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人——师陀小说的叙事技巧研究

讲故事的人——师陀小说的叙事技巧研究

倪燕[1]2004年在《讲故事的人——师陀小说的叙事技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位作品风格多样化、叙事技巧的运用繁复多变的作家,师陀在文学史与批评界中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与误读。本文深入探讨了师陀小说作品的创作模式、文本叙述方法和他的小说理论,合理地评价师陀在叙事艺术方面的成果与创新。与同期其他作家相比,师陀的小说风格复杂多变,叙事技巧的运用比较考究。本文试图从师陀小说的叙事技巧入手,运用叙事学文艺批评理论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师陀的小说创作理念及其蕴藏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重点探讨了师陀的小说在叙事视角、人称、人物塑造、场景描写等方面的特殊之处。在叙事视角方面,师陀采用了双重视角,尽管他在多角度叙述形式方面所做的尝试还只是初步的,但在当时的小说作品中却是别具一格;第二人称在师陀的小说中被频繁使用,既继承了传统小说的技巧,又敢于打破陈规,是师陀用以使小说的叙事内容普遍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人物塑造方面,师陀有意识地寻找人物身上有规律性的东西,通过个体表现群体,但淡化了人物的特殊性与偶然性,呈现出类型化的倾向,造成指涉对象的广泛性;在场景的使用上,师陀小说中的场景描写数量远远少于同期其他作家的作品中的场景数量,形成了师陀小说的简化风格;师陀作品中所创造的虚拟性小故事,虽然与“框架故事”形式相同,都属于故事中的故事,但是虚拟性故事却具有省略笔墨和避免偏离叙述的主体的特色,并用自身的不真实、不确定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叙事技巧中所蕴含的作者人格与社会文化内涵是本文关注的另一重心,并努力廓清文学史与批评者对师陀的某些误读。首先,师陀独立自主的文学观,是其小说叙事技巧多样化的原因之一;其次,师陀内心对中国现实的深刻绝望,以及他写作时所处的特殊背景使他的小说中常用“普遍化”与表面上带有“诗意”的叙事技巧来掩盖他的绝望,使得读者未必能受到这种绝望的影响。叙事风格与内涵的特殊性,导致他游移于京派与左翼文学之外。

陈忱[2]2013年在《论师陀小说的“渲染”艺术》文中研究说明师陀是一个较有文体意识的作家,虽然研究者多将他列入京派作家群或左翼作家群的考察范畴,但他并不承认自己隶属于某一流派。他关心革命运动,参加过“反帝大同盟”,但非中国共产党员,亦非左翼作家;他热爱乡土大地,关注自然和生命,擅长用景物画抒写情感,但并不皈依恬静的田园。他的创作徘徊在“抒情”与“讽刺”之间,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一个较为独特的存在。在本文中,“渲染”是借用描述师陀小说美学特征的术语而非小说技巧。本文主要通过借用美术术语“渲染”来论证师陀小说的美学体系,揭橥师陀小说展现的“渲染”艺术特征。并且,本文试图将研究视野扩展至师陀小说创作始末,将师陀建国后的小说纳入考察视野,概述师陀小说“渲染”历时变化趋向,以期对师陀小说创作做出整体的思考。在界定“渲染”的内涵时,本文从其在绘画中的本义入手,深入剖析“渲染”涵盖的特质,论证用“渲染”解读师陀小说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同时概述师陀小说“渲染”美学特征的历时变化。“渲染”一方面是具有“多层”特质。“多层”主要体现为叁方面:小说在不对称的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分布形成的前后反照以及突转事件打破原有叙事脉络形成的延宕等形式中获得多义指涉;通过多重语调的调用和转换使文本蕴含多个叙述声音;对同一对象或事件的多视角叙事。另一方面是“渲染”的“渐变”特质。“渐变”主要指师陀小说中塑造的情境中弥漫着非均质分布的情绪团;以不连贯的回忆静观现实,使两种场景自然过渡;模糊了事件间的因果关系,非线性地串联事件,在叙事停顿的缝隙间注入不稳固的话语语流。本文借用“渲染”来辨析师陀小说的艺术特征,师陀小说风格多变,从表面上看难以囊括全貌,唯有追根溯源挖掘原义“渲染”的特质才能还原小说创作的动态过程,阐述师陀小说的艺术特征。事实上,本文论述的“渲染”并不专属于师陀,却很少有作家能像师陀这样多样化地运用“渲染”的表现手法。因此,本文在论述时将郁达夫、萧红、沈从文等作家作品纳入比较视野中进行论述,鸟瞰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概貌,以期从多方位观察师陀小说的艺术特征。

