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180-01
小学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写话教学对打好学生写作的基础和语文素养的基础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写作为“写话”训练。写话就是把要说的话或想说的话写下来,是运用书面语言训练写作的一种形式,也是成篇习作的基础。现在我就在低段写话教学中的尝试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分层说话训练,积累丰富语言。
因为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写话是说话的发展,所以在低段教学中,我首先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对孩子进行系统的说话训练。
第一,从汉语拼音教学入手,逐步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为写话打下基础。
在汉语拼音教材编写中,有与语言表达相结合的题目,在教学这种题目时抓住时机,适当的进行说话训练,既巩固了汉语拼音,有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还增强了初入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日后写话打下基础。
第二,在识字教学中,注意积累词汇,有意识的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为写话做好书面语言方面的积累。
初入学时,孩子识字不多,我就在教学中结合画面,鼓励孩子口头组词,先建立词语的概念。例如:在教学《看图说话学拼音3》中的“雨”字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学生通过观察和组词建立了词语的概念,为说一句通顺连贯的话打下了基础。
第三,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使阅读为说话提供话题,为写话积累素材。
在低段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以读为基础,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读,做到读思结合,读说结合,从而达到读写结合,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在教学《用图形画画》口语交际时,我首先运用直观形象的动画课件吸引学生,接着要求孩子们按图的顺序认真仔细地观察,大体了解每幅图的图意,再要求学生将几幅图连贯起来观察思考,说出故事梗概。学生口述图意后,进一步要求他们认真读课文,回答问题:小猪给谁画像?有谁给小猪提出了建议?小猪又是怎样采纳的?小猪最后画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这样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理清了思路,使他们说话的内容既具体又有条理,且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具有了条理性和完整性。在教学中进行这样的训练,必然将看、读、想、说有机结合起来,使阅读为说话提供了话题,说话又为写话积累了素材。
二、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话素材。
在《新课标》中提出写话的指导思想是:兴趣优先,避免反感;顺势而为,避免拔高;形式活泼,避免刻板;发展个性,鼓励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写话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满心欢喜地进行写话训练。在教学中,我每天抽四位孩子说说上一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教师适时点评,多给予鼓励,并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言。这样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入手,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找到写话的支点,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话素材。
三、说读结合写话,说真话表真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通过系统说话训练,已充分激活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使孩子们不在只满足说和读,而想把自己的口头语言用书面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来,使他们的动口、动笔能力都得到了发展,降低了以后的写作难度,变难为易。
第一、在一年级上册做好各种与写话有关的铺垫性、基础性练习。如读句子、补充说句子、扩展性说句子、用词说句子、抄写句子以及利用各种句式仿写句子等,这些练习有序的进行,逐步培养孩子的创作能力。
第二、有的放矢地指导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培养孩子们写话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发现孩子们写出的东西没有生命力,那么我们就要在看图上多加指导。例如:在一年级上册期末用一幅“跳绳图”来写话,在观察图画时,老师要求孩子们在看完图后回答:图上画的有谁?他们在哪儿?他们在那儿干什么?学生一一回答后,都能动手写出:××和××在操场上跳绳。这样经过长时间的指导练习,到了一年级下学期末,再用同一幅“跳绳图”来指导写话,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在观察图画时,老师提出的问题就会是:什么时间?图上有谁?他们在哪儿?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他们是怎么干的?这时孩子们回答后,都能动手写出:下课了,××和××在操场上跳绳。他们两手紧紧握住绳子的两头,转动小手,绳子从身后飞过来,等绳子快到脚面时,身子轻轻地往上一跳,绳子就从他们脚下窜过去了。不一会儿,他们就跳得满头大汗,可是他们却玩得非常高兴。
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的指导看图,循序渐进地指导写话,孩子们写出的东西就会有血有肉,充满了生命力。
第三、抓住时机,寻找写话的切入点。
在妇女节、教师节等节日到来之际,老师要鼓励孩子自制卡片,写上对妈妈、老师的赞美、问候、感激的话语,来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这样既调动了他们写话的积极性,又渗透了情商教育和人文关怀。
在四季更替时,让孩子们去寻找春、夏、秋、冬,让他们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季节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欢乐,在观察的过程中,他们还能有更多的收获,并且也能主动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第四、写一句话日记。鼓励孩子把想说的话主动写下来,“提倡个性化表达,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专门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写话本,取名为“每日一话(画)”,要求孩子把每天最想说的话写下来或把自己看到的最美的画面画下来,并且鼓励他们把不会写的字用画来代替,使他们写的话图文并茂,表达变得具有个性化。例如:一个孩子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真想坐火车去看望妈妈。他把“真想”画成一颗红心,“坐火车”画成一列冒烟的火车,这样一来使得句子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这种训练让孩子感到写话的内容随处可得,使他们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乐于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的好习惯。
第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孩子们进行同一主题的填空式写句练习,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写话技巧训练。
例如:我喜欢小动物。我喜欢长毛的小动物。我喜欢隔壁那只长毛的小动物。这是进行句子范围大小的转换训练,使得孩子能将一句话写得具体完整。还可根据孩子的知识水平安排相宜的各种技巧训练,降低写话难度,发展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低段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各种机会,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写话能力,让孩子学会用书面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尝试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体验、丰富和享受自己的生活,达到用写作来剖析自我,表达自我,发展自我和提升自我的境界,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使他们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论文作者:蒋珍晶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孩子们论文; 孩子论文; 说话论文; 自己的论文; 句子论文; 基础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