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3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37例,有效22例,治疗显效率为61.7%,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中,显效21例,有效19例,治疗显效率为35%,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可见,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能够提高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综合治疗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作用缺陷而引起。长期糖类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3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7.9±2.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60.2±2.3)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1饮食治疗
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体重状态,工作及活动情况以及有关并发症制定切实可行的饮食方案。饮食治疗对1、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或超重病人尤其重要。
(1)制定总热量:根据标准体重、劳动强度制定每日总热卡量。
(2)合理进行营养分配比例:①糖类:占总热能的55%~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的杂粮,忌食甜食、糖蜜及其制品。②蛋白质和脂肪比例:蛋白质占总热量15%~20%(其中1/3来自动物蛋白质),脂肪占总量<25%(其中饱和脂肪:多价不饱和脂肪:单价不饱和脂肪为1:1:1),胆固醇每日摄入量<300mg。③制定每日膳食计划:按上述方法确定每日饮食总热能和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组成后,将热能换算成食物重量,根据生活习惯、病情制定食谱。可按照每日三餐分配为l/5、2/5、2/5或各1/3。④平衡饮食: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限制饮酒,每日食盐摄入量<10g,伴高血压者<6g[2]。
1.2.2运动治疗
适用于病情稳定,无任何并发症和合并症者:①散步、太极拳、羽毛球、上下楼梯、骑自行车或轻度家务劳动等;②运动时间30~60分钟,分2次,早晚餐后20~30分钟后进行[3]。
1.2.3口服药物治疗
(1)促进胰岛素分泌药:只适用于无急性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有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大手术围术期和全胰腺切除术后等。
(2)双胍类:单独用药不引起低血糖,与磺脲类合用则可增强其降糖作用。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者的第一线用药。
(3)a葡萄糖苷酶抑制药:可作为2型糖尿病第一线药物,尤其适应于空腹血糖正常(或不太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可单独或与磺脲类、双胍类合用。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不宜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者,也不宜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
(4)胰岛素增敏药:噻唑烷二酮类又称格列酮类。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4]。可单独或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胰岛素抵抗明显者。肝功损害及有心力衰竭倾向者慎用,不宜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
1.2.4胰岛素治疗
(1)主要适用于有①1型糖尿病;②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④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⑤因存在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术期;⑥妊娠分娩;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2)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使用。①1型糖尿病:采用强化治疗方案。使用普通胰岛素,每日3~4次,三餐前及睡前皮下注射,根据三餐前及睡前血糖水平,每3~5曰调整1次用量。病情控制良好后,可改用混合胰岛素早、晚餐前使用。为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建议用普通胰岛素,每日3~4次,终生治疗[5]。②2型糖尿病:中效胰岛素每天早餐前皮下注射1次,0.2~0.3U/kg:或中效与速效按2:1的比例;或中效每天2次,早餐前的量为每天量的2/3,晚餐前为1/3。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情和病程在不同病人间有一定的差异。目前认为,l型糖尿病的发病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的自身免疫性反应;2型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属多基因遗传病范畴,环境因素以超重和年龄最为突出,超重者患病率高达20.4%,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呈2~3倍递增[6]。本病的治疗原则是:降低过高的血糖,纠正代谢紊乱,促进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并应注意防治并发症,必要时需使用胰岛素行替代疗法。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37例,有效22例,治疗显效率为61.7%,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中,显效21例,有效19例,治疗显效率为35%,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可见,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疗法能够提高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运芳,李栋正,李建梅.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干预实施效果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6-8.
[2]余焕春.糖尿病治疗新进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8):117.
[3]杨璟,王红,李会先.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1092.
[4]杨慧.浅谈2型糖尿病用药的临床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7):156-158.
[5]吴文,林莲珍.浅析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新进展[J].健康必读旬刊,2012,11(7):552-553.
[6]杨冬林,赵娟.浅谈Ⅱ型糖尿病治疗新进展[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1):130.
论文作者:车成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糖尿病论文; 胰岛素论文; 血糖论文; 并发症论文; 率为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