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集团的作用与发展趋势分析_八国集团论文

评析八国集团的作用与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八国论文,作用论文,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2003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应邀出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八国集团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之后,2004年10月1日,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又首次应邀参加了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中国和八国集团之间的未来关系走向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如何从中国长远利益和战略需要出发发展与八国集团的关系,成为未来二十年战略机遇期内中国外交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八国集团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八国集团的前身是西方七国集团。20世纪70年代初,在经历了美元固定汇率体系崩溃和石油危机之后,美国已无力独自维系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稳定。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利益,西方的主要经济大国开始走向联合,建立这一论坛性质的协调机制。1975年11月,在法国的倡议下,法、美、德、日、英、意六国举行第一次首脑会议。1976年举行第二次首脑会议时加拿大加入,形成七国集团,也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此后作为制度固定下来,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一次。

进入90年代后,为了巩固冷战成果,整合全球秩序,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推动和控制转型期的俄罗斯市场经济和民主化进程,七国集团开始邀请俄罗斯领导人在会后同七国首脑会晤。1994年俄总统叶利钦正式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形成了“7+1”机制。1997年,该集团首次以“八国首脑会议”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始称八国集团。

关于八国集团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目前国际上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八国集团由于缺乏硬性的组织机制,只能充当西方大国的“清谈馆”,对成员国和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力。(注:Razeen Sally," Looking Askance at Global Governance" ,Guiding Global Order:G8 governance inthe twenty-first century,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Burlington,USA,2000,pp.55.)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八国集团是推广和实现资本主义式的全球治理的有效方式,有望取代效率低下的联合国而成为未来全球治理的核心机构。(注:John J.Kirton,Joseph P.Daniels,and Andreas Freytag," The G8's Contributions to Twenty-First Century Governance," Guiding Global Order:G8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Burlington,USA,2000,pp.283.)要判定八国集团的作用,必须从纵向历史的维度和横向功能领域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考察。

(一)纵观八国集团近30年的发展历程,其对内部成员的约束力和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均在增强。

对内部成员约束力的增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八国集团讨论的议题越来越广。八国集团最初的议题集中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从1978年以后,该集团开始讨论政治、安全问题。近年来首脑会议的涉及面越来越广,包括地区冲突、军控、反恐、环境、卫生、打击跨国犯罪、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八国集团的议题越来越多地涉及传统的国内政治领域,诸如就业、社会福利政策、司法制度等等。

附表一:1975年—2002年G8/G7峰会的公报中议题数量(数据来自多伦多大学G8研究中心)

其次,八国集团机制化日益明显,组织架构逐渐清晰。该集团从最初少数领导人的秘密会晤,逐步形成以首脑会议为核心的一套较为完整的组织架构。除一年一度的首脑会议外,自8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举行独立的外长会和3-4次财长会。90年代开始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贸易、环境、劳工、内政、司法、能源工作会议。目前,共有7个领域每年定期召开部长级会议,除此之外,每年还至少召开4—5次的领导人助手(sherpa)会议。八国集团内部组织架构逐渐从虚到实,意味着该集团对成员国的约束力越来越“刚性化”。(见附表二)

附表二:八国集团的组织架构(资料来源:加拿大多伦多大学G8研究中心)

第三,成员国对八国协议的重视和认同程度在深化,各成员对在八国集团的框架内所达成协议的遵从性上升。

附表三:G8成员国遵守协议的比率统计,1975年—2001年(来源:多伦多大学G8资料研究中心)

1975年—1987年

1988年— 1996年—

(平均)

1995年2001年

英国 41.3% 无63%

加拿大40.9% 53% 53%

美国 24.6% 34% 51%

意大利27.4% 无51%

日本 26.2% 无48%

德国 34.6% 无43%

法国 24.0% 无35%

俄罗斯 无

无22%

G8平均30.7% 43% 45%

与此同时,八国集团对外部世界影响力也在扩大,这亦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首先,该集团在世界体系中的相对实力在增强。从经济上看,1975年,该集团成员国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52.9%,而2001年,该集团成员国GDP总量已经上升到占世界总量的67.3%。(注:根据联合国数据库中资料计算而得,http://unstats.un.org/unsd/databases.htm)从政治上看,随着俄罗斯的加入,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中已经有4个属于该集团。相对实力的增强使得八国集团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性越来越大。

