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基金会青年科研队伍的转变与政策思考_青年基金论文

科学基金青年科研队伍的变化与政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队伍论文,科研论文,青年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的新一轮竞争中,人才的竞争已成为重中之重。与国际上人才竞争的激烈态势相比,我国在基础研究的人才竞争和培养中仍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5岁以下项目负责人所占比例从1997年开始出现了逐年下滑的趋势,至今三年,已经下降了9.21个百分点,(注:本文涉及的有关数据,除单独注释外,都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991-2000年度项目资助统计资料。)并仍有继续下滑的危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青年科研队伍的源头供给呈现不足,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为此,我们就这一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分析了1999-2000年间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有关数据,对35岁以下项目负责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专项统计和具体分析;选择1999年度获科学基金资助总额在200万元以上的102所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注:问卷回收率为62.75%。)

1 热情和竞争实力都在减退

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主要有两个类别,即面向所有科研人员的自由申请项目(占79%)和面向35岁以下科研人员的青年基金项目(占17%)。

从自由申请基金的申请总量看,可以说1991-1997年是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最为活跃的一段时间,1997年他们的申请总量达到了3325项。此后,便呈逐年大幅下滑之势。2000年度项目申请的总量甚至比1994年还低2项。其中26-30岁年龄段科研人员的申请量占自由申请项目申请总量中的比例,是在1992年达到最高值后开始逐年下滑的,2000年所占比例比1992年下降了18.89个百分点。31-35岁年龄段申请量所占的比例,也于1997年达到了十年间的最高值后开始大幅下滑,2000年所占比例比1997年竟降低了27.43个百分点(图1)。这说明,35岁以下科研人员对自由申请项目的申请热情在1997年以后大大减弱,其中30岁以下科研人员的申请热情早在1993年以后便开始逐年降温。

与申请热情减退几乎同步,从自由申请基金最终获得资助情况看,我国青年科研队伍的总体竞争实力也在逐年递减。据统计,35岁以下科研人员获得资助项目总数,1997年达到了581项的最高值,之后开始大幅下降,2000年的项目总量比1994年还低40项。其中26-30岁年龄段项目负责人在自由申请项目中所占比例,从1993年就开始出现缓慢下落,2000年所占比例比1993年降低了4.89个百分点。31-35岁年龄段的项目负责人在自由申请项目中所占比例,虽然到1997年才开始出现大幅下滑的状态,但下滑速度却明显比前一个年龄段更迅速,2000年所占比例比1997年下降了10.33个百分点(图2)。

自由申请基金如此,特别以支持35岁以下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基础科学研究活动,以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和优秀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而设立的“青年基金”所传达的有关青年科研队伍的信息,也同样令人“失望”。1997年,青年基金项目的申请总量在达到3771项这个最高点后,也开始下滑。2000年比1997年减少了557项。而获得资助的项目总量虽逐年有所增加,2000年项目数达到了692项,但26岁-30岁年龄段的项目负责人所占比例仍是逐年下降趋势,1998年比1992年共计下降了38%以上;31岁-35岁年龄段的项目负责人所占比例的下滑势头稍弱,却也在1997年至2000年的三年间下降了3.84%(图3、图4)从具体的领域来看,自由申请基金各学部中的35岁以下项目负责人所占比例,在1997年后开始出现严重滑坡,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学部依次为:管理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30岁以下项目负责人所占比例,在1993-2000年间的总体情况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其中下降趋势较大的前三个学部依次为:信息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31-35年年龄段项目负责人,在1991-1997年间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1997年后便出现大幅的下降。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前三个学部依次为:管理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下降幅度较大的前三个学部依次为:化学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和数理科学部。多数学部的31-35岁年龄段的项目负责人,在1992-1997年间处于上升状态,1997-2000年间呈下降趋势,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三个学部分别是:地球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和数理科学部。同一时期的信息和化学两个科学部却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2 原因分析

2.1 经费多元化的影响

据对2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问卷调查,青年科研队伍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竞争中“隐退”,的确有科研经费渠道多元化的影响,国家科学基金已不是青年人从事科研活动的唯一资助来源。问卷调查显示,有93.65%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立了青年专项(或启动)基金。同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绝大多数的省市自治区也都相继设立了自然科学基金(或专项经费),资助着本地区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另外,各高校和科研单位所属系统(或主管部门)也都纷纷设立了自然科学基金(或专项经费),资助本系统(或部门)内的基础科研工作,例如航空基础研究科学基金等。根据问卷统计,有92.06%的答卷单位认为,地方或所属系统(或部门)的自然科学基金(或专项经费),是该单位青年科研人员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如,东北农业大学在1996年所承担的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35岁以下项目负责人占53%。[1]设立于1992年的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在1993-1997年间共有2000多人参加了基金项目的研究活动,其中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约占70%。[2]此外,还有38.10%的问卷单位认为其他经费渠道,各类名人基金(霍英东基金、李沛文基金、丁颖基金等),也是青年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经费来源。

