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企业成才商业模式及其绩效研究

浙江小企业成才商业模式及其绩效研究

孙志明[1]2000年在《浙江小企业成才商业模式及其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浙江小企业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力量,在浙江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以“小—小企业空间集聚”为主要特征的“浙江模式”,是现阶段浙江小企业成长的主要模式。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深化,它逐渐凸现出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是大量的制造业小企业之间分工不足,各自为战,仿制仿冒产品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无序;另一方面是大多数小企业销售产品依托专业市场,途径单调,而且容易被模仿;随着周边地区专业市场兴起等因素,现在浙江部分市场出现“有市无场”的局面,正在逐渐走向衰亡。以上两方面的缺陷导致小企业的市场份额下降,进而制约其成长。如果浙江小企业继续按照原先的思路走下去,则肯定行不通;如果完全抛弃“浙江模式”,选择其它成长模式,则又可能会水土不服。“浙江模式”是过去浙江小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发展模式,当务之急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或修正,走出一条既有浙江地方特色,又符合一般规律的小企业成长模式,来指导浙江小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运用共生理论来分析浙江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产业的共生模式,指出其行为的局限性;并提出要走有浙江特色的小企业成长,必须根据浙江小企业集群中分工细的特点,从中间性体制的角度考虑,进一步加强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例如建立企业集团,或形成中心—卫星式企业集群,将小企业纳入大企业的运行体系,以及发展网络式企业集群,从而实现对“浙江模式”的拓展。本文以小企业成长模式为导向,以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为基础,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理论综合和创新,在一般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小企业成长模式”。

肖亮[2]2004年在《竞争力导向的营销供应链物流管理战略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80年代初,企业竞争的焦点逐渐由生产领域转向物流领域,由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被誉为“第叁方利润源泉”的物流管理战略过程系统在构筑营销供应链竞争优势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论文第一章从物流历史演变、理论渊源、当前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我国流通领域企业物流管理面临的严峻现状出发,阐述了将营销供应链物流管理战略过程作为论文选题的出发点,并建立了本文的研究体系。第二章则在阐述物流概念的基础上,沿物流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指明了论文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明确营销供应链物流管理战略过程机制,第叁章借鉴递阶控制结构和IDEF模型的基本思想,结合系统层次框架模型的建立,给出了营销供应链物流管理战略过程概念及其物流组织战略重构子过程、物流网络战略规划子过程和物流计划与控制战略子过程叁大子过程的递阶结构模型,与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共同奠定了全文研究展开的理论框架。重视物流管理战略过程是供应链物流阶段区别于传统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前述基础上,围绕竞争力导向下营销供应链物流管理战略过程系统内在机制的深入剖析,论文的第四章至第七章结合调研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对物流组织战略重构子过程、物流网络战略规划子过程和物流计划与控制战略子过程叁大子过程与营销供应链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行了一一探讨(第四章),并从竞争力改善视角出发,对竞争力导向下的上述叁大子过程的目标模式及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第五章围绕成员企业间业务合作紧密度的改善,给出了竞争力导向下的厂商主导型、零售主导型、产销联盟型和均衡链式型四种纵向物流组织模式,并对上述纵向物流组织模式中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物流职能分工和利益分配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上述叁类成员企业与各自物流服务商(第叁方物流企业)之间的横向物流组织模式决策模型。第六章首先围绕营销供应链物流中心的选址、数量和服务指派问题,构建了由物流中心选位规划子模型、基于陡度法和图论优化方法的物流中心定量定址规划子模型组成的物流网络总体设施规划布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局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物流中心的详细定址问题、内部布局规划安排和规模问题等物流网络局部设施布局规划过程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探讨。第七章则从实现物流服务计划的个性化和同步化目标出发,首先对竞争力导向下的物流计划与控制战略子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基础物流服务水平和个性化物流服务的分类定制程度为变量的决策模型;其次,提出了适应营销供应链物流计划体系特点的驱动式分形层次控制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Multi一Agent和wFMS机制的物流计划协同控制模型。 论文第八章则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地方。关键词: 营销供应链,竞争能力,物流管理,战略过程,物流组织,战略重构,物流网络,物流中心,物流计划与控制,定制化物流,协同控制

