、工厂区与工业建筑理论
        2.4.1 苏联城市工业区规划理论与特征
        2.4.2 苏联工厂区规划、工业建筑理论
    2.5 苏联工人住宅区规划与住宅建筑理论
        2.5.1 工人住宅区与住宅
        2.5.2 苏联住宅区规划理论
        2.5.3 苏联工人住宅建设特点
    2.6 小结
3 手工业及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1 西安城市地理环境特征概述
        3.1.1 地理环境特征
        3.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3.2 手工业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2.1 手工业时期西安空间区位优势
        3.2.2 手工业时期西安城市格局的演变
        3.2.3 手工业时代的西安城市空间特征
    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3.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工业发展
        3.3.2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规划
        3.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工业分布特征
    3.4 西安近代工厂、工业建筑和城市居住形态
        3.4.1 西安近代工厂区和工业建筑
        3.4.2 西安近代民居形态
    3.5 小结
4 苏联援助建设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4.1 城市建设背景
        4.1.1“生产性城市”建设方针
        4.1.2“一五”时期西安工业建设
    4.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西安城市规划
        4.2.1 1950、1951、1952 年西安都市发展计划
        4.2.2 借鉴苏联规划理论的《西安市 1953—1972 年城市总体规划》
        4.2.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三次都市计划与 1953-1972 年西安城市规划比较
        4.2.4 苏联城市理论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4.3 《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工业区规划及工厂建设
        4.3.1《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的工业区规划
        4.3.2 苏联援建的西安工厂区规划建设
        4.3.3 苏联援建的工业厂房建筑
    4.4 苏联援助建的工人住宅区与住宅建筑
        4.4.1 西安工业建设与工人住宅需求
        4.4.2 苏联援建影响下的工人住区规划
        4.4.3 苏联设计理论影响下的工人住宅
    4.5 小结
5 苏联援助建设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
    5.1 新中国初期工业城市建设概述
        5.1.1 影响新中国工业城市分布的因素
        5.1.2 依托“156 项工程”的新中国工业分布
        5.1.3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城市类型的划分
    5.2 苏联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途径
        5.2.1“苏联模式”的引入方式
        5.2.2“一五”时期苏联专家对中国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
        5.2.3“苏联模式”影响形成的建设理念、方式与特点
    5.3“苏联模式”影响的中国城市建设
        5.3.1 城市内部整合
        5.3.2 城市外部新区
        5.3.3 新建工业城市
    5.4“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和住宅区建设
        5.4.1“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建设
        5.4.2“苏联模式”影响的住宅区建设
    5.5 小结
6 苏联援建的价值与启示
    6.1 苏联援助建设的指导意义
        6.1.1 城市建设全面师从苏联
        6.1.2 城市建设以工业为核心
        6.1.3 城市建设与计划相结合
    6.2 苏联援助建设的作用
        6.2.1 苏联援建的现象
        6.2.2 苏联援建的文化内涵
        6.2.3 苏联援建的时代性作用
    6.3 当代城市转型中的保护与发展
        6.3.1 城市工业遗产视角的传统工业区保护
        6.3.2 城市更新视角的传统工业区发展
    6.4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1 苏联援建的“156 项工程”
附录2 《1953~1972 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附录3 苏联援建西安建设大事记
附录4 1949-1960 年苏联城市建设相关译着