其次,该集团与其他重要国际组织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成立之初,八国集团的政策协调完全局限于西方内部,参加会议的仅限于七国的首脑和欧盟(原为欧共体)的代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均派高级代表参加八国集团峰会或工作层会议的对话和协调。由于八国集团没有常设的执行机构,其具体政策的落实通常须借助现有的国际组织。从实践中看,近年来上述国际组织在重大问题上的政策取向都与八国集团的基本意图相同。事实上,这些国际组织的许多活动都是在八国形成基本意见后启动的。由八国集团定下调子,再由其他国际组织进行推动落实,渐成处理国际事务的一种模式。

第三,该集团在越来越多的新兴问题领域建立专家工作组或发起新的国际制度。在现有的国际组织力所不能及或者八国集团不能有效控制现有国际组织的领域,该集团往往以建立专家工作组,或者发起新的国际制度来增强其政策的执行力度。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八国集团在倡导建立的机制规则显著增多,各种专家工作组增长迅速。一个明显的情况是,近10年来八国集团在环境、劳工、卫生、信息科技、能源、反恐等领域建立或倡导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机制以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而联合国在同期却未增添任何新的相应机构。这使得八国集团对重大国际事务的研究和把握领先一步,进一步加强了其对国际局势的掌控能力。

(二)从横向的功能领域比较,八国集团影响力最大的是在经济领域,其次是社会领域,而在政治安全领域内的影响力最弱。

国际经济领域是八国集团的核心功能领域,该集团涉及经济领域的议题最多,相关的机制化程度最高,而且基本可以掌控最重要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即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使得其确立了在国际经济领域内的主导地位。

在社会领域,虽然涉及的议题相对较少(这主要由于八国集团涉足社会领域的时间较晚),但成员的遵从性却最高,机制化程度在较短时期内即与政治安全领域不相上下。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国际组织的支撑,八国集团近年来不得不在社会领域加快建立新的专家工作组以及发起新的国际制度。

在政治安全领域,虽然涉及的议题不少,但是成员的遵从性却很低,这降低了该集团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影响力。

归根结底,八国集团在不同功能领域的影响力大小,取决于各成员国的利益整合程度的高低。八国集团的成员在经济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最高,而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最低。

二、八国集团产生影响力的源泉

从产生到现在,八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既仰仗外部客观条件,更依靠该集团独特的内部条件的支撑。具体来说,外部客观条件是:近30年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问题领域,也对全球治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为八国集团提供了机遇和舞台。而八国集团独特的自身内部条件使其能够灵敏地抓住机遇,扩大影响。八国集团独特的内部条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成员国的优势实力;高度的利益认同;灵活的合作机制;最高领导人的政策控制能力。

(一)以优势实力作为政策后盾

如前所述,在经济上,该集团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值近70%左右,贸易总量占全球的52%;政治上,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有四个属于八国集团;军事上,有六个是北约成员国,四个核大国,军费开支约占全球军费总额的80%;世界科技强国全汇集在集团之中。八国集团涵盖了世界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无可辩驳的优势实力是八国集团左右国际事务的坚实后盾。

(二)靠利益认同建立内部协调

优势的实力表明八国集团有能力影响国际事务,而利益认同则进一步使成员国产生共同意愿进行政策协调。八国集团清一色是实行西方民主、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西方式民主和自由的市场经济是他们的共同信条。各成员国的领导人和专家学者们普遍相信:维护和巩固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是他们最大的共同利益。各国的政策也正是基于此进行协调。各成员国对其共同经济利益的认同根深蒂固,甚至甘愿为了资本主义经济整体的利益,做出一定牺牲。

(三)用灵活机制促进成员合作

八国集团具有独特的首脑会议——部长会议——专家工作组机制架构,这种架构既兼顾了信息的有效沟通,又有利于增进决策效率,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具体来说,这种机制有如下优点:

1.各国领导人助手每年都举行若干次会晤为首脑峰会做准备,各国的部长之间也形成了定期的会晤机制,这一方面保证了信息的顺畅沟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各具体领域负责人之间建立友好的工作关系,从而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协议达成。

2.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专门机构不同,八国集团的架构是一个机构涵盖多个不同的问题领域,这使得各国在进行谈判时能够全面考虑各领域的关联性,综合计量本国在不同领域内的得失,进行平衡协调。

