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急诊科患者大多是危急重症,而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越来越高,并且对于压疮预防和控制仍未有较完善的方法,而本文对于影响急诊科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包括急诊科环境,护理人员,家属及患者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急诊科;压疮;综述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3-0009-02
Investigation on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sore in critical patien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Xu Xingping, Zhang Jinmin, Hu Jingbo.
Shibei Hospital,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China
【Abstract】Most of the patien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are critical and severe, but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 in high risk patients is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re is no perfect method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ressure sore. In this paper, the cause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sores in critical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including the environment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ing staff, family members and patients, and so on.
【Key words】Emergency Department; Pressure sore; Review
2016年最新压疮指南将压疮更名为压力性损伤,指出其是发生在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或皮肤与医疗设备接触处。该压力性损伤可表现为局部组织受损但表皮完整或开放性溃疡,并可能伴有疼痛。
目前压疮由传统的四期(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坏死溃疡期)增加到六期:Ⅰ期:通常在骨突部位的皮肤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皮肤是完整的。Ⅱ期:部分真皮层缺失而出现的表浅的开放型溃疡或完整的或已破损的水疱。Ⅲ期:全层皮肤缺失,皮下脂肪层可见。Ⅳ期:全层组织缺失,溃疡可深及肌肉。不可分期:缺损涉及组织全层,但溃疡的创面床上实际完全被坏死组织或/和焦痂所覆盖。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在完整的皮肤上出现紫色或者褐红色的局部变色区域或形成充血性水疱。
急诊科的患者绝大多数属于危急重症和病发突然以及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如心肌梗死、脑卒中、急腹症、多发伤等;往往合并营养不良、肢体运动障碍等易引起压疮的高危因素,以往认为压疮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但现在已经证实,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与足够长的时间,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1],所以急诊科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的病人[2]。
1.急诊压疮危险因素的分析
1.1 急诊环境因素
急诊是病种最多、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抢救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抢救生命的最前线,患者多,流动性大,陪同人员多、环境拥挤吵杂。同时急诊科抢救床因需要快速转运或抢救治疗,所以床面比较坚硬,缺乏弹性,空间较窄,不利于病人翻身[3-4]。由于自身疾病、治疗性管道、监测导线,抢救用药等原因患者长时间处于不活动状态,造成皮肤表面持续受到压力作用,造成皮肤完整性受损。
1.2 急诊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工作量大,经常超负荷工作,常规治疗与急救占据了多数时间。大部分护理人员对于压疮的防治态度是积极的,因为压疮对于患者与护理人的影响都很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忙于抢救治疗,无法适时给予压疮防治宣教。护理工作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压疮的愈合速度。
护理人员压疮的护理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一般都是通过教科书、业务学习、专科培训、参加讲座等进行了解,也可在工作中由同事传授经验,以及自己进行实际操作中累积获得[5]。李晓燕[6]认为针对健康教育的时机、方法不当、流于形式、目标制定过高、语言贫乏,以至于急诊健康教育效果不良。
急诊患者无法像病房一样做到所有患者都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尤其容易忽视来急诊时不符合压疮风险评估标准的,但病情发展后需要评估的患者,导致急诊风险评估的漏评及压疮预防措施的实施不到位,余婷等[7]调查发现急诊压疮风险评估率为73.9%。
1.3 急诊患者因素
患者文化程度、职业、对疾病的认识、健康知识的渴求、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各不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疾病突发性强,症状急迫,直接威胁生命,患者短时间内无法接受这种变化,情绪波动明显,常常处于负面情绪或应激状态下的[8-9]。当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下,激素迅速增加,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糖脂代谢及伴胰岛素抵抗紊乱,人体内稳态遭受破坏,组织抗压能力降低,胡凤云等[10]也在研究中得出应激反应导致的消耗状态和代谢紊乱使急性损伤期的压疮易感性增加的结论。而夜间,是突发疾病的高发时段,是人体的倦怠期,在精神和行动上最放松的时间段,也是压疮易发时间[11]。
