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经验、问题与创新策略
——以安徽省马鞍山市为例
万 师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 科研处,安徽 马鞍山 243011)
摘 要: 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消除贫困必然选择,只有克服影响贫困的一些不利因素,才能更好地解除贫困的困扰,让绝对贫困消除,相对贫困得到进一步解决,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 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贫困
“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时限性、动态性、地域性特征的概念。贫困的内涵随着时间、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社会、文化、衡量标准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1]消灭贫困既是人类奋斗的梦想,也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途径,更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人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客观需要。因此,精准扶贫就是消灭贫困的重要方式或手段,怎样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扶贫的重要着力点。笔者围绕马鞍山市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先后深入马鞍山市扶贫办、郑蒲港新区等单位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探讨了马鞍山市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贫困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也是人类不断解决的难题之一。每个社会都会遭遇到贫困的困扰,也有着与贫困作斗争的经历,不同的社会对贫困的看法可能相同,但解决贫困的方法却难以相同。同样,每个社会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贫困状况不一样,人们对待贫困的态度与方式也不相同,这就需要有持续不断地战胜贫困的方法,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是克服贫困的最重要的方式。国家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与经验。
(一)注重贫困群体内生动力的提高,增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性建设
国家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灭贫困问题,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密切关注扶贫困难户的自身知识结构、文化能力的提高,加强贫困区域公共服务事业的建立和完善,不断改善贫困群体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培养贫困群体的能力,让贫困群体获取自我发展的机会,力争让贫困者独立自主地行使权利,使贫困群体自由地改进自己的生活条件。
用心讲好国土故事(李风) ............................................................................................................................1-57
含山县的“菜单式”扶贫,从贫困群体的自身实际出发,选取7大类35小类,让贫困群体按照自己的发展条件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脱贫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这是因为马鞍山市含山县的贫困群体是属于非重点贫困区域的贫困群体,分布比较分散,致贫原因不同,每家的贫困状况也不一样,加上每个自然村的发展条件不同,就有必要围绕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在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医疗、保障就学、保障住房”基础上,按照每户贫困群体人均1 000元确保贫困人口最低生活需求得到保障。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贫困群体的“造血”能力,促进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与扶智、扶志有机统一。充分利用深入贫困群体扶贫的有利时机,利用与贫困群体交心,积极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认真引导贫困群体对产业发展的信心,大力提供产业发展的信息,补齐贫困群体的“精神贫困”,振奋贫困群体的精气神,坚信脱贫致富的理念。同时,彻底改变一提扶贫,就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一提扶贫,就给钱、给物的简单做法,切切实实地解决贫困村、贫困群体的发展问题,才能保障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贫困群体的稳定脱贫,这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中心环节,必须依靠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的增强和发展能力的提高。政府与社会各界从资金、项目等方面给贫困群体脱贫致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还需要贫困群体利用这些有利因素,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才能将有利条件化作发展的动力,更好地早日脱贫致富。
(二)实行脱贫攻坚“百企帮百村”活动,提高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的联动效应
在一个社会的不同时期,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彻底,总有一部分人面临贫困问题,关键在于社会如何对待贫困。《马鞍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马鞍山市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的通知》(马鞍山扶贫〔2018〕5号)。在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基础上,马鞍山市选择430家企业,以“二对一”的扶贫帮扶模式,对“两县一新区”的215个村进行帮扶,夯实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基础。