3.八国集团的运行机制保证了信息交流的开放和决策的封闭,从而兼顾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无论在最高领导人层面上,还是在部长会议或专家工作组层面上,八国集团都邀请相关的国际组织和其他重要大国对话交流,这种开放的交流有助于八国倾听外部的声音,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但同时,八国集团的决策圈又是封闭的,决策权严格限定在成员国的范围内,甚至连后加入的俄罗斯,在2003年才刚刚获准参加核心的财长会议。决策权的集中,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

4.公报发表的机制化强化了政策协调的效力。目前八国每年召开首脑峰会,会后发表公报已经成为一种机制。公报中通常有两大块内容:承诺和倡议将成员国所做的承诺公开发表,有利于促使成员国施行承诺。纵观近几年的八国公报,其所做的承诺越来越具体,行动计划也越来越详细。2003年的公报中还对上一年的承诺实现情况进行了总结。公报的机制化增强了成员国对协议的遵从性。

(四)凭最高领导人的政策控制力提高决策效率。八国集团的核心是首脑峰会,这使得该集团能充分发挥首脑外交的优越性。最高领导人的广阔视野和崇高权威是提高八国集团决策效率的一个关键。与部长们和其他官员不同,首脑们在八国会议上所做的承诺,往往能一锤定音。

总之,与其他具有庞大机构的国际组织相比较,八国集团具有绝对优势的实力、高度的利益认同、灵活的运行机制以及首脑们的最高政策控制力,这使得其在决策和执行的效率上占有优势,因而往往能对全球化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迅速做出反应,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上升。

三、制约八国集团影响力的因素

八国集团面临着外部的压力和其内部因素的局限,这制约着八国集团影响力的发挥。八国集团的成立基于这样一种设想:通过最强大的少数几个西方大国实现联合,建立西方的集体霸权,共同主导国际事务,维持现有的国际秩序。这个设想的成功实现必须依赖两个内部的前提条件:1.集团的成员国必须囊括世界上实力领先的大国;2.成员国都有维持现有国际秩序的意愿。同时,这种设想机制的稳定运行还有赖于一个外部条件:集团外的认同。而目前,这几个条件都遭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挑战。

(一)由于大国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八国集团的成员设置已逐渐不能对应世界政治中现实的权力格局,这削弱了该集团发挥影响的实力基础。该集团成立已近30年,这期间各大国发展速度很不平衡,世界力量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集团之外新兴大国的崛起。即使单就经济实力而言,目前集团之外已经有新兴大国的GDP超过若干个集团内的成员国。这种状况导致了一种局面:尽管集团的整体的绝对力量优势依然保持,但由于没有囊括新兴的实力领先大国,该集团无法有效控制世界局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控制过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附表四:2002年八国集团与中国的GDP总值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的数据库)

世界排名国家 GDP(单位:百万美元)

1美国 10,416,818

2日本 3,978,782

3德国 1,976,240

4英国 1,552,437

5法国 1,409,604

6中国 1,237,145

7

意大利 1,180,927

8

加拿大 715,692

16 俄罗斯 346,520

(二)近年来集团内部矛盾和碰撞的增加制约了八国集团的协调能力。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国单边主义恶性发展,与其他成员国在安全观、秩序观、格局观等问题上分歧日深。美国为了建立单极霸权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现有国际秩序的破坏者。集团内部的矛盾,实质上是维持现有的西方集体霸权模式和建立美国单极霸权之间的矛盾。目前该集团内部的利益分歧主要在安全领域和政治领域,集中体现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事实上,正如加拿大学者Alison Bailin所估计的,由于不太可能出现在实力上足以对八国集团构成挑战的新兴国家,导致该集团解体的因素最有可能来自于其内部的利益分歧。(注:Alison Bailin," From Traditional to Institutionalized Hegemony," g8 Governance 6,February 2001.)

