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互联网+”时代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马小勇(博士) 黄作明(教授) (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9)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给高校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对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审计学课程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线上线下结合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与更新,审计学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培养目标要从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变。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审计学课程教学仍采用以理论传授为主、实践学习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缺陷是:教学手段单一,仍停留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花费大量课时讲授审计准则条例、规章制度等,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缺乏相对有效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对学生审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足,仅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考核手段单一,以传统课程考试方式为主,难以督促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等。

因此,要彻底改变审计理论教学与审计实践相脱节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审计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能力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对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传统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对教师角色的冲击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审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课堂教学实施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教师的职责也相对应地从传统的“教书”转变为“育人”,更多地体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国内外互联网课程如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优质课程资源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共享。在此背景下,知识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呈现和传播,书本不再是存储知识的唯一载体,教师也不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主体。“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角色应当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即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互联网+”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四通八达,课堂已不是唯一渠道。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课程,还可以通过百度、谷歌、维基百科等迅速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在此背景下,学生将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由被动适应教学环境转变为个性化创设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组织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已不再局限于对传统知识的传授,而是把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而这些恰恰是学生难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所能掌握和提高的。

(三)“互联网+”对审计学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冲击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目前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由日常评价和期末考试评价组成,评价方式相对单一,属于单一主体的终结性评价,难以从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所覆盖的知识点仅局限于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无法深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互联网+”所提供的技术和条件,能够从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促使学生便利而自主地进行自我评价与即时评价,表现为多元化评价的主体特征。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基本模式、评价方法发生了变化,探寻符合时代背景的审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2.课程视频录像。在线学习平台的核心资源是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有效注意力的时间是20分钟以内,因此在线学习的教学视频以10—15分钟为宜,这就对教师编排课程和录制教学视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教学视频片段既要相对独立地体现知识点,还要起到恰当的链接作用,完整地呈现知识点的全部内容。

另外,区别于传统的课程作业,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在线题库的数据采集、分析、反馈都极为便利,对学生的学业产生了新的评价体系。“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的分析系统可以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学习模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测评理清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薄弱之处进行深入学习。教师也可以对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业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建议。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审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要实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审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可以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要实现这一教学模式,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体模式,力图改变审计学理论教学难教难学的现状,强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改进审计学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实践操作环境,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咨询与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

显然,审计职业能力具有“显性”和“隐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具有显性特征的能力包括理论分析、数据处理与文字表达能力,可称之为硬技能;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在应对具体审计实务时所表现出的沟通交流、合作协调和团队领导能力,具有隐性特征,可称之为软实力。基于此,要想彻底改变审计学课程重理论、轻技能的教学现状,实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硬技能和软实力的同时提高。

(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审计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以审计职业活动为导向,按照素质与能力并重的思想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方式和审计实践能力。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是指审计人员应当具有的与从事审计活动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等。(1)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行为准则。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是保持审计工作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重要保证。(2)审计专业知识,是指从事审计职业、履行审计职责所需要掌握的相关理论的总和。审计专业知识作为从事审计职业的根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审计专业知识不仅包括会计、财管、审计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包括计算机和外语等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审计职业技能是指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满足社会需求所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审计职业技能突出地表现为一个合格的审计人才履行职责所应具备的能力清单。这个能力清单包含了调查取证能力、观察识别能力、谈话突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等方面。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互补充、互为依赖,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线上主要解决知识传授问题,提高学生的硬技能,包括知识要点梳理、课程视频录像、课程综合题库、主要案例素材等。线下集中解决能力培养问题,以互动式教学为手段,提升软实力,主要进行重点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平台、小组综合作业等活动。而如何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特别是协调好二者的比重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专业与课程性质、学生的层次与基础、培养方案课时的限制等。如下图所示。

四、线上线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审计学课程教学体系设计

3.在线题库与评价。在学习完课程课件和多个教学视频片段之后,可以在其中安排一些在线测试题,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点,比较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同时,在线测试题的内容可以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线上教学课程内容与过程设计

