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论文_罗松碧

贵州省骨科医院 贵州 贵阳550007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8例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常规组和护理中,每组3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中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有效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有效率(97.05%)显著高于常规组(76.4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后使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受到破裂,髓核突出而引起颈髓或者神经根受压[1]。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单侧上肢、手部剧烈疼痛或者麻木、步态不稳、颈部不适、双手麻木等,严重干扰了其正常生活,对其身体健康也极为不利。本文作者通过分析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康复护理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8例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常规组和护理中,每组34例,常规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为23岁至64岁,平均为(43.503.32)岁;护理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为22岁至63岁,平均为(42.503.4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坐姿训练。护理组给予康复护理,主要包括:①科学功能锻炼:颈椎病患者多由于长期伏案工作、玩手机等导致,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按时进行适当活动,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运动[2]。根据患者具体颈部脊柱的解剖结构、颈椎运动功能特点、指导其进行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侧旋转、耸肩十字操等运动。②注意保暖:患者颈部长期暴露于外面,使其颈肩部受到风寒,人本能的缩颈、耸肩等,使肌肉收缩导致热量散失,此类不良姿势极易导致患者颈椎病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注意对颈部的保暖工作。③心理护理:患者会因病情带来的困扰而产生烦躁、担忧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患者进行鼓励、暗示、安抚等,使其身心得到放松,积极调节其不良情绪,并乐观面对病情。此外,患者应注意向患者讲述健康知识及疾病注意事项,使其树立健康意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其进行配合工作,并给予患者一定的监督指导工作,同时,应给予其关心与陪伴,使其减轻内心焦虑。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有效率

1.4疗效判定标准

生活质量判定标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值为0分至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护理有效率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手部疼痛、步态不稳、颈部不适、双手麻木等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患者手部疼痛、步态不稳、颈部不适、双手麻木等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手部疼痛、步态不稳、颈部不适、双手麻木等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显效率+护理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

护理组护理有效率(97.05%)显著高于常规组(76.47%),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颈部创伤、退行性变、咽喉部炎症、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等都会引起颈椎不适,长期造成将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头痛、晕眩、心悸、上肢麻木胀痛、步态失稳等,给其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干扰[3-4]。临床常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和保守疗法,但治疗效果不佳,近些年来,随着护理意识的增强,临床护理学不断应用于临床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临床经验显示,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一定的科学性锻炼指导,可对其临床症状起到恢复作用;对其进行心里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使其保持身心愉悦,从而积极面对病情,配合治疗工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有效率(97.05%)显著高于常规组(76.47%),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史爽.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6):164-165.

[2]赵辉.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6(35):110-111.

[3]范胜利.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临床骨科杂志,2017,(4):401.

[4]丁巧俊.腰背肌锻炼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效果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7,7(28):274.

论文作者:罗松碧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论文_罗松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