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仲勇1 黄英宇2 徐伟3 成曦子4
(1武汉市普仁医院检验科 湖北 武汉 430081)
(2武汉市儿童医院检验科 湖北 武汉 430015)
(3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北 武汉 430040)
(4湖北中医药大学检验系 湖北 武汉 430065)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中B 型钠尿肽(BNP)、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TnI)胱抑素C(Cys C)四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HF)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诊断为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中的BNP、hs-CRP、cTnI、CysC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血液中BNP、hs-CRP、cTnI、CysC在不同心功能分级组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血液中BNP、hs-CRP、cTnI、CysC四种生化指标的含量对心力衰竭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B型钠尿肽;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胱抑素C;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116-02
现代生活中由于国家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伴随而来的心血管疾病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更加准确的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结果,本文特对几种可以检测心力衰竭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而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到心脏,从而导致动脉循环系统血液灌注不足,静脉循环系统血液淤积,而引起心脏的循环障碍的疾病。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心力衰竭病患156例和健康体检人86例,其中男性病患113例,女性病患43例,健康男性56例,女性30例,病患年龄在45~75岁,健康体检者年龄在30~60岁。心功能按NYHA 标准分级,其中Ⅰ级 38 例,Ⅱ级45 例,Ⅲ级 49 例,Ⅳ级24 例。
1.2 试剂与仪器
德国西门子公司BN Prospec全自动蛋白仪,德国西门子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DVIA Centaur XP,日本日立公司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仪器配套试剂,指控品为美国伯乐公司提供。
1.3 检测及判断标准
BNP参考范围为0~100pg/m L,hs-CRP参考范围为 0~3 mg /L,c TnI参考范围为 0~0.04ng/m L。CysC参考范围0~1.16mg/L。HF诊断标准依据为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HF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分级标准(1994年修订)[1]。
1.4 统计学分析
联合检测与单独各项检测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患组和对照组血清BNP、hs-CRP、cTnI、CysC水平分析比较:Ⅰ级心功能患者的BNP、hs-CRP、Cys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Ⅱ级、Ⅲ级、Ⅳ级,随着NYHA分级的提升,患者BNP、hs-CRP、cTnI、CysC水平也相应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2.2 HF患者血清
BNP、hs-CRP、cTn I、CysC 各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敏感性比较,血清 BNP、hs-CRP、c TnI、CysC联合检测的敏感性(92.9%) 明显高于BNP、hs-CRP、cTnI、CysC各单项检测的敏感性(P<0.05)。
3.讨论
BNP是心肌细胞分泌能反映左心室超负荷的合适生化血液指标, 它的含量与心室的压力、呼吸困难的程度等激素调节系统的状况有很大关系。心室的体积和压力增高可以引起血浆中BNP值相应的升高,升高的程度能够与心室的扩张和压力负荷成正比,可以特异性和敏感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的变化;BNP在其单独检测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敏感性为82%,联合检测时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敏感性能提升到92.9%,说明了联合检测时能够提高血浆BNP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检出率。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与配体结合激活体内的补体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将体内有配体的病原体或病理性的细胞清除。hs-CRP的检测可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指标,其单独检测时对心衰诊断诊断的敏感性为75%,联合检测时对心力衰竭的敏感性提高到92.9%。cTnI的单独检测对心肌损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心肌损伤的首选血清生化标志物;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没有很大的差别外,Ⅱ级、Ⅲ级、Ⅳ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CysC也是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子,其水平能够很好的检测到患者是否为心力衰竭,但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联合检测四种血液指标可以比任何单独一种都能够更加好的诊断心力衰竭。故由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各单项的联合检测,对临床医生有很大的帮助,这样可以很好的对病患作出早诊断、早治疗、早恢复[4-8]。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15-296.
[2]刘路平,谢晓林,林玎.联合cTnT、hs-CRP、NT-ProBNP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1):40-41.
[3]贺岩,李富荣,杜宗孝等.血清BNP、hs-CRP、c Tn I 及UA 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2012,27(8):647-648.
[4]吕明睿,王佳瑞,张静.hs-CRP和BNP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对诊断和预后的评价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53-154.
[5]梁结玲,曾宪辉,陆居文等.血清BNP、hs-CRP、c Tn I及UA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62-66.
[6]廖予婕.cTnI、hs-CRP和BNP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对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J].检验医学,2010,25(2):92-95.
[7] James L,Garlos A, Saif A,et al.The N-Terminal Pro-BNP investigation of dyspnea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PRIDE)study[J].Am J Cardiol,2005,95(8):948- 954.
[8]尹杰.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3):1848-1849.
论文作者:昌仲勇1,黄英宇2,徐伟3,成曦子4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血清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功能论文; 病患论文; 血液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