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的河南省耕地产能及其实现程度变化分析论文

基于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的河南省耕地产能及其实现程度变化分析

芦艳艳1,2 , 邹金浪3 , 宋鹏伟1

(1.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郑州 450016;2.华中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 430070;3.江西财经大学 生态文明研究院,南昌 330013)

摘要: 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的支持下,从粮食总产和单产两个维度对2013—2017年河南省耕地产能及其实现程度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耕地产能单产从2013年的12 064.25 kg/hm2增加到2017年的12 103.57 kg/hm2,其实现程度相应由93.45%上升到97.54%;2017年,河南省一半地级市的耕地产能单产实现程度超过100%,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2)耕地产能总产从2013年的9 846.73万t减少到2017年的9 828.79万t,但其实现程度由53.92%上升到59.66%。(3)豫西地区的耕地产能及其实现程度均低于豫东地区,但产能实现程度的增幅相反。

关 键 词: 耕地产能;实现程度;耕地国家利用等别;河南省

0 引言

耕地质量是构成耕地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条件状况的总和,具体表现为耕地产能的高低、耕地环境状况的优劣以及耕地产品质量的高低[1]。耕地质量下降正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成为我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新要求。就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而言,没有质量为基础的耕地数量平衡是难以保障国家粮食供求平衡的。为此,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已成为自然资源部门耕地保护工作的重点。其背后隐含着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耕地产能,这在气候变暖、市场多变以及政策干预的大背景下,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耕地产能实现关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计。测度和把握河南省耕地产能的实现程度及其变化,对农业布局调整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上粮食生产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作物生长机理方面评估其生产潜力[3],其中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创建和推行的农业生态区法(AEZ)[4]最具代表性。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核算产能是可行的[5]。近年来,学界在农用地分等成果的支持下,对耕地产能核算和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王国强等[5]、郧文聚等[6]率先提出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与农业统计数据的耕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法。该方法需要研究区耕地单产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这两方面的详实数据,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尽管如此,吴克宁等[7]、张红富等[8]、许妍等[9]、王秋香等[10]和宋戈等[11]采用这种方法对不同地区的耕地产能进行了核算。肖丽群等[12]、魏洪斌等[13]、陈伟等[14]则采用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建立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与标准粮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测算耕地产能。此外,张凤荣等[15]和张晋科等[16]在确定全国105个能够充分发挥其气候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和粮食作物审定品种试验产量的农业生态小区的基础上,测算了粮食总生产能力。综观已有研究,耕地产能的测算虽逐渐趋于完善,从农用地分等对耕地产能进行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鲜有基于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成果的耕地实现程度变化的研究。

对于一盒好的牛奶,除了有优质奶源的保障,还要有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撑。长期以来,新希望雪兰牛奶严格把控质量管理,不断精进生产技术。特别是开展优质乳工程以来,为达标准,雪兰优质乳团队按美国POM标准严格对杀菌机稳定性测试,最大程度保留了活性物质。一系列生产工艺的提升,使雪兰成为全国第一家优质乳工程认证企业,也为云南乳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研究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的支持下,对河南省的耕地产能单产和总产及其实现程度和变化进行测算与分析,为河南省制定提高耕地产能、调整农业布局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土地总面积16.7万km2。地势西高东低,平原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5.7%,44.3%。受复杂的地貌、过渡性的气候以及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河南的土地资源及其开发条件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东部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中部和东南部水热土组合条件较好,是水浇地和水田的集中分布区,开发条件优越;豫西丘陵山区和南阳盆地边缘丘岗地区水土条件较差,特别是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土地资源开发难度大,投入产出率低;南部亚热带湿润丘陵山地则有较好的水热条件,土地开发潜力较大。作为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的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小麦产量为全国最高,对确保我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作用巨大。

式中:OC i 为i 地级市折算成标准粮的粮食单产;OT i 为i 地级市折算成标准粮的粮食总产;C ik 为i 地级市第k 种指定粮食作物的实际单产;R k 为第k 种指定粮食作物的标准粮换算系数;T ik 为i 地级市第k 种指定粮食作物的实际总产。河南省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将冬小麦确定为基准作物。淮河以南的淮南山地丘陵区的指定作物为冬小麦和水稻,其余区域均为冬小麦和夏玉米。冬小麦产量比系数为1,夏玉米产量比系数为0.890 1,水稻的产量比系数为0.856 2。本研究中信阳市选用冬小麦和水稻折算计算标准粮的粮食单产和总产,其余地级市均为冬小麦和夏玉米。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耕地产能测算

