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协调发展与政府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政府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研、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当今世界经济、科技、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重视社会发展全面进步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与社会就必须保持协调发展。
一、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发展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部分。所谓社会发展,也就是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相关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等诸方面的综合发展。它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同所有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社会发展的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教育、卫生保健、文化艺术、体育事业,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劳动就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城乡公共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保障事业及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的保护等。
建国4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5年来,不仅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首先,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消除贫困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生态环境基本得到保护。1979年到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2.4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实际增长1.5倍,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年均增长7%。沿海部分发达地区已提前进入了小康。居民消费结构已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消除贫困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在仅占世界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全国农村没有完全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由八十年代中期的1.25亿人减少到目前的8000万人。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成效,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其次,人口数量得到合理控制,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诸方面必然带来不利影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从1970年的25.83‰降至1993年的11.45‰,基本遏制住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同时,通过优生优育、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等,使人口素质大大提高。
再者,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项事业蓬勃发展,不仅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也大大改善和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7.7%,普通中学和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分别比1949年增加了43.8倍和21.7倍。改革开放15年来,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2.9万项,一些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文化、体育等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最后,城镇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重大成就,已开始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1979年到1993年,城镇每年新安置的就业人数在700万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每年平均达900万人左右。累计达1.5亿人以上。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健全,目前全国约有2.1亿城乡居民不同程度地享受着社会保障待遇。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发展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所面临的困难和任务还很艰巨。一是社会发展领域的改革总体上还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在相当长时间里缺乏认真的总体规划和明确的要求,有较大的随意性。二是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发展工作。在实践中表现为只把经济建设作为政绩来考核,“一俊遮百丑”,而对社会发展协调与否却不重视,资金投入较少,某些基础建设设施发展迟缓、水平低。在宏观上缺乏章法,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损害了群众的某些利益,诱发出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如对医疗机构提倡创收,同时减少了投入,国家对医院的投入只占其经费开支的很少一部分,创收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又不明确,这就诱发了许多医院以开大处方等不正常手段创收,弥补经费之不足。三是一些社会公益事业、社会福利事业急待建设,而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且难以落实。四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太慢、较乱,已严重滞后于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制约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五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仍趋于紧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相当严重。
二、正确认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进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我国社会发展领域面临的诸多问题,其原因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认识问题。即没有正确认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没有看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适应,相互配合、促进的一面,只看到经费紧张相对立的一面。认为现在顾不上,等待将来经济发展了才能顾得上,或者认为经济建设搞好了,社会发展自然而然地就好了。更有甚者,把经济建设看成“硬任务”,作为表现、检验政绩的主要标准,急功近利,有些领导也往往注重经济发展,单纯以经济发展指标代替全面衡量标准,“一俊遮百丑”;把社会发展看成是“软任务”,可做可不做,或者根本不想做,只是勉强应付,这些都是极其错误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社会发展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象自然环境的破坏、灾害的频繁发生、资源利用率低下、人口过快增长、社会分配不公等,都不是经济增长所能直接解决的。有了前提和基础,还需要经过人的努力去实现,才能够达到结果和目的。
经济建设是中心、是重点,我们一定要把经济搞上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发展,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社会事业得不到相应发展,也会阻碍经济发展;某些社会事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为经济建设提供直接的、强大的生产力,象教育、科技等。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一些外国的成功经验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例如,日本五、六十年代的口号是“教育立国”,八十年代是“科技立国”。新加坡九十年代提出“人才立国”。他们虽未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都懂得在抓经济这个中心的同时,下大力量抓教育、科技、文化及社会保障等事业,并以此来进一步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方面、多环节、多层次构成的有机联系、综合配套的系统整体。我们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应有整体观念和系统分析的思想方法。不然就会简单化,顾此失彼。把只是在危机时期才有的,通常是一般性的矛盾绝对化,对立起来,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把“中心”变成“唯一”,“重点”变成“一点”,再强调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却往往只抓“一手”而忽略另一手,只搞“单打一”。这种思想方法在历史上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其影响至今未得到消除,仍有一定的市场。