关士礼[3]2008年在《师陀乡土小说新论》文中研究指明师陀一生共创作发表了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种体裁271篇文学作品,其中以乡土小说创作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然而师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直处于无名状态。大多数文学史着作以及专论30年代、40年代文学的研究着作,或是对师陀只字不提,或是将师陀划归为京派作家一笔带过。师陀研究领域内部在师陀“是否京派”这个问题上,回答却忽左忽右,莫衷一是。师陀的乡土小说从创作伊始就被刘西渭称赞有“奇特的风格”,然而70年过去了,这种“奇特的风格”到底是什么,依然没有人说清楚。20世纪80年代,由夏志清和胡乔木两个有力平台对师陀小说进行了推介,依然未能改变师陀以无名状态存在的命运,这其中包含了特殊的“接受障碍”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说明师陀的无名状态不是其艺术成就不够的简单反映,而是关乎其小说文本本身的特殊性,关乎师陀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化时空之间对话关系的特殊性。因此,以问题的集中发生地——师陀乡土小说创作为研究入口,对师陀重新进行命名和文学史定位,能够回答的将不仅是师陀研究本身的问题,而且还能在师陀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特殊对话关系中,揭示出超越师陀研究层面的一些文学史问题和文化史现象。本文分别以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中国当代文化时空作为参照,以对师陀全部乡土小说作品的分析解读和师陀研究成果中矛盾牵强、不合逻辑之处为研究重点,沿着层层深入,由末及本的研究路径,对师陀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了研究,以求挖掘出师陀乡土小说真正的艺术个性,在此基础上对师陀及其乡土小说重新进行文学史定位。本文分四章论述。第一章是对师陀乡土小说艺术独创性的研究。以往对师陀乡土小说艺术个性的研究,都是通过将师陀部分乡土小说与“京派”、“左翼”乡土小说创作进行表象比附而得出结论,“是否京派”问题的长期分歧便与此直接相关。本文避开了这个以偏盖全,停留表象的研究方法,将目光拉回到师陀乡土小说、京派乡土小说与左翼乡土小说的共同根系和土壤中去,将师陀全部乡土小说作品放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的平台上进行研究。第一步,不是要表明师陀乡土小说能在什么视野下和什么理论符码中被阐释,而恰恰要表明,师陀乡土小说在什么视野下和什么理论符码中不能被合理地阐释,在师陀研究70年中,有些作品如何地一直被误读或者直接被无视。第二步工作,不是单刀直入地引入理论符码,而是把师陀乡土小说放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的框架内进行归类和比较分析,这样既能确切地看清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强大的遗传性,又能清理出师陀跳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格局之外的那部分“异类”作品。第叁步,是把相同题材和情节的师陀小说文本与现代小说史上其他经典文本进行比较,发现社会身份、历史处境和人生遭遇几乎完全相同的人物和故事,在师陀文本中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指向,并形成了师陀自己的情节模式、主题范式及人物谱系,这些文本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艺术独创。在传统的乡土小说研究批评标准中,它们只能是“熟悉的陌生人”,无法得到辨认,自然也无法获得文学史的位置。第二章的任务是借用理论符码为这些乡土小说史上“熟悉的陌生人”进行定性,以便揭示它们的文学史价值。本章由师陀具有独创性的乡土小说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虚无主题的一致性入手,发现师陀这一部分乡土小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存在主义小说文本,且与海德格尔哲学文本建构的存在主义的人的形象和生存图景存在着惊人的对应性和一致性。在师陀没有可能受到西方存在主义文本影响的情况下,这是跨越中西不同文化传统的一次精神奇遇。借用存在主义理论符码对之定性的目的,还是为了揭示这些文本的文学史价值,这些文本的文学史价值在两个不同文学平台上得到了体现:一是在现代乡土小说史上的价值,存在主义视野造就了它们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的全面超越,这种艺术独创的文学史价值已非鲁迅、沈从文两座乡土小说创作高峰所能覆盖。二是在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中的价值。师陀存在主义的乡土中国想象作为本土原创的现代主义文学实践,在中国传统史传体式中成功建构了乡土中国的艺术形象,从中自然生发出了现代主义文学主题,其审美价值和现代主义文学精神的纯粹性都非那些挪移西方哲学理念和文学模式、实验性大于艺术性的现代派小说创作所能比拟。如果说第一章以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为坐标系,从情节、主题、人物诸方面清理出师陀一部分乡土小说文本的异质性,是勾勒出了师陀乡土小说创作个性的“形”,第二章借用存在主义理论和概念来分析和定位师陀乡土小说特殊的“形”,是捕捉其艺术个性的“魂”,那么第叁章的任务,则是挖掘其艺术个性的“根”。师陀的存在主义由何而来?又与以启蒙、革命为主潮的现代文化语境发生了怎样的碰撞和互动关系?本章由文及人,结合文本与史料,并以鲁迅、残雪、卡夫卡等相关个案作为参照和比较,动态和立体地分析了师陀与他所在的文化语境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以此完成了对前述问题的回答和对师陀乡土小说创作得失的总检讨。研究发现,师陀的存在主义是中国本土原创的存在主义,他的乡土小说文本复现了在中国现代文化中很大程度上被“精英化”了的存在主义的“大众性”本义,这是他与西方存在主义者的更深层次的精神相遇,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化的独特贡献。然而,这也导致他脱离了精英文化板块而造成“无名”的焦虑,导致他向鲁迅“认父”性质的并不成功的文学创作模仿行为,为他的超前性付出了历史的代价和艺术的代价。师陀的存在主义乡土小说作品创作发表于1934——1939年,为什么时经70年都没有得到最基本的识别?在80年代的存在主义热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师陀没有得到辨识是个偶然还是理论逻辑上的必然?要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师陀的存在主义才能够获得被识别的可能性?第四章从《无望村的馆主》在1983年的版本修改和主人公形象的非法性问题入手,分析了师陀存在主义乡土小说的当代“接受障碍”现象。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内容实际上属于初期现代主义范畴和对后期现代主义范畴的偷换式使用,而存在主义热也部分地表现为存在主义概念范畴的泛化和误用现象,甚至于将90年代初社会商业化转型之后的文化格局中西方启蒙精神的合规律发展和人文理性的回归误读为存在主义文化精神的出现,师陀存在主义乡土小说因超前于80年代及90年代前期的文化时空而不可能得到识别。进而,本文通过对世纪末两个畅销书作家笔下的“逻辑自杀”文本的采样分析,发现了它们与师陀存在主义乡土小说文化精神的一致性。可见,在现代化社会生活方式和大众消费文化语境初步成型之后,师陀存在主义乡土小说的超前性和预言性才能获得被识别的可能性。