线上教学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功底。审计学具有理论性强、多学科交叉范围广的特点,内容较为繁杂且逻辑性不清晰,学习起来既枯燥又无法很好地建立正确的审计思路。因此,审计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应以审计实务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明确各项理论内容在审计学课程中的位置及其逻辑关系,全面把握审计学课程体系结构,防止学生在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课程课件与案例资料。(1)依据审计学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特点,结合学校选定的教材,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课件应覆盖审计学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同时突出重点,体现难点,图文并茂,使学生乐于通过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2)建立并完善审计学课程经典案例资料库。可以从中外著名审计事件中挑选一些作为案例,用以解释重要的审计理论概念。同时不断更新,在经典案例资料库的基础上补充新鲜的、有活力的审计案例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深度融入教育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培养目标也要从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变。现代审计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计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以提升审计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基于线上线下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审计学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应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加强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日常学习和沟通的主要环境,创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以及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因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自主积极的进行学习,适当的调整课后习题的结构,转变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等方法,就能在一定程度提升初中语文课堂质量。

尽管哥们儿朝洛蒙百般向媳妇解释,灯泡的突然爆裂是电线老化,造成电流短路的原因,但媳妇还是收了笑容,又换上那种愁眉苦脸表情。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耐用品对货币政策的宏观效应具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耐用品部门及其变化。同时,在评估货币政策动态效应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耐用品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我国统计部门对耐用品的价格以及耐用品部门的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统计,这些数据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评价提供了较好的现实基础。

(二)线下课程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1.课堂导学阶段。在课堂导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布置案例分析材料、实训模拟资料,发布与案例、模拟项目相关的辅助学习资料,明确案例分析与模拟实训的目标。进一步地,明确案例分析或情景模拟需要应用的理论与方法,给定需要完成的任务和相关的审计资料,构建逼真的工作场景,并对操作步骤进行必要的讲解,为下一阶段的课堂研讨做好铺垫工作。

线下教学主要围绕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职业判断和团队领导能力,与线上教学互为补充。线下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案例与模拟教学法,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实施教学,分为课堂导学、课堂研讨、课堂评价3个步骤。案例教学可以安排一些仅通过理论学习难以透彻理解的内容,如审计重要性、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和审计独立性等。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鼓励学生从多个视角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模拟教学的内容适宜选取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章节,如内部控制测试、审计证据收集、审计工作底稿形成等,将知识、技能转换为特定的审计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提高人际沟通、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内储尿期症状组患者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症状缓解率(全部缓解及部分缓解)达到94.5%,排尿期症状组患者排尿困难等症状缓解率为85.5%,储尿期症状组明显优于排尿期症状组(P<0.05)。术后1年储尿期症状组患者症状缓解率进一步升高达99.5%,明显优于排尿期症状组(94.2%)(P<0.05)。

2.课堂研讨阶段。在课堂研讨环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分组(以3—5人为一个小组),每个人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布置的案例分析与实训模拟进行情境模拟、合作探究与问题研讨。例如,给定一家企业及必要的审计资料,要求学生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列举企业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学生在组内分工协作,相互讨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主性。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引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偏差及错误。

没有人会否认,支撑一座城市持续向前发展的动力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广州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态势,就在于高品质、有活力的教育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虽然大事记的收录标准和编写规定在志书编纂规则中有明确规定,但编者面对志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具体的收录与删增是以编者对事情的认识和编纂水平决定的,所以,编者一方面要熟悉各种标准规范,一方面要通读全志,内心要有正确的衡量标准,小心斟酌、细心思考,对资料要注意保存备查,对内容要进行前后反复核对修定,以使全志的时间及相关资料前后统一。

3.课堂评价阶段。在完成案例分析或情景模拟操作后,各小组汇总分析报告,并推选一位组员准备PPT 进行汇报。在汇报过程中需要提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进行有效衔接,体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师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实务操作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将审计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审计专业技能。与此同时,记录学生在组内的协调能力、团队贡献能力,督促其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的提升。

五、小结

本文构建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审计职业能力为核心,线上以知识传授为主,提高学生的硬技能;线下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学生的软实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值得深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薇.职业能力导向审计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通讯,2014,(05):47-50.

[2]文益民,易新河,张爱闻等.MOOC引发的对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6,(04).

[3]闫祯.“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的冲击及其化解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01):73-76.

[4]卢加元.“互联网+”时代审计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合[J].财会月刊,2017,(14):100-103.

[5]逯波,孟佳娜,王存睿.线上线下交互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8,(05):286-288.

[6]刘亚伟,何春姣,刘晓霞.“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商业会计,2018,(09):117-118.

[7]施秋霞.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8,(17):183-185.

[8]翟铮.在高职会计课程中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商业经济,2019,(03):190-191.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22-0127-03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A073);金陵科技学院人才引进项目(项目编号:jit-b-201810)资助。

标签:;  ;  ;  ;  

“互联网+”时代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