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工程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勘查方法逐渐应用到了现代的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工程地质勘查的水平和效率。其中物探技术已被引用到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中。它是地质科学中相对活跃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勘查方法,大大的提升了生产力,是地质勘查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物探方法;应用
前言:当前形式下,因为我国的交通建设取得了比以往更多的投资,一些大型的公路工程对于工程勘探以及环境的评定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采用综合物探技术,相比一般的钻探方法更能够确保施工周期。因此本文就工程地质勘查中物探方法的应用进行合理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一、物探方法
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可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借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探方法取得了巨大突破,并逐渐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地质勘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钻探取土、双桥静力触探等是传统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但若采用一种勘查方法,无法满足工程地质勘查需求,且作用有限,需结合多种勘查方法,以提高勘查质量。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对地质勘查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地质勘察对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所有必须结合物探和地质工作,切实提高工程地质勘查质量和效率[2]。一般情况下,以往通过研究分析地质资料勘查工程地质,缺乏准确的工程地质深层次资料,为确保勘查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地质勘查水平,需采用诸多精密仪器进行勘查。
二、工程物探工作的特点
基于地质条件多变引起的电场、地震波场、磁场、重力场、地热场、放射性等物理场的变化,可选用电法、地震法、磁法、重力、测温、放射性勘探等各种方法,在陆地、水域和地下等不同条件下很多岩土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其中包括地下水、地质构造、滑坡、埋藏物、物理特性的探测等。物探方法高效、经济、施工灵活、信息丰富,能取得较好的探测效果。工程物探具有如下特点:
2.1工程探测深度小
工程设计探测的地下地质问题多为浅层,地球物理探测的深度多为几米到几十米,最深在百米左右。
2.2 探测精度高
工程建设单位希望城市物探方法有较高的精度,深度与平面位置误差达到厘米级。
2.3 施工场地狭小
施工场地要求低。物探方法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勘查工程地质,以及分析地质资料,这些工作通常需在几天至十几天内完成,而分析工程危险程度,则需在一天以内得出探测结果。
三、物探方法
3.1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一般需要对观测点的深度以及电阻率的变化,进而分析出岩层存在的各种规律,大都运用在岩层较厚的勘测活动中。很多城市开始运用了密度较高的电阻率法,该种方法能够对地质结构进行紧密分析,但是,电法勘探能够通过电极装置勘测到很多岩石分布的规律,分析岩层是否出现轻微倾斜。结合供电电极间存在的距离差异,能够勘测出程度不同的岩层,利用不同的电阻率,还能够深入了解岩层的实际分布状况。在现代地质勘查过程中,电法勘探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法勘探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产生的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是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其原理就是通过对折射波和反射波的时间场沿侧线方向的实际时空分布规律,明确折射面、反射面的深度与地址构造的性质、形态等[3]。利用地下介质的密度以及弹性差异,根据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出地下岩层的性质以及形态。与另外的物探方法相比较,地震勘探精度相对较高,温度达到十米、万米,解释成果较为单一,需要更高的成本。在覆盖层探测过程中,浅层折射波法具有较为显著的有数,能够勘探出隐伏的空洞以及构造,从而取得更加显著的应用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受到施工场地各种因素的限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勘探分析率也开始不断提升,对于地下构造的研究产生较为显著的效果。
3.3 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作为现代物探法的一种,主要是指根据矿体间以及岩体间存在的密度差异,通过地表变化来勘查地质。这种勘探方法将牛顿万有引力作为研究基础,具有精度高、干扰小等特点,只要勘探地质体以及与四周的岩体密度差异,就需要利用精密仪器的重力异常,例如扭秤以及重力仪。重力勘探在现代工程地质勘查中运用较为普遍,并取得了显著的勘查效果,结合其他物探资料和拟建区地质的资料,有效推断出覆盖层的地质构造以及矿体性质,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资料以及信息。为了保证勘查效果达到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在对这种方法进行运用过程中,还要对拟建区的地形、天气以及振动状况进行考虑。
四、工程地质勘查中物探方法的应用实例
下文运用物探方法对工程场地滑坡勘查做一简单的举例分析。
对某公路段滑坡的勘查分析:
边坡上部的岩体较完整,为电阻率大于2000Ω-Μ的板状砂岩,崩坡积覆盖层较薄;下部坡体为严重风化的破碎砂岩,地下水很发育,深部有大面积汇水区,电阻率根据潮湿和含水程度的不同在10Ω-Μ~200Ω-Μ之间变化,崩坡积覆盖层较厚。完整砂岩和强风化砂岩由于断裂带影响呈陡倾角接触,接触带附近的砂岩中存在直角形的两条连通的含水断裂带,但埋藏较深。
路基的开挖已经破坏了局部坡体的稳定,在公路路基上部的崩坡积覆盖层中已有两处形成高阻的松动体(视电阻率大于400Ω-Μ)。根据定量解释结果,在公路路基上部有长约100米,宽20-75米,深10-13米的坡体产生松动,有发生局部滑动的可能,且有向上部坡体发展,牵动上部松动体沿完整砂岩风化层顶面的发展的趋势。根据物探的结论进行了滑坡防止工程设计,并实施了工程,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
总之,只要应用得当,物探工作的分析就可得到可靠的结果。基本可满足滑坡勘探和滑坡稳定性整体评价的要求,定量分析结果可部分提供防治工程设计的可靠数据。
结束语:
当前,地质勘查的物探方法有很多中,比如重力勘探、电法勘探等,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应用。另外相关人员应更广泛地直接提供工程设计、施工所需的依据及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研究。对施工的参数与检测方法的进行研究。对于物探仪器的便携、计算机控制和数据处理的简便性研究及新仪器的引进与开发,如此一来就大幅度提升工程勘察的水平和质量,从而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峪.浅谈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2014(14):103-104
[2]尹国良. 综合物探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分析应用[J].四川建材,2008(4):133-136
[3]李晓斌,蔡向民,赵勇等.物探方法在城市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城市地质,2008,3(4):31-36
[4]李峰,卢栎名.小议在工程地质勘查中较常用的几种工程物探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2,(28):121-121.
论文作者:马海峰1,刘冬冬2,刘洪哲3,刘守业4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物探论文; 方法论文; 工程论文; 地质勘查论文; 地质论文; 电阻率论文; 岩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