(三)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时代需要。1979年至1993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3%,远高于世界平均2.6%的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2.4%和发展中国家3.1%的水平。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318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3.76倍,居世界前十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为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21世纪作好准备,还应看到我国经济的潜在问题,象质量问题,效益、效率问题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仅要看到财力方面的“硬性差距”,还要看到科技方面的“隐性差距”。我国人口密度为世界平均的3倍,而人均占有资源却远低于这个比例。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耗能是日本的6倍,美国的2倍多;资金利税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约三分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收效甚微。另外,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一些地方工业产值增长虽然较快,但劳动生产率却在下降。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60%以上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而我国经济增长多是靠人力、财力、资源和能源的高投入换来的。从1996年第九个五年计划开始到2010年的15年,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们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使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发展当然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我们不能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巨大发展,就是一个不全面的发展,就使经济发展的成果难以体现,结果没有实现。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人民的整体生活质量没有相应提高,就不能顺利实现小康。同时,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靠高投入、拼设备来提高生产的状况,变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在科技、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就必须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也必须重视社会保障、人口控制等配套问题。所以,对社会发展问题,我们必须有紧迫感,从长远着想、根本上着手,以适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事业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还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巨大的发展动力。一个国家的强盛,最重要的是综合国力,它集中表现为该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是对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社会全面发展水平和实力的总体概括。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科技的战略地位,从现有的国力出发,在大国、穷国中办教育、兴科技,也应尽最大可能增加智力投资。
三、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思考
未来的十几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大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关键历史时期。1994年10月,国务院召开了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社会发展工作会议,讨论了1996年——2010年全国社会发展纲要(草案),明确提出了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并进;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下决心努力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等,这些都是十分正确和及时的,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社会发展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予以充分重视。大政方针已定,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是研究如何认真贯彻实施,以求产生巨大的成效,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要逐步建立起中央与地方分工明确、综合部门与专业部门协调统一的社会发展宏观管理体制。社会发展问题主要是政府的职能,负有领导责任。要明确各级政府对社会事业的管理职责,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实行中央与地方合理分工、以地方为主的社会发展管理体制。中央政府在社会发展方面的职责主要是制定国家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并实施重大的社会政策和法规;指导各项社会政策在行业和区域间的协作等。地方各级政府应自觉地、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本地区社会发展的主要责任,要按照国家的总体发展规划、战略目标等,制定和实施区域内社会发展规划及政策,为区域内各项社会发展事业筹措资金,并逐步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管理区域内的社会事业单位和设施等。各级政府都要象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社会发展,要从长远发展考虑,重视宏观调控,主要是掌握导向,统筹兼顾,综合协调,划分事权,监督检查。具体管理能交还给社会的就由社会公众去管。在深化改革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发展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全面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保证。一些国家在发展中有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敢于正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大胆地借鉴和吸收。
第二、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建立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发展的机制。社会发展领域的改革发展面宽量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一定要处处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人民群众能及时分享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成果,社会事业面向社会,也有一个再分配的问题,需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兼顾的重心亦应向公平倾斜一些,以体现社会共济,更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热爱社会主义的劳动积极性。邓小平同志最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基本国策、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深化社会发展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要求的、多元化的社会资金筹措机制,扩大社会资金筹措渠道。目前,社会发展改革的许多方面已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必须采取措施,深化改革。应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多层次、大范围的社会保障体制,象医疗保障体制、养老保险体制、失业待业保险体制、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等。只有建立起一整套社会保障机制,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为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也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全面改革。目前,这些社会事业的发展上都普遍遇到国家投入不足、资金缺乏的问题。对此,光靠在国家身上,伸手要钱,一切都依靠国家来解决,让国家把一切都包下来,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只能依靠深化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结合社会发展事业讲求社会效益的特点,广开财源,建立多元化的社会资金筹措机制。一方面,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要随着经济增长和财政状况改善逐步提高比例;建立经常性的、具有法规保证的国家对社会事业发展资金投入的增长机制,以从制度上确保政府主渠道对社会发展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鼓励国内外经济、社会组织和个人广泛参与社会发展事业,扩大社会事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划出一些领域允许外商按照国家政策投资经营;逐步改变一些社会事业过低收费的政策,使其逐步达到按成本收费;运用金融手段筹集资金,逐步创造条件筹备成立社会发展银行,融通各方面资金,用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根据社会事业的不同功能和性质,将社会事业划分为公益型、经营型、混合型等不同种类,并根据各自特点实行分类管理,以提高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流失。
第四、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社会发展事业的领导,提高对社会发展事业的认识,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改进计划管理体制,保证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协调、健康地发展。只有重视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才是成熟的领导;只有加强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才是全面的领导。当前,应进一步提高对社会发展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汲取一些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忽视社会发展,造成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大量失业、资源浪费并为此付出加倍代价的沉痛教训,在发展上始终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加强对社会事业的宏观管理和领导,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象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社会发展工作,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各项社会发展事业之间协调、健康地向前发展。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以社会主义本质高度的科学概括。同时,小平同志还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保证和体现问题。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精神文明,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小平同志这些著名论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表述了社会主义应有的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人类历史的伟大实践,我们要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把握它的科学体系,用这个科学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并全面地加以贯彻实施。
标签:社会事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