采用农用地分等成果中建立的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与标准粮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1),测算河南省及其各地级市的耕地产能,也就是标准粮产量。这是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中耕地产能测算采用的折算标准。

表1 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与标准粮产量的对应关系
Tab.1 Match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national utilization grade and standard grain yield

相较耕地产能单产的实现程度而言,河南省耕地产能总产的实现程度较低,其值从2013年的53.92%增加到2017年的59.66%。多数地级市耕地产能总产实现程度不及耕地产能单产实现程度的2/3。河南省耕地产能总产实现程度较低的地级市集中在豫西地区,而实现程度较高的地级市集中在豫东地区。其中,三门峡市耕地产能总产的实现程度最低,3年最大值为36.63%;鹤壁市耕地产能总产的实现程度最高,3年最大值为73.33%;两者大约相差两倍。河南省不同地级市耕地产能总产实现程度的差距较大。此外,所有地级市耕地产能总产的实现程度在研究时点内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三门峡市,增幅为17.86%。

忙了一整天,她要乘晚上的东铁再回到深圳去。香港是个不夜城,她坐在巴士上经过了层层的绚烂灯火,思念起了故乡的小镇。小镇现在应该冻土刚化,田野里生出各种野生的嫩芽。小麦掀开了厚厚的雪棉被,应该有20厘米高了,绿油油的,定是十分喜人。今年会有个好收成吧。

式中:PC i 为i 地级市耕地产能单产;PT i 为i 地级市耕地产能总产;A ij 为i 地级市耕地国家利用等别j 等耕地的面积;Y j 为耕地国家利用等别j 等耕地对应的标准粮产量;A i 为i 地级市耕地总面积。

2.2 耕地产能实现程度测算

耕地产能实现程度是指粮食实际产量接近耕地产能的程度,为折算成标准粮的粮食产量与耕地产能之比。某一地级市折算成标准粮的粮食产量计算公式为:

平时教学中,总能发现,问题一提出,几乎全班学生都举手发言,看似流畅,实则说明问题的难度太低,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小。课堂上为了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教师要提出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北京市特级教师张红,在一次讲座中提到教师要善于提出“胖”问题,也就是能够引起学生发散思维和深度思考的问题。针对“正比例的意义”这节课,核心问题是找到“呈正比例的两个量”有什么特征。这是个大问题,需要学生综合分析变化情境,通过分析归类,不断抽丝剥茧,才能抽象出“正比例”的内涵。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有深度、对学生来说有挑战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

式中:IC i 为i 地级市耕地产能单产的实现程度;IT i 为i 地级市耕地产能总产的实现程度。

某一地级市耕地产能实现程度的测算公式为:

我国目前在线的病理学慕课平台均为X型慕课,均是由国内优质高校的优秀资源自发搭建的公益平台,政府投入极少,但就注册人数来看,远远低于医学院校上百万的医学生,说明对这些慕课平台的宣传、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3 数据来源

河南省耕地产能总产从2013年的9 846.73万t减少到2017年的9 828.79万t,减幅为0.18%(表4)。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许昌市、商丘市、周口市和济源市耕地产能总产在研究时点内降低,其中郑州市耕地产能总产减幅最大,为3.19%。耕地产能总产减少,主要源于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其余8个地级市的耕地产能总产增加,信阳市耕地产能总产增幅最大,为1.05%。就区域分布而言,河南省耕地产能总产较高的地级市集中在豫南地区,耕地产能总产较低的地级市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地国家利用等别变化

河南省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从2013年的7.46等上升到2017年的7.43等,耕地质量缓慢提升。从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耕地国家利用等别(表2)来看,就区域分布而言,耕地国家利用等别较高的地级市主要分布在豫北地区,其次为豫东地区;豫西地区耕地国家利用等别最低。就等别变化而言,安阳市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下降(下降了0.01等),洛阳市、开封市、平顶山市和济源市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不变,其余13个地级市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上升。

3.2 耕地产能单产变化及其实现程度

河南省耕地产能单产由2013年的12 064.25 kg/hm2增加到2017年的12 103.57 kg/hm2,增幅为0.33%;耕地产能单产的实现程度从2013年的93.45%增加到2017年的97.54%(表3)。河南省西部地级市的耕地产能单产实现程度低于东部地级市,与耕地国家利用等别基本保存一致。从单产变化来看,2013—2017年,安阳市耕地产能单产减幅最大,为0.04%,而漯河市耕地产能单产增幅最大,为0.76%。从耕地产能单产的实现程度来看,郑州市最低,3年中的最大值为76.23%;信阳市耕地产能单产的实现程度最高,3年中的最大值为111.31%。但是,信阳市耕地产能单产实现程度下降,其余地级市耕地产能单产的实现程度在整体上均小幅增加,增幅较大的地级市集中在豫西地区。可见,虽然豫西地区耕地国家利用等别最低,但其产能单产增长空间最大。

