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时代与高中美术课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觉论文,美术论文,高中论文,课程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视觉文化时代对高中美术课程的新要求
(一)关于“视觉文化时代”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 球化”的时代,同时,在现代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世界也进入了“视觉文化” 的时代。
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 的感性主义的形态。从我们生活中的报刊、书籍、电视节目、企业标志和VI设计,各大 文化体育活动的会标、海报和吉祥物,计算机的多媒体操作和网络传播,人们的衣食住 行等方面,甚至美容美发、形象设计、健美、瘦身以及整容术等等,都与视觉文化、生 活的视觉化、美学化趋势有关。正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学者尼古拉·米尔佐夫(
Nicholas Mirzoeff)所说:“新的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 视像化。(注: 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 院出版社,2002)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W·J·T·米歇尔也感慨道:“尽管图像表征问题 一直存在,但是它现在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为高深精微 的哲学思 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注:W·J·T·米歇尔.图像转向.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可以说,视觉文化不但标 志着人类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的转换,而且意味着人类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意识形 态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教育,首当其冲的 正是以视觉为特征的美术教育。
(二)视觉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米尔佐夫在分析了视觉文化的特征后认为:“可以想见,这种新的视觉存在令人迷惑 不解,因为注意到这种文化上的新视觉性与理解它并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当代文化中 丰富的视觉经验与分析这种现象的能力之间的鸿沟,既指出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视觉 文化研究的机遇,又揭示了这一研究的需要。”(注: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 化.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米歇尔也对此发表了他的见解: “观看行为(spectatorship)(观看、注视、浏览,以及观察、监视与视觉快感的实践) 可能与阅读的诸种形式(解密、译码、阐释等)是同等深奥的问题,而基于文本性的模式 恐怕难以充分阐释视觉经验或‘视觉识读能力’。”(注:W·J·T·米歇尔.图像转向.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其实,长期以来美术鉴赏教育要解决 的正是如何使学生获得“分析”与“理解”作品的能力。这些观点对美术教育的启示在 于:
第一,图像、视觉对象、视觉事件等图形话语同样传递着各种意义和信息,而且传达 着文本话语难以表达的意义和信息:
第二,图形话语是一种流行于全球且又无需翻译的语言;
第三,需要通过必要的学习才能获得与阅读“同等深奥”的“视觉读写能力”。(注: 参见王大根主编.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4)
在此背景下,2003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 中美术课程标准》,又称“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 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原先我国高中美术课程内容显得比较片面和狭隘,绘画的、写实性的和传统的内容较 多,而设计和工艺内容偏少,更忽视了现代艺术和诸多大众艺术、流行艺术等。然而对 于一般学生而言,绘画、设计、工艺以及欣赏的能力却是同等重要的。至于形态各异的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一方面这些艺术特别强调视觉形式而已成为视觉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反映了现代社会的观念和特征,标志着美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对于学生形成“ 现代文化心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另一方面,这类艺术充斥于现实生活、是学生 经常接触的,但却又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我们既要让学生去接触、去了解,更需 要让学生学会识读和判别。
而现代艺术家更关注作品的人文价值、深层的文化意蕴,为此甚至减弱了技能性、写 实性标准。这些对高中美术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二、高中美术新课程的特征
(一)具有人文学科特征的高中美术新课程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标志 着我们国家对美术课程性质的重新认定,也是我国美术教育观的重大转变和突破。
