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特性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哲学教科书在论及实践活动时,一直是把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本文试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从逻辑上讲,所谓“特性”,应该是某事物特有的属性,也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从方法论上讲,某事物的特性只有在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相比较时才能表现出来。实践活动的特性也同样如此,也应该是在与其他活动,特别是在与动物的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相比较时表现出来的,是其区别于这些活动的特有的属性。
但我们只要认真作一下比较就会发现,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实并不是实践活动特有的属性。
其一,把客观物质性作为实践活动的特性,固然能与以观念的、精神的方式把握现实世界的认识活动区分开来,但却与动物的活动无法区分开来。
我国的哲学教科书在论述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性时,主要是强调,实践活动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实在的、可感知的,实践活动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这真是实践活动特有的属性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只要分析一下动物的活动就会发现,动物活动的要素、过程和结果也同样是客观实在的、可感知的。就以动物觅食的活动来说,动物本身以及活动所指向的食物即动物活动的要素都是客观实在的、可感知的,动物搜寻食物的过程也是客观实在的、可感知的,动物搜寻到食物以后把它吃下去的结果也同样是客观实在的、可感知的。并且,动物的活动也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我们通常所说的“动物要么适应环境,要么绝种”,讲的就是客观的环境条件对动物生存活动的制约。同时,动物的活动一定要受到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等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也同样是客观的。既然动物的活动与实践活动一样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那么,客观物质性就不是实践活动特有的属性,也不能作为实践活动的特性。
其二,把自觉能动性作为实践活动的特性,固然能与动物盲目、本能的被动活动区分开来,但却与人的认识活动无法区分开来。
我国的哲学教科书在论述实践活动的自觉能动性时,主要是强调,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动物的活动确实没有这样的属性,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纯粹的自然界内部的关系,动物的活动既是盲目的本能活动,又是消极地适应环境的活动,无所谓目的性和创造性。但人的认识活动却有包括目的性和创造性在内的自觉能动性。因为具有自觉能动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重要标志,而人的活动是包括实践和认识这两种基本形式的。从逻辑上讲,如果自觉能动性是实践活动特有的属性,那么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其他活动形式没有自觉能动性。这显然是荒谬的。从现实性上讲,人的认识活动也确实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在认识活动中,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映绝不是盲目随意的反映,而是有着明确目的性的反映,即人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对认识什么、怎样认识、通过认识最终要从观念上把握什么、建构什么有一预先的设想。也就是说,人在从事认识活动之前必须自觉地设定活动的目的,这种活动目的贯穿着整个认识过程,也制约着整个认识过程。人的认识活动还具有创造性。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映绝不是机械呆板的反映,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人在认识活柉中总是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在正确认识和反映外部世界现有事物的存在形式及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构起超越既定环境、符合人的需要而外部世界所没有的对象的观念模型,然后通过实践使之变为现实,使外部世界从“现有”的自在状态变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应有”状态。也就是说,人们在通过实践实施现实感性的“创造”之前,已经通过认识在头脑中先进行了一番观念的“创造”。既然人的认识活动也具有包括目的性和创造性在内的自觉能动性,那么,自觉能动性就不是实践活动特有的属性,也不能作为实践活动的特性。
其三,把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活动的特性,也是只能与动物的非社会历史活动区分开来,无法与人的认识活动区分开来。
我国的哲学教科书在论述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时,主要是强调,实践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人的生物性行为,而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运用社会性的物质工具所进行的现实活动,它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然而,这样的属性并不是只有实践活动才具有,认识活动也同样具有。必须看到,认识活动作为人的重要活动,也不是孤立的个人的生物性行为,而是社会性的活动,也同样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不能离开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系,绝对孤立的个人认识活动是不存在的。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所使用的认识工具也是社会性的物质工具,是社会性的生产实践创造的。认识活动也同样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没有脱离具体历史条件的认识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认识活动的对象、内容、水平、规模、广度和深度也不同,这也说明了认识活动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可见,社会历史性并不是实践活动特有的属性,也同样不能作为实践活动的特性。
我国的哲学教科书之所以一直把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活动的特性,失误之处就在于把实践活动的属性与实践活动的特性划了等号。必须看到,事物具有的属性,有的是与其他事物共有的,应属于共性;有的是该事物具有而其他事物不具有的,应属于个性。只有这种个性才是该事物的特性,也才能使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不可否认,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确实是实践活动的属性,但正如以上所说,属性并不等于就是特性。如人有饥饿了就要进食的自然属性,但这种属性绝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因为动物也有饥饿了就要进食的自然属性,它应该是属于人和动物的共性。因此说,特性一定是某事物的个性,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的属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实践活动的特性呢?我认为,实践活动的特性应该是观念物化性和现实创造性,这样,既可以与动物活动区分开来,又可以与认识活动区分开来。
第一,实践活动具有观念物化性。实践作为一种主体改造客体的现实感性的活动,绝不是自然主义的自然活动,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个观念物化即精神变物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实践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不是一种受本能支配的盲目的物质力量,而是受着自己内在的目的和自觉的意识指导和控制的自觉的物质力量。正是在这种内在目的和自觉意识的指导和控制下,人把自己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运动起来,通过现实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改造对象、征服对象,使之发生符合人的需要的变化,使自己的目的、意识变为客观的现实,使观念的东西得到了一种现实的物质体现,即获得了一种对象化的物质存在形式。
实践活动的这种观念物化性,动物的活动不具有,人的认识活动也不具有。动物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环境,都只有一种本能式的感觉,动物的活动只能是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本能活动,根本不存在观念物化的问题。而认识活动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活动,其活动的方向是客观见之于主观,其活动的结果是主体在头脑中以知识、理论的形态再现客体,其活动的过程是物质变精神,也不存在观念物化的问题。因此说,观念物化性是实践活动特有的属性,是其区别于动物活动和人的认识活动的特性。
第二,实践活动具有现实创造性。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现实感性的物质活动,不是现成地占有对象物,而是包含着新的物质对象的创造,即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现实的创造性活动。我们知道,实践活动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而人的需要的社会性、复杂丰富性、多层次性和无限发展性却决定着人用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基本上是外部世界既不现成存在也不会自然产生的东西。这样,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获得那些自身需要而外部世界又不现成存在的东西,就必须基于自身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把自己作为一种自觉的物质力量运动起来,通过现实感性的活动去创造性地改造外部世界,从而创造出一个符合人的需要,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属人的世界”来。
无论是动物的活动还是人的认识活动,都没有这种现实创造性。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始终是自然界内部的关系,是纯粹的自然关系,动物的活动只能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活动,动物要么就适应环境,要么就绝种,根本不可能对环境实施创造性的改造。人的认识活动虽然有创造性,但这种创造不是现实感性的创造,而是一种精神观念的创造,它不会直接引起外部世界对象物的任何变化。由此可见,现实创造性也是实践活动所特有的属性,是其区别于动物活动和人的认识活动的特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因此,正确地理解实践及其特性,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标签:能动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