表2 河南省各地级市耕地国家利用等别
Tab.2 Cultivated land national utilization grade in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Henan Province

说明:等别数值越小,耕地质量越优,等别的数值减少表示等别上升。

表3 河南省各地级市耕地产能单产及其实现程度
Tab.3 Cultivated land per unit productivity and its realization in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Henan Province

3.3 耕地产能总产变化及其实现程度

研究时点为2013年、2015年和2017年。这3年的耕地面积、耕地国家利用等别数据来源于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提供的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稻谷、小麦和玉米总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来源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河南统计年鉴》。

河南省耕地产能总产的实现程度偏低,这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即种粮收益较低。粮食价格明显低于经济作物,农户会更倾向于选择种植利润更高的经济作物。种粮收益低下,甚至会诱发农户将一年两季改成一年一季(双改单现象)或者直接撂荒。

参照陈伟等[14]的研究,某一地级市耕地产能计算公式为:

矿山采用陡帮条带式采剥工艺,采场作业面变化较频繁,灵活的公路—汽车运输才能适应这种采剥方法,但岩石运输驶离采场后线路相对较为固定,因此考虑是否可以调整固定线路的运输方式,以降低岩石运输成本。从目前国内大型露天矿山岩石运输方式来看,运输成本相对较为便宜的胶带运输越来越受到亲睐,也是大型露天开采的发展趋势。

表4 河南省各地级市耕地产能总产及其实现程度
Tab.4 Cultivated land total productivity and its realization in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Henan Province

3.4 原因探究

在农用地分等和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中,根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在淮河以北地区有灌溉条件的耕地采用了光温生产潜力,无灌溉条件的耕地采用了气候生产潜力,但由于河南省淮河以北地区作物气候和光温生产潜力之间差别较大,该方法会造成灌溉条件的小幅变化就能带来耕地质量的显著改变。这可能是河南省一半地级市粮食实际产量单产超过了耕地产能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平原地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山区丘陵蓄水工程的完善以及土壤改良工程的有序推进,河南省农业生产潜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依据灌溉条件修正部分耕地的生产潜力可成为河南省完善耕地产能测算的一个方面。

范坚强抓过青年男子手中的皮鞭,狠狠地抽在一杭身上。一杭痛苦地呻吟着,低垂着头。范坚强说:“你说不说?”一杭咬着牙,什么也不说。

影响各地级市耕地产能实现程度除了自然(水资源)因素和市场因素以及测算方法外,与耕地本身的质量等别和产量息息相关。耕地产能单产和总产的实现程度上升是由耕地质量等别上升导致粮食实际单产和总产增加引起的。河南省土地整治显著提高了耕地质量,也提高了耕地利用水平[17]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河南省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从2013年的7.46等上升到2017年的7.43等。2013—2017年期间,仅安阳市耕地国家利用等下降,其他地级市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不变或小幅上升。就区域分布而言,耕地国家利用等别较高的地级市主要分布在豫北地区,其次为豫东地区,豫西地区耕地国家利用等别最低。

河南省耕地产能单产从2013年的12 064.25 kg/hm2增加到2017年的12 103.57 kg/hm2,其实现程度相应由93.45%上升到97.54%;耕地产能总产从2013年的9 846.73万t减少到2017年的9 828.79万t,但其实现程度由53.92%上升到59.66%。河南省耕地产能单产增加而产能总产却减少,这说明耕地过度利用与粮食增产较大潜力共存。

1.2.2 对照组干预措施 在接受基础干预措施的同时,由医务人员在就医期间和门诊随诊时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医学营养指导、运动指导、血糖监测指导等。

研究期间,河南省所有地级市的耕地产能总产实现程度皆低于产能单产实现程度,但其增幅刚好相反。河南省4个地级市耕地产能单产减少,集中在豫西地区;10个地级市耕地产能总产减少,减幅最大是郑州市。豫西地区耕地产能单产及其实现程度均低于豫东地区,但其产能实现程度的增幅高于豫东地区。

