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者的关系,从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问题导向、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建立公平的人才培养选用机制、抓好安全质量的管控、营造和谐氛围方面去增强企业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增强 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探讨与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获得感是幸福感的基础,安全感是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保障,三者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撑、不断深化。
一、获得感的提升为幸福感和安全感提供可能
人民获得感的增进是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的基础。只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从改革发展中获得实惠,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才可能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民生放在重要位置,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改善就业、推进教育公平、推进住房保障、医疗以及养老改革等都是围绕着增进人民获得感、增进人民福祉而展开的。
二、幸福感以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前提
幸福感源自对自身满足感和安全感的主观体认和情感升华。人民实际需求的满足、利益的获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内心的宁静等才能感到幸福。幸福感和安全感密切相关,幸福本身就包含着对周边事物及人自身安全的高度信任,幸福感的获得离不开人们对自己生命财产安全、自身心灵安宁的确认。幸福感的滑落往往伴随着人们对自身安全的信任缺乏,从而对人们的安全感产生消极影响。
三、安全感的提升是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基本条件
安全感是一种在信任和认同基础上形成的对内外环境安全的主观体认。安全感对于人们来说同样非常重要,安全感本身就是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特殊体现。在一个安全的环境氛围中,人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体验到获得的快乐和幸福。因此,可以说内外环境的安全以及由此产生的安全感为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只有确保人们的内外安全,才能拥有现实的幸福体验。
如何增强企业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一、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坚守为职工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中就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首过去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党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六千万人口稳定脱贫,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普惠民生的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党的一切工作无不是在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执政观,无不体现了对为人民谋利益这个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忘桥梁报国的初心和使命,努力拼搏与奋斗,勇当开路先锋,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推动企业向世界一流桥梁建设国家队迈进,在圆梦中不断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努力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需求。
二、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去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应清醒看到,目前企业管控能力、标准化管理、现场文明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意识、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意识等是影响企业职工群众获得指数、幸福指数、安全指数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强后台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企业才能继续生存;要进一步增强“以现场拓市潮”理念,干好手中活,推进现场标准化管理及现场文明施工,为企业后续开发市场赢得信誉;要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持续推进企业提质增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
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精准的激励措施是增加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基础。要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重视业绩的分配导向,搭建精准激励平台,开办“精准激励超市”,建立分配形式灵活、激励手段多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薪酬制度,不断提高员工劳动报酬在企业生产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确保企业职工收入逐步提高。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要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让干部放开手脚、消除顾虑,让他们在干事创业中有安全感,专心致志为企业和项目部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建立公平的人才培养选用机制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依靠企业,员工与企业是命运共同体。应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不同行业的差异化分类评价体系,突出不同行业评价的因地制宜,突出专业性,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感兴趣的人去做他喜欢做的事,这样他们才愿意干,干出成绩。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突出创新地位,建立创新工作室,制定创新课题,每年开展创新成果评比,激发创新动力,形成人人创新的工作氛围。要健全和拓展人才激励机制,灵活有效的人才机制会让作出贡献者有成就感、获得感,并获得继续向前的驱动力,从而把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对于不同的人才类型,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与其匹配,让各类人才劳有所得。
五、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抓好安全质量的管控
安全生产才能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安全是最大的幸福,实现本质安全,我们要注重日常的安全教育管理,创新安全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班前十分钟”,结合施工实际制定“2332”教育管理制度:在全线各工点每天组织开展2分钟安全劳动纪律、3分钟安全技术、3分钟施工要点、2分钟具体要求的讲解。大力推行“安全积分制”,设置施工人员加分、扣分的项目与分值。如果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扣满12分,将被吊销“执照”,须参加学习并考试合格后才能重新上岗。同时,还将“安全积分制”与“黑名单制”相结合,对失信者进行严厉处罚。开设“安全奖励超市”,凭借积分到安全奖励超市兑换实物,在享受安全发展的红利中促使施工人员改正不安全习惯。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保持企业长久发展,我们必须“坚守质量,传承创新”,严格执行“三检制”、“首件制”、“工程旁站制”等质量管理制度。坚持“样板引路”,贯彻“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原则,确保了每个分项工程达标,满足人民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营造和谐项目部
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把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工作的目标,把职工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程度作为工作的标准。要持续推进职工合法权益的制度化建设,落实好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制度,推进以项目职工大会为基本形式的项目民主管理,保障职工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力。要深入开展“幸福之家十个一”工程,进一步践行“三像文化”核心理念,打造“和谐企业、美满家庭、幸福员工”特色品牌。要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总体思路,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攻关、岗位创新创效等建功立业活动,提升职工幸福指数;要开展“春送慰问、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以及“三让三不让”普惠政策帮扶活动,做到在“精准帮扶”上下功夫,切实做到解真困、真解困、真脱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对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开展攻坚,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向前推进,把企业建成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强的企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中国中铁工会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报告
[4]习近平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
论文作者:韩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安全感论文; 幸福感论文; 企业论文; 初心论文; 职工论文; 幸福论文; 美好生活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