“人文”与人文主义、人文精神等概念同义。在中国传统上,“人文”与“天文”相 对;在西方世界,“人文”则与“科学”相对,是“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 值观具有首要的意义。”(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86)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各有自己的关注对象,自然科学关心的是“物”,人文科学则 更关心“人”,两者互补,不可替代。人文精神关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伦理道德、 文化传统,主要通过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体现出来。美术是人文学科 的核心内容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中,生动 而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信仰和价值、理想和愿望、情感和梦想、伦理和道德、生活和劳 动、智慧和教养、气质和个性等各种人文特征,是漫长的人类文化传承最古老和最重要 的载体之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日 益丰富多样的美术形式在全球性文化交流过程中再次成为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高中美术课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人文”特征。一是美术课程对于学生个体的发 展而言,主要使学生形成一种“美术素养”,即形成美术方面的各种认识和能力及相应 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术素养”是“人文素养”的组成部分,其宗旨是一种“人 文关怀”的精神和意识,可以交流思想情感、理解人生的意义、表达人文的关怀、美化 生存环境,从而提高生活的品质;二是美术课程对于传承人类文化而言,则可以让学生 了解文明发展、理解人类的理想、弘扬民族精神、认识多元文化、参与全球性的文化交 流,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
总而言之,现在学习美术课程的目的并非是涂涂画画、产生一件作品而已,而是要让 学生能从“人文”性质的高度更深刻地理解美术和运用美术,“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 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 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二)“美术素养”概念的提出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提出:“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 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美术素养”是这次基础教育 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学习了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 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及其所伴 随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04.6)提出 “美术素养”这一概念,一是为了表述的方便,这一概念可以涵盖学生在美术方面全部 的知识、能力和修养;二是改变了以往在技能上以写实性造形技能为目的而在知识体系 上又脱离美术自身规律的美术教育观,强调让学生通过对美术语言、美术形式规律的切 身体会,及其丰富的情感体验而形成一种建立于美术本体规律基础上的知识、能力及其 相应的个性品质;三是能与教育部课程改革文件中提出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相呼应。
由此可见,高中生学习美术绝不是仅仅学一点美术技法,而是要学习美术知识,形成 美术的意识和多种能力,形成相应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而前面讨论的“视 觉读写能力”正是美术素养的具体化,也是其中主要的美术实践能力。
(三)“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
审视各学科教育不难发现,唯有美术教育方可胜任“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前J.保 罗·盖蒂(J.Paul Getty)信托基金理事长哈罗特·威廉姆斯(Harold Williams)曾对此 发表过一番精辟的见解:“受教育,也是要学习视觉上的知识能力,也就是对于眼睛所 见的事物,要能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做出审美与意涵的判断,从各种景象中区别好坏 真伪,并且能够正确解读其他文化族群的讯息,寻求人类共同的特性。”(注:转引自 郭祯祥.21世纪艺术教育新视野.林碧霞主编.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200 3)他把这种能力称作“视觉上的知识能力”,其中“知识”是动词,即“感知”“认识 ”或“识别”之意。因此,处于“视觉文化”语境的高中生也应该掌握一种处理“图像 话语”的“视觉读写能力”,其中包括如下四个层次的能力:
第一,视觉感知能力。这是类似于“识字”的“识图”能力,是“读图”的基础,它 要求能敏锐地感知对象的各种视觉语言及其所引发的情感作用。
第二,视觉审美能力。包括对视觉对象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审美判断。还要形成“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现代文化心态”才能参与全球性的文化艺术交流。
第三,视觉解读能力。是一种建立于社会学、历史学、美学、美术学、心理学等学科 基础上更深刻的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第四,视觉表达能力。就像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一样,美术教育也要发 展学生运用视觉形式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学生也是创造“视觉文化”的主体。
虽然在《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出现“视觉文化”这一概念,但在行文中已涉 及了这一时代特征。“课程性质”第一条就指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 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 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 ,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可以认为,视觉文化是一种新的全球性文化现 象和时代背景,它对高中美术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三、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教学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高中艺术欣赏课程(包括美术欣赏课与音乐欣赏课)。广大美术 教师对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长足的进展。那么进入“视觉 文化时代”之后,对“具有人文学科特征”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又有何新的要求呢 ?
