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_杨 红

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_杨 红

■ 杨 红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英语语言是英语国家文化交流的载体,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新的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中对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的同时,对文化意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学生要了解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具有较强的世界意识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将来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然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只是对课文泛泛的处理一下就结束了,没有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没有对文化的拓展和思考,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得学生除了一点点书本表面的知识以外,文化知识匮乏,不能正确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无法进行跨文化交流,不能真正面向世界,目光短浅。因此,高中阶段的英语教材中的文化渗透有很深的人文和社会意义。英语教师要深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 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材中的文化主题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职业,节日,风俗,社交礼仪,文学作品,电影诗歌,绘画摄影,音乐,科学,建筑,艺术,青少年,环保,人口,毒品等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老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挖掘主题里的深层次的东西,让学生对普遍关心的话题用英语进行探索,交谈,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话题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记得我在高二即将开始八模块教学的时候,一位学生跑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我特别期待八模块的学习。”我很好奇,就问为什么。学生说:“老师,七模块主要是讲电视,电话,针灸,因特网的发展史,在搜索资料,然后交流演讲的过程中,我学了很多文化知识。我看了一下八模块的书,主要是讲文学,音乐,绘画和电影的,对这些话题我特别感兴趣,所以特别期待学习八模块。”听完学生的话我感触很深,如果我们在七模块的处理上只是为了应试,而不注重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话,学生就不可能对下个模块的学习形成期待了。挖掘文化内涵能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没有了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将会非常艰难。

二、 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形成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是相互联系的。语言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传播媒体。置身于英语文化情景中,能体会语言词汇和一些表达方式,培养语感,形成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得体的运用。辨别隐含在语言中的文化崇拜或文化歧视能加深对英语语言知识和知识技能的领悟和提高。举一个例子,我们班上有一位管同学,每次我看到他的书面表达,就觉得他使用的语言特别地道有内容,而且他在阅读上语感很强,速度很快,理解力又好。一次在学习经验交流上,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得:他喜欢听英文歌曲,记忆英文歌词,看英文原版电影,去英文网站发帖,这些大大丰富了他的英语语言知识积累,见识多了,自然就会灵活运用了。

三、 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世界意识

联系日常生活,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宝藏,扩大学生接触他国英语文化的范围, 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 也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鉴别能力,加强对世界文化的理解,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一的时候,我们班级有位学生去了美国学习一年,住在美国人家里, 前不久回国了,他和我聊了很长时间,讲到了他在美国经历的Culture Shock 。他住的美国家庭里有11口人,6位华人留学生,美国夫妇2人和他们的3位孩子。他在国内有表弟,他习惯性喜欢摸摸表第的小脑袋,但在美国他就改为了拥抱,因为他记得在国内的时候老师有提到过这样的文化习俗。而一位华人室友在他们打篮球的时候摸了一下美国夫妇孩子的头,那孩子为此生气了一个星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还有一次在煮鱼的时候,他放了点酒, 可是美国夫妇告诉他不要这样做。在美国学习的前半段时间,老师主要是让他们过语言关,了解美国文化,一些文化差异和一些基础学科知识。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教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要挖掘文化知识,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正确客观的认识,了解在行为举止,社交礼仪方面的与中国人的差异,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也能更加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那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如何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有效进行文化渗透,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呢?

1. 要不断提高专业文化水平,增加自身文化积淀

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的着眼点不仅是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人文修养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职业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已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进修,自学等方式来增加自身的文化积淀。现在教育局还开展了“雏鹰”计划,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出国进修的机会,每位符合条件的老师都要争取一下,不要放弃机会。我想只要教师能意识到要不断突破自己,总能找到合适的途径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

2. 教师要肯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文化主题,灵活选取方法挖掘文化内涵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根据每个单元涉及到的不同的文化主题,灵活的选取合适的方法去发掘文化内涵。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选择开放型的文化活动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所想表达的文化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学会人际交往的能力,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这就要求老师肯动脑筋,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性老师。

下面我以八模块的一些课时为例,我们在处理这些课时的时候采用了一些方法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面,来满足学生对八模块学习的期望。

八模块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文学,Project部分讲的是罗伯特·彭斯和他的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在处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回忆起了大学时期,我们的外教老师特别向我们推荐了这首诗,要求我们熟背。所以这是跨文化的能产生共鸣的美好的东西,属于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值得老师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欣赏和传承这样的东西,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世界意识。我们设计了三个任务,班级分组,小组可选择任何一个任务进行探索,然后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探索的结果。任务一:通过各种英语学习渠道(如因特网,报刊等)搜索了解罗伯特·彭斯和他的《一朵红红的玫瑰》,把你喜欢的信息和大家分享。 任务二,探索你喜欢的诗人和他的作品分享给大家。 任务三,模仿《一朵红红的玫瑰》,自己创作一首16行诗与大家分享。后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小组介绍了著名诗人济慈(Keats),雪莱(Shelley )和他的《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 特别是其中的名言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 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向昏沉的大地吹奏!啊,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通过学生的探究和介绍,更多的学生了更多的诗人和作品,让这些属于全世界的精神财富得到了传播。有的小组写了一些小诗 ,如 Mom, my dear love 等等,被贴在了教室的宣传栏里给大家欣赏。课后宣传栏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争相阅读。有的小组介绍了更多关于彭斯和他的那首诗歌,补充完善了老师传递给同学的知识。

3. 教师对学生发掘文化内涵的成果及时评价,让学生的兴趣转化成内在的动力

教师设计出的教学活动是体现教学目的的,学生兴高采烈的参与活动,与同学交流和分享,老师对学生参与的成果及时评价,这样学生就会形成更浓的兴趣。反之,如果老师不做任何评价,学生就失去了动力,久而久之,学生就没兴趣参与老师的任务当中了。

文化是人类的财富,英语语言含有丰富的文化内容。英语教师肩负着向学生传递文化的使命,而不只是简单的传授一些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的传播,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也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奉献!

论文作者:杨 红

论文发表刊物:《考试与评价》教师版2013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  ;  ;  ;  ;  ;  ;  ;  

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_杨 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