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 安徽铜陵 244000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评估182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及心理健康水平,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在SCL-90的躯体化、人际敏感和抑郁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48.9%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采用较为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来应对压力。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其应对方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应对方式中的自责、解决问题和幻想三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水平。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人群差;积极的压力应对态度与有效策略能够预测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水平。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干预措施
引言:
因精神科面对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精神科护理工作比较特殊。其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综合的护理操作技术,同时还要掌握精神科独有的特征,也就是说精神科护理服务的人群多缺少自知力,对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和接受力较差,这些都要求护理人员将更多的精力和体力投入到工作中,而且护理人员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
精神科护理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理论科学,实施护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治疗和预防精神疾病,恢复人们健康的心理状态,一次来提升个人。社区及社会的精神状态,使其达到最佳的境界。因精神科服务对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使得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其它职业不会遇到的危险,需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某省两所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共发送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182份,有效率为91%。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为19~45岁,平均年龄(27.03±6.24)岁;男性29名(15.9%),女性153名(84.1%)名;护龄为0.5~20年,平均护龄(5.37±3.69)年;已婚119名(65.4%),未婚59名(32.4%),离异4名(2.2%);中专48名(26.4%),大专105名(57.7%),本科29名(15.9%)。
2、研究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
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让受测者评定自己在一个特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周)的行为。量表采用1~5五级评分法记分,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共10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出受测者某方面症状的痛苦程度。量表的某一因子分数等于各项目总分除以项目数,评分越高,说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量表总分>160分,阳性>43项,任何一因子分>2分为筛查阳性。
(2)应对方式问卷
参照国内外应对研究的问卷内容以及有关“应对”的理论,根据我国文化背景编制而成。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共分为6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每个分量表的分数等于各项目总分除以项目数。
(3)自编一般基本情况调查表
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护龄、文化程度等。
3、统计方法
通过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原始分转换、计算因子分之后,将其全部录入SPSS11.5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
二、结果
1、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状况与全国常模的对比本研究采用已修订的全国正常人群常模为参照进行对比。具体情况见表1表1精神科护理人员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精神科护理人员在SCL-90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因子上的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1);抑郁因子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
2、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应对方式,详见表2。
从表2可得:48.9%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采用较为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有51.1%的护理人员则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85.2%的精神科护理人员认为采用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3、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详见表3。
由表3可得,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其应对方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其中,解决问题与其求助心理压力存在着负相关。
4、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对方式对心理压力的逐步回归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对方式对心理压力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为进一步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因变量,以应对方式的6各因子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应对方式的6个因子中,自责、解决问题和幻想进入回归方程模型。
三、讨论
1、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多个因子上的均分都较高,在躯体化、人际敏感以及抑郁等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而在应对方式上,只有接近一半的护理人员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这提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人群差。这与精神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服务对象和工作环境,自身的职业发展要求与限制以及个人成就感等有关。此外,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水平还与医护过程中的护患关系协调有关。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时的异常言行、与患者沟通的困难等都使得护理人员在工作、人际方面较敏感,对工作产生厌恶、恐惧,出现脾气暴躁、易怒、言行举止失常等相关联。
2、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其应对方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自责、解决问题、幻想三个因子能够预测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水平。从调查来看,接近一半的护理人员能够采用较为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这说明这些护理人员在面临压力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与行为来应对,这既反映了其在面对压力时的积极态度与有效策略,也提示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能够调整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而自责、幻想、退避等应对方式不能有效的缓解压力,随着压力的累积,采用这类应对方式的人员会逐渐丧失信心,怀疑自己,最终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心理疾病。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护理工作者需要面对患者和工作两方面的压力,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繁重,夜班无法休息,对其睡眠质量和时间均造成影响,长期的处于高强度压力下。因而,精神科护理人员成为一个突出的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比一般人群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管理人员应制定有效的措施来对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进行缓解,这样有利于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兰云.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3,17:149-151.
[2]刘明慧.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2:3693-3694.
[3]刘娟,原琳琳.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及干预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2,02:242.
[4]贺秀莲.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2,20:87-88.
[5]李桂亭,任丽,后风茹.浅谈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与自我调整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0,34:260-261.
论文作者:杨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护理人员论文; 精神科论文; 心理压力论文; 方式论文; 因子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水平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