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理论中的制造要素_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理论中的制造要素_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理论中的制造业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结构论文,制造业论文,因素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对国家经济增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结构的变动直接涉及到社会稀缺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集中在三大产业之间的转变速度和趋势,发展经济学家对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趋势和转型的基本规律作了深入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经验。然而,当我们运用这些理论来观察我国经济结构变动时却出现了不同的特点和结构变动的偏差。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带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因而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必须以新的视野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才能获得接近现实的解释,所得出的结论也更具有政策指导作用。

在考虑分析经济结构转型的起点时,本文偏向于选择制造业作为研究的“切入口”,这并不是片面强调制造业的重要地位,而是因为结构转型的核心是一国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现代社会的巨大物质财富和日益改善的高质量生活就是建立在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

一、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制造业问题

经济结构转型的理论主要来自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总结不同国家经济发展过程提出来的。结构转变的基本解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变是随人均收入而发生的需求、贸易、生产和要素使用结构的全面变化。如果可以用简单和明确的经济指标来表达就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正是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构成了经济结构变动的基础。因此,制造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特点,也就成为发展理论的核心。

根据经济结构转变的多国模型数据,结构转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产品的生产,在低收入水平上,制成品的有限需求不能使制造业成为总产出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第二阶段的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主要指标是制造业对增长贡献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变化。根据由动态模型导出的标准模型,一旦收入水平超过400美元, 制造业对增长的贡献就将高于初级产品的贡献。这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的阶段。第三阶段则是制成品在国内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开始下降,尽管具有强大制造业生产能力的工业化国家依靠出口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抵消制造业的下降趋势,但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制造产品数量的极大增加使服务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社会分享了制造业生产的财富,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然而,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100美元之前,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持续的。那末,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究竟是多少呢?按照《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1995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57277 亿元,以1美元折合8.3元人民币计算为6901亿美元,我国人口为12.1121 亿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570美元。1992年以来, 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组织对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额一直争论不休,有些经济学家以购买力平价来测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高于1000 美元,

仍然远远低于2100美元。所以,确立制造业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同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吻合的。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结构转型过程表明,经济结构变动最为激烈的时期是制造业推动经济增长的时期,也就是说,是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带来了结构的根本性变动。表1 清楚地显示了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955—1970年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服务业低于制造业的增长,按照日本经济学家的研究,这一时期是日本重化工业的大发展时期,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带动了其他产业的繁荣。韩国经济发展经历了相似的过程。1955—1973年期间的制造业增长率为15.8%,服务业为10.3%。我国制造业在1985—1995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4.0%,而服务业为10.5%,显示经济结构正处于制造业的增长率高于其他产业部门的转变时间。

表1 产业部门增长率的国际比较(%)

部 门 日本(1955-70年) 韩国(1955-73年) 中国(1985-95年)

初级产品2.2 5.7

3.4

制造业 13.315.8 14.0

服务业 11.410.3 10.5

资料来源: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7—268页;《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第42页。

我们的分析初步说明,无论是发展经济学所阐明的理论,还是日本、韩国、中国实证资料都显示制造业在一国经济结构转型中所起的带头作用。

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表1所揭示的1985—1995 年中国部门经济增长率是实际经济运行的反映。可是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却推导出不同的结论,那就是90年代初我国经济学界和政界认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人们强调了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特征,并以我国经济结构中制造业占较高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说明发展的重心应该是服务业。显然,这一判断缺乏对结构转型的深入研究,也背离了我国的经济现状。

中国的工业发展不同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也不同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这既同我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相关,又同工业发展战略有联系,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高投入,发展高速度,工农业产品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等特点。因此在分析统计数据时必须谨慎。表2 显示不同产业部门所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

根据表2的数据:第一,1978年,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7%, 1980年急降至41.6%。工业所占的比例下降了,这并不意味着服务业发展速度超过了工业的结构调整,其重要原因是1978年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逐步缩小,导致工业产值比例的下降。如果按照传统发展经济学阐述的结构变动理论,1980年的制造业已经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36%以上的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000美元,制造业的比重将逐步下降,此后经济增长中的服务业推动力将超过制造业。然而,1990年以后工业所占比值不仅没有再下降而是逐步上升,1994年比1990年上升3.8个百分点,1995年又比1994年上升1个百分点,达到41.8%。

表2 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分布(1978—1995年)(%)

年 份

农 业 工 业

建筑业 服务业

1978 28.4

44.73.9 23.0

1980 30.4

41.64.4 20.6

1985 28.3

38.54.7 28.5

1990 27.1

37.04.6 31.3

1994 21.0

40.86.4 31.8

1995 20.6

41.86.6 31.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第42页。

第二,对服务业变动数据的考察结果是难以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服务业比重从1980年之后经历了上升过程,198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6%,1990年达到31.3%。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90年代的服务业发展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推动下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上升,而是基本稳定在31%左右。如果对1978年之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80年代服务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工业,主要原因是1978年之前国家政策是限制服务业的发展,导致社会服务的“短缺”,80年代是中国服务业发展史上的“补课”时期。 因此,90年代初对服务业持续上升而得出的服务业为增长推动力的结论缺乏对经济结构变动的历史考察和理论研究。

