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误区及矫正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过程中论文,误区论文,对策论文,教育信息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象剖析
现象之一,新瓶装旧酒。各个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大多数组建了校园网,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学术报告厅,普通教室也达到了“几机”(电视机、电脑……)等现代高科技设备,这当然是一种好现象。值得提出的是,由于教学习惯和旧的教育观念、评价机制的影响,目前许多学校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普通的做法是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演示,把信息技术的使用权控制在教师手中,实际上并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束缚。更有甚者,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当成了训练学生应试的一种新技术和新手段,实行“电灌”+“人灌”。这无不使人觉得是用新瓶装旧酒。
现象之二,老“牛”拉卡车。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成几何级数增加,现代教育设备更新日新月异,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中小学大部分学科教师还不能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和使用,谈不上对信息技术的深刻认识,在具体的教学中难以驾驭现代信息技术这列快车,往往束手无策。他们觉得倒不如粉笔、黑板加上一张嘴奏效,于是产生信息技术不能恰当地与课程、教师、学生融为一体,即使为了教育教学信息化,也有生搬硬套之嫌,教师也有老“牛”拉卡车不负重任之感,信息化教学质量和效益不高,滞后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象之三,有路无车。大多数学校都热衷于校园网或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建设,缺乏对相应软件的配备。一是为了迎接上级部门评估和接待兄弟学校、友人的参观,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达到某种程度,领导脸上也增添了几分光彩,而在软件上花再多的钱,别人看不见,完全是功利主义在作怪。二是由于社会各界特别是厂家、商家在学校信息化工作过程中,过分宣传网络、硬件的功能多,优势多,对实际运作过程中的软件、经费、人才需求分析少,所以误导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只要有了这些硬件,学校教育信息化就不成问题了,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他们忽视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关键的要素:软件的配置和资源中心的建设,结果造成网络高速公路上没有一辆行驶的车,造成“有路无车”现象,致使教育信息化工作不能深入开展。
现象之四,珠渣混进。各学校校园网络或多媒体网络教室相继组建后,与Internet网络也联上了,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教学活动也开展起来了,学生也能很方便地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令人担忧的是,网络虽然联通了,但是我国网上信息资源严重不足,适合青少年、儿童的网络信息资源就更少了,而电脑、网络信息大多数是舶来品,其中精华和糟粕成半分之势。在网上教学时,学生最热衷于在Internet上聊天、游戏,甚至浏览黄色网站,教师也很难控制和管理信息来源,于是,出现了珠渣混进的现象。这样下去,不但失去了信息化教学的初衷,而且对于鉴别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来说有“网络鸦片”之危险。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中小学教育信息工程的真正内涵,才能使教育信息化工程健康、快速发展。
二、矫正对象
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首要任务就是有一个整体设计。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整体设计要做到“四要”,即教育观念要更新,师资培训要抓紧,软硬配备要同步,信息拿来要净化。只有这样,教育信息化这列快车才能飞驰于教育主干道上。
对策之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学校必须建立以信息教育为标志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21世纪崭新的教育模式。学校应加强对教育者的教育信息化理论培训,迫使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有肩负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吸收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方法,并指导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可以采取:一是集中加强理论培训。二是以课题实验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脚踏实地地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验、改革,总结成功的实验经验,并加以推广,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速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对策之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信息化引发了传统教育的变革,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最直接的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挑战,传统的教育将被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新形态所取代,大大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新技术、新手段的效益体现的关键在教师,没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效益之谈。为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迫在眉睫。我们可以采取以校本在职培训模式为主,多种培训相结合,分层推进的方式,逐步提高教师教育信息综合素质。首先,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扫盲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其次,对有了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培训可以采取专家讲座、示范课、竞赛课等形式。提高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兴趣,使之尝试教育信息化的“甜头”。再次,教育信息化要向更深层次发展、走向成熟,必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学校对学科教师要下达教育信息化课题实验任务,让他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取得成功的经验,逐步深化,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整体规划、分层实施,“滚雪球”式的培训,才能提高信息时代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信息技能,他们也才能够轻松驾驭教育信息化这列时代的快车。
对策之三:软硬兼顾,合理配备信息资源。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软件和硬件同等重要,在二者兼顾的同时,要有一个整体规划。中小学硬件和软件的配备有别于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网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于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我们提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长计划、短安排,先轻后重,由点及面,先建库、后建网,把学校有限的资金用到“点子上”;反对贪高求全,打肿小脸充胖子;不结合实际,用债台换来贵重资源高阁于闺房,造成极大的浪费,软件的配备采取购置(购买成品教学软件和下载)为主,自制为辅,购制结合的方式。市场上已有一大批较为成熟的教学软件,网站上也有极为丰富的素材库,只需要购买成品软件或下载素材再整合,教学软件就会更加丰富。硬件的配备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量体裁衣,合理配备,逐步优化硬件环境。软件和硬件的投资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以采取政府、社会、学校以及信息技术、网络的运作等多方面的力量,积少成多,逐渐发展壮大。只要做到软硬兼顾,合理配备信息资源,才能促使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对策之四:净化信息,合理优化信息资源。Internet是一座信息资源的宝库,但由于Internet的浩瀚与开放,不良的信息也掺杂其间,甚至泛滥成灾。中小学生鉴别能力差,好奇心强,对虚拟的网络世界十分感兴趣。特别对网上聊天、网上游戏有一种痴迷,若学校不有效地对信息资源加以净化,将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未来的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由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正确引导,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控制,净化信息资源。首先,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学生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为网络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其次,学校在校园网中建设自己的信息资源网,对学生浏览的Internet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和整理,保持信息的有益、有用而获取高效率。校园网站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主体,学生应以浏览校内网站的信息为主,促使学生接受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我们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育信息化的明天才会更加辉煌、灿烂。
标签:教育信息化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