张磊[4]2011年在《师陀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有着几十年创作历程的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代表性的作家。他因与“京派”、左翼文学保持着若近若离的关系而备受关注。师陀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各种叙事技巧的创新与实践,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小说美学思想,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小说创作,创作出诸多形态独特的小说文本,建构了一个完善的、充满现代意味的小说体系。他的很多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了某种典范性、穿透性的经典气质。他先后创作了短篇小说集《谷》(1936)、《里门拾记》(1937)、《果园城记》(1946)、中篇小说《无望村的馆主》﹙1946﹚、长篇小说《结婚》(1947)、《马兰》(1948)等堪称“经典”的小说作品。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二百七十多篇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前言首先简要概括目前评论界对师陀小说的大致研究状况,接着评点几篇从叙事学角度研究师陀小说文本的研究论文,然后指出师陀小说整体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继而从这些“不足和缺陷”出发,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写作设想。第一章师陀小说诗化特征与人物形象分析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系统地深入分析师陀诗化小说的表现特征,总结出师陀小说在情感表现和具体写法上的叁个特征:抒情性、象征性与自由联想;第二节,全面梳理、研究师陀小说中的类型化人物形象特色,指出师陀小说不以“典型化”为人物塑造的主导方法,而是追求人物形象的代表性与包容性,并借此反映整个中华民族近乎绝望的历史境遇特征。第二章师陀小说的叙述时间探微本章全面分析、研究师陀小说叙述时间的表现特征、叙述策略和文本实践意义。第一节,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深入分析师陀小说中概要与场景各自的表现特征、美学意义以及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的配合使得小说疏密有致、舒张有度,富有节奏感,它们又共同服务于小说主旨;第二节,全面梳理师陀小说中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的表现特征,以及其文学审美意义和价值。第叁章师陀小说叙述方式解析新颖的叙述视角与讲述、展示交替运用的叙事方式,构成了师陀小说叙述方式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第一节,具体分析了师陀小说在叙述视角方面的叁大创新与实践,指出这种创新与实践有效地提升了小说的艺术质地;第二节,具体分析讲述与展示叙述方式的交替运用,它把故事讲得既生动、曲折,又富有逻辑性和空间想象性。第四章师陀小说文本生成的语境本章全面分析、研究师陀小说文本叙事特征与生成语境的关系。第一节,首先,具体分析了师陀的悲剧命运与忧伤乡村记忆的关系;其次,具体阐释了师陀面对现代都市时产生的困惑:师陀为了心中的理想而跋涉,结果却被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所抛弃。第二节,具体分析了师陀在时代“牢笼”中的困挣与坚守:抗战这个特定时代的民族悲剧成就了师陀;解放后,师陀试图摆脱一体化体制的束缚,寻求一种全新的文学思维,以求得叙述主体的解放和价值主体的突围。个人的小语境与时代的大语境共同造就了师陀小说文本的叙事特征,在这两个方面共同的作用下才成就了师陀的小说。