(9)《<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区域物流枢纽演进机理及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总体研究进展
        1.2.2 区域物流相关研究
        1.2.3 城市物流研究
        1.2.4 区域物流枢纽研究
        1.2.5 枢纽演化相关研究
        1.2.6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演化研究
        1.2.7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可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空间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物流枢纽演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复杂系统理论
        2.1.1 理论描述
        2.1.2 复杂系统理论对物流枢纽发展的启示
    2.2 区位理论
        2.2.1 区位理论的基本论述
        2.2.2 区位理论对物流枢纽发展的启示
    2.3 区域产业集聚理论
        2.3.1 物流区域产业集聚
        2.3.2 区域产业集聚对区域物流系统形成的作用
        2.3.3 物流产业的空间聚集对其他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
        2.3.4 产业集聚与物流空间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
        2.3.5 产业集聚理论对区域物流网络空间体系规划布局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区域物流枢纽的概念、结构及特征分析
    3.1 相关概念分析
        3.1.1 区域物流
        3.1.2 区域物流网络及节点
        3.1.3 区域物流枢纽相关概念及辨析
    3.2 区域物流枢纽的结构要素与特征
        3.2.1 区域物流枢纽结构要素
        3.2.2 区域物流枢纽内物流节点设施的配置模式
        3.2.3 区域物流枢纽的特征
        3.2.4 区域物流枢纽的主要功能
    3.3 区域物流枢纽及枢纽内节点设施的层次划分
        3.3.1 区域物流枢纽的层次划分
        3.3.2 区域物流枢纽内节点设施的层次划分
        3.3.3 区域物流枢纽与物流节点设施之间的相互联系
    3.4 本章小结
4 区域物流枢纽的动力机制及演化机理研究
    4.1 区域物流枢纽形成演化的外部因素
        4.1.1 区域经济的发展
        4.1.2 区域产业布局的不均衡
        4.1.3 物流需求多样化和网络化的扩张
        4.1.4 物流节点的区位优势
        4.1.5 物流设施、设备要素
        4.1.6 服务体系的完善
        4.1.7 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
    4.2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
        4.2.1 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4.2.2 集聚与扩散相互作用
        4.2.3 网络规模经济效应作用
        4.2.4 节点竞争机制作用
    4.3 区域物流枢纽形成机理分析
        4.3.1 基于区域经济演化的形成机理
        4.3.2 基于城市范畴的形成机理
        4.3.3 基于物流经济要素运动的形成机理
    4.4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阶段
        4.4.1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空间拓展阶段划分
        4.4.2 区域物流网络演化阶段的结构形态
    4.5 区域物流枢纽形成的途径分析
    4.6 区域物流枢纽的发展演变基础
        4.6.1 物流网络基础上的演变
        4.6.2 运输枢纽基础上的演变
        4.6.3 产业发展基础上的演变
    4.7 物流枢纽城市发展模式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区域物流枢纽演化模型研究
    5.1 基于时间序列的区域物流网络演化与生长模型
        5.1.1 时间序列演化模型
        5.1.2 模型分析
    5.2 区域物流网络节点发展演化研究
        5.2.1 以节点度数为基础的演化模型
        5.2.2 以节点吸引为基础的演化模型
        5.2.3 基于各边非均衡权值的网络演化模型
    5.3 本章小结
6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分类评价体系构建与聚类研究
    6.1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分类评价体系构建的的必要性
    6.2 区域物流枢纽宏观布局层次分类概述
        6.2.1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划分的内涵
        6.2.2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划分的规划现状
        6.2.3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划分在规划中的作用
        6.2.4 区域物流枢纽宏观布局层次分类研究的内容
        6.2.5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分类建模原则
    6.3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划分初始指标体系的构建
        6.3.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6.3.2 区域物流枢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
        6.3.3 构建指标体系的步骤和方法
        6.3.4 初始评价指标的收集与遴选
    6.4 区域物流枢纽布局层次划分指标优化
        6.4.1 样本数据的标准化
        6.4.2 初始指标的筛选
        6.4.3 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
        6.4.4 区域物流枢纽布局评价指标归类与命名
    6.5 AHP与层次聚类法结合的区域物流枢纽聚类分析
        6.5.1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聚类的基本原理
        6.5.2 区域物流枢纽聚类分析的主要运算步骤
    6.6 本章小结
7 区域物流枢纽内的物流节点设施动态布局规划研究
    7.1 物流节点选址研究综述
        7.1.1 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分类
        7.1.2 物流节点选址模型及算法
        7.1.3 国内外研究小结
    7.2 物流节点动态布局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
        7.2.1 研究对象
        7.2.2 问题描述
        7.2.3 数学模型
        7.2.4 求解算法分析
        7.2.5 算例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论文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2003年《哈尔滨铁道科技》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D]. 刘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公安英模文化研究[D]. 王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9)
  • [3]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D]. 余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D]. 方啸天. 扬州大学, 2019(02)
  • [5]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6]契丹骑兵研究[D]. 丛密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7]夔门世界的历史书写 ——论李劼人“大河三部曲”[D]. 王晨晨.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D]. 魏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9]《<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区域物流枢纽演进机理及规划研究[D]. 陆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1)

标签:;  ;  ;  ;  ;  

2003年《哈尔滨铁路技术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