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的研究进展_图书馆论文

论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的研究进展_图书馆论文

试论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工作的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工作论文,出版物论文,试论论文,进展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文明社会的高度发展,带来了各种形式的出版物的文献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日益增长的各类无限期连续出版的文献,如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系列报告、会议录、专著丛书、丛刊等,层出不穷,无限期连续出版的特性已并非报、刊所独有,一个新的文献类群——连续出版物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近十几年来,我国图书情报界也正日渐重视连续出版物各方面的研究,本文作者长期从事连续出版物工作与研究,现就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工作进行概要性报告:

一、连续出版物的定义、范围及其类型

1985年,中国国家标准《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GB3792.3—85)对连续出版物作了如下的定义:“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具有统一的题名、定期或不定期以连续分册形式出版,有卷期或年月标识,并且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连续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年鉴指南等)以及成系列的报告、学会会刊、会议录和专著丛书。”

为了对连续出版物类型进一步细分,我们曾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83年第4期)撰文,对连续出版物类型进行分析:

1、期刊:是指刊载不同著者的不同作品,在固定的题名下,以统一的装帧形式,按期序号(卷号、期号)或时序号(月号、季号)无限期地连续出版的文献。

2、报纸:是指一种迅速报道新闻、刊载评论、有稳定的编辑部和固定的题名,按年、月、日或卷期顺序无限期连续刊行下去的文献。

3、年度出版物:是指以同一总名称,逐年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如年刊、年报、年评、年编、年鉴,以及按年出版的手册、指南等。

4、成系列的报告:是指报道有关科学研究、事物进展情况或调研后结论的一种文献。其中无限期连续出版者,称为成系列的报告,属连续出版物。其主要特征是带有有关主办机构的名称,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有连续编号、装帧简单、出版快、篇幅不受限制。

5、成系列的学会会刊。是指由各种学术团体主办或编辑出版的刊物,其中无限期连续出版者,属连续出版物。会刊出版形式以期刊和报纸居多。其中,相当数量的会刊的题名含有会志、学刊、通讯、纪要、纪事、学报、通报等字词。

6、会议录:是指各种专业技术性会议、学术研究及团体会议、政党及立法会议的报告和记录。凡属无限期连续出版的会议录应作连续出版物处理。会议录按出版时间分,有会前出版物和会后出版物两类。

7、汇刊:是指按内容将不同著者的不同文章汇编成册并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的出版物,其文章一般都是从其他文献中撷选的,如《小说选刊》等,所以也有人称汇刊为选汇。

8、丛刊:是指一组相互有关的出版物,即每种出版物各有其自身的正题名,但又有一个整体上适应于一组出版物的题名。丛刊可以有编号或无编号。如中国人民文学书报资料中心编印的《复印报刊资料》即是一套典型的丛刊。“复印报刊资料”是共同题名,各个专辑又有自己的名称。

9、专著丛书:亦称专著丛刊。是指在总题名下分卷、分册出版,而且每卷、每册都有独立的题名和编著者,内容上卷册之间也无必然的联系的出版物。属于连续出版物的专著丛书,理应是无限期地分册连续发行,倘若有计划、有限制的出版,则不能视为连续出版物。

10、丛编:将若干单独著作汇集成为一套,冠以总题名,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卷期标识系统,并无限期连续出版的文献叫丛编。如《民国丛编》等。通常,我国图书情报机构是将其归入图书处理。

11、杂志性图书:又称MOOK(Magazine Book的复合词),是指一种期刊的某一期或几期只登一本书或一本书的某些部分。由于它是作为期刊出版发行,且又占了该刊的卷期号,如《人民文学》一九九一年第五期全期刊登了李存葆的《沂蒙几章》,图书馆仍将它视作期刊处理。但近来又有一种情况,而且发展趋势有增无减,就是许多学术专著以某种期刊的增刊或副刊形式出版,用其统一刊号,但装帧形式也与主刊不同,发行方式也不与主刊同步。目前,我国图书情报机构是将其作图书处理。

二、核心期刊确立的研究

所谓核心期刊应该是本学科或专业期刊中情报密度大,发表的文章可信度高,代表本学科或专业领域最新发展水平,为本学科或专业的用户所重视。我国在70年代末开始引进国外有关核心期刊的研究观点。目前,核心期刊的研究已是我国期刊管理工作研究热点之一。据《全国报刊索引》报道,截止到1993年底,有关核心期刊研究的论文已超过400篇,在详细介绍国外测定核心期刊的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我国在核心期刊研究方面取得如下的进展。