程振慧[5]2017年在《自由的“左翼”》文中指出芦焚曾获过“京派”组织的《大公报·文艺》“文艺奖金”,也与“左翼”文人交往共同编辑《尖锐》杂志,艺术表现上兼具“左翼”和“京派”的特色,而所有这些矛盾把研究者的兴趣点最终都引向了芦焚的流派归属,是“左翼”还是“京派”?早期的一些研究注重从文本的诗意分析把芦焚与沈从文放在同一维度上,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芦焚的“京派”归属也暗含了他“似京派”的性质。随着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芦焚表现一二九运动的新史料、早期散轶文章被挖掘,他早年参加反帝大同盟的体验也被重视起来,这样芦焚与“左翼”的关系似乎逐渐明朗,甚至有些学者推翻早期“京派”的言论,注重从报刊杂志的研究中重新发掘芦焚的“左翼”身份。对于二者不同的归类,显示的是作家不同文艺观问题。在没有明确作家的文艺理论支撑点时,无论是从外部史实出发把芦焚作为“左翼”的一员,还是仅从文本中风景诗意的描画,把芦焚作为“似京派”的代表都有失偏颇。本文从芦焚的文艺观出发,结合把外部史实和内部文本,从芦焚接受的文化理论、文本内部表达的方式、作家写作的心理基础叁个方面,探究芦焚流派的归属。绪论部分对芦焚的小说特点进行叙述,在对芦焚小说创作进行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引出本文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芦焚的流派的归属彰显着作家文艺观问题,进而引出本文探讨的问题。第一章本章在已掌握的资料中理清芦焚所受的理论影响,探究其创作的理念支撑。芦焚同时受到普罗文学、鲁迅革命思想、西方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而西方和古典文学的浪漫主义形式只化为了他对社会现实表现的一种手段,形成了他用艺术的方法反映时代的文学观,造就了他基本的“左翼”立场。第二章主要从文本出发,通过对芦焚文本中诗意风景的表达和艺术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阐释芦焚文艺观在文本中的表现和作用。芦焚以文学反映生活的唯物史观让他把诗意的风景化为了现实具象表现的物质层面,而自身经验的世界让他避开“左翼”先验批判的话语窠臼,表现出超越的力量。第叁章从作家的心理动机出发,寻找芦焚另类“革命”写作的心理来源,进而在历史场景中探索芦焚和正统“左翼”话语分歧产生的真正原因。芦焚从现代民族国家的角度而非政党的派别出发,从自身体验而非空洞的口号出发,看取了“革命”的意义,在为人生的态度上与“左翼”达成一致,在艺术观念和文学功能上产生分歧。可以说,芦焚与“左翼”之间的矛盾依然延续的是革命文学论争中革命文学创作方法上的矛盾,他们依然是“左翼”内部的矛盾。

