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在生产介质上不断采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放射性的危险化学品,虽然生产工艺不断现代化,但出现危化品泄漏的事故时常发生。本文归纳了氯气的理化性质,对其引发事故的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置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氯气;灾害事故;处置
氯气是容易导致化学事故的主要化学物质之一,氯气是有剧毒、强污染物质的,一旦泄漏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生产设备破坏,附近环境严重污染等恶性后果。近年来我国液氯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常发生泄漏事故。
1.氯气的理化性质
氯气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气态相对密度为2.48(比空气重),液态相对密度为1.47(比水重)。在空气中不易扩散,绝对压力为1个大气压的纯气体,在-35℃时成为液态,氯气易溶于水和碱性溶液。液氯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扩大约400倍。氯气是强氧化剂,本身不燃,能助然。在日光条件下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氯气能与乙炔、乙醚等大多数有机物和松节油、氨、金属粉末等物质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混合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与氢氧化钙反化学方程式2Cl2+3Ca(OH)2=Ca(ClO)2+CaCl2.Ca(OH)2.2H2O 。
2. 氯气泄漏的危害性
氯气有剧毒,人体吸入后,主要损害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的粘膜。低浓度时,只刺激眼和上呼吸道;高浓度时,伤害全呼吸道,可引起肺水肿。氯气对全身都有影响,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出现血压偏低、窦性心动过缓和心率不齐等。吸入高浓度氯气后,人体会因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发生“电击样”死亡。液氯接触皮肤,还会发生灼伤成急性皮炎。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 0.002mg/L,超过2.5m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氯气通过降温或者加压以液态形式进行储存和运输,即为液氯。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及局部爆炸,造成9人死亡,3人受重伤,被疏散群众15万人;2001年8月3日,兰州市某废金属回收公司的氯气钢瓶在太阳下长期暴晒,导致阀门开裂,瓶内氯气泄漏,造成60多人重度中毒,其中有10多名儿童。2000年贵州省凯里市“7.22”物资局废旧回收公司氯气泄漏事故,造成28名消防官兵不同程度中毒。
3. 氯气泄漏事故的特点
3.1突发性强,易引发次生灾害事故,危害性大。氯气泄漏事故由于时间和场所不确定性,并非像建筑物倒塌那样,灾情基本定格,规模基本形成,而氯气泄漏仅仅是灾害事故的开始,液氯泄漏后体积迅速扩大,随风向向低洼处飘移,形成大面积染毒区,严重威胁人员的安全,危机家畜和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同时,大量氯气泄漏,严重污染空气、地表和水体,并易滞留在下水道沟渠、低洼地等处,不易扩散,全面、彻底洗消困难,易形成次生灾害,如处理不当将在较长时间内危害生态环境。
3.2现场险情具有隐蔽性。泄漏现场随时可能发生恶性事故,诱发因素防不胜防,在进行堵漏、关阀、稀释、溶解时,都冒着极大的风险,处置工作处在生死一线之间。
3.3处置程序复杂,指挥和救援难度大。氯气泄漏现场警戒、检测、疏散群众、抢救人命、稀释溶解、堵漏关阀、化学中和、倒罐转输以及指挥位置,停车位置,处置方案、确定攻坚组等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危害全局,酿成大祸。
3.4个人防护和社会联动要求高。对于进入氯气泄漏事故现场的抢险人员必须按照一级防护等级实施个人防护;现场处置,除消防外还需要调集公安、交通、医疗救护、环保等部门,联动作战才能处置,
4. 关于氯气泄漏事故处置方法
4.1力量调集。接到报警后应启动预案,调集辖区中队、特勤中队或者临近中队等力量,调集防化救援、防化洗消、抢险救援、水罐车,以及遥控水炮、水幕发生器、有毒气体探测仪、防护、警戒、堵漏、输转、洗消、照明、通信等器材、设备。同时通知公安、交警、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配合抢险救援行动。在泄漏区域的上风向设置指挥部和停靠消防车,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4.2侦查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询问、侦查、检测、监测,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利用重大危险源辅助决策系统,掌握泄漏区域的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划定警戒范围并组织营救和疏散;查明泄漏的具体部位,泄漏区域是否存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反应的危险化学物质(如存在与其可能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必须立即转移);查明储罐的储量,临近罐的情况以及地下管线,沟渠的布局走向;事故现场的水源和泄漏区域的污染情况。
