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魏敬楠

浅析如何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魏敬楠

身份证号:23270019840905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控制,是提升建筑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如何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

一、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意义

1.优化建筑施工技术推动了建筑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的一种最为新型的施工理念,这种新型的施工理念积极地推动了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推动作用归结起来说主要表现在:优化建筑施工理念包括了节约水电资源、土地资源、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引进了很多资源的再利用,这种施工方案给建筑企业节约了很多建筑成本,使企业能够将节约下来的资金运用到工程建筑的质量上,推动建筑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优化建筑施工技术增加了建筑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优化建筑施工理念也包括了环境保护的内容,优化建筑施 工可以形成一定的环境效益,这种环境效益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转化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因为在施工中,渗透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这种节能施工就可以让企业在建筑行 业中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获得更多的建设机会,最 终将环境效益转化成经济效益。

3.有利于保障城市的硬环境

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对于城市的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噪声污染,比如说: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 境,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噪声污染等等。在城市的建筑施工过 程中,常常会出现开挖路面、固废弃物、植物移植等现象,这些情况大大的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也破坏 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然而优化方案的提出,有效地减少了施工 扬尘、噪声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从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开挖路 面、植物移植、固废弃物等问题,保障了城市硬环境的完整与 良好。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建筑企业数量众多,企业规模、建筑实力等存在较大差异,在硬件与软件设施配置方面也有一定差异。另外,当前建筑行业大部分企业采取分包制进行分配,行业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体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也相差悬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机械设备效率不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一些企业过分注重施工效率而对施工技术及管理不重视,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施工安全、原材料浪费、成本增加等问题,导致对整体施工产生影响,对工程质量提高不利。

2.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型机械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是这些大型机械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也越来越多,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缺陷,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筑施工人员缺乏对自身安全的防范意识,在施工现场中,经常会有“安全重于泰山”的横幅标语,可见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有许多施工人员认为自己从事建筑施工多年,经验丰富验丰富,就开始图便捷、图省时,将一些安全操作规范抛之脑后,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点就是对重大危险源认知不足,在施工现场中,会有许多危险源是要绝对远离的,比如高空坠落、深基坑的坍塌以及机电施工人员所面对的高压输电线等,这些危险源都是需要施工人员加以认知的。第三点就是现代施工单位中的挂靠行为,挂靠行为是由于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些项目经理或是其他管理人员有相应的资质证书,但是又不能临时换人,从而导致挂靠行为的发生。这种现象已经蔚然成风,成为了行业中公开的秘密,但是这种行为是极不负责的行为,建筑施工的责任归属决不能当做儿戏,所以,一定要坚决抵制挂靠行为的发生。

3.监理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到位

在一项建筑施工项目中在一项建筑施工项目中,共有三方单位参与建设,一是建设单位,也就是承办项目的企业单位;二是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负责全套项目工程的建设,施工人员也是由施工单位所派出的;三是监理单位,监理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也是整个工程项目质量保障的第一线,现在部分监理单位对监管力度不是很到位,有些质量问题得过且过,只要不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及性能,就觉得可以高枕无忧。这种思想显然是错误的,对质量的监管应当重于一切,不容丝毫马虎,只要有不符合规范的行为,监理单位就应该加以提出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改正。

三、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对策

1.监督管理体系的优化

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好坏,因此,要加强对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技术操作水平的监督,这不仅是对整个项目负责,更是对建筑的使用者负责,一支技术水平不过硬的施工队伍会导致整个建筑的质量下降,因此,必要的技术监督一定要落实。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分配好不同部门的职责并相互配合,必要时要进行及时的沟通,从而实现一项施工管理的全面保障。

2.完善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制度

要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就要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第一点是要保障项目经费的支出,在项目预算的范围之内,无论任何施工项目都要有经济的支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果不把控好经费支出,使单位工程项目使用经费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那么就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导致项目不得不中断。第二点就是要提高施工队专业素质以及整体素质,施工队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会导致整个施工进度的缓慢,还会降低大型机械使用的效率,从而提高人工费以及机械费的成本。所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势在必行,对专业水平较高的施工人员予以相应的奖励。

3.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要负起责任,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的监管力度,对违反安全规范的施工人员要严肃处理。不仅如此,还要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自我防范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进入施工场地要佩戴安全帽,以及正确使用脚手架等,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仍然有很多施工人员不顾个人安全问题,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执行并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孙雪强.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优化策略[J].门窗,2017(05).

[2]杨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

[3]段世华.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新经济,2016(12).

[4]杨钦钦.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J].江西建材,2017(08).

论文作者:魏敬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魏敬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