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开发过程_教学设计论文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研制过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过程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描述一般栏目

      1.特征与过程描述

      一般栏目是对本次课堂教学的一个简约描述。为了说明《爱莲说》的教学基本特征,本案例的“一般项目”包括教学主题、教学课时、授课对象、教科书版本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描述教师的教学观念。

      2.案例呈现

      《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爱莲说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时:2课时

      授课日期:2013.10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版)

      教学描述:《爱莲说》这篇经典散文以莲的美好形象比喻具有美好品质的君子,从莲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气质特点等三个层面展现莲的美好。本文借“莲”抒志,依托菊和牡丹从旁映衬,既曲折地传达出当时社会追逐名利、攀附富贵的污浊世风,又透露出作者在浮靡世风下不愿消极避世的独立品格。

      二、界定学习目标

      1.特征与过程描述

      语文教科书中的范文为本次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教学材料,但是“如何学这些内容”“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如何判断学生学习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些都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研究。基于这样的思考,本节课学习目标的界定经历了三个主要环节:其一,确定与本课教学相适应的内容标准;其二,分析内容标准所要求的认知维度(关键动词)和知识维度(学习要求);其三,按照学习要求界定本次学习目标。

      2.案例呈现

      (1)选择与本课对应的内容标准

      课文以“莲即是人,人即是莲”的方式表达了“虽身处污浊环境却不沾染污秽、庄重质朴的美好品行”。赏析本文中的关键语句、把握写作意图及探究文章的写法,是《爱莲说》的学习要义,与之相对应的内容标准有:

      ①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阅读)

      ②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阅读)

      (2)分析内容标准中的关键词

      内容标准①中的关键动词是“理解”,从学习心理学来看,“理解”是指从口头、书面和图画传播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包括解释、举例、分类、概要、推论、比较、说明等层次。分析本课的学习要义,其中更主要的是指能够从课文提供的信息里得出一定的结论,结合八年级学生学习特征,我们将本次学习的认识程度界定为“概要”“推论”层面。

      内容标准中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概念性的知识,它更多表明的是文中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

      内容标准②中的关键动词是“欣赏”,是指要弄清楚隐含在文中未言明的含义,在感受其中意义的过程中,情感上满意的反应,其认识程度属于“分析”“评价”的范围。

      内容标准中的“作品的内涵”“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是在特殊情境(包括学习者个人背景)对所学内容综合(理解、评论、感悟)处理的结果,这些也是作品中的内容,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

      针对上述分析,本次教学所涉及内容标准的关键结构如表1所示。

      

      (3)界定学习目标

      依据上述分析,综合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实际教学情况,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界定为:

      ①通过默读课文,抓住文中写莲的关键语句,能够简明概括莲的形象特点;

      ②小组合作,比较莲、菊、牡丹的形象,能够推断出文章主旨及主要写法;

      ③联系实际和自身体验,能够清晰地表达《爱莲说》的现实意义。

      3.专家点评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对“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一致性思考,这既反映出教师的课程意识,也标示着教师的教学观念。本案例清晰呈现了教学目标界定过程,从标准要求、文本解读、学情分析等方面描述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这种学习目标的界定过程有助于教师超越个人经验,准确把握不同学段、不同文本的语文学习功能,从而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三、设计学习评价

      1.特征与过程描述

      课堂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完善学生的学习表现,确保课堂学习目标的实现,让学生有机会将学习成果得以充分“表现”就成为评价任务的要旨。因此,评价设计过程中就要为学生的“表现”提供适当的机会,搭建合适的平台。本课教学中,学习目标①、②是结果性目标,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建构性反应,以考查其理解的程度;学习目标③是表现性目标,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和创造能力,任务情境需要密切联系实际。针对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了与之相应的学习评价任务,开发出评价指标,用以检测学生学习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

      2.案例呈现(见表2)

      

      3.专家点评

      教师在界定好学习目标后,就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评价任务,一方面保证了学习目标与课堂评价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有益于发挥课堂评价指导教学实施的功能,学习评价就像一座“桥梁”一样连接起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从设计内容来看,本案例评价任务叙述清晰,契合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从而引出判断目标达成情况所需要的行为表现。同时,教师还专门设计了与评价任务相对应的评价指标,这有益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判断,也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任务。建议评价指标进一步细化,提高它的可操作性。

      四、设计教学活动

      1.特征与过程描述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形成语文能力,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致力于创设让学生愿“做”、能“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文本、作者、学生、生活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在活动中展开充分的对话。同时,为了确保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的一致性,每个教学活动均指向相对应的学习目标。

      2.案例呈现(见表3)

      3.专家点评

      

      本案例的教学活动围绕学习目标有序展开,预设的评价任务也镶嵌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设计与安排聚焦目标达成,环节清楚,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学习方式丰富、多样,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议一议的过程中“学一学”,突出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将教学目标和学习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也就避免了“教学根据感觉走,只教内容不管结果”的教学误区。但是,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对活动内容关注不够,如何在活动过程中更好地渗透学习内容,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施中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完善。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通过融合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和学情,完整、清楚地呈现出关于某一主题或知识点教学的专业活动设计。避免教师过于“依靠个人经验”或“教教科书”的误区。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通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的一致性思考,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生动性。当然,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实施也还存着相当多的困难。例如,教学时间的问题,在基于标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交流多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长了,当前的课时安排就很难满足;再如,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教师有不同的观点,有时相互之间理解的差异还比较大,这就对课程标准的清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基于标准的教学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同样需要更多的教学支持与帮助。

标签:;  ;  ;  ;  ;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开发过程_教学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