2.2 科学基金竞争激烈

然而,资金来源多元化影响绝不是青年科研人员“放弃”申请国家科学基金的全部原因。在与我们的座谈中,青年科研人员都反映,科学基金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但申请科学基金不仅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一般申请的结果十有八九是以落选告终,因此,他们普遍感到科学基金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如果已经连续经历过几次“失败”,那更不会再有继续申报的信心。

与此同时,自然科学基金对研究基础的强调,使多数青年科研人员认为基金项目评审对前期工作基础的要求过于严格。多数能够申请科学基金并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青年学者,一般多是在获得博士学位以后,有些甚至还需要1-2年的实际锻炼。对于35岁以下(尤其是30岁以下)科研工作者前期研究基础的要求过高,就必然使得多数年轻人因“囊中羞涩”而不敢轻易扣响自然科学基金的大门。

2.3 有关政策的“负面”效应

与科学基金过高的门槛相比,某些或具体或宏观的政策对青年科研队伍的“压抑”作用可能更不能低估。比如,高校对于青年教师年终工作量的考核制度。问卷调查显示,有39.47%的单位规定当教学工作满额时,科研工作就不作考察,有52.63%的单位同时考察教学和科研的工作量,只有10.53%的单位规定当科研工作满额时,教学工作就不作考察。高校中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教师仅占24.96%。至于研究机构也只有48.18%的青年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科研工作。有些学者反映,一些青年人还把很多的精力花在为所在单位负责人“打工”上,不仅帮着做科研,而且帮着填写项目申请书、评审表等日杂琐事,这些“打工”者们几乎再无精力去独立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了。

这样的“打工者”在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973"计划等重大科研计划项目中也比比皆是。近年来高校或科研单位吸收刚毕业博(硕)士时,要求他们首先找到项目组(或“老板”)投其门下,否则将会很难分配到这些单位中。因此,重大项目里集中了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员。问卷调查显示,当前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国家科研项目和获得其他经费资助的占到72.43%,而独立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平均仅占17.54%。这些参加大项目(或课题组)的青年科研人员,在3-5年的课题执行期内,在有经费、有任务的情况下,独立申报科学基金积极性也就会大大减弱。

另外,国家若干宏观政策的导向对青年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有关部门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考核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得高校的研究力量发生了向应用方面的转化。在“人才分流”中,年轻人流出的较多,高学历人员流出的较多,从而带来了科研人才流失的弊端,给科研机构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

而近些年国家和各级部门相继出台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多把目光集中在少数“精英”的身上,集中在“洋”博士身上,并为其提供超大数额的经费资助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客观上使为数众多的尚待扶持、培养和进一步积累的35岁(尤其是30岁)以下的刚刚步入科研领域的“土”博士(硕士)们,基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这样的政策导向,势必刺激出国潮再度升温。问卷调查显示,在30岁以下科研人员中,有45.16%的人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联系出国上。31-35岁年龄段科研人员联系出国深造者约占37.50%。许多青年科研工作者强烈地感到,要想搞科研,不到国外转一趟,就几乎难有出头之日。这又造成了90年代以来我国理工科的本科或硕士毕业生大量出国,成为1993年以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30岁以下科研人员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高学位无论在申报基金项目,还是在提职晋升中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对于那些从事(或打算从事)科研工作的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尽早攻读高学位便是当务之急。据调查,当前30岁以下的科研人员有59.68%在读学位,31-35岁年龄段的科研人员也有15.63%的人在读学位。按以前的有关规定,他们不能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因此,在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者中当然就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另外,生活的压力也是促使青年科技人才离开基础科研队伍的现实因素。因为基础研究的价值具有滞后性、间接性和长期性,相当多的青年科研人员,特别是30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宁愿选择能在近期内产生经济效益的领域,以追求近期的高回报以解决“温饱”问题。在调查中显示出来的35岁以下年龄段项目再现人总体下降较快的学部,多数都与当前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有很好的近期效益,如信息、化工、材料等专业,便是最好的说明。