A:在理论上,明确了核心期刊的含义、范围、形成机制、选择原则、评价意义。并在研究方法上注意采取多样化,注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各种测定方法交叉使用。甚至建立了比较精确的数学模型。也注意到对各种测定方法(如:布拉德福定律法、累积百分比法、文摘法、引文法、流通率法、读者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参考书评、核心目录法、译文统计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B:在实践上,我国学者根据核心期刊评价原理,结合我国科学研究实际,测定并编制了大部分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如《世界图书·B辑》1981年增刊《国外科技核心期刊表》,北京大学图书馆庄守经先生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这些成果对期刊的采集与利用提供了依据。此外,我国学者运用核心期刊测定方法,对本馆搜集的期刊进行了统计分析,编制馆藏重点期刊表,这对保证期刊品种的广泛性很有现实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图书馆专家已开始注意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收藏比例。因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对核心期刊的需求也就不同。在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学科研究院图书馆,由于期刊服务对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因而对核心期刊需求就十分迫切;但在一般学院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由于其服务对象主要从事学习或一般阅读,因而一味地将核心期刊推荐给他们是无意义的。图书馆应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确定自己收集期刊的方针。

三、期刊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研究

期刊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就是对期刊及其管理过程中的技术、手段、方法、设备等实行统一的原则规范,以提高期刊工作质量。

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期刊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并相继取得了研究成果。

1979年11月28日,我国成立了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标志着我国文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走上了有专门机构、专职队伍及专用经费的正规发展道路。

1980年7月,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举办了全国文献著录标准化学术报告会,在提交的与会论文中,有三篇专论期刊文献著录的有关问题。

1982年6月,国家标准局颁布了《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写法》(GB3259—82)

1982年12月,国家标准局颁布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

1982年9月,国家标准局颁布了《科学技术期刊编排规则》(GB3179—82)

1983年1月,国家标准局颁布了《检索期刊编辑总则》(GB3468—83)

1983年1月,国家标准局颁布了《文献类型和载体代码》(GB3469—83)

1983年7月,国家标准局颁布了《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GB3793—83)

1983年9月,国家标准局颁布了《文献主题标引规则》(GB3860—83)

1985年1月,国家标准局颁布了《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础术语》(G4894—85)

1985年2月,国家标准局颁布了《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

1987年7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出版。

1987年5月,国家标准局颁布了《文后参考著录规则》(GB7914—87)

1988年,国家标准局颁布了《中国标准刊号》(GB9999—88)

1988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期刊管理暂行规定》。

连续出版物各个方面标准化实施,对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工作规范化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也为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尽管上述标准还有不尽完善之处,如《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关于“版本项”的著录,在我国图书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但是,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对话,而对话的首要条件是标准规范统一化。

四、连续出版物管理方式的研究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开展了连续出版物管理工作组织及体制的研究,焦点是对报纸、期刊采取“一条龙”单独管理,还是与普通图书混同管理。所谓“一条龙”单独管理,就是实行报、刊的采购、验收、登记、管理的利用单独形成系列。所谓“混同式”管理,就是报刊与图书按工作程序分别管理,即把期刊工作的各个阶段分别归属图书采访、分类、编目、利用等部门。这一讨论延续至今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见,也不可能有一致性意见。

目前,在中国大学图书馆、省市公共图书馆中大都采用“一条龙”管理报刊模式。但在一些小型高校和专业研究图书馆中,主要采用下列几种报刊管理模式:

A、报刊采访与图书采访同属一个部门,便于馆长宏观调控经费使用。报刊其他工作环节与图书分开,考虑到了报刊工作的特殊性。

B、报刊采访、分编与图书采访、分编同属一体,使图书馆文献加工整理单独形成一个整体。

C、报刊所有工作环节都与图书工作环节联成一体。这多见于只有1—3名馆员的迷你型图书馆。

当然,按照中国图书馆长期做法,连续出版物中的年历、会议录、专著丛书集一直归属图书部门加工管理。中国的图书馆连续出版管理工作实际上是报刊管理工作。

尽管十多年来,对连续出版物管理方式的研究讨论,还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和作法,这是非常正常的。任何一种管理模式必须切合本馆实际,必须方便读者利用报刊文献。从这点意义上讲,我国图书馆对报刊的不同方式管理,就是我们一致的看法和做法。

五、期刊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报刊在12万种以上,中国每年出版的报刊也有1万种左右。同时,世界各国图书馆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经费短缺与报刊价格逐年上涨的矛盾,中国也不例外,面对这一困难,通常有两种缓解方法:一是微观调整,即就一个图书馆而言,通过统计分析读者利用情况,精选期刊品种,册减期刊复本数量;二是宏观控制,即在全国或一个地区、一个系统图书馆而言,实行期刊协作采购,各馆结合自己传统特色、明确收藏重点,分工协作采购,保证期刊品种数量。近几年来,我国图书馆界就如何做好期刊采购协调工作,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了下列几方面的进展:

A、协调采购、资源共享已成共识

在当代文明社会中,图书馆作为一种公益事业,目前它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它所收藏的文献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尽管由于体制原因,图书馆分属不同的行政系统,但从理论讲,它仍然是社会的公共机构,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有权力从图书馆获取所需文献资料。因此,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个体图书馆都是国家图书馆网络中的一员。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各馆应树立全局观念,承担一定范围内的期刊收藏任务,保证合作群体内的期刊资源合理布局和个性特色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

当然,用户对期刊文献的寻求也不应以单一或本单位图书馆作为咨询对象,应该具备现代社会的“大藏书”观念,充分掌握各种文献检索工具和手段,多角度、多途径地利用文献资料。

B、具体协作方式已初步形成

考察近十年的期刊协作采购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在保持刊藏特色、分工协作、同步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协作方式正从初期的系统内协调趋向近期的地区跨部门的协调,进而在远期实现全国性的按学科专业合理布局。

系统协作方式:这一模式主要是按照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以同一系统内的图书组成协调网络,如华东地区的国家教委所属高校外文期刊协调采购网络,已坚持数年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系统协作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切实保证,经费来源可靠,各馆因同属一个系统而比较有共同语言。其不足之处,由于是纵向控制且又是实力雄厚的大馆之间的协作,容易产生自身的封闭性,中小型图书馆不易与之协调。

地区跨部门协作方式,早在1990年,笔者曾撰文提出以系统为纵向、以地区内各种类型图书馆为横向组成条块结合的期刊资源共建共享网络。这一模式是以统一规划为前提,发挥各种类型图书馆的积极性。近来,上海地区以上海图书馆为牵头,联合上海科技图书馆系统及高校图书馆系统30余家单位,实行外文期刊采购协作,一年可节约经费120万元。最大的收获还在于提高各馆期刊文献利用率,图书馆与用户都得到很大的实惠。

学科布局协作方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对能成为文献资源中心的每个馆的馆藏强项进行学科性的深层发展,使之成为该学科期刊文献收藏点。具体布局方式有这样几种思路(1)“三点式”。即以北京、上海、重庆、西安三城市为国家级文献收藏点;(2)“七点式”是以北京、上海、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七个城市为国家级文献收藏点。(3)“T型式”是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结合中原地区形成“T”型国家级文献收藏点。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于建立三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即:第1级由各省、市、自治区综合性图书馆组成,满足当地的文献需求的80%左右;第2级由全国具有独特优势专业研究图书馆,重点高校图书馆组成,满足第1级以外读者需求的15%左右;第3级由国家级图书馆和少数几个地方重点特大型图书馆组成,集中收藏昂贵而使用较少的文献供第1、2级之外的读者的需求。

C、期刊资源共享方式

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还需要切合实际的检索工具方便读者利用。目前,我国图书馆主要采用下列几项措施。

1、编制外文期刊订购联合目录,我国各省图书馆或同一系统图书馆大都每年编制外文期刊订购目录。

2、编制馆藏期刊目录,我国许多图书馆为了深层次开发利用期刊文献,一般都编制了卡片式或书本式馆藏期刊目录。

3、在实行外文期刊协作采购网络里的图书馆,一般都将本馆订购重点期刊的目次进行复制,供成员馆利用。

4、各馆眼下都十分注重文献检索工具配套工作,为读者查找利用期刊文献提供方便。

5、建立有效地馆际互借网络,1994年,上海地区20家公共、科研、高校图书馆组成馆际互借网络,面向社会公众发放《通用阅览证》,读者手执一证,可以任意在上述成员馆中查阅期刊文献。

上述文献资源共享方式,国外图书馆也许早以实行,我国过去虽然也从不同程度、不同范围进行,但由于协调不够,成效不大。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图书馆界将日益重视拓展文献资源共享方式方法,以适应社会公众的需要。

六、连续出版物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连续出版物数量的剧增、连续出版物管理工作研究的深入,促使中国图书馆专家学者意识到该是构建连续出版物管理理论体系的时候了。1984年,有学者提出了“期刊学”论题,阐述了“期刊学”形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随之,每年都有赞成与反对的论文见诸报刊。1990年,中国高校图书馆近百名专家学者聚集大连,就期刊学理论体系构建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会上,各种观点竞先亮相,难于统一,概括讲主要有下列三种:

1、“已成说”。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有期刊工作就必然产生关于期刊和期刊工作理论,就会有‘期刊学’。随着期刊出版事业方兴未艾地发展,期刊管理工作的独立化、科学化、统一化和现代化的演变,期刊学术研究将空前活跃,向着新的广度、深度进军”,“期刊学”已脱颖而出,成为一门科学。

2、“难成说”。

有学者认为,“期刊学”不可能建立,因为期刊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它没有多少基础原理,就是有,也从属于图书馆学,虽然有许多期刊管理工作的文章和著作的发表,但有论著未必就是“学”。因此,“期刊学”没有学科生长点,不可能建“学”,甚至有人断言:一万年之后也建不了“期刊学”。

3、“可能说”。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尽管目前在中国已有了期刊工作的学术研究机构,有了专业刊物与专著,许多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相继开设了“连续出版物管理”或“期刊管理”课程,但这些还不能充分说明“期刊学”已形成,应该说,正在形成中,笔者就是持这一观点。

此外,就是在赞成构建连续出版物管理理论体系的学者群中,对科学名称有不少分歧。如“连续出版物学”、“期刊学”、“图书馆期刊学”、“期刊管理学”、“报刊学”等等。

同时,中国学者也注意到世界各国同行也正关注这一课题,一些国家学者也开始提出了“期刊学”“杂志学”等术语,韩国成立了专门的杂志协会,认可了“杂志学”的存在。我们相信,连续出版物管理理论必将引起世界各国同行的密切关注,中国学者也愿意就此问题与他们开展学术交流。

七、连续出版物研究成果及其学术研究组织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各界围绕连续出版物各个方面展开了全面深入细致地研究,发表了1500余篇文章,内容涉及到了连续出版物的性质类型、核心期刊筛选、采购协调、交换补缺、分类著录、保存与剔除、目录组织、检索工具、典藏与整理、读者服务、现代化加工等方面,产生了一批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的核心作者。

在这期间,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学者还出版了30余种专著,其中较具影响的有《科技期刊综论》(王崇德)、《期刊管理》(江乃武)、《连续出版物工作》(吴龙涛)、《期刊工作讲稿》(何鼎富)、《期刊管理》(于鸣镝)、《期刊管理学纲要》(佘广和)、《期刊工作论著索引》(黄亚民等)、《连续出版物管理指南》(江乃武、倪延年、黄亚民等)、《期刊学概论》(倪延年)、《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进展(1949—1990)》(江乃武、佘广和、和美瑛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庄守经等)。

在这期间,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也有了自己的专业刊物,例如《期刊工作通讯》、《连续出版物管理与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这些专业刊物的出现,这说明了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整体水平有了相当的提高。此外,我国其他一些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刊物还都设立专栏报道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

在这期间,我国高校图书馆界在1989年5月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现改名为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期刊专业委员会)。这标志着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截至1994年底,期刊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200余个,个人会员600余人,同时全国有20余省成立了期刊专业分委员会。

学术研究机构的建立,对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起了巨大推动作用,活跃了学术研究气氛,1989年至1995年连续召开了历届全国性学术研究会议,共收到论文1300余篇,每届都出版了《会议论文集》,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应该指出的是,学术研究机构的建立,是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过程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团结了广大连续出版物管理工作者,促进了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八、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展望

当今世界各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家、学者都十分重视连续出版物的管理研究工作。中国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也将继续努力,展望今后的研究趋向,中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将会集中在下列几个议题:

1、连续出版物资源共建共享将成为现实

针对连续出版物文献数量剧增,类型日趋复杂特点,中国图书馆界将更加强调连续出版物共建共享意识,努力使目前各种形式协调工作趋向有效地组织化、网络化,进而实现全国性的文献资源合理布局。协调的文献也将不仅仅限于外文期刊,将会扩展到中文期刊及会议录、科技报告等特种文献。在这一段历史进程中,如何打破行政隶属界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协调共享方案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2、连续出版物服务工作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

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出版物的开发利用是中国图书馆界日益重视的工作,最近一个时期的有关文献显示,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向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连续出版物,是中国图书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3、连续出版物管理工作将更趋规范化

随着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连续出版物工作各个方面,这将对连续出版物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出更高要求,以适应连续出版物管理方式和服务层次的提高。

4、连续出版物管理的国际协作将会加强

随着世界各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中国在连续出版物管理与利用等方面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开发连续出版物文献资源将成为可能。

5、连续出版物管理理论研究将进一步深入

随着连续出版物类型的变化,社会公众对连续出版物的迫切需求,连续出版物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在广泛的实践基础将会进一步深化。中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研究学者也将会出版更多的研究专著。

标签:;  ;  ;  ;  ;  

论我国连续出版物管理的研究进展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