2018年12月,马鞍山市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官塘村进行对接,该公司共捐赠100万元,支持官塘村的黄桃种植基地达200亩,为贫困群体提供稳定的发展机遇,帮助其脱贫致富。企业与扶贫村之间联合运用财政、金融政策手段,提供人才、资金、技术的帮助,激发贫困村与困难群体脱贫的内生动力的提升,巩固脱贫成果。
马鞍山市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乌江镇周集村作为“百企帮百村”结对企业,把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结对村的生态、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公益扶贫等形式,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提出并非偶然,汇聚为既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强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在应对时代挑战、解决现实难题中强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当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主要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马鞍山市徽润超市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是马鞍山市粮食局认定的全市最大的“放心粮油”连锁经营企业之一,针对大宣村的实际情况,马鞍山市徽润超市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大宣村签订《土特产品购销协议》,与流转本村贫困群体及其他农户土地的种粮大户李申照签订《大米销售协议》。马鞍山市徽润超市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承诺,将为大宣村优质米、土特产品直接进店销售提供便利条件,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益,同时,对大宣村进店销售农副土特产品的相关收费给予适当减免,对村里富裕劳动力优先提供就业岗位。
(三)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推动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有序进行
1.强化对“结构性贫困”的认识。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就在于对贫困的精准把握,如果不了解贫困的类型,就不能针对性的精准施策,就达不到精准扶贫的要求。“结构性贫困”是精准扶贫攻坚阶段的最后硬骨头,单一类型的贫困组织起来进行施策相对比较容易解决矛盾,对于“结构性贫困”要针对不同贫困群体,分析其贫困主要方面,然后围绕其致贫的主导因素,提出重点解决方法,深入持久地发力,消除贫困,达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2018年,和县善厚镇皂角村根据贫困群体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激发党员助推脱贫攻坚的活力,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创新“村党总支+合作社+贫困群体”的扶贫模式,坚持“一户一产业”的扶贫理念,以蔬菜制种来推进“金菜地”项目,用托管方式全面从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经营132亩蔬菜产业基地,带动该村贫困群体增收2 000元/户·年。2018年,和县石杨镇花园村创新“党总支+公司+合作社+贫困群体” 的扶贫方式,稳步推进贫困群体特色种养、村“金菜地”脱贫项目,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
(四)促进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增加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1.加强罪犯劳动教育。要教育罪犯树立有劳动能力必须参加劳动的观念,为罪犯提供劳动岗位;要强化劳动组织管理,提高罪犯技术水平,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劳动效率,使罪犯了解市场经济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团结协作精神的要求;要依法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为罪犯提供必需的劳动保护,依法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工时,严禁超时、超体力劳动。要充分调动罪犯参加劳动的积极性,使罪犯通过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职业道德。
含山县运漕镇创建“137”扶贫模式,即“1个目标”,贫困群体的人均纯收入高于3 300元,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医疗教育有保障;“3项脱贫责任”,即党委领导责任、党总支主体责任、党总支书记直接责任,以责任的细化推动工作的落实;“7项扶贫政策”,即健康的扶贫政策、教育的扶贫政策、危房改造的扶贫政策、就业的扶贫政策、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特色种养业的扶贫政策、社保兜底的扶贫政策。既促进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也推动扶贫可持续发展的纵深化。
作为消灭贫困的主要手段,就是扶贫开发,让那些处于贫困状况下的群体,走上富裕道路。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其着重点在于扶贫,没有扶贫,或者没有精准扶贫,空谈可持续发展,就偏离了主题,也远离了方向,必然给精准扶贫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扶贫不仅局限于简单的帮扶,或者一时给予贫困群体的一点帮助,而是从长远出发,使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不是暂时的扶贫帮困,而要考虑精准扶贫实际效应,注重精准扶贫的时间持续效应,精准扶贫方案的可操作效应,被扶贫的困难群体的能力发挥可发展效应。
2018年,含山县环峰镇东山村的贫困群体达到高质量的脱贫,村集体经济达到14.8万元,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是含山县目前唯一自然村有路灯的行政村,被评为省级电商示范村。含山县仙踪镇五里村提出“4+1”的创新扶贫理念,即贫困群体的一户,由该贫困群体周边邻居一户、该村党员一人、该村的帮扶干部一名和服务该村的农技专业技术人员一名,对贫困群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型的帮扶,不仅保证了邻里关系的和谐,也保证贫困群体对帮扶政策的理解,更保障了贫困群体的技术指导,促进贫困群体的产业发展的有效性与积极性。2017年该村贫困群体人均收入达到10 800元,2018年 ,实现了以休闲农业为基础,以土地流转为依托,以淡水养殖、蔬果采摘为抓手,促进特色养殖为发展目标的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二、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贫困具有反复性,扶贫具有长期性,需要依法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4]目前,马鞍山市精准扶贫进入攻坚克难关键的机遇期,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获得安徽省脱贫攻坚考核第一名,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在扶贫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从1978年至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 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7]面对在脱贫工作取得的成就,更要加倍努力,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好。