根据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990年为37%,与中等收入国家37%相同(1970年水平),1995年为41.8 %, 高于高收入国家39%(1970年水平),1995年是否可以看作是我国工业发展临界点,也就是90年代后期可能会趋于下降。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因而,我们进一步要讨论的问题是,仅仅依据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较高比重还不能得出发展服务业为主的结论,因为不同产业部门价格体系的扭曲影响了产业部门的实际比重。

为了纠正经济结构转型分析中的偏差,本文采用实物指标来测定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水平,这一方法虽然过于简单,但却是准确判断的基础,将再次说明我国制造业的增长潜力和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独特推动作用。

三、制造业发展潜力的实物指标测定

如上所述,传统发展经济学对经济结构转型测定主要采用国民经济部门中三大产业的比例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标,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如果一国的经济结构变动同某种自然资源的开发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产生价格扭曲,那么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部门比例就不能同实际经济结构相符合,例如亚洲的文莱属于高收入国家,却没有人会认为文莱属于高度工业化国家;我国1978年工业占44.7%的国内生产总值并没有反映工业发展的实际水平。而实物生产数尤其是人均实物生产量能够比较准确地显示一国的制造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国家规模的大小不一样,但是生产规模和数量总是同国家的实际需要相联系。而且,国家越大,人口越多,制造业生产规模的市场优势越明显。

1949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下述数据清楚地显示了我国制造业规模的扩大过程:钢产量从1957 年占世界第9 位上升到1996年的第1位,水泥产量从1957年的第8位上升到1978年的第1位, 化肥从1957年的第33位上升到1995年的第2位,棉布从1957年的第3位上升到1978年的第1位,此后一直高居世界首位。

但是,我国产出数量虽然很大,人均消费量大,但仅仅就几种低附加值制成品的产量还是不能反映一国的经济水平,而且容易得出中国制造业规模非常大的结论。为了进一步阐述中国制造业发展潜力,从三个方面来揭示发展方向。

第一,制造业产品的数量比较。除了日常生活用品的产出之外,还必须考察衡量一国机械制造能力的运输设备生产能力和其他产品。 表3是比较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的若干制成品的生产数量,可以看出我国在某些产品的生产数量上同美、日、德三国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也就预示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方向是使制造业生产量接近和超过这些国家。

表3 主要制造业产品的国际比较(1993年)

制造业产品中 国 美 国日 本德 国

商船制造量(千吨) 68419 8626 817

新闻纸(千吨) 490 6412 2917 1265

合成橡胶(千吨)

366 2240 1202 585

钢(万吨)8861 8700 9962 3762

汽车(万辆)

128 1089 1123 399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1995年,第650—656页。

我国的商船建造量高于美国,低于日本和德国,其中日本的造船能力是世界第一位,比中国多10倍以上。我国1994年进口船舶2778艘,计11.33亿美元,生产能力不足只能依靠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新闻纸产量仅49万吨,德国的产量是126.5万吨,可是德国的人口仅为中国的6.79%。此外, 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新闻纸产量与人口之间有密切联系,美国人口大约是日本一倍多, 新闻纸产量是641 万吨, 日本则为292万吨,德国人口是日本的70%左右,其新闻纸产量是127万吨。我国的汽车产量与这三个工业化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美国和日本的生产数均在1000万辆以上,德国为400万辆,我国仅生产128万辆。因此,我国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应不断扩大。

第二,人均实物产品占有数的比较。关于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尤其是1996年年末以来有些经济学家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市场上的“滞销”现象,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制造业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以电视机为例,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电视机生产能力已经是绝对过剩, 市场上存在着过度竞争。 可是1994年,我国进口电视机75万台,计3.31亿美元;1995年进口116 万台,金额为3.35亿美元。如果我们采用制造业产品的人均占有数来衡量,那么我国的制造业生产规模必然在近期迅速扩大以满足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需求。

表4 主要产品和人均占有数的国际比较(1994年)

国 家

数量 人均 数量 人均

(万吨)

(公斤)

(千瓦/小时)(瓦/小时)

中 国

9261 799281 0.077

美 国

8881 341

31457 1.207

日 本

9556 7659067 0.725

德 国

4084 5024534 0.557

汽 油

国 家

数量 人均

(万吨)

(公斤)

