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摘要:本论文通过分析当下中国建筑行业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建筑产业找不到高效的信息沟通的渠道、具体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欠佳欠合理、整个建筑行业始终达不到较高生产效率的背景下,主要从工程造价的管理的角度来切入建筑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思考如今我国建筑业工程造价的管理的优点与缺点,分析建筑信息化模型(BIM)如何能够适应中国建筑市场,使之发挥价值,同时进一步探索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的管理体系应用。
关键词:BIM;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
前言
信息时代与信息的浪潮席卷而来,如何利用、收集、交流信息已经成了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同时,因为互联网、物联网的普及,不断优化的计算机性能以及储存能力的提升,当前各个领域的信息化相较于以前已经有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并未展现兴起之势,依然在刚开始的阶段。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信息化即指利用以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数据库系统技术、信息集成及安全等技术,利用数据处理来让建筑业的技术处理以及工程造价管理得到提升,同时,因为建成了自己的数据库集成体系,建筑企业的管理以及技术实施变得方便许多,这也使建筑业的决策变得更为有力。谈到信息化,不得不向欧美国家学习,欧美国家建筑业信息化普及程度较高,因为其开始信息化比较早,信息化技术在这些国家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尤其是在信息模型上,建筑业信息模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正因为如此,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成本规划更为高效合理,得到了很大的认可,也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兴趣。
因为建筑信息化模型(BIM),建筑设计师的产品设计变得更为方便,由以前单一的画图纸变成如今利用各种成熟的软件在n维上构造自己的产品,同时可以直接地看到设计的成果图,这使得设计师和项目管理者更为方便的了解产品进度,使得项目参与方的信息交流得到极大的便利,也让设计者在施工之前就可以直观地看到设计的多方面的进展并且发现问题,这使得工程实际实施之后工程进度更为顺畅,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无谓得损耗。BIM主要价值便体现在施工之前的设计阶段。因为信息沟通的方便,也让工程造价更为透明,方便管理,合理预算。
1.以建筑信息化模型(BIM)为基础的工程造价的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每个项目最开始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只有决策对了,工程项目才有一个合理的方向。在决策阶段,制定多种决策方案,从技术、管理等多层面来评估方案。最后得出最好的投资方案。从对过往项目的过程来看,投资决策的确对工程造价起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如果能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往往可以使企业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避免了使建筑工程走向恶性循环,让工程一直走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所以企业要高度关注投资决策的制定。而建筑信息化模型(BIM)则给制定决策提供了多方面的参考。
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给企业在决策时更多的维度,比如产品的设计,以及围绕产品设计的各项指标以及造价,可以在决策制定阶段就动态地观察各种方案的工程造价以及工程预期。比如在设计中,各楼层分层结构不同,可以通过BIM模型,使相似楼层按照同样的模型来设计作为投资时估计工程造价的参考,这使得估计的误差降到很低。同时如果有以往建立的BIM模型,可以与之对照,从多方面的角度去分析工程造价以及工程实施,使所做出的的投资决策更为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BIM可以为各方案提供多方面的评估,除了工程造价以及工程预期,还可以在更人性化的方面进行模拟,讲这方面评估同时纳入投资决策的制定中,使得方案更佳。
2. 以建筑信息化模型(BIM)为基础的预算阶段
在预期阶段,对于预期工程造价管理,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广度与深度与设计的精细程度。设计的精细程度,也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更为精细与准确,在大的方面:纳入建筑规模、施工环境、施工地点等因素,确定工程造价预期的基础。在小的方面,精细的设计可以了解建筑设计机构,建筑内部,设备管理等。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预算。信息的广度,可以使工程预算可以借鉴其他相似工程,信息深度可以让预算变得更为可靠。
3.建筑信息化模型(BIM)为基础招投标阶段
投资决策实现的过程中第一步便是招投标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建筑企业在造价管理上,最重要的步骤便是招标文件的制定。以及做好标底与拦标价,并且组织好招标过程,使之能够成功的进行,最后能够寻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即在技术、造价等方面足够合理的供应商。而对于施工单位,在造价管理方面,主要就是制定投标文件,包括报价的制定,方案的制定等。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只有做好了造价管理的承诺与预期,才能够顺利中标。然而在过去,招标投标方的合作模式依然比较传统,两方都需要花很大的人力资源来互相了解双方,而冗杂的招投标文件往往会造成效率的低下,审核也变得困难。有了BIM,对于建设单位,可以快速地呈现建筑的预期,规模,工程体量等,可以直观地呈现招标文件。而在施工单位方面,可以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基于BIM的招标文件,快速地计算出建设单位所需的工程规模以及预算。这在传统工程建设过程中是很难实现的。同时,由于BIM所建立的信息化建筑模型,双方可以清晰地进行信息的交换,使得工程可以准确高效的进行招投标阶段。
4.以建筑信息化模型(BIM)为基础的工程实施阶段
在传统的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阶段持续的时间较长,于是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例如长时间施工过程之中市场的变化,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进程。基于此,工程造价管理变得难以控制。以BIM为基础,施工方可以动态地调成工程地调整。基于BIM,录入相关工程的数据以及市场价格,建成自己的数据库存入BIM系统,可以时时刻刻地更新,调整。对于数据来说,多方输入可以一方输出,端口关联,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整理并分析相关数据,保持数据的持续更新,而通过BIM的造价软件可以预测出相应的工程造价,进行统一的管理,做出判断。
5.以建筑信息化模型(BIM)为基础的竣工验收阶段
由于一直有BIM技术的支持,工程从投资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实施过程中一直保持了信息的连续性,建筑信息化模型的信息量已经几近完善,只需由工作人员总结之前的信息,使之可以透明地展示施工过程中的情况以及竣工时的完成情况。同时由于BIM的透明性,多向性,所有人可以直观地看到工程进行的每一个细节和过程,极大地避免了,矛盾的产生。同时由于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BIM模型完整、准确地帮助完成竣工结算。同时提高了效率,减少了矛盾产生的概率。同时在多维度的方面来进行评估考核、统计。因为内部数据库的建立,也可以与之前的项目进行比较,从而更合理地完成竣工验收阶段。
结论
毫无疑问,在建筑业走向现代化进程中,BIM会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把BIM用于造价管理,让许多传统工程进行中的传统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信息的沟通,管理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进程效率,同时由于提高了进程透明度,极大地减少了工程纠纷。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BIM的应用进程还比较缓慢,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何关培等.BIM第一维度不同阶段的BIM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11.
[2]郑明渊BIM在建筑业的位置?评价体系及可能应用[J].土木建筑信息技术.2010.3(2):109-116
[3]王广斌,张洋.谭丹.基于BIM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1):47-49
作者简介:杨虎杰 ,性别 男,民族 苗族,籍贯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学历 大学本科,职称 无,毕业院校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工作单位 无,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论文作者:杨虎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阶段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业论文; 信息论文; 《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