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艳
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 云南 文山 666300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4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介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visual analog scale,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6 h、12 h、24 h 的VAS 评分上,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患者开展循证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VAS 评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
冠心病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对象多为中老年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循证护理是护理学不断发展的产物。在护理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状况做一个前瞻性的预测,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近几年来,冠心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如果没有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会发生死亡。及时对其施以有效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有效的阻止病情的发展。我院对冠心病患者施以循证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40例患者,根据单双号编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0例,其中男性75 例,女性患者45例;最大年龄为最大82岁,最小37岁,平均年龄为(57.4±4.5)岁。对照组120例,其中男性患者64 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0岁,平均年龄为(52.1±3.7)岁。两组患者心电图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并且没有其他脏器的严重疾病。在接受治疗前1年间,无手术史,没有长期服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本治疗、介入类型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本研究对两者患者均实施介入治疗方案进行干预, 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其中, 常规性护理模式的内容包括:①叮嘱患者按时服用临床治疗药物;②将介入治疗方案的优势以及其目的告知于患者, 使得患者树立治疗信心;③叮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 以促进病情恢复等。(2)循证护理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①建立循证护理小组, 可以由临床医生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组成, 然后选择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小组组长;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其自身病情而制定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案, 必要时对每一位患者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③针对护理工作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则可以通过小组开会讨论或者查询相关实际资料来进行解决;④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合理的消除, 例如:紧张感、陌生感、恐惧感等, 以确保治疗活动有效、安全、顺利开展;⑤加强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 使得患者的病情得以恢复;⑥针对患者提出的相关疾病问题, 则需要在官方具有权威性的数据网站搜集相关信息, 以更好的回答患者的问题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判定标准
运用VAS 评分对患者术后6 h、12 h、24 h 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 分表示无疼痛感,1~3 分表示轻度疼痛,4~6 分表示中度疼痛,7~10 分表示重度疼痛。运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将其分成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x100%。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本次得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表示,率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当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
组别 例数 术后6小时 术后12小时 术后24小时
观察组 120 1.9±0.5 1.7±0.3 1.3±0.1
对照组 120 2.4±0.5 2.2±0.4 1.9±0.2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满意115例,满意率为95.8%, 对照组满98例,满意率为81.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术后低血压3例,术后手部胀痛或麻木2例。对照组出术后低血压7例,术后手部胀痛或麻木11例,尿潴留4例。
3 讨论
目前临床中对冠心病采取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即介入治疗法。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该治疗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循证护理指的是临床护理中,将护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为出发点,并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去寻找一套最科学、优化的解决策略的实证[2]。该方法摒弃了常规护理仅凭经验与感觉对患者实施护理的陋习,激发了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与临床思维能力,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预见性给予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有效避免或减少了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更利于促进术后患者机体康复。
通过本次护理观察,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循证护理模式干预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5.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81.6%,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现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与国内其他学者报道相似[3]。因此我们是可以认为对冠心病介入患者开展循证护理,能改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吉承玲.循证护理在预防治疗性血浆置换急性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33(32):286-287.
[2]刘彦梅,吴志娟.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1,10(06):162-163.
[3]刘洪珍,梅燕萍,吴蕾,等.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634-1635.
论文作者:张思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满意论文; 两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