中 国

2854 24

美 国 316951216

日 本

3738 299

德 国

2685 33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第819—820页。

尽管我国的能源和钢铁生产数从总量上来说已经是很大了,例如发电量仅次于美国,钢铁生产量是雄居全球,可是经济发展对能源和钢铁的需求是同人口有关。因而,我国的人均占有数却是非常低,人均发电量仅为0.077瓦/小时,美国、日本、德国的人均发电量分别为1.20 瓦/小时,0.725瓦/小时,0.557瓦/小时;我国的人均汽油产量仅24公斤,日本和德国均达到300公斤左右,美国则超过1200公斤。 关于钢铁生产的能力扩大,许多经济学家将工业化国家视钢铁工业为“夕阳产业”的看法引入中国,认为中国的钢铁规模应该限制,其实不然。我国的人均钢产量仅为79公斤,而美国为341公斤,德国为502公斤,日本则达到765公斤,可以说中国的钢铁工业尚未进入“朝阳工业”, 何以进入“夕阳工业”呢? 据日本经济学家对工业化国家的研究, 一般将人均700公斤钢产量作为一个国家重化工业完成的标志。此外, 国际钢铁协会对19个国家和地区钢材生产和消费的经验判断,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小于1500美元时,人均钢材消费量是直线上升的。美国有2亿多人口, 钢材消费量超过亿吨的时间持续了27年(1955—1981年)。所以,我国的钢铁生产规模仍将继续扩大,人均79公斤的钢铁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例如1994年,我国钢材进口为2245万吨,金额为85.33 亿美元, 1995年进口为1377万吨,金额为65.11亿美元。因此, 随着钢铁产量的增长和质量提高,进口数将逐渐下降。我们以人均制成品占有数就可以判断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潜力。

第三,制造业部门生产规模的国际比较。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和规模是过剩、还是不足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对制造业部门产值的国际比较则揭示出我国制造业部门发展规模的基本趋势。

1994年,我国人口是11.985亿人,欧洲人口为5.055亿人, 日本人口为1.25亿人,美国为2.607亿人,欧、美、 日三者合计总人口是 10.794亿人。中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完成工业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制造业生产数量就应该接近工业化国家。我们仍然以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的制造部门作比较。

表5的数据显示, 无论是日用消费品还是中间产品和资本品的生产规模均呈现为较大的差异,我国是生产纺织品和服装的大国,也是出口纺织品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家,除德国的生产规模低于中国外,美国和日本的纺织和服装生产产值均超过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的饮料和卷烟业生产产值均超过中国,对这三个工业化国家的饮料和卷烟业产值的比较发现,产值与人口呈正相关关系,这两类产品属于国内消费产品,人口越多,消费越多,而中国较低的产值恰恰表明发展的潜力。我国印刷业的生产规模同人口相比是非常小,产值仅49亿美元,美国和日本则分别达到1567亿美元和1102亿美元。资本品生产规模的差距就更大了,中国的一般机械生产规模仅为美国的18.48%,日本的14.49%,德国的33.20%;我国的运输设备生产能力就显得更小, 仅为美国的10.43%,日本的9.95%,德国的21.77%。

表5 部分制造业部门产值的国际比较单位:亿美元

制造业部门 美 国 日 本 德 国 中 国

饮 料 490

380

245138

卷烟业 320

211

164120

纺 织 840

730

268551

服 装 486

275

146176

印 刷 1567 1102

229 49

石油冶炼

1454

620

640244

一般机械

2673 3409 1488494

电气机械

2066 3871 1351665*

运输设备 37960 3937 1818396

注:* 电气机械包括电气、电子、仪器仪表制造业。 日圆汇率根据1992年中间价1美元=124.75日圆计算;德国马克汇率以1992 年中间价1美元=1.61马克计算,人民币汇率以1995年中间价1美元=8.35元计算。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5年,第380—382页;《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第414页。

制造业部门产值的国际比较清楚地表明,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不仅有增长的空间,而且急待迅速提高。对于制造规模狭小的中国来说,怎么可以拒绝发展制造业呢?

上述三方面的实证分析均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制造业,扩大生产规模,使生产能力逐步接近工业化国家。

四、结语

我们以发展经济学中的经济结构转型理论作为分析中国经济的起点,对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证实了我们的观点,即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是发展制造业。本文的重要理论可简述如下:

①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选择上应该以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作为标准来确定。

②为了避免对不同产业部门因价格扭曲带来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判断误差,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可以作为指标来说明经济发展阶段的补充说明。

③实证研究表明,1985—199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制造业,并不是政府部门所倡导的服务业。

④国际比较显示,无论是制造业部门的绝对规模,还是人均制成品的生产数均揭示我国的制造业规模非常小。因此,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和经济发展基调是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提高制造业的技术。

标签:;  ;  ;  ;  ;  ;  ;  ;  ;  ;  ;  ;  

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理论中的制造要素_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