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物理课堂的师生关系论文_夏桂霞 崔洪兴

如何构建物理课堂的师生关系论文_夏桂霞 崔洪兴

夏桂霞 崔洪兴 山东省平原县第五中学 253100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侧重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一场教学改革的风暴就此展开,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

关键词:演员 导演 角色转换

要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首先要改变原来已经“模式化”的师生关系,彻底打破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由原来的一口一口地给学生“喂食”,变为让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找食”,并且会“择食”。

一、对师生关系重新定位

以前的师生关系是“演员”和“观众”的关系:老师在“舞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聚精会神”地“听”,不时再象征性的齐答几个问题,这就是一节非常标准的“好课”。在这种模式下,很少有学生会对老师讲过的问题提出质疑,就是偶尔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表达的机会。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

要想实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只有放手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不要让他们只在台下被动地“听”,而是让他们到台上主动地“讲”,这样才能切身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而做为老师的我们需要在一旁做好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所以我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只有学生进入“角色”了,才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才会在一起争论不休;才会尝试着解决问题。

二、教师要勇于打破陈规

俗话说,不破不立。墨守陈规,我们将看不到任何希望,改革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在转型初期,学生不适应,老师也很不适应:要学生说但他们却不会说;老师想说却又不让说,矛盾的思想可想而知。没关系,适应总得有个过程。在新模式推行过程中,肯定会暴露很多问题,走不少弯路,还可能会导致学习成绩暂时的不理想,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要遇到一点挫折,听到一句“风言风语”就开始打退堂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咬牙坚持,因为“彩虹总在风雨后”。

三、教师要甘于从“台前”走向“幕后”

以前,老师牢牢控制着“话语权”,学生根本没有“插嘴”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要敢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有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只有学生勇于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了,我们才能发现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让学生齐答几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效果很好,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虚假繁荣”,学生心中的疑问被“无情掩盖”了。

有一次,老师上课时给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一艘正在海面上航行的轮船,总重G总为50000N,问它排开的水的重力为多少?一学生起来答道:“因为轮船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所以轮船受到的重力G总等于水对它的浮力F浮,而浮力F浮又等于轮船排开的水的重力G排,所以:G排=G总=50000N。思路清晰,很好!”老师迫不及待地抢过了话题,把原理解释得一清二楚,最后还不忘适当点评。我无语了:思路清晰,很好!这是对那位学生的表扬还是自我表扬?!我们的老师又习惯性的“抢镜头”了。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从“台前”走向“幕后”,把“表演”的机会“还给”学生。

四、教师要帮助学生“入戏”

以前的学习是学生看着我们表演,其中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他们是无法体验到的。只有亲身经历了,印象才是最深刻的。物理大量的规律、结论都来自于实验,如果我们没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来龙去脉”而只是把结论硬“塞给”学生,他们从心理上是不接受的,而且也不会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给以后知识的应用埋下了隐患。我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看视频的不用嘴讲;能演示的不看视频;能分组的不做演示;能分10组的不分8组。一句话,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县教育局教研室的阮主任在评课时说过的话让我感受颇深:老师给学生上课就好象教练教学员开车一样:你只是一味地讲开车技巧,却从来不让他上车,即使学员把技巧背得滚瓜烂熟,上车以后脑子依然是“一片空白”。怎么办?上车练!在实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师对课堂要收放有度

物理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形形色色的,有的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很少,学生可能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这对后面探究活动的开展设置了障碍,老师要因势利导,适时拓展学生的思路,使更多的同学能够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但有的问题,学生在生活中感触很多,好奇心自然很重,提出的问题也五花八门,一节课根本解决不了,我们可以把典型的问题拿出来一起探究,其它的问题后面再研究,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上课的进度。如果这节课涉及的知识不是太难,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已经掌握了本节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生活实例,不断拓展学生视野。我在讲授《质量》这节课时,在处理完本节的问题后还有几分钟的时间,针对砝码生锈导致称量不准的问题,我马上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一个菜农在集市上卖菜时,不小心把秤砣掉在了地上,上面粘了一块泥巴。菜农用这样的秤卖菜是买方吃亏还是卖方吃亏?学生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答案在争论的过程中逐渐浮出水面。老师要学会根据课文的难易和时间的松紧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适时的收放,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课堂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课堂上既需要教师积极的“导”,更需要学生投入的“演”。两者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而充满活力的。

论文作者:夏桂霞 崔洪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3

标签:;  ;  ;  ;  ;  ;  ;  ;  

如何构建物理课堂的师生关系论文_夏桂霞 崔洪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