1.“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的区别
“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都是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的感知、体验与理解,都具 有情感与思维两方面的活动。相对而言,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从视觉对作 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美术欣赏”着 重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即侧重于“悦目赏心”的审美过程。而美 术鉴赏是“从哲学、美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 术技巧、思想内容、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批评后,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即更侧 重于对作品的理性分析、鉴别和判断。因此,美术鉴赏比美术欣赏具有更高理性层次的 要求。
从严格意义上说,小学、初中的美术欣赏中也包含“美术鉴赏”的成分,但在课程实 施中,主要还是围绕欣赏的层面进行学习。而《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则通过一系列具体 要求,突出了美术鉴赏理性层次的学习目标,从而使美术鉴赏课程与原高中美术欣赏产 生了较大的区别。总之,高中美术新课程对“美术鉴赏”的基础性、拓展性和时代性方 面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使之具有更丰富的课程涵量和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美术鉴赏 学习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2.由表及里的鉴赏方法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语言”的概念,并认为是美术课程中最基础的内容 之一。又提出“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恰好与美术语言结构 的三个层次一一对应。“语言”是由词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 特有的交际工具。“美术语言”是指美术作为交际媒介,由造形要素按一定的组织原理 所构成的可视化的符号系统。与一般语言一样,美术语言形态由“造型要素”和“组织 原理”两部分组成。(详见《中国美术教育》2004年第2期第3页)
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语言都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容:语言形态(字词)、语义信息(内 容)和超语义信息(文化意蕴)。结合美术的特点,美术语言也可以包含语言形态(字词) 、语义信息(主题内容)、超语义信息(文化意蕴)三个层次。(详见《中国美术教育》200 4年第2期第3页)
美术语言三个部分之间,“美术语言形态”是美术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美术的其他 价值都必须依附于这一基本形态才能体现。所以也被称之为“美术本体”;反言之,美 术的确能传达出文学、历史、风俗、政治、社会、道德、宗教等多方面的“语义信息” 和“超语义信息”及其价值,但必须以“美术语言形态”为载体。三者结合才能全面地 体现出美术的存在方式和种种本质规律;反过来说,只有能够从这三个层次由表及里地 去理解美术作品,才算读懂了美术作品。
(二)高中美术创作教学
这次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模块化的课程结构、选修制和学分制的课程管 理方式,以及增加了大量的美术实践性内容,即美术创作学习的内容。
1.高中美术创作学习内容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5个内容系列,9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
内容系列1美术鉴赏
(1)美术鉴赏、
内容系列2绘画·雕塑 (2)绘画、(3)雕塑、
内容系列3设计 + 工艺 (4)设计、(5)工艺、
内容系列4书法 + 篆刻 (6)书法、(7)篆刻、
内容系列5现代媒体艺术 (8)摄影/摄像、(9)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表1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系列
上述9个模块几乎包括了美术学科所有的创造、设计和制作等实践活动,为学生的个性 选择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机会,这标志着我国高中美术教育走出了只有“美术欣赏 课”的状态而进入更加完善的水平。美术是一种操作性、体验性很强的活动,高中生在 这18个课时相对集中而较深入的学习和创作中,各种美术方面的“视觉表达能力”才可 能渐渐发展起来。而且通过这种实践和体验,才会对美术作品乃至“美术”有更加深刻 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只有当高中生的这些“视觉表达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之后,高 中生的“美术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2.“以情带技”的美术创作教学方法
在《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美术创作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美术创作的过程和 基本规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高中美术创作课并非专业性训 练,而是提供一种与生活相联系的美术创作机会,让高中生尝试并体验美术创作过程。 其课程目标为:“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 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 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 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18课时的绘画教学和创作,绝对不能用专业技能训练的方法组织教学,因此,我们建 议采用“以情(感)带技(法)”的教学方式。
在“以情带技”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发掘学生的情感热点,激发起创造欲望。然后 让学生了解并研究现代艺术的观念,寻找表达的视角和形式,创造性地使用一切手段, 这一切也许比美术技法训练更重要。高中生的创作题材应该是他们自己最想表现的所见 所闻、真情实感或某种思想观念,素材应来自自己的照片、速写或收藏的图片资料等。 让他们在迫切希望表达自己想法的心理驱动下,运用所学的美术语言视觉化地表达出来 ,甚至为了表达而积极地去学习、探索和研究美术技法问题,那么技法和知识学习并不 是美术创作的最大障碍。这样产生的作品也许不成熟甚至不伦不类,可关键是他们尽可 能运用了视觉化的语言“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与感情”。这比那些技巧娴熟却毫无真实 思想情感的行画更接近艺术的本质。(详见下图)
附图
四、结语
当我们再一次审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可以发现高中美术 课程不仅仅是学又审美、学习创造的课程,从某种程度说,这是一种强调引导高中生直 接感知、发展艺术思维,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解决学习和生活 中的问题”的美术课程。在这一课程中提倡的是适应视觉文化时代的新颖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视觉文化赋予高中美术课程新的任务, 学生要掌握“美术语言”,获得参与全球化文化交流的“视觉读写能力”。第二,研究 性学习需要美术的参与。美术作为可视化语言,可以结合任何学科学习、任何课题的研 究性学习,成为跨学科学习的核心之一,充分发挥其视觉传达和展示的功能。第三,美 术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美术有形象化的感知方式,独特的思维态度和思维方式,可 视化、艺术化表达和交流方式,是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