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素养论文_杜立梅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素养论文_杜立梅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丁旗街道中心校 561200

摘 要: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服务;变“主教”为“主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准确地理解数学素养的概念内涵,认真分析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培养 小学数学 数学素养

作为当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当今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及目标,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数学课堂中把授学生“鱼”变为学生学会“渔”。我国拟定的小学数学素养主要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及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结合我多年来在农村小学的教学实际及多年的教育经验,我认为要在农村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生为本”,顾名思义就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新知、交流学习感悟、提出自己的见解及质疑。在农村仍有部分老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虽然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这就是所谓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现。而就在教师准备偷得闲的时候,也同时把自己的职责忘得一干二净了。殊不知这样一来却放任了学生。此时,有的学生话匣子一打开海说一通,整个课堂呈现了一片所谓的“乐学”景象。这就是“学生活跃过度”,这就是教师没有把控好课堂尺度,造成了无法控制的局面。这样的“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形式,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韩语《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的教育教学根本就是放羊式的、不负责任的表现,又何来“传道、授业”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难。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迎难而上,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取其精华,摒弃糟粕,不断完善自我。

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做学生的好朋友,想方设法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认可你、接纳你。“亲其师,信其教”,只有这样“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方能得以贯彻实施。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多,多数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需要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做好启迪和诱导。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让学生没有负重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教育教学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老师,才会积极配合老师参与教学活动。必须因地制宜地对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材进行合理的有机整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设计灵动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乐于思考、善于交流、勇于表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平时不敢说的现在敢说,平时不想说的现在想说,平时不会说的现在会说,使学生达到了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三年级《认识面积》时,我利用歌曲《我是小小粉刷匠》开课,唤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并根据歌曲引出问题,设计“粉刷比赛”,让学生用小手当作小刷子,刷刷自己想要刷的物体。同学们跃跃欲试,有粉刷数学书的,有粉刷文具盒的,有忙着粉刷课桌表面的……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最后让学生说说粉刷面的大小,从而引出物体表面积——即物体的面积。这样的“玩中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引领下激发了潜在思维的拓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转换到主动的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让“师爱”注入学生的心灵

“师爱”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新生血液,是一种自觉的、纯真的、持久的爱,表现在教师不仅关心学生学习,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就是师爱的效应。师爱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师爱的力量是伟大而神奇的,没有师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师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多数小学生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务工,从而缺失父爱母爱的关怀和温暖。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教师作为代理家长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是我们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积极挖掘农村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认真落实“以生为本”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灵动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养成探索、观察和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愈《师说》。

[2]孔子《论语?雍也》。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论文作者:杜立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素养论文_杜立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