4.2 建议

河南省各地级市耕地产能实现能力差异明显,不同地区在提高耕地产能方面的优先序不一样。豫西山地丘陵区应该重视由耕地质量引发的耕地产能单产增幅慢尤其是部分地级市的耕地产能单产减少的问题,应重视以土壤改良工程发展有机旱作农业;而豫东地区应该重视主要由耕地数量引发的耕地产能总产增幅慢,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蓄排结合,发挥农业整体潜力。

河南省耕地产能总产的实现程度不高以及耕地产能实现能力缓慢变化与耕地利用息息相关。2013—2017年期间河南省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上升缓慢,与“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国提升耕地质量0.5个等级(别)以上”的国家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理论上,若将所有耕地均用于种植粮食作物,河南省2017年粮食总产量将增加68%。实际上,河南省耕地质量提升程度相对不高,利用潜力也不大,但只要河南省保护好已有的耕地(数量和质量),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起到的作用仍然很大。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仍需在创新土地整治模式和“不占、少占”优质耕地的基础上提升耕地质量,进一步提高耕地产能的实现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友兆,马欣,徐茂.耕地质量预警[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6):9-12.

[2] 倪绍祥,刘彦随.试论耕地质量在耕地总量动态中的重要性[J].经济地理,1998,18(2):83-85.

[3] FISCHER G,VAN VELTHUIZEN H,SHAH M,et al .Global Agro-ecological Assessment for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Methodology and Results[R].Rome: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2002.

[4] DUBOIS O.The State of the World’s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SOLAW)-Managing Systems at Risk[M].London:Earthscan,2011.

[5] 王国强,张蕾娜,宋艳华.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础与方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1):90-93.

[6] 郧文聚,王洪波,王国强,等.基于农用地分等与农业统计的产能核算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21(4):32-37.

[7] 吴克宁,程先军,黄勤,等.基于分等成果的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51-56.

[8] 张红富,周生路,吴绍华,等.省域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8):308-314.

[9] 许妍,吴克宁,程先军,等.东北地区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及产能提升主导因子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11):2030-2040.

[10] 王秋香,张红富,胡智毅,等.广东省不同典型区耕地产能利用潜力分析[J].土壤学报,2011,48(3):487-495.

[11] 宋戈,邹朝晖,王越.东北粮食主产区县域耕地产能核算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4):308-317.

[12] 肖丽群,陈伟,吴群,等.未来10a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变化对区域粮食产能的影响——基于耕地质量等别的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4):565-576.

[13] 魏洪斌,吴克宁,赵华甫,等.未来10年我国耕地数量质量变化对区域粮食产能影响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9):213-219.

[14] 陈伟,吴群.考虑耕地质量差异影响的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5):244-253.

[15] 张凤荣,张晋科,张迪,等.1996—2004年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10(2):8-14.

[16] 张晋科,张凤荣,张琳,等.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产量对比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278-2285.

[17] 芦艳艳,樊雷,刘桢.基于土地利用系数修正的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以河南省延津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5):149-153.

Analysis of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and Its Real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Annual Evaluation o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LU Yanyan1,2 , ZOU Jinlang3, SONG Pengwei1

(1.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 in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16,China ; 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430070,China ; 3.Institut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China )

Abstract : Supported by the annual evaluatio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this paper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and its degree of real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13 to 2017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otal production and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yield per unit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in Henan increased from 12 064.25 kg/hm2 in 2013 to 12 103.57 kg/hm2 in 2017, and its realization level increased from 93.45% to 97.54%. In 2017, the yield of cultivated land in half of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was produced. The degree of realization exceeds 100%, with the problem of over-utilization; (2) The tot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cultivated land decreased from 9.85 million tons in 2013 to 9.83 million tons in 2017, but its realization level increased from 53.92% to 59.66%; (3) The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and its realization in western region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eastern region, bu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degree of realization growth was the opposite.

Key words :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degree of realization; cultivated land national utilization grade; Hen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 2363( 2019) 06- 0131- 05

doi: 10.3969/ j.issn.1003- 2363.2019.06.024

收稿日期: 2018-12-04;修回日期: 2019-10-20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8028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J18234)

作者简介: 芦艳艳(1990-),女,安徽天长市人,助理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整治及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E-mail)770961352@qq.com。

通信作者: 邹金浪(1987-),男,江西丰城市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土地经济与可持续政策研究,(E-mail)jlangzou08@163.com。

标签:;  ;  ;  ;  ;  ;  ;  

基于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的河南省耕地产能及其实现程度变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