(一)扶贫方式有待创新
目前,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不是“龙头企业+扶贫”,就是“种粮大户+扶贫”等几种形式,如果真正将这几种方式与当地的扶贫紧密结合起来,抓好落实,也能发挥应有的效果,问题是只是一般的书面总结,没有真正去落实,那么就会遗害无穷了。同时,全市85%的贫困人口分布分散在185个非贫困村,只有15%的贫困人口集中在“两县一新区”的28个贫困村,面对这样点多面广的情况,通用的扶贫方式难以达到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1年复发率;于手术前及术后第3天,采用SF-36量表评分[6]评价2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包括躯体疼痛、躯体职能、活力、一般健康、躯体机能、情感角色职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8个维度,每个维度各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于手术前、术后第3天抽取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RP浓度,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IL-6、TNF-α及IL-8水平。
(二)产业扶贫的针对性有待提高
产业扶贫,主要是社会组织参与的产业扶贫,极少数的企业通过对企业产品的统一收购,使贫困群体依附于该企业,如果该企业不作为,或者撤离,对贫困群体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精准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也反映出来一些问题,即部分村干部及参与扶贫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违纪违规、贪污受贿、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还存在张冠李戴,骗取冒领;无中生有,假报套取;以权谋私,恶意侵占;瞒天过海,挪作他用;雁过拔毛,故意截留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贫困群体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结构性贫困问题比较突出
“结构性贫困是由于结构性因素引起的一种长期小范围的贫困聚集状态。这种状态的最直接特征是整体性的贫困农户的收入结构固化,收入水平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长期位于整体收入水平的最底层,并长期受其他经济与非经济结构的影响而无法脱离贫困。”[5]目前,贫困群体由于存在结构性贫困问题,也就是说,贫困群体由于地处偏远,其文化程度比较低,加之部分人员疾病的原因,实际上这些贫困群体遭遇到结构性贫困的影响,不利于其参与扶贫积极性的提高,存在着“返贫”的风险,这对巩固扶贫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四)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相互叠加
所谓“绝对贫困”,也称“生存贫困”,是指“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必要的满足,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极度低下,以及由此造成的发展机会的严重匮乏,社会经济资源分配体系的不合理和不完善。”[6]所谓“相对贫困”是指贫困群体的实际收入能够满足其生活支出。截至2018年10月底,马鞍山市贫困群体锐减至969户2 435人,28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已全部出列。随着绝对贫困人数的减少,相对贫困问题被广泛关注,有些刚脱贫的贫困群体与周边邻居相比,也成为相对贫困的贫困群体,有些如果出现大的变故,可能返贫,成为绝对贫困群体。如果贫困群体自身走不出贫困的阴影,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就可能导致扶贫出现反复,徘徊在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难以自拔,从短期看,脱离贫困;但从长远看,可能处于相对贫困边缘。
目前,遵医附院围绕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儿童血液肿瘤等主要病种,开展了“恶性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能力提升”项目。据悉,该项目已被纳入“国家重大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库”,获得了1.5亿元国家资金支持。医院将建设恶性肿瘤临床数据中心、恶性肿瘤分子病理诊断中心,开展肿瘤易感基因检测与早期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疗、肿瘤个体化治疗等一系列新技术。
对钢轨的化学成分而言, 碱性的转炉钢比平炉钢更能引起钢轨的波磨。碱性的转炉钢很容易就能引起钢轨的磨耗;而锰含量较高、碳含量较低的碱性转炉钢和锰含量一般的平炉钢钢轨的磨耗程度中等;含锰量很高的平炉钢钢轨的磨耗程度最轻。
三、完善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策略
理清消灭贫困与脱贫攻坚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消灭贫困,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其实,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很难仓促实现。脱贫攻坚是一个有任务、有目标的行动,主要针对我国现有被精准识别出来的困难群体。因为目标明确,主要方法正确,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完成任务。
(一)创新精准扶贫方式,抓好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
利用曲线形在助力上升区间过渡平滑的优点,对折线形特性曲线助力上升段进行优化,得到如图10所示改进后的折线形助力特性曲线.0~Td0为零力矩区间,Td0~Td2和Td3~Tdmax为直线形力矩上升区间,Td2~Td3为曲线形力矩上升区间,Tdmax为最大力矩.