马兆明[3]2014年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国家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由举国体制的"叁级网络"模式向竞技体育院校化模式过渡下的产物。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这一点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为了发展竞技体育事业,我国于2000年制定了《奥运争光计划》,并将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到国家重要议事日程。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所培养的优秀运动员的数量和质量。众所周知,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不仅受制于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以及场馆设施等物质条件的发展水平,还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策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优秀运动员的培养。随着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有效转型和经济型态的转轨,举国体制下"叁级网络"模式在优秀运动员培养实践中表现出诸多弊端,如运动员科学文化素质较低、退役就业渠道受阻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国家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原国家教委和体委于1987年提出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起初国家创办其的初衷有两个,即为退役运动员提供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和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优秀运动员。历经27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275所普通高校进行28个大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的招收和培养。然而,通过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现状调查发现,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未能真正成为国家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为探寻造成当前这种现状的原因,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360度分析法、案例研究和等方法和工具,从国家创办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两个初衷,即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优秀运动运员人才和为退役运动员就业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为视角,对我国7个行政区域15个省市的30所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和物质条件进行了相关绩效评价指标的现状调查,并对所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探索存在问题的根源。以期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实践提供相应的绩效改进思路、实施方案、策略。全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评价研究的理论探讨。针对选题,以系统科学为指导,结合国内外有关"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研究"、"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评价研究"和"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叁方面已有文献,首先厘清了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培养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物质基础条件,并探讨了各要素间的关系。然后运用绩效改进的思想、流程和方法构建了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程度。最后,结合优秀运动员培养系统模型的特点,提出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评价遵循的原则,基于此,研究应用了 Matlab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这部分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全文提供了思路框架。第二部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研究以前面章节构建的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国家2005年和2010年评估指标体系遴选出绩效评价指标,初步构建出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得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雏形;其次,为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研究信度,对该构建的初评价指标群进行德尔菲法筛选,获得最终的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叁部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历史沿革、现状及国外优秀运动员培养经验借鉴。研究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发现,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历程基本包括尝试提出阶段、完善规范阶段和新的探索阶段。其次,为了解现状本研究选择了全国范围30支高水平运动队,主要针对规模层次、建设特点、运行模式、运动员现状、教练员现状、管理现状和物质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现状调查。经分析发现,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仍存在项目设置较全、分布比例不均,运动员"学-训"矛盾问题依然突出,教练员知识结构有待完善等制约高水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队绩效。第四部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评价实证分析。以筛选出的重要绩效指标为依据,对30个运动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来源途径、竞赛管理和训练效果;(2)竞赛管理,是制约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3)训练效果的收益高低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的提高与否;(4)场馆器材等基础条件建设对高水平运动员成绩和训练效果的影响较小,而运动队的医疗监督对运动队绩效影响较大。(5)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为运动员的来源途径、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规划、竞赛管理制度的合理性、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和经费支持程度。(6)高水平运动队的绩效排名与其培养的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存在很大关系。