(三)近年来自集团外的对八国集团缺乏代表性和合法性的批评和指责声也越来越大,动摇了国际社会支持八国集团的民意基础,削弱了八国集团的政策号召力和影响力。

对八国集团提出反对和质疑的力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二是以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所谓国际市民社会。发展中国家对八国集团的批评从该集团成立之初就开始,长期存在。发展中国家认为该集团的组成缺乏普遍性,是发达国家的机构,因此在政治领域反对由八国集团主导国际事务,在经济领域要求该集团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减免穷国的巨额债务等等。

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国际市民社会对八国集团的质疑和责难之声越来越高。国际市民社会以各种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业主为代表,近年来不断掀起反全球化运动的高潮,而八国集团已经成为反全球化运动的主要目标。反全球化人士认为,八国集团并不是由八国民众所选举出来的机构,因此不具有合法性。而由八国集团主导推动下的全球化导致了全球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恶果。

从长远看,集团外的不认同甚至反对,很可能将危及八国集团机制的稳定运行。

四、八国集团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的继续发展,对全球治理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为八国集团提供了一个长期发挥作用的空间。与目前国际上其他的国际组织相比,八国集团具备优势实力和灵活机制的优越结合,似更能适应新时期全球治理的需求。但同时,八国集团也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进行改革,调整自身的局限性因素,才能确保和增强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目前国际上对八国集团应进行改革已达成共识,但辩论的焦点是如何改革。

焦点一:是否严格吸纳新兴的实力领先大国成为成员国,以保障和提升集团的实力后盾。吸纳新的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加入八国集团已经成为大多数现有成员国的共识,但吸纳哪些国家,以及吸纳的具体步骤,各成员国意见不一。

中国是最热门的候选国,同时也引起最多的争论。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八国集团对中国借重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在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上与八国集团存在重大差异,八国集团对中国加入尚存隐忧。目前大多数成员国倾向于将中国当成八国集团的重要联系国和合作伙伴。八国集团短期内邀请中国加入的可能性不大,但将会以更加积极、灵活的态度与中国对话。

焦点二:如何保持和增强八国集团成员国彼此之间的政策协调。虽然这两年来八国集团成员之间的分歧有加大的趋势,但通过维持稳定的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来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是各国根本的共同利益,也是他们进行政策协调的基石。只要这个基础不变,八国内部的合作就能持续下去。美国在战后伊拉克的尴尬处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势头,使其不得不更重视与盟友的协作,这有利于八国集团内部政策协调性的增强。事实上,无论八国在私底下有多少矛盾和不满,但一到每年峰会的时候,包括美国在内的每个成员都强调要加强合作,对彼此的分歧总是尽力地淡化、回避。

焦点三:如何努力减轻与集团外政治力量的矛盾。绝大多数研究八国集团的西方学者都认为今后该集团应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对话。

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对话比较顺利。2000年冲绳峰会首次邀请部分发展中国家进行对话,2003年埃维昂会议上收到邀请的发展中国家达到11个,八国在每年峰会前与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对话有形成机制化的可能。同时,近两年八国集团在穷国减债问题和援助非洲问题上都有进展。

八国集团与以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反全球化力量的对话处于起步阶段。2000年冲绳峰会时,八国集团曾与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召开过沟通会议,但2001年热那亚峰会上反全球化运动组织的示威与警方发生了流血冲突,使得这种沟通一度中断。为缓和来自反全球化浪潮的压力,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对话已经成为八国集团所有成员的共识。在2003年的埃维昂峰会时,作为东道主的法国不仅出巨资为反全球化组织的集会准备场地,而且总统顾问还在峰会期间多次会见反全球化组织的代表,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想法,大大减弱了反全球化抗议活动的势头。可以预料,今后的八国首脑会议将会推广法国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与非政府组织在多种层面上的沟通。

焦点四:如何进一步进行组织机构建设,在细化和强化机制的同时保持灵活性。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对全球治理提出新的问题领域,八国集团的议题范围也不断拓宽,首脑峰会的日程日益繁重。由于首脑们迫于时间、精力和专业背景的限制,部长会议和专家工作组的实际决策权将越来越重,同时更多的工作机制将更加细化和深化。如何建设一个日趋扩大的机构,同时保持该集团运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是八国集团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冷战结束之后,八国集团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上升。八国集团能否成为未来的全球治理中的核心机构,关键在于八国集团是否有能力完成对自身的改革与完善。不管怎样,全球化加速发展必将催生更广意义和更高程度上的全球治理,而八国集团在众多的国际组织中已经悄占先机。

标签:;  ;  ;  ;  ;  

八国集团的作用与发展趋势分析_八国集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