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小学科学试验教学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问题;策略
引言
小学的科学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科学包含了很多学科知识,小学生通过科学学习,能获得一定的科学素养。相比于其它小学学科,在教学的形式上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压力并不大,轻松的学科气氛与有趣的教学形式,得到了众多小学生的喜爱。小学科学虽然是理科教学中的基础,但其教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丝毫不弱于其它阶段的理科教学要求。尤其在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与具体的执行方法上,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在创新的基础上确保学生的实验安全。
1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核心的填鸭式教学逐渐不再适应当下的教学模式,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下,极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学工作,实质上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处于辅导地位,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两者相互协作,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师讲解“测量水的温度”内容时,因为小学生生性好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测量过程中国可能会出现温度颠倒的问题,那么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告知学生的正确测量顺序,如果先测量热水再测量冷水,那么就会出现不准确的读数,导致测量工作存在误差。在此实验过程中,教师实质上就是引导者以及监督者,主要工作就是讲解清楚测量的方法以及步骤,其他的教学细节以及课堂最后的总结和提问都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集思广益、集体思考的过程。
2以创新性为设计原则,开拓实验设计思路
现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缺乏创新性,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而创新性也是科学思维的必要组成部分。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创新性融入到实验设计当中。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反映创新实验的过程极其困难,很难借助新的实验得到学生能够理解的科学知识。其实这种观点将教师的创新局限于内容上的创新,不利于开拓教师的实验设计思路。在创新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实验的内容进行创新,也可以对实验的器具与实验的地点与实验的模式进行创新。教师在观察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走出实验教师的局限性,借助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工具进行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实验设计思路的创新,才能够为观察实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在创新性实验中获得“活性”思维。
3学写科学实验小论文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一般,尤其时在科学实验后的小论文的写作,但是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但是学生动手动脑好习惯的培养绝非仅来自于实验的过程,很多时候实验的后续处理工作对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的培养有着更大的帮助,而很多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他们从实验的准备、观察和动手等全过程出发,为学生设计了一次次精彩的实验,学生也从实验过程中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乐趣,但是实验的完成就意味着实验的结束,学生很少有反思实验的时间,这是现如今小学实验教学的一大缺陷。我认为学写小论文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如果说实验过程是一次动手尝试和实践的过程,那么写小论文就是一个总结和巩固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写实验小论文呢?首先,小论文应该具有总结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论文中应该对本次实验的目的、意义、过程和结果等做出一定的总结,比如在做了“开水养鱼”的实验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将“开水养鱼”的目的、意义、过程和结果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将侧重点放在对过程的描写上,有的将侧重点放在对结果的总结上,只要学生能够完整的将上述几点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其次,小论文中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小学生想法丰富,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有着自己不一样的见解,这时候就可以在小论文中加以表述,如在“开水养鱼”后,学生的想法就会异常的丰富,有学生表示:如果先往试管中放入冷水,再往试管的上半部分注入热水,还能达到同等效果吗?也有学生表示:为什么试管中的水只有一半能烧开呢?学生想法不同,自然就可以将其表述在小论文中,让其为自己所写的小论文增色。
4重视课堂实验教师示范和实验指导
小学科学的课堂实验都学要教师的亲子示范和引导,但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科学不列入考试范围,往往不重视这方面,实际上课堂教师的实验示范与引导,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最基本的途径,能有效提高课堂实验进行的效率,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准确示范引导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重大影响。在这个示范过程中,老师的每一个示范动作都是接下来学生独立进行试验操作的基础、依据和榜样。所以,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要求与步骤进行准确示范。例如“水火箭”一课的教学中,因为该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仅在阐述完理论的基础上就让学生操作实验,那必定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甚至丧失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与希望,觉得自己肯定是完成不了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的准确实验进行引导,在上课之前,老师已经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人类研究“火箭”的历史。上课开始了,学生们就对该实验充满了期待。因为该实验的不同,需要进行户外实验,考虑学生们的安全,教师给学生划定一个固定区域,保证瓶子起飞的时候不会打到学生,大家呈扇形排列观看实验。在学生好奇的目光下教师有条不紊,有节奏地开展实验,不得过快速度。一个空塑料瓶,瓶盖子换成了橡皮塞,橡皮塞上装了一个气门芯,瓶身上贴了几片三角形的塑料片,以代表箭翼起保持平衡的作用。然后,教师往瓶子里倒水至四分之一的位置,塞好橡皮塞,把它倒置在一个架子上,接下来邀请一位同学用打气筒往装水的瓶子里不断打气,致使瓶子内的气压不断升高,突然瓶子飞向天空,足足有十米多高。这时,大家的欢呼声表达了学生制作水火箭的强烈探究欲望。示范过后,教师结合刚才的示范展示出水火箭的结构图,简单明了的给学生讲解水火箭的原理,也就是“气体和压力的关系”“水流喷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的关系”,达到通俗易懂,学生理解的效果为止。接着,教师要有效发挥其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讨论,明确制作过程的技术指标,形成活动评价方案。给学生介绍师生共同收集的实验材料,饮料瓶、彩色卡纸、透明胶带、带孔的橡胶塞、自行车气门,以及剪刀和打气筒等工具使用注意事项。教师可帮助一些小组分配好角色,谁负责规划,谁负责设计,谁负责发言,给其他小组以榜样,通过分工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效率。
结语
科学在小学阶段虽不是必考课,但是,对于国家培养科学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动手实验是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一种基础教学手段,对于学生而言,动手实验可帮助他们深化对所学知识点的认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做出经验总结,探索出更多可行的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苏秋英.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8):23.
[2]王秀富.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5(9):78-79.
论文作者:罗在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科学论文; 科学实验论文; 小论文论文; 过程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