第五部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绩效改进策略研究。针对实证研究的结果,为了改进高水平运动队的绩效目标,建议应该:(1)正确定位高水平运动队目标,合理规划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2)修订高水平运动员招收办法,提高运动员的招收级别。(3)群策群力,提升运动员的训练动机。(4)改善场馆等物质条件,增加医疗监督经费支持。(5)提高教练员选聘条件,不断督促教练员专业发展。本研究将企业中绩效技术的思想和流程引入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通过绩效评价,尝试探讨影响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绩效的根本原因。完善当前大学体育工作尤其高水平运动队评价体系缺失的现状。这种跨领域的探索将对我国竞技体育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任泽中[4]2016年在《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与发展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创新创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我国鼓励创新创业的相关措施陆续实施,民众的创业精神正在焕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正在涌动。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也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中坚力量,国家正投入系列资源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蓬勃开展,而创新创业工作深入推进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本文以联系与发展、竞争与共生、协同与演化的思想为先导,以创业过程理论、行动学习理论、人力资源理论、职业能力开发理论、资源协同理论等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理论为指引,采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定性分析与量化模型结合的研究方法,就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发展资源开展研究。首先,对创业、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资源、协同、资源协同等本文核心概念,依据自身的研究标的进行了界定,并对美、英、新、印、台等具有典型性或可比性的国家、地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发展资源进行调研分析,凝练对后续研究的启示与借鉴。其次,通过实践凝练、深度访谈和成果借鉴,设计大学生创业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机会能力量表,并利用实证数据证实量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探索大学生创业能力9个要素之间的类型及层次的差异,由此创新性构建以机会能力为引领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要素类锥状体结构模型,并结合理论假设和工作实际,分析结构模型的演化规律,产生对能力培育的路径指导。再次,设计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资源、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资源利用情况量表,将现有的各类资源进行梳理,明确对创业能力发展具有潜在或显在提升作用的资源要素,同样利用实证数据检验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构模型的拟合情况和模型变量间的关系假设,利用实证方法科学判断各类资源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作用力大或小,探明社会各界创业能力发展资源分别影响大学生创业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机会能力的路径与效应。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资源协同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资源内生动力,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资源的协同主体、平台、关系及模式等,从而在前文分析单类资源可影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探索资源科学配置、形成合力,协同推动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新机制。由此,不仅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如何构成,而且探索了每个构成要素如何受各界资源的影响,更进一步探索了各界资源如何协同共促,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机制形成了多维度、多视角的理论基础。最后,阐述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以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要素、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资源的协同路径为研究基础,构建“纵横有道”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机制,并且进一步融合当前工作实际,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大学生创业能力可分成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机会能力3类,其中,通用能力由自控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4个能力要素构成,位于创业能力结构中的最底端,趋于隐性;专业能力由领导能力、经营能力、理财能力、创新能力4项能力要素构成,位于创业能力结构中的中层,趋于显性;机会能力位于创业能力结构的最顶端,也趋于显性,是创业行为发生的关键,并引领创业活动的方向。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界环境和条件,社会各界创业能力发展资源及其被利用对其影响很大。其中,对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影响的效应从高到低为社会网络资源、实践实训资源、教育教学资源、政策文化资源;对机会能力影响的效应从高到低为社会网络资源、教育教学资源和实践实训资源。此外,各类创业能力发展资源或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或须经利用后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其中,政策文化资源间接影响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但对机会能力无影响;社会网络资源间接影响通用能力,对专业能力、机会能力既间接影响也直接影响;实践实训资源对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机会能力均是既间接影响也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资源直接影响各类创业能力。既然资源影响作用大,那么实现资源协同共促尤为必要,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有其需要依据的创业过程规律、要素结构规律、人才培养规律、资源交互规律,而创业能力发展资源本身也存在协同的内生动力、模式路径等,将其有效结合起来,从跨学科、跨课堂的创业教学体系,立体化、塔式的实践育人体系,开放式、集聚型的社会促进体系,以及一体化、辐射性的政策文化体系等方面优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机制将大有可为。