BMPR1A位于染色体10q22.3范围内,全长52167bp,其编码骨形态发生蛋白1A型受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1A,BMPR1A), 该
1.设立村级贫困秘密观察员
临床发现,由于乳腺癌的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较多患者就诊时常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机会,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尽早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效诊断有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促进其预后[3]。
加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以贫困群体为依托,建立村级贫困秘密观察员制度,每个自然村秘密选出两到三名观察员,定期或不定期向村级扶贫专员汇报本村因病、因其他原因出现暂时贫困情况。扶贫专员综合这些观察员的情况,进行实际抽查,这种抽查既包括该户本人目前的实际收入、实际支出状况,也要了解其家庭成员的收入与支出状况,并与周边邻居比较,最后做出判断,作为该户是否成为扶贫对象的依据。
2.加强精准扶贫方式的创新
精准扶贫关键在精准,重点在与贫困群体能够脱贫致富,扶贫方式固然重要,但必须适用,扶贫方式创新在于几种方式综合运用,根据贫困群体特点选用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不能照搬照抄其他贫困村、贫困区域的扶贫方式,只有本地、本区域行之有效的方式才能避免精准扶贫方式的“内卷化”倾向,达到真扶贫、真脱贫,让贫困群体真发展、真致富。同时,精准扶贫既要注重内容,也要注重形式,但注重内容更重要。也就是说,防止扶贫“内卷化”问题出现,应重点放在落实扶贫内容上,即扶贫要注重实际,注重解决问题,能够脱贫致富。不能千篇一律,从形式上做文章,这样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3.精准扶贫与贫困群体脱贫需求相统一
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面对的是贫困村,解决的是贫困群体的生活困难,不仅要考虑贫困群体的实际情况,要帮助贫困群体破除绝对贫困状态,更要扶持非贫困村的农村居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弱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因病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常见。”[8]因此,所有这一切都要以贫困群体为中心,围绕贫困群体的发展为第一需要,帮助贫困群体寻找发展思路为主要抓手。只有这样,才能让贫困群体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坚定信念。
(二)提高产业扶贫针对性,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造成贫困农户发展能力不足存在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对科技文化的吸收能力差,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需要;二是由于长期救济式扶贫的实施,助长了部分地区干部和农户‘等靠要’的思想,使其形成了依赖心理;三是扶贫工作始终没有把贫困人口放在主要的地位,把贫困农户的积极参与当作扶贫工作首要的任务来抓,只是把贫困农户当作被动扶持的对象,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农户主动脱贫的能动性。”[10]目前,扶贫是针对过去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其目的就是,利用一切条件,让贫困群体能够有方向、有能力地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对应方法加以解决。
1.产业扶贫以贫困群体为中心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脱贫致富过程。”[9]产业扶贫,尤其是发展特色产业的扶贫,必须立足于贫困群体的自身发展条件,让贫困群体积极参与其中,并且能够让贫困群体自己感到有发展的空间,不断加强对贫困群体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拓宽贫困群体的发展视野,让其真正感到脱贫致富,是真正靠自己去实现,增加其自身的责任感认同。
“两线合一”的划定是一个集自然、社会与经济的符合生态系统,本文以生态控制的视角,将城市开发边界与生态安全关联起来,结合以往城市“两线合一”的划定经验,将其分类研究,探索“两线合一”的划线模式,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两线合一”划定为例,提出“守住底线,总量控制,留有余地”的生态控制型城市开发边界与生态红线“两线合一”的划线方法。
2.产业扶贫要发挥贫困群体作用
社会组织与企业参与扶贫工作,也不能忽视贫困群体的自我选择的责任,这些扶贫企业与社会组织到底能否发挥作用,应该让贫困群体去考核,认为有利于贫困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才是真正有说服力的问题,否则,考核也好,测评也罢,难免完全说明问题。树立以贫困群体为中心的理念,自觉以贫困群体反馈意见作为衡量贫困村、贫困群体出列的依据,以贫困群体大多人脱贫可持续发展为考核条件,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以贫困群体为核心,达到扶真贫的效果。
3.产业扶贫在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是保障农村扶贫的基础性因素,如果农村集体经济比较壮大,就能够有能力靠自身能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引导农民走向富裕,也能够积极化解村级出现的贫困问题。当然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帮助下,贫困群体自身发挥内生发展动力,才有可能最终战胜贫困,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三)破解“结构性贫困”问题,提升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防范脱贫的困难户返贫,实际上就是反贫困的重要措施。