自身因素:(1)高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机体免疫力、疾病抵抗能力、活动能力不断下降、皮肤弹性也逐渐降低,进而提高了压疮的发生率。刘秀英[12]等调查统计发现,71~90岁的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达64%。(2)长期卧床:疾病危重包括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肿瘤、骨折等,多伴有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等。(3)强迫体位或绝对卧床:心衰、呼衰、休克、颅脑损伤、呕吐等。(4)约束控制:神志不清、疼痛、情绪躁动等。(5)体温升高:体温上升1℃可导致机体组织代谢的需氧量增加10%,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温度升高可造成局部皮肤的营养缺失,皮肤长期暴露于潮湿环境保护功能逐渐降低,细菌的入侵造成皮肤损伤加重,压疮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13]。
1.3 照顾者因素
倪伟伟等[14]研究显示,患者的照顾者年龄≥58岁,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占31.1~54.4%。比较关心疾病发展,尤其是因为病情变化后需要压疮预防的,对压疮的严重性认知不足,对患者的翻身、皮肤护理创面护理等重视不够,常常敷衍了事[15]。大部分照顾者不了解压疮,压疮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不会正确的翻身方法等,照顾行为较随意、盲目。而且短时间内护理或治疗效果不明显,容易失去信心或者持之以恒。
急诊环境局限,卫生条件、床位限制等造成护理不到位。患者需要照顾者绝对的陪护,可大多照顾者无法全程陪护,大多采取轮班制,流动性非常大,护士的健康教育无法落实到每一个照顾者。绝大部分家庭照顾者为女性,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帮助。女性照顾者在承担翻身、换尿布、换体位等生活护理上,相对较难独立完成;少部分男性照顾者往往对生活护理不重视,懒惰、离开等因素影响着患者翻身、处理两便等,导致患者皮肤未能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受压等。长时间的陪护,易造成照顾者身心俱疲,容易激动、常常抱怨,有着非常多的负面情绪,往往会影响其对患者的照顾行为。
照顾者有的伴有着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慢性疾病,相对缺乏压疮的相关知识与护理技能,如:担心患者疼痛或者影响休息而不按时翻身、不为患者更换衣裤、被褥等。目前压疮教育的来源有宣教页、展板、专题讲座、多媒体录像等,很多人对接受压疮的健康教育兴趣度不高,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国外已开展社区压疮护理模式,而我国还未有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来解决患者和照顾者的需求。
2.小结
目前压疮的预防、护理、健康教育住院部已经相对完善,而急诊科的压疮预防和控制仍未有较完善的方法,而根据统计压疮发生的原因分析,压疮程度越深,相对患者及家属的压疮知识也越是匮乏;对压疮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压疮的防治效果,所以对他们进行压疮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则是改变这个现象的重要途径。
如何改善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压疮,理解压疮的相关知识,掌握防治压疮正确的护理方法,从而改变一些生活的不良习惯,纠正一些错误的护理理念,则需要急诊科应建立一个个性化的、实用性高的压疮健康教育方法,使压疮健康教育可以相对集中,针对患者目前的情况,将主要问题与难点进行精简,将治疗、教育、预防等融为一体,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接受、掌握、运用,提高依从性,尽可能地减少压疮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庆荣.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诊科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5):205.
[2]居雪婷.前瞻性护理对预防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新发压疮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01.165.
[3]刘红霞,何勇.急诊健康教育探讨[J].健康教育,2012,16(3):345.
[4]刘娟.三种压疮危险评估量表对急诊压疮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0401.
[5]贺巧丽.压疮护理新进展[J].人人健康,2017,2.
[6]李晓燕.急诊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改进管理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102-106.
[7]余婷,倪媛媛,等.规范压疮风险评估流程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4):573-574.
[8]潘虹.急诊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与护理[J].健康之路,2017,16(1):135.
[9]杨平.老年病人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7,15(13):1576-1578.
[10]胡凤云,杜燕.急性损伤期与非急性损伤期病人褥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37(7):491-493.
[11]张建丽,韩中华,张素馨.浅谈健康教育在预防髋部骨折压疮中的作用[J].现代养身,2017,03:196.
[12]刘秀英,黄小屏,吴翠慧.院外带入压疮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7,31(2):50-52.
[13]李金群.骨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压疮发生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N].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2):135-137.
[14]倪伟伟,王兆霞.院外压疮居家照顾者照顾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7,32(4):111-112.
[15]余竹琴.居家照顾压疮护理干预与院内压疮护理康复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30-131.
论文作者:许幸萍,张锦敏,胡静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皮肤论文; 急诊科论文; 损伤论文; 因素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