佚名[5]2013年在《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文中研究指明资本论/(德)马克思着.-译林出版社,2013.1.-978-7-5447-3593-3:$152.8A123资本的秘密/杨勇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12.-978-7-5534-1155-2:$15A123-49资本的秘密/杨勇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12.-978-7-5534-1154-5:$15A123-49中华诗词研究丛刊/周兴俊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1.-978-7-5068-3303-5:$35A44

李金龙[6]2015年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1计划”不仅是一项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科教工程,更是一种以“协同创新理念”为行动指引的国家战略。它将“人才、学科、科研叁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旨在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结合,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也在人才培养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空间、氛围与环境。因此,“2011计划”的实施必将对我国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机制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我国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培养与“协同创新”具有共同的使命与诉求:以“培养高端人才”为共同使命,在协同创新空间中实现联合培养基本目标;以“培养模式创新”为共同路径,在协同创新氛围内实现联合培养优势互补;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共同诉求,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实现联合培养内源发展。其中,“机制改革”将成为协同创新环境下联合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如何通过科学的机制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政产学研等主体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积极性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结论如下:(1)系统梳理了我国研究联合培养事业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认为我国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共经历“初创、探索、扩展和深化”等四个阶段,在合作理念、合作动力、合作形态和培养定位等方面总体呈现四种发展趋势。(2)基于“2011计划”的基本理念和协同创新战略的时代要求,探索出了协同创新环境下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在“科学前沿领军型人才培养、行业产业高技术人才培养、区域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相应的四种模式。(3)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研访谈法深入系统剖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宏观调控机制、沟通协调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评价机制等四大机制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系列问题。(4)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系统耦合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整体运作模型、政府调控机制模型、沟通协调机制模型、资源共享机制模型和科学评价机制模型,并依据各机制模型分别提出了全面的、系统的、立体化的、有针对性的联合培养机制改革设想。由协同创新理念引导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更加注重高端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性、培养过程的非线性和培养资源的整合性;更加注重打通多主体间的体制机制桎梏,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以深彻的体制改革和科学的机制设计大力整合政产学研优质教育资源;更加注重化解横亘于多元组织间的利益分配、评价标准、共享交流等诸多矛盾,广泛促进各主体自愿、主动、长效联动,在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高度协同发展情境下提升研究生的整体质量与创新素养。因此,注重机制设计与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并深入、系统地对之研究,才能为协同创新环境下联合培养事业的内源性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使其真正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张敏[7]2011年在《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失衡已严重制约了江苏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江苏“两个率先”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苏北。苏北与苏南经济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有利于增强苏北地区产业的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在分析产业集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基础上,总结苏北区域发展战略中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发达、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成败得失,结合苏北工业化的基础及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论证基于产业集群推动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探讨具有苏北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相应对策,以期为苏北以及其他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本文借鉴了马克思的分工与协作理论、区位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新产业区理论、新竞争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分析过程。通过分析第叁意大利、拉丁美洲、印度、浙江、广东等国内外发达、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依托传统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培育促进产业集群的区域文化环境;推动行业协会、代理机构的建设。从苏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大开放战略条件下,实施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战略是苏北地区实施赶超战略的关键。苏北地区的工业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面临诸多的障碍。具体表现在: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现象比较严重;科技、教育投入不足;人力资本质量不高;城市化水平低,对工业化推动作用有限;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本支持;本土创业投资不足。多年来,苏北发展战略更迭频繁,战略布局存在诸多局限性,故而对苏北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发展产业集群则与苏北发展战略相辅相成,有利于推动苏北优势产业的形成;有利于促进苏北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增强苏北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苏北区域经济竞争力。江苏的产业集群尽管大多数集中于苏南地区,但近年来苏北也有一些产业集群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竞争力。一批以资源、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正成为苏北产业发展中的亮点。不过总体来看,苏北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集群的规模过小、数量过少;集群所依托的支柱、主导产业竞争力弱,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较弱;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各地之间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落后,不少地区仅仅形成了企业的集聚而非产业的集聚;专业市场建设滞后,中介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集群发展所需的外部支持机制难以形成或发挥作用。根据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人的观点,地理因素是产业集群萌芽的推动力,特殊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资本优势、劳动成本等区位因素在集群形成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苏北产业集群的大发展,已经具备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从内因来看,优越的区位、资源条件,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逐渐壮大的主导/支柱产业使产业集群发展具备了必须的基础条件。首先,苏北地区各种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越,可以利用区位优势推动资源密集型产业集群、农副产品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其次,人力资本存量和流量水平是产业集群生成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的核心要素。苏北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产业集群获得高校及其研发力量的支持创造了条件。再次,苏北五市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柱或主导产业,并且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和企业核心。从外因来看,政府支持、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FDI给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帮助,集群的产生就会很艰难,甚至有可能夭折。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集群的形成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的作用体现在:积极营造区域发展的创新环境;促进集群网络的形成与创新;有效规范地方市场行为;挖掘集群内潜在的创新资源。江苏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苏北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扶持是推动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政治优势。在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下,苏北地区近年来吸引了来自国内发达地区的大量资本。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苏北地区可以移植发达地区产业链,借鉴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大型企业集团的进入,能够吸引配套企业或产业跟进,“复制”外资原栖居地的产业集群模式。同时,FDI能促进产业集群与外部的交流合作,加速产业集群内部的技术转移和外溢,其学习效应可以扩散到本地企业。来自苏南、广东等地区的经验表明,FDI的支持是推动外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苏北地区在吸引FDI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有针对性地吸引国外大企业、大项目的进入。一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外源型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结合FDI的引入,积极推动本地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协作,使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增强。本文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整体上优化苏北产业结构,推动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波特认为,政府是创造生产要素的发动机制。短期内来看,政府引导还是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外部驱动因素之一,但从长期来看,苏北地方政府必须致力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培育。政府的传统重要角色是创造和提升生产要素,所以,应根据产业发展的基础及未来产业布局的要求,科学规划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各地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依托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此外,要加强教育、培训、研发,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氛围,积极推动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当然,各地方政府部门也应认识到政府干预经济的局限性,要准确定位,避免“缺位”和“越位”。