2018年是精准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2]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更要突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真研究精准扶贫与作风建设的关系,在精准扶贫的全过程始终不放弃作风建设,这是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群众对一些地方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非常反感,要认真加以解决。”[3]截至2018年12月底,马鞍山市排查精准扶贫领域的作风建设问题252条,全部整改到位;同时,马鞍山市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市各级扶贫办,成立检查组,深入全市28个贫困村,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精准扶贫专项巡察,围绕精准扶贫中的关键领域、问题易发与多发的环节进行反复督查,先后对“郑蒲港新区白桥镇白桥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赵业友在扶贫工作中履职不力问题、和县西埠镇水利站副站长杨献丰在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中履职不力问题、含山县铜闸镇原政法委书记马金水违规办理危房改造等问题”进行通报与处理,切实做到对事关精准扶贫领域的作风建设问题的案件一案双查、一查到底。
2.正确对待“结构性贫困”问题
“结构性贫困”不仅发生在农村,也存在城市,其存在范围比较广,我国东中西地区都存在“结构性贫困”,只不过西部表现比较明显一些,东部、中部没有西部那么明显,因此,各地应对策略也不相同,但都要面对,在分析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积极化解“结构性贫困”问题
快要到期末了,我们每天不停地读书、做卷子,反反复复。考完语文考数学,考完数学考英语,考完英语考科学。每天的试卷就像雪花一样飘来,有时还会因为粗心出错,吃到家长的一顿“竹笋烤肉”。
“结构性贫困”是长期性贫困,是综合性交织的贫困,这种贫困不是单一层次的贫困,而是多层次的贫困,这种贫困是综合发生作用,温饱型贫困与发展型贫困交织的贫困,解决温饱型贫困方式比较简单,解决发展型的贫困就需要花费精力,需要与发展环境、经济结构相联系,这些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化解“结构性贫困”,才能让贫困群体真正从贫困状态中转变出来,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坚持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斩断贫困的根源,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四)扭转“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叠加困境,增强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
“绝对贫困包含三个要素:一是贫困线位于恰恰仅能满足人们维持生存的水平;二是绝对贫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无关;三是绝对贫困在其计算和所指的生活模式上都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定。”[1]“相对贫困包含四个要素:一是贫困是相对的;二是贫困是动态的;三是贫困的不平等性;四是贫困的主观性。”[1]精准扶贫就是消除贫困,解决贫困问题要了解贫困的类型,特别要注重“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解决。
1.正确处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叠加问题
马鞍山市扶贫领域的绝对贫困问题经过全市的精准施策,得到了缓解,但由于各个行政村发展的不平衡而造成的相对贫困问题,特别是因病返贫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这些都是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也必须牢牢抓住的紧要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精准扶贫成果的巩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2.抓好“绝对贫困”的转变,持续关注“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
目前,精准扶贫着力解决的是绝对贫困问题,只有解决好绝对贫困,才能缩小贫困群体与农村非贫困居民的差距,为贫困群体脱贫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抓住绝对贫困的根治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贫困群体未来发展的信心,真正实现“绝对贫困”的转变。同时,不能忽视对“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视。一旦“绝对贫困”得到缓解,“相对贫困”问题就会迎面而来,这是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关系到人民的获得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关系到改革开放成果的巩固。