4.3警戒疏散。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根据侦检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和登记。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一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等级不低于二级。进入警戒区的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按照严格的防护等级进行个人防护。设置观察哨,确定撤离信号,对救援全过程实施动态检测,同时注意观察掌握救援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跟踪检查。
4.4在确保供水的同时,启动事故单位的喷淋系统进行稀释,或者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和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进行降毒稀释。生产设备管道、阀门泄漏尚未损坏的应当及时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关阀断料、转输倒罐。
4.5储罐、容器发生小面积泄漏的可以在消防车水箱内加入碳酸氢钠或者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向罐体喷射,以减轻危害;运输途中的槽车或钢瓶发生泄漏,又无法堵漏的,可以将其侵入碳酸氢钠或者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的溶液内进行中和。同时做好后续的处理工作,要严禁中和水流入河流,下水道、密闭空间,防止造成污染。
4.6设置洗消站,对进入重度区和中度区的人员和装备进行洗消,对进入重度区和中度区的人员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4.7对事故现场利用化学方法(碳酸氢钠或者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喷洒)和物理方法(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以及简单排毒法进行洗消。用喷雾水、蒸汽或惰性气体清扫事故现场内的储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
5.加强氯气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5.1严格把好氯气生产关。氯气的生产应符合GB5138—5139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其中纯度≥99.5%,含水≤0.06。液氯的充装压力不得低于1.1MPa,生产设备、管道和阀门,安装前要经清洗、干燥处理。阀门要逐只做耐压实验,保证氯气生产的安全 。
5.2把好运输关,防止氯气槽车发生泄露。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时产生的氯气泄漏在公路运输过程中,由于车辆交通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氯气钢瓶破裂发生泄漏。要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就要严格液氯运输的程序和要求。对驾驶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及考核,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各个部门必须从槽车(罐)的质量、运输的质量、驾驶人员、管理人员、运输时间地点等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保好运输关。
5.3把好储存关,确保储存安全。氯气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具有良好通风条件的的不燃结构的库房内,远离火源、热源,防止日光直射,氯气储罐的储存应与可燃物质、有机物或者其它氧化物质隔离,专库专储,特别注意要将其能与之反应的物质隔离(如氢气、乙炔、氨气、松节油、金属粉末)。专库存储的钢瓶或者是固定储罐的建筑物内必须设置喷淋装置,当发生氯气泄露时可以启动喷淋,稀释、溶解泄漏出的氯气。同时,储库内必须配备空气(氧气)呼吸器、专用防毒面具和胶靴、手套等物品,为万一发生事故提供可靠地抢险救援设备。
5.4遵循氯气使用安全规定,把好氯气使用关。使用过程中违章操作时产生的氯气泄漏使用氯气过程中,由于员工麻痹大意、违章操作、人员擅离岗位或钢瓶阀门关闭不紧等原因造成氯气泄漏;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产生的氯气泄漏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因管道裂口、阀门生锈或损坏等设备故障导致氯气泄漏;回收的废旧氯气钢瓶发生氯气泄漏。废品回收单位对收回的废旧氯气钢瓶,有的弃于室外任其日晒雨淋,有的则是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对其自行拆卸,结果导致瓶内的残余氯气发生泄漏。
6.结语
根据本文上述情况可知,以上几点就是由于在使用氯气过程中常常发生的情况,也是氯气泄露的主要原因,要避免事故的发生就要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定;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加强氯气事故处置和消防技术方法的研究,对减少氯气泄漏伤害和污染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灭火救援教程》
[2]《中国消防全书》
[3]《消防安全监管与抢险救灾实务全书》
论文作者:南晓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氯气论文; 事故论文; 发生论文; 钢瓶论文; 人员论文; 警戒论文; 物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