陈有勇[8]2016年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今天,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必须进行组织的转型。本文就是探讨在互联网时代,组织分别需要从产品创新、营销方式、组织结构、学习方式和领导模式这五个方面进行转型。同时,组织转型能够进一步消除劳动异化,促使员工获得自由全面发展。企业在组织转型中形成自组织,自组织是通往共产主义的组织发展阶段。第一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大势。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生存方式,互联网的连接本质满足了人们联系彼此的需求。但在互联网时代依然存在着劳动异化的现象,而人们希望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能解决今天依然存在的劳动异化的问题。互联网发展有着自身的叁个定律,那就是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麦特卡尔夫定律。而且大数据成为企业组织的发展战略,成为3D智能制造的基础。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和全球化竞争的叁个阶段,面对互联网科技的冲击,他们在主动转型升级。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给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O2O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模式成为众多企业转型的方向。相比而言,而传统的实体企业反映相对较慢,甚至出现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时代博弈,代表传统企业的王健林、董明珠分别和代表互联网企业的马云、雷军公开打赌。事实上,他们的赌约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他们都在进行O2O的转型。第二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方式的转型。近年来,有两种产品创新理论非常流行,一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其代表作《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提出的“破坏性创新”,二是彼得·蒂尔在其代表作《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一书中提出的“从0到1的创新”。而这两种产品创新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病,尤其不适合当前中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为可行的产品创新分为两种:“自杀式创新”和微创新。“自杀式创新”是指企业研发取代现有产品的创新,然后迅速推往市场。这往往需要企业能够另外建立研发团队,来研究颠覆自己现有产品的创新方式。腾讯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到来之际,分别让手机QQ团队和张小龙团队研究针对手机专用的社交软件,如此才成就了今天的微信。当然,自杀式创新也有风险。自杀式创新需要领导者和研发团队的勇气和智慧。微创新是指企业持之以恒地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一点一滴地改进,从而使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微创新需要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精益生产,把用户当成朋友来对待。微创新的产品要有崇尚用户体验的简约哲学,站在用户的角度改善产品。还要注重产品的服务,让用户在优质的服务中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就是要在换位思考中把握好用户的人性需求。第叁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方式的转型。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的营销方式有叁种:一是大数据战略下的精准化营销,二是自媒体发育下的粉丝式营销;叁是免费营销策略。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偏重感性把握,更强调整体性和比附性,而缺少精准化的思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要能进行精准化地营销。精准化营销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利用,在挖掘这些数据时我们往往只需要关注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不需要纠结于原因。互联网时代的第二种营销方式是粉丝营销,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消费者在商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而且这种话语权正在从名人向民众扩展,消费者可以集体发声。而且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营销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能拥有大量忠诚用户的粉丝就能占有巨大的市场。这就需要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社区论坛,有自己的微信微博,充分尊重用户的感受。组织还要善于应用免费策略进行营销,在使用免费策略之前要明确组织的盈利模式。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营销要有互联网思维,那就是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和免费思维。第四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组织结构的平台化转型。传统的组织结构一般是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科层制曾对于组织效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依然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科层制的弊病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上。