3 政策建议

3.1 从人才竞争全球化的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问题

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励青年科技人才献身科学研究,应该说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有关资料报道,不少国家都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如日本政府在1995年拨出专款,先后在30所国立大学中建立“风险事业实验室”,并面向世界超收年龄在35岁以下博士后。1997年又出台了将博士后人数在10年内增加1倍的计划,同时还决定将研究生人数在2010以前,从17万增至30万;[4]俄罗斯总统于1994年颁布了“联邦国家奖”的命令,以鼓励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学者,并规定资金为法定工资的350倍;澳大利亚于1999年在新设的“澳大利亚科技奖”中,专门设立了面向40岁以下科技人员的青年荣誉奖章;英国政府在2000年7月也宣布了一项17亿美元的计划,以资助更新已落后的仪器设备,提高博士生的津贴,同时又公布了一项为期3年的经费计划,将科学家们的薪水每年提高7%,7月26日又宣布了一项为期一年,经费为600万美元的“吸引人才”计划;印度科技部也设立了以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为对象的“青年科学家研究项目”,以此激发青年人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并先后设立了“禅狄、思瓦鲁普、巴哈迪纳加尔科学技术奖”、“尼赫鲁农业研究生”、“印度青年科学家国家科学院奖”等,[5]为年轻科技人员创造优异的成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科研支持;等等。

3.2 资助重点向“最佳年龄区”转移

江泽民主席多次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目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朱镕基总理在关于“十五”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才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在当今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对年青科技人才的如此重视,应该说是对科学创造规律的尊重。赵红州教授也曾发现,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是25岁至45岁,其峰值年龄是37岁。同时他认为:当代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赶超世界水平,进而成为世界科技大国,或世界科技中心,就必须使本国科学家的人数大幅度增长,优秀科学家队伍的平均年龄要尽可能地接近于“最佳年龄区”。[6]目前我国的科技政策和措施对于“最佳年龄区”的支持力度显然远远不够,因此,不少科技政策专家认为,及时调整相关的科技政策,把重点放在培育广大青年科研群体,尤其是35岁以下年龄段的基础科研队伍上,已不仅仅是解决当前科研队伍的“匮乏”和“断层”的应急之策,而应成为我国在新世纪发展中的一项基本国策。

3.3 进一步发挥“青年基金”的“育苗”功能

近年来我国理工科博士学位授予量在逐年增加,博士选择理论类型论文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这说明我国在基础科研领域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后备队伍。为他们及时提供资助,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是实施人才战略、打赢人才“争夺战”的关键之举。因此,大幅度提高青年基金的资助率,是迅速壮大青年基础科研队伍的有效措施。例如1998年全国毕业的理、工、农、医类博士总数为7132人,若能使其中的1/4及时得到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而投身于基础研究,考虑到还要对其他非博士的资助,那么该年青年基金的资助项目数就该大于(至少是等于)1783项。而根据1998年国家青年基金的项目申请数为3157项,要达到所设想的资助项目数,其资助率就要达到56%。所以,从“育苗”的宗旨出发,参照国外基金会的有关政策,不妨将青年基金的资助率从近年来的19.39%(1997-2000年的平均近似值)提高到30-50%左右。在科学基金总额没有更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减少青年基金的资助年限和资助强度达到扩大资助规模的目的。例如将资助年限减为2年,资助强度降低到10万元人民币左右。

3.4 适当放宽对青年科研人员研究基础和前期工作积累的要求

近些年来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年龄已在普遍提高,1997年的理工博士毕业时的平均年龄为32.75岁,医学、农学类的平均毕业年龄更大,多数35岁以下的青年人还只是刚刚踏入科研领域,前期的工作积累尚待进一步的充实,如果对其要求过于严格,会造成很多新的思想因缺乏研究基础而不敢轻易抛出,或很难获得资助。进而不利于形成“创新”的学术氛围,甚至有可能会无意扼杀一些学科的“生长点”,更与“育苗”的宗旨相背。

3.5 适时推出面向博士和博士后的奖学金基金

根据我国高教改革将朝着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因而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比例将大幅度提高的趋势,有关科技政策专家认为,作为国家科学基金,应该考虑推出面向博士和博士后的奖学金基金,以实现科学基金资助重点的前移,适应博士毕业年龄的提高。

3.6 改进评审机制

自由申请项目中35岁以下项目负责人所占比例,在近些年来都出现了逐年下降的状态,并且在未来的几年里还会处于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地区基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一趋势应予以关注。据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席H.Diggelmann介绍,其2000年度支持的4400名科学家中,80%的年龄在30岁以下。对照这个力度,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制定在同等条件下的倾斜政策。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的一个有效措施是给任务、压担子,切实将优秀人才推向科研工作的第一线,使其在拼搏中锻炼成长。[7]因此,在同等条件下适当向35岁以下科研人员的项目倾斜,是激励他们踊跃参与竞争,加速青年创新科研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评审机制上,要适当增加评审专家组中年轻成员的比例。

标签:;  ;  ;  ;  

科学基金会青年科研队伍的转变与政策思考_青年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