丁晓萍, 王伊薇[6]2014年在《说书人之声:论《果园城记》的叙事方法与叙事意图》文中研究表明《果园城记》是师陀的代表作,其中刻画的"独一无二"的小城形象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这部小说的独特性,不在于京派文学常见的乡土中国的描写,而是来自师陀个性化的文体形式与叙事手段。本文通过分析"说书人"的叙事声音,从西方叙事学和中国叙事传统的角度切入,考察《果园城记》的叙事方法与叙事意图之联系,从而重新认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赵东祥[7]2010年在《在悄然中展开和掘进——近30年中国大陆师陀研究综述》文中指出近30年中国大陆师陀研究主要在史料、作家论、作品论等几方面展开。史料方面包括资料积累、考订、梳理与诠释;作者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对师陀是否京派以及师陀与左翼文学的关系问题;对师陀的作品的研究相对成果较多,从时间上看,大致可以15年为限分为前后两期,前半期对师陀创作思想艺术成就的考察,大多从社会历史角度入手,遵循美学和历史相结合的标准,取现实主义艺术的惯用方法来分析论证,关注重心不外乎题材、人物、环境及艺术风格等。后半期多以文化诗学、生命哲学、伦理批评等为切入视角分析师陀作品显示出的文化心理、生存状况等,相应文艺形式分析也转换到意象、修辞学和叙事学分析等。此外还有以比较方式展开研究的论文。

刘蕊[8]2011年在《师陀小说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师陀作为20世纪30、40年代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在文学领域一直坚守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对于这样一位独特的作家,我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研究界缺少对师陀文本整体性的细读和分析,对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主题至今没有得到全面的研究。他的作品表现了中国社会的闭塞、落后以及作者通过现代性的眼光来审视乡土社会与都市社会中的阴暗面进而延伸到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和民族劣根性的批判。这些方面构成了师陀小说的主题。师陀的小说大都是描写中原的乡村与小城,来表现那里人们生活的无望和悲惨的命运。通过看似平淡的叙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旧中国农村的萧条、阒寂的景色以及无数生活在其中的苦难民众的生活图景。对乡村的描写更多的是表现了作者在面对农村的萧条景色时的生命感受,突出作者在面对农民的悲惨命运时表现出的生命关怀。本文试图从叁个方面来探讨师陀小说的主题。师陀的小说中渗透着对中国社会与乡土文化的浓重的批判意识,他对封闭落后的中国社会的批判在《果园城记》和《落日光》中都有强烈的表现,在小说《百顺街》中师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师陀作为一个接受过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他对中国社会有着更透彻的认知。在表现故乡的小说中通过对故乡恶劣的环境的描写,对乡村异化中人格的审视,来体现对诗性的反叛;在城市题材的小说中更多的是对人性丑的揭露。本文通过对这两个题材的小说的论述表现了作者在现代视域下的审丑意识。师陀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人物漂泊的生存状态和死亡的描写,师陀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当他面对社会的凋敝,人民生活的困苦时会不自觉的产生对生命的关怀。

参考文献:

[1]. 讲故事的人——师陀小说的叙事技巧研究[D]. 倪燕. 清华大学. 2004

[2]. 论师陀小说的“渲染”艺术[D]. 陈忱. 南京大学. 2013

[3]. 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 关士礼.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4]. 师陀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D]. 张磊.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5]. 自由的“左翼”[D]. 程振慧. 沈阳师范大学. 2017

[6]. 说书人之声:论《果园城记》的叙事方法与叙事意图[J]. 丁晓萍, 王伊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4

[7]. 在悄然中展开和掘进——近30年中国大陆师陀研究综述[J]. 赵东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8]. 师陀小说主题研究[D]. 刘蕊. 延边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讲故事的人——师陀小说的叙事技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