互联网时代,组织结构需要进行平台化转型,这种转型包括两个方面:组织内部平台化转型和组织外部的平台化转型。组织内部平台化转型主要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创新创业平台。组织的外部平台化是指大型组织打造互利共赢的生态圈,形成产业链的竞争优势,组织甚至进行跨界竞争,中国互联网企业叁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在进行组织的大规模跨界整合。组织结构平台化转型就是要把组织打造成一个促使员工自由全面发展的平台。第五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学习转型。学习是一个组织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学习型组织理论就是探讨组织学习的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发源于美国,并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很大的发展。组织学习理论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中国有这种问题导向的组织学习传统。组织学习常常要通过会议展开,这就需要克服组织学习中的“面具效应”而开展“裸面学习”,孔门的组织学习是“裸面学习”的典型。现代的企业组织要能在内部开问题研讨会,发现组织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还要善于开发布会,让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信赖自己。组织学习的重点是把组织的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学徒制和班组制能有效地传承组织知识,而建立各种各样学习型小组是现代组织学习的重要形式。作为传统组织的代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立了很多学习型小组,有效地推动了组织学习。依靠学习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企业只有要变成学习型组织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第六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领导者领导方式的转变。在前面的每一个方面的转型升级都需要领导者发挥重要作用。领导者首先就是要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要善于任用人才,尊重人才的个性和才能,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做好人才的激励工作,不仅要建立领导主导的激励方式,还要让员工相互激励。领导者的另一个职能就是制定战略和目标管理。在组织的转型升级中,领导者要承担起给组织廋身的重任,并引导组织战略的制定方式由人为战略向自发战略转变。领导者要防止组织出现目标偏移的情况,保证组织运行在健康的轨道上。中文在线的回购之路和人人网的式微体现了领导者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领导者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形成强大的领导魅力。组织领导者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企业成为承担所有组织成员愿景的平台。第七章是探讨组织转型中可能出现的挫败,以及未来组织的展望。组织转型可能遭遇墨菲定律,组织转型不能盲从,而需要预防转型风险,坚守优秀传统价值。组织还要有面向未来的思维和行动,长远地制定发展战略。正在发育成长的组织形态是自组织,自组织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管理,是通向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性的组织形态。自组织是智慧人的联合体,现在引领互联网风潮的智慧人是极客、创客和威客。本文所探讨的的是,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面向共产主义的组织转型之路。在转型中要进一步消除劳动异化,最大限度发挥组织成员的潜能,实现劳动自由。而且要创造出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增进整个社会的福祉。

佚名[9]2013年在《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文中研究指明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

参考文献:

[1]. 浙江小企业成才商业模式及其绩效研究[D]. 孙志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00

[2]. 竞争力导向的营销供应链物流管理战略过程研究[D]. 肖亮. 浙江大学. 2004

[3].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评价研究[D]. 马兆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 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与发展机制研究[D]. 任泽中. 江苏大学. 2016

[5]. 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 佚名. 全国新书目. 2013

[6].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 李金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7]. 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D]. 张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8].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D]. 陈有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16

[9]. 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 佚名. 全国新书目. 2013

标签:;  ;  ;  ;  ;  

浙江小企业成才商业模式及其绩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