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ICU重症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诊治的192例ICU重症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96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9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出现几率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2%,对照组为68.8%;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几率为18.8%,对照组为25.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3.8%,对照组为79.2%,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不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ICU重症;临床效果
ICU是聚集了现代化医疗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医疗组织科室,因进入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实施有效的救护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是因应用时间不长,护理模式还需要逐渐完善。预见性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充分发挥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实施护理操作中要充分利用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对患者实施心理以及生理上的护理,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干预风险,进而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依从性。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诊治的192例ICU重症患者,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诊治的192例ICU重症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96例患者中,64例为男性,32例为女性;年龄在25~59岁之间,平均为(43.6±12.5)岁;疾病类型:38例为呼吸系统疾病,36例为心脑血管疾病,22例为外伤性疾病。观察组额的96例患者总,62例为男性,34例为女性;年龄在26~60岁之间,平均为(43.6±15.2)岁;疾病类型:40例为呼吸系统疾病,38例为心脑血管疾病,18例为外伤性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健康知识宣教、生命指证检测、疾病治疗,处理异常情况,用药指导、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等[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为:(1)制定护理方案。因临床医生组成护理方案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依据患者的病情,以护理循证和临床经验为基础,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同时制定护理方案。(2)疾病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及时进行呼吸道清理,积极预防呼吸道窒息和障碍,可适当的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积极预防感染和肺炎;对于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保持血压稳定,预防脑出血,监测颅内压和心功能,存在异常时及时实施护理操作,进行心理护理,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3]。(3)整体护理。操作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降低侵入性操作次数,避免感染出现,最快实施胃肠进食,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现,每个6h帮助患者翻一次身,以免压疮出现,定时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预防下肢血栓出现。(4)护理经验总结。依据疾病对护理模式,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内容进行总结,同时对其中出现的操作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改善不足之处[4]。
1.3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2%,对照组为68.8%;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几率为18.8%,对照组为25.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3.8%,对照组为79.2%,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ICU是对临床危重症患者实施医疗救治的场所,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方法。ICU除了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对护理效果和护理方式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在ICU中护理操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但影响患者得到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患者的心理需求,也会直接对治疗及预后效果产生影响。
预见性护理坚持以人文本,在实施护理操作中充分运用了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风险以及患者的需求,进而降低并发症生出现几率,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治疗的依从性。预见性护理模式充分表现出护理人员的价值,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意义[5]。预见性护理属于一种前瞻性护理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在加上实施循证护理、心理护理以及舒适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操作,能够为护理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ICU重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不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宝凤.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见性护理体会[J].安徽医学.2013,14(12):145-146
[2]周伦琴.预见性护理在膀胱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J].西部医学.2013,30(10):642-643
[3]孙春霞,葛东明,丁涟沭,等.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8(19):415-416
[4]王秀葵.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吉林医学.2013,20(26):364-365
[5]白萍.预见性护理对脑外伤重症监护患者疗效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48(04):924-925
论文作者:李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8
标签:患者论文; 预见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两组论文; 效果论文; 重症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