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对比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应用治疗首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4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种药物使用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分裂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情况均较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具有改善效果,且其不良反应的情况一致,但氨磺必利的改善效果更佳。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29-02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类疾病中占据绝大部分,且病症的发病率较高,治疗后复发情况也较为普遍,对患者有极高的致残几率,并且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社会带有一定的危险性[1]。因此,该病症人群需要通过长期服用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并逐渐改善其分裂症状。长期的药物治疗会导致患者体内代谢功能出现紊乱,并且对于精神分裂症使用的药物种类较多[2]。因此,选择危害性最小的药物,能够减少病患的治疗创伤,减少其并发症,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以及阴阳性症状。此次研究主要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氨磺必利的治疗效果更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从2014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相关检查确诊,均符合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93例,女性患者67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1.4±2.8)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1.4±0.2)年。排除标准:相关药物禁忌症;重大脏器功能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利培酮口服,第一天药量控制为1Mg,之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将药量提升至每次服用5m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氨磺必利口服,第一天用药量控为150mg,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变化程度,将药量提升至400~600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进行两个疗程的治疗,4个星期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及评判标准
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用CDSS于PANSS量表对患者精神分裂水平以及阴阳性症状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总结精神分裂症状改善水平,并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并计算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即两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改善水平评分,采用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即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卡方检验,设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通过对两组患者改善水平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观察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水平对比(x-±s)
(2)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发生较多不良反应情况,具体表现为患者出现头痛失眠、体重上升、泌乳素增加等情况,观察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患者中出现1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建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类疾病中占据多数,同时它又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精神类疾病,该病症对患者会造成身体机能以及作用机制的影响,导致其行为、意识、感知意识等方面完全不受控制,造成相关性的综合征发生,并且对于家庭以及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威胁性[3]。精神分裂症患者若不能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为患者的各项神经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同时其无意识的行为也对患者的家庭造成了更大的负担荷压力。近年来,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进行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常规治疗中,使用利培酮和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受到了家属以及医生的认可,利培酮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属于单胺能的拮抗剂,对于多巴胺能够起到有效的拮抗作用,并且该药物的毒妇作用较轻[4]。氨磺必利是一种新型的苯甲酰胺类精神病治疗药物,能够对多巴胺进行双重的拮抗作用,改善效果要优于利培酮,同时根据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氨磺必利的发生情况相对较少,用药治疗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具有改善效果,且其不良反应的情况数据检验差异不大,但氨磺必利的改善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对更少,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长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及疗效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4):21-22.
[2]卢绍龙.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60-60.
[3]潘兴华,钟古华,甘郁文.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6):111-112.
[4]刘高峰.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4).
论文作者:牧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两组论文; 情况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