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常见缺陷的处理方法及辨析思路论文_张艳静

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常见缺陷的处理方法及辨析思路论文_张艳静

摘要: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作为二次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在发生故障时得不到正确和迅速的处理,必将使其难以发挥保护和监控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下降和人身伤害,且无法获得较好的设备状态评价和完成电力系统运行的各项指标,可见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缺陷的处理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并结合生产实际,分类阐述和总结其缺陷表象和对应可能的缺陷部位,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常见缺陷;处理方法

1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分析

1.1对变压器进行保护设置

由于电力系统对电力的输出情况与输入情况都设定了相应的标准进行限制,从而保障在电力的使用环节为正常配电状态,所以需要对变压器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要充分满足电压的可控性要求,需要重视对配电方式合理性与有效性的提升,而对变压器进行保护设置则是很好的方式,此方式能实现对电流后备与自动化系统中的配电功能等进行充分的保护。

1.2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科学的优化

充分结合继电保护系统的实际情况开展继电保护系统的优化升级操作,并给出清晰明确的电力指标。要实现对电压的合理控制,则需要保证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才能避免系统出现拒动的情况,由此给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基本保障。

1.3线路保护配置方面

现阶段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线路保护配置主要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后备式,集中式,测量式以及通信监视的方式等等,并且通常情况下是多种方式共同作用。利用线路保护配置,能实现对电力和线路整体应用过程的有效保护,加上通信监视装置的应用,一旦出现故障则能立即给出提醒和警告,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常见缺陷

2.1继电保护设备装置存在问题

在我国的许多供电公司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检修继电保护设备装置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变电站都是110kV,这些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与上个世纪相比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够对电力系统和供电保护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规模和用电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电力系统和电网运行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使得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故障,进而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变电站检修继电保护设备装置存在的问题直接让人们对他们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产生疑问。

2.2自动化设备缺陷

自动化设备缺陷主要来源于操作员机、自动化软件、测控装置和时间同步装置等。常见的操作员机缺陷以操作员机死机、显示器黑屏、画面或数据异常。对于操作员死机,在排除程序死机修复程序后,重点检查元器件故障,对于故障部分应予以更换;画面、数据的异常,应检查操作员机数据库参数设置是否有误、程序是否有缺陷以及远动回路及二次回路是否故障并作相应修复处理。常见的自动化软件缺陷多见于当地监控系统、VQC软件、各类继保维护软件故障,应检查参数设置是否错误并咨询厂家是否存在系统性缺陷。测控装置缺陷主要是指示灯、液晶显示故障、通信故障,主要排查控制回路在测控装置的部分、板件是否损坏以及遥信和遥测回路。而时间同步装置缺陷则以对时不准、指示灯异常、装置故障和液晶显示故障为主,相应地,应排查对时天线、主时钟、扩展单元以及相关对时回路和通信线是否异常、元器件是否损坏再予以修复或更换。

3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缺陷的处理方法

3.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运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对故障做成正确处理后,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其进行后续的处理工作,也会对整个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就要求相关单位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对故障做成反应后,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维修,与自动化技术协调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2明确继电保护装置性能

为了使得电网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在选择继电保护装置时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来进行并正确安装;同时为提高继电保护的安全稳定性,工作人员应当总结以前在工作中所出现的故障,并将原因记录下来,在安装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安装在不影响电力网络正常安全运行的位置,以免埋下安全隐患,为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找出并及时消除电力系统的各类故障。对电力系统来说,如果继电保护装置能及时响应故障,线路中的各种电力设施就能得到有效地保护;如果出现线路出现故障,此时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反映故障位置,并向出现故障的线路发出跳闸指令,把主电网与故障元件分离开,可以降低受损几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3智能电子设备的隔离措施

3.3.1合并单元隔离措施

合并单元是对互感器传输过来的电气量进行合并和同步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按照特定格式转发给间隔层设备使用的装置。间隔合并单元分为单套配置的间隔和双套配置的间隔,它们在传输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出现故障,如果合并单元在单套配置的间隔出现故障,要及时将间隔单元的开关断开;如果合并单元在双套配置的间隔出现故障,要及时的退出出口压板和保护母线装置,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化,同时也为技术人员提供充足的维修时间。

3.3.2线路保护装置隔离措施

当某段线路的保护设备产生故障时,首先,应当将相应的保护回路加以断开,其推出线路应当开启相应的软压板,即母差保护可以接收相应的信号;其次,应当对侧边线路加以保护及隔离,两侧实施纵联差动来对跳闸进行保护,并将相关通道加以断开,以避免线路保护发生错误远跳信息;再次,退出相应的接收及发送软压板;最后,退出重合闸功能,防止产生保护误动。

3.3.3智能终端隔离措施

智能终端属于测控保护装置,可以对控制一次设备及手机状态量的接口进行保护。某个线路的智能终端产生故障时,应当对受到影响的保护设备的运行加以调整,退出相应的硬压板及重合闸的功能。此外,因双套冗余配置的过程层网之间不存在联系,所以在一次设备运行及相应智能终端退出运行的状况下,应当将闭锁回路及重合闸功能加以断开。

3.4完善查验技术

在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查验技术来确定其是否可以投入运行。在这方面主要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城市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并科学的分类,然后根据实际需求分析继电保护是否能够在目前的用电状态下发挥自身的实际功能。在这个环节还涉及到在安全范围内对各种电路故障情况进行模拟,以观察继电保护设备是否存在误触动或者触动延迟、没有启动等异常情况。同时,还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试运行操作,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各个硬件设备的连接处进行测试,检查是否存在连接错位的问题。重点检测继电保护设备的抗干扰性能,而且要经常性、反复性地检查、测试,确保设备整体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参照现实环境温度来提高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标准和要求。

4结束语

上述是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并持续学习总结缺陷知识库而获得的继电保护自动化缺陷的处理方法,并抽象分析提取出其缺陷处理的一般思路,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在处理缺陷学习和工作上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周楚雄.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1:135-136.

[2]康晶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策略及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4:45-46.

[3]万顺明.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解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08:12.

论文作者:张艳静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常见缺陷的处理方法及辨析思路论文_张艳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