3.辩证对待“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关系问题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这两种现象,一般是同时存在的。”[11]25“相对贫困”问题主要是从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收入情况、财产占有状况,以及生活水平的角度来考虑,也就是说,“相对贫困”可以从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角度去研究的,因此,不是实实在在地存在,而是比较性的反映出来。“绝对贫困”是实际存在着的一种状态,反映那些缺乏基本的生活条件,难以维持其最低生活状态的行为。因此,“绝对贫困者缺乏满足人类最基本需要的收入,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绝对贫困者当然也是相对贫困者,其中一部分相对贫困者也许并不缺吃少穿,只是与大多数人相比收入较少,过着较差的生活。”[11]30“相对贫困”问题不像“绝对贫困”问题那样集中,“相对贫困”问题比较分散,范围比较广,衡量的标准也会因地不同,东部发达地区的“相对贫困”、中部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与西部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会不同,必须区别对待。
为给肉牛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首先需要将牛舍的环境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只有在保障牛体温暖与干燥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避免因为体温散失导致的营养物质消耗,使饲料的利用率达到良好的水平。此外,还需要保持牛舍的环境卫生,定期做好牛舍的清理消毒以及通风工作,这样也就能使肉牛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提升肉牛的身体素质以及疫病抵抗能力,使肉牛的生长发育效果以及饲料利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给该养殖人员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4]。
参考文献:
[1]张耀武.宁夏扶贫实践与创新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3,6.
[2]习近平.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5,13.
[3]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N].人民日报,2018-03-05(01).
[4]杨临宏.扶贫问题研究(2016)[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7:181.
[5]高明.结构性贫困:基于收入、消费与社会网络的分析——以H村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8.
[6]徐旭初,吴彬.贫困中的合作:贫困地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29.
[7]高云才.改革铺展乡村振兴之路[N].人民日报,2018-12-29(01).
[8]杭静,周建文.困有所助:农村减贫[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13.
[9]刘尔思.创新产业扶贫机制——产业链建设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27.
[10]徐薇.我国实施可持续扶贫战略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2(5).
[11]孙祈文,杨丽贤.贫困中的合作:中国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On Experiences, Problems and Innovation Strategi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Taking Maanshan City of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an Shi
(Rеsеаrсh Аdministrаtiоn Оffiсе, СРС Мааnshаn Мuniсiраl Соmmittее Раrtу Sсhооl, Мааnshаn 243011, Сhinа)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future. Only by overcoming some unfavorable factors affecting poverty can we better alleviate the poverty problem, eliminate absolute poverty, further solve the relative poverty, truly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and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 precision pover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verty
中图分类号: F30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499(2019)10-0041-04
收稿日期: 2019-09-17
基金项目: 安徽全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安徽脱贫攻坚问题研究”(QS2018051)
作者简介: 万师(1965—),男,安徽无为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明与法治建设、精准扶贫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doi: 10.3969/j.issn.1674-9499.2019.10.009
[责任编辑:师清芳]
标签:精准扶贫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贫困论文;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科研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