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课改中两个突出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改论文,语文论文,两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之一:课程资源泛化,非语文活动过多
课改以来,有教师片面地理解新课标中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量地从课外选取教学素材,将各种媒体中的优秀之作运用于指导学生阅读及与口语交际训练。什么“说话课”“说写课”“读写课”应有尽有。甚至许多非语文的活动也纷纷粉墨登场,比如为了让学生学习写作,就拿大部分时间打乒乓球。球打得热热闹闹,但到指导写作的时候却草草而过。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课堂上占用大量的时间绘画、做手工、做实验,这到底对学生掌握语文起多大作用?其实,课程名目多、门类多、活动多、形式多,义重新造成了师生的过重负担。
所以,我们在坚持大语文教育观的同时,要防止本体异化,更要奠基固本。课标中的大语文教育观,主要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在新课标中,实施建议部分专列一节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及的课程资源多达27种,这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的理念,倡导了在生活中学语文和用语文的理念。但对事物发展起主要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科书和课堂教学起着奠基的作用,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我国在历次语文课程改革中,都把教材建设作为核心工作,本次课改也不例外,原因正在于此。没有课本的学习,哪来超越课本的智慧;没有课堂的学习,哪来超越课堂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关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时候,要清醒地认识到教科书是主要课程资源,要特别注意发挥教科书的作用,防止主要课程资源的泛化。主要课程资源泛化的后果,只能是“课内损失课外补”,重新加重学生的负担。
当然奠基固本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语文学科虽然也重视“综合”,但这种“综合”不是抽象的综合,而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不能因为要“综合”而异化了本体,甚至消融了本体。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应是学习母语的实践活动,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观察、思维、想象、情感等活动。在语文课上“不务正业”而丢掉了“本”,必然会挤占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时间,大大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问题之二:教学方法泛化,教学流于形式
课改以来,课堂教学由形式主义演化出来的“浮华”现象有所抬头,所谓“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比如合作学习热热闹闹,似乎所有的教师一夜之间都成了研究、应用合作学习的高手。不过你如果走到学生中间看一看,就知道他们在怎样合作:有的在说,有的没听;有的抢着说,而不顾其他人正在发言;讨论了半天也没有结果,连对方说什么都听不清,更别提合作了。而更多的情况是“走过场”,教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学生还未充分讨论合作,教师就已“鸣锣收兵”。自主学习也如此,教师走进教室让学生自己读书,然后自己提问,接着小组讨论解疑,最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作汇报或每人汇报一个问题。而在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有的在课堂上乱溜达,有的在讲台前等待,有的干脆低头看教案,以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这是无效的“放羊式”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实施形式、评价方式以及备课思维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在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群人”的活动,人们已经习惯于让这群人“静坐”在各自的位置上,步调一致地听讲,或者练习。这种整齐划一的情形显然不是教学的最佳组织形式,但教师们在试图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困难不外乎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课堂组织方式的多样化缺乏比较系统的思考和了解;其二是在不同组织方式的具体“操作技术”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训练。在种种困难面前,教师如何在课改的呼唤中理解并学会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性的学习呢?“小班教学”“网络化教学”的确是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学校品牌的理想目标,但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高歌某些“先进理念”所能解决的,因此作为教师要致力于研究和掌握语文课堂灵活而有效的组织方式以及与这些方式相适应的具体的“操作技术”。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笔者主张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求实、求新、求活,三者有机结合的原则。
求实。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得朴实,学生要学得扎实。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主要指: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的基本技能,精读略读浏览的一般方法,观察积累材料的方法,记叙说明议论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即要善于阅读,善于写作,善于口语交际。再次,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主要有:认真自学课文的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勤动笔墨常积累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此外,还包括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等。应当强调的是,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主要应在自主的语文实践中发现、习得、养成、提高。
求新。首先,是理念新。其核心是先进的教育观、学生观。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与发展,重点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师而言,一是要学会尊重和宽容学生,这不仅仅是教学艺术,而且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二是要珍惜学生的独特理解,鼓励学生敢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甚至力排众议,独树一帜;三是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自我体验。其次,是课程内容新。课程内容要有时代感,体现人类进步、科技发展、现代意识,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他们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除了教科书要体现时代精神,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也要合理利用学校、地方、现实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再次,是教学方式新。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有赖于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与赏识。这里特别强调教师的“导学”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束之高阁,仍然按课前的设计“走方案”(此为“教师牵着学生走”);也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迷失了教学目标(此为“教师跟着学生走”);更不能学生的提问、教师的设计“两张皮”,一会儿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会儿又想起了教案,照着教案去教,使教学显得杂乱无章(此为“师生一起钻进丁暗胡同”)。自主、合作、探究的发现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不应把二者对立起来。师生应一切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该自学时自学,该合作时合作,该讲解时讲解,两种学习方式合理运用,才能收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第四,评价要新。要转变评价观念,改进评价方式,使评价不仅不成为课改的瓶颈,而且能为课改保驾护航。
求活。一方面指教师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另一方面指学生学法要活,思维要活,感情要活。
求活,首先就是要让学生乐学,这是语文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主体,一个思想、能力、习惯等处于稚嫩阶段的学生,若要使其逐步自觉地培养起语文素养,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对语文的热爱与追求。为了让学生向往、热爱语文课堂生活,我们要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一个有情意的课堂、一个生动的课堂和一个能产生成功体验的课堂。因为“热爱”可以使一个学生执著地行走于语文学习的成功之路上。其次,教和学的“活”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现场和教学细节中去,这是教学的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和生命载体。教师在深入教学现场和教学细节的同时,要学会用一种反思的目光对其加以研究和审视,并通过其中所反映出的个别问题引发对整体教学的思考。再次,语文课堂要创造出一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限性和无限性并存的教学生态。在语文教学中,预设和生成交互着,学生能在新生成的、不确定的因素中闪现智慧之光,在不断拓展的无限性中打开思维的新视野。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调整预设方案,调控教学节奏,使教学开合有度,收放自如,动静有节,快慢有致。
总之,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课程理念,我们所缺少的是对这些理念具体运用、操作的探索。所以,执著地保持一种实践中的反